高中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11-14 08:51:50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荐】高中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的课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6课),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语文教材有四个小说单元(高三册2单元,高四册1单元,高五册1单元共12篇课文),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重点学习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而第五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从教材体系与大纲要求上看,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承前起后的单元,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便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本单元所节选的四篇课文均选自我国明清时代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老残游记》、《醒世恒言》),而明清时代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作流畅;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

  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再次,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 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种评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是通过感受、点拨而产生顿悟,而不是教师塞给他们某种现成的结论,因而学生会为自己的不断发现和新解而欣慰不已,无形之中学习兴趣大增。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第718页、第72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要使学生的思维之水常“鲜”常“活”,教师就必须在“导”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临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来堵塞学生的思维之泉。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教学,我大胆地进行“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方法的尝试。

  关于本课教学情景的创设的一点说明:我在上课前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而没有采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其意在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强烈的音乐节奏感驱使学生急于去领略英雄好汉们的悲剧故事。教学过程中还适时穿插入了录像片的欣赏,有助于学生对主人翁性格和成因的理解。

  三、说学法

  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个小说单元的小说,已能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并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组织本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的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若能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分层阅读,则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曾记得去年在教学本文时,课堂上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山神庙中,林冲用一块“大石头”顶住了庙门,使陆虞侯等三人不得进庙,为林冲最终识破奸贼的险恶用心从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机,可是林冲一个人“掇”得动一块大石头吗?怎么陆虞侯三人却推不开呢?这个细节真实吗?问题一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我也一时乱了分寸。因为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小说嘛,无巧不成书,情急之中,我想起苏轼的一句诗:“竹外桃红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说道:“苏轼为什么非写成‘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可呢?难道‘鹅’就不能够先知吗?小说和诗歌一样都是文艺作品,阅读文学作品是不能死抠的。”听了我的解释后,有的同学笑了,可不少的同学脸上仍旧带着疑问、困惑。我的解释为什么不能使学生信服呢?为了彻底地解开这个疑团,我想不如在课堂上主动地把“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发表看法,各抒己见。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包含“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个层面。认知过程沿“感觉——思维——知识”一线走;情感过程沿“感受——情绪——意志”一线走,二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一不可。组织教学时,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先睹为快,教师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享受”文本。因为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为此,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道预习题: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炼课文的情节或就作品某方面写一点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堂上应力避学生一看就“懂”、一“懂”兴趣就无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突破口,设计好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时,我从释题开始,提出“文题中‘风雪’仅仅是人物活动的一个环境吗?”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有关环境描写语句的观注。这一步就称之为“释题生疑”。第二步则叫“趁热打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张志公语)我让学生把课文情节理清楚之后,再进行重点问题的讨论。在让学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时,我问了这样两个问题:如果用不足20字概括呢?如果用4个字概括呢?有意识地插入语言表达的训练。然后教师点拨小结: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

  (1)准确;

  (2)顺畅;

  (2)简练。出示情节发展的脉络图和对联(演示),结束这一步教学。接下去是进行课文难点问题的讨论。实施这一步要尽可能避免“注入式的回答”——把结论先塞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只能局限于教师所定的框框里。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设计出一两个“出其意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我把教学中的那个“困惑”在这个时候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看法,以此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并适时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找出有关风雪描写的句子(课文中有六处写到风雪)再组织学生逐一讨论分析,小结后明确: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课后可结合文中 十二次提到“花枪”的有关语句让学生自行作分析。

  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

  课堂总结

  这一步我以板书形式来呈现。最后说一说作业的布置。题目有两个:(1)人物绰号考证:《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引导学生考证,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2)人物分类点评: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类别,撰文点评,以文解文。我的意图是学生课内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外可通过上述活动促发其自读《水浒传》原著,开展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

高中语文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声声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必修四第二单元编选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特点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_活和情感的一类词。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方法

  ①首先是诵读法。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

  ②“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③比较法。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构想:通过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对联“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贯穿全文,结合词人生平大事,比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通过意象的解读领会此词的“愁”的内涵。

  四、学习方法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把学生学习宋词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学生个个喜欢宋词,个个迷恋宋词,因为兴趣是的老师。

  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②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更进一步的接受美的熏陶。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现在我们先来听一段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这首歌的歌词化用了哪位词人的哪首词?(李清照《一剪梅》)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中,李清照的情绪若用一个字概括,是何字?(愁)如果在这个愁字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是怎样一种愁?(闲愁,闺愁)在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表现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看看写的又是什么愁?(板书:声声慢,李清照)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2、朗读训练,初步感知。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通过这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_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奔波。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国家灭亡,失去丈夫,颠沛流离)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音乐的烘托,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3、鉴赏意象,体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这样写到:“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高中语文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几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x》。下面,我将会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几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的课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文章主要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本篇课文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什么特色。学习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对本篇课文学习,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目标:

  (一)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使学生领悟诗的思想感情,鉴赏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同时,本篇诗歌通过典型意象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我的知识目标是: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是: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反复诵读,鉴赏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体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难点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以及意象的体味与把握。

  (二)文言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本课情节、结构、语言等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的基本常识;理解文中所出现的生僻词以及意义特殊的词语;把握文中的主要思想感情,初步鉴赏文中的形象与个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并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翻译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点;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现代文: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感悟深刻,具有典型的人文性,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篇课文在语言,结构设置等方面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能力目标:领悟本文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感情和特色,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赏析语言的能力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

  我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我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本篇文章的思路,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手法,品味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感情。认真体会文章的写作风格。

  二、说教法:

  文言文(散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篇课文,我将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以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知识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法、讲授法、问题法、点拨法等方法来进行:

  (1)诵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时,诵读能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增强学生的语感,

  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内心的思想感情,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因此,本文会采取诵读法进行教学。

  (2)讲授法: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3)问题法: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则是为了让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4)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5)归纳法:从高一开始,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通假、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适用于文言文)这些教学方法的妥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另外,本课我还将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加我的课堂容量以及课堂美感。在指导诵读中加以音乐的伴奏,陶冶情操,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把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表现,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能营造更为深远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生。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讨论—欣赏—仿作。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在课堂互动交流。抓紧文本,反复朗诵,圈点批注和问题探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难题。这种方法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首先是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我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第二环节:进入新课的学习:

  首先,简要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谁的主要事迹。

  第二步是,通过播放课文朗诵,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和节奏,初步感受本篇课文的语言特色。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在诵读之前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出文中重点字词和知识难点,作为之后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是(文言文需要,现代文可以舍弃这一步)由小组合作,逐段疏通疏通文意。在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意之后,由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合作讨论,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这样一来,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在合作探索中尝试自己总结文章重点内容,进行就够分析,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之后,请同学指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难点问题,对于这些难点问题则由教师重点向学生进行讲解。)

  第四步是分析课文,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在以上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读全文,划分

  出文章结构,把全篇文章化为几个整体部分。并归纳总结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指出整篇文章的逻辑安排。然后我会请学生说明自己这样划分的依据,并指正存在的问题。

  第五步是有重点的解说全篇课文。

  第六步是,结合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对全文的思考,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七步是对新课的拓展延伸。请同学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己在学完本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想。

  第三个环节是进行小结。最后对课文整体进行梳理和总结,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的将本篇文章中运用到的写作技巧合理的运用到自己平时的作文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第四个环节是布置。作业则主要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找到并真正的理解本篇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二是要求学生背诵本篇课文中写作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三是要求学生进行下节课的预习,并比较这两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结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语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囚绿记》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三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欣赏精美的写景、品味优美的语言,来赏析文章深刻的意蕴。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将自然界的“绿”与作家内心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描绘了绿的状态也写出了作者自身的处境,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要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

  我们的学生经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与熏陶,可以说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已有所领会。本文篇幅不长,且文字不深,学生基本能读懂,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认知,还难以理解。所以,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虽然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依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1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指导学生筛选出关键语句,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来把握语句的重要信息,体会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

  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

  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 学会圈点批注,理解语句含义,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我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像以往分析课文那样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来研读,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学到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有用的东西。所以,我将学法及教法确定为: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圈点批注法———抓词语含义,理解句子意思;

  (4)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5)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并在实施教学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学案检查

  在课前就设置互动学案,疏通字词,解决阅读障碍,了解作者的经历,为课堂的分析打下基础,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补充。

  2.导入

  教师给出一组绿色的图片,指出当一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时,我们感觉到生命的希望;当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时,我们意识到生命的顽强;当无边的绿色扑面而来时,我们仿佛听到生命的乐章。绿在视觉上给人以色彩美,在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也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由此,引出今天将接触这样一位非常喜欢绿色的人,只是他钟情到了极致,以至于将绿色囚禁起来,引出陆蠡的这篇文章《囚绿记》。

  这种导入,能营造出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鲜明的画面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刺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讲解

  首先由标题入手,先列举几篇已经学过的课文标题,如《荷塘月色》,分析其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再让学生探讨本文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之后指出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更深刻,还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我围绕题目,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筛选出语句做圈点批注,分小组讨论、交流批注内容,具体问题如下:“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哪种精神震撼了作者?本文的主旨又是什么?

  (在学生圈点批注的同时,老师适当地引导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包含了文章的基本结构,又在筛选语句的圈点批注中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结合学生学案及教师图片展示,归纳主旨,即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这种圈点讨论交流的方法体现了对话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是一个指导者。

  4.小结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适当的方法,归纳与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师生共同合作,按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总结出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

  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

  5.学生迁移练习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包办代替是不行的。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会学,而是会用,将学与用联系起来,要给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所以,接下来让学生对精短美文《遍地黄金》做圈点批注。老师把学生共同批注的地方进行展示,让他们通过比较、讨论,进一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要领,以此抓住主旨,强化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6.布置作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在布置作业时,要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结合《囚绿记》重点语句的圈点批注,展开联想,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200 字左右的心理描写,感悟作者此时此景此境的内心感受,深入理解作品主旨。

  7.结语

  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却永恒地演绎着生命的故事。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我们也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让我们用此法去阅读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去感受一位位作家黄金一般的心灵!

  8.说课小结

  本课的基本流程为:情境导入—解题—递进问题解析—小组讨论质疑—方法归纳总结—迁移能力提升—作业应用反馈,借此来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

  最后,遵循简洁美观、揭示内容的原则,

  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囚绿记

  陆蠡

  象征 生命希望

  绿色 向阳 向往光明自由

  固执 咏物抒情 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高中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劝学》位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得到修养的途径”这一专题,和韩愈的《师说》组成了“修业之道”这一模块.

  《劝学》是一篇叙述学习的紧张意义,劝导人们以准确的目标、态度和要领的去学习的散文。也是门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要是他们能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寄义,对他们树立精良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资助。

  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文中20多个比喻句的内在含义。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浅议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理解文章统一起来。

  新课标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劝学》是新课标规定的诵读篇目之一。

  难点:文章里的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如果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句中,全文多达20个比喻句,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

  四、说教法

  1、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法

  进入高中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贯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思维。

  2、朗读式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语言锤炼精深,许多语句千年不衰。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

  五、说学法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自问自答,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读的要求:句读准确,字正腔圆,流畅,熟读成诵。

  古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而注重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课前作业,课外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谈读书的名言警句,每人不少于三条。交流古今中外名人谈读书的名言名句,并以此导入课题激发兴趣,也可以积累素材。

  (二)、简介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书上注释1)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教师和学生补充)

  新课标: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有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三)、学生读(五步阅读法)

  1、一读掌握句读,结合课前预习;

  2、二读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教材;

  3、三读提出疑难问题,重点实词、虚词点拨讲析;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四)读研究性学习;

  第一步:找观点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比喻句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坚持、专心。

  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三个分论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比喻句,以此为线索能更快地背诵全文。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3)“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五)读迁移巩固

  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写一篇劝学的小议论文,注意运用比喻论证。(为下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

  学习的意义进步转变

  学习的作用补充不敷

  学习的要领态度积聚对峙埋头

  细致

  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夸大三个对话,学生与文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使讲堂真正成为学堂,成为造就创新意识和创新精力的摇篮.

  归纳总结:这节课以阅读为底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五步阅读法为实践模式,是一节实行新课程理念的古文课。

高中语文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逍遥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逍遥游》作为《庄子 内篇》的第一篇,具有开宗明义的价值。更关键的是,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层动力

  并本单元要求学生加强自学,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欣赏中要展开想象,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天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另外教学大纲要求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智能目标1、练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听情节、形象和语言。

  德育目标: 1、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论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教学重点〕

  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了解、赏析本篇形象化的说理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所待”的思想

  二、教法运用教法的选择是要看对象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所教学生的基础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

  1.教师提示诵读要领,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内容并体味、把握其中的感情变化。

  2.介绍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点拨词句,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发现文言现象的能力。为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主要采取发现法、联想法。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对重点字词句则是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于记忆掌握及巩固。

  三、学法分析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对文言文学习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学,不愿意学。文言文学习停留在一种教师单边进行的层面上。文言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本课还将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动”起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整合,自主积累和自主提高。

高中语文说课稿7

  【本文的使用说明】

  本文仅仅是提纲挈领地点明了说课稿的行文思路,并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加以简要说明,也列举了不同文体的处理方法和备选的教学方法,但细节不进行详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以一概全,且纲举目张,自然文思流畅。建议备考的同学多搜集不同类型课文(诗歌、小说、散文、杂文、文言文等)的说课稿,掌握不同文体的教学思路,借鉴成品说课稿中的语言表述,将其各就各位地套入本文所讨论的框架中来。本文与具体的说课稿好比轮廓与色彩的关系,写说课稿的你,就是要结合具体的篇目内容,完成一个简单的填色游戏。另外,作为应试策略,本文脱不了机械之嫌。以后有机会从事语文教学的同学,一定要营造一个生动的语文课堂,沟通阳春白雪的文学舞台和下里巴人的生活现实,帮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文字,更爱生活。本文难免有不周之处,望指正。

  壹、说课的含义

  说课,就是说说你打算如何教课,涉及三方面的问题,即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与之相对应,说课稿要体现出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既有具体的实践,也要有理论的支持。在说课考试中,考生按顺序提前40分钟进入备课室,抽签决定说哪篇课文,然后进行备课。备课结束后,进行现场说课。

  说课VS试讲:说课与试讲不同,说课是阐述你的教学思路,而试讲是模拟实际的教学过程。 贰、说课稿的写法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文题目是《xx》,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解说。(注意:不要介绍姓名,只说考试序号即可,保证评分公平。)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概括总结(体裁、主要内容、思想感情、意义和影响)

  如:《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古代叙事散文,主要讲了??,展现了??,是一篇千古流传

  的散文佳作。

  2、课文的定位与价值(本文在教材中所处位置、承前启后的作用)

  如:《烛之武退秦师》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1第2单元,本单元是古代叙事散文单元。高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能力,本单元旨在进一步培养??,提高??。(参考每个单元首页的介绍)

  3、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文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提高??。(知识与能力层面)

  如:掌握重点的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的意义,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了解春秋时期政治局势;提高浅显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等。(过程与方法层面)

  如:提高学生运用工具书进行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领会??,陶冶??,培养??兴趣。(情感与态度层面)

  如:感受文言叙事的简洁之美,感受逻辑思辨的智慧之美,培养对文言阅读的兴趣和对国学经典的热爱。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诗歌类:反复诵读,感受语言之美,体悟诗中的意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反复诵读,掌握重点实虚词、文言句式,翻译成现代文。

  (2)教学难点

  诗歌类:感受诗歌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现代文: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和行文风格。

  文言文:培养阅读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1)诵读法:培养语感,领悟感情。

  (2)讲解法:理清思路和重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问答法: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启发式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练习法:通过强化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2、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课标鼓励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结合本文的情况,我设计了“朗读—讨论—欣赏”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充分拥抱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感,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图片等,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注意】教学过程是说课的一大重点,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最能考察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处仅罗列要点,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加以说明。建议在说每一步教学

  过程时,遵循“教什么(内容)—怎么教(方法)—为什么这样教(效果)”的思路,与之前提到的教学目标相呼应,体现上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并解决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问题。

  1、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2)背景知识介绍(由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完成,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3)诵读课文(播放录音或视频,营造氛围,感受韵律,完成注音;再由学生自由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语言之美)

  (4)分组讨论(尤其适用于文言文,培养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5)文本整体分析(采用问答法、讲解法,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掌握教学重点,把握行文结构等)

  (6)课文小结(总结文章内容主旨,重申教学重点和难点)

  (7)拓展延伸(可参考课后习题)

  (8)布置作业

  2、板书设计

  如:《烛之武退秦师》 出处:《左传》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实词、虚词、判断句等

  叙事逻辑顺序:秦晋围郑 烛之武出山 烛之武说服秦伯 晋国撤军

  结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注意】备课时间有所限制,一般40分钟左右,不要看着还没轮到自己应试就慢悠悠地写~~ 我的备课时间用完后,监考老师接着就把教材收上去了,然后又等了20多分钟才轮到我说课~~ 幸好老师比较好心,允许我待考时在无课本状态下继续写字~~ 各地情况不同,但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备课。

  【附】《高中语文说课模板 通稿》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很有帮助,推荐,可文库搜索。

高中语文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登高》这首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则是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也就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三、说教法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只有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所以我将采取诵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进入诗歌的情境。在本诗的鉴赏中,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析法和点拨法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所以我还将使用讨论法使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四、说学法

  学生也将采用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要求,我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将设计为如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用这样一段话: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浑浊的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让他时刻不忘的国家此时也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共同去领略诗圣的才情,触摸其慷慨的灵魂。

  (二)整体感悟,把握诗歌

  在整体感悟环节,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我会配乐范读诗歌,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并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学生听读后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体味,就能对《登高》一诗的悲哀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其语感,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三)研读写景的诗句,品味深邃的意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承接上环节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则存在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两个问题:

  首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登高秋景图。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以上的两个问题设计解决诗歌是怎样写景的问题。学生通过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领略诗中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像,品味其深邃悠远的境界,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的无尽的悲凉,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四)研读抒情的诗句品味深沉的感情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命之秋这个层面,可在学生结合文本研读颈联的基础上,适时的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宋代罗大经指出此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呢?

  此时可结合多媒体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读尾联思考“悲秋”的根本是什么?

  此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尾联中的“艰难”一次并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讨论、分析。艰难在这里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初中时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艰难,更写出了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推己及人的伟大胸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讨论,最后只进行简要的梳理。

  (五)课堂小结

  在最后,我将对本课进行总结:“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自然秋景的悲伤,有对自身命运的嗟叹,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读这首诗,应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明代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确实如此。”

  (六)作业设计:

  要求学生课下研读杜甫的其他诗作,并以小课题的形式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研究小论文。

  布置这项作业,一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二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悲自然之秋

  颈联愁苦沉痛悲人生之秋

  尾联忧愤无奈悲国家之秋

  总之,这堂课将在美妙的诵读中开始,在学生的思考中结束,我将尽全力去创设温馨、和谐而又创新、热烈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说课稿9

  【说教材】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的前五回属于全书的序幕,分别从不同角度,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交代,本文选自第三回,是第一次以黛玉的所见所闻写出贾府的环境,很多重要的人物也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这一回在全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文中对人物出场的安排及重要人物的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在继承传统以白描为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浓墨重彩,是对中国文学表现手法的丰富与发展。本单元是小说阅读与鉴赏单元,学习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受。

  【说学情】

  学生都读过小说,但大部分学生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思考,能说出好,但不知从哪些角度说出好在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鉴赏小说的基本知识。《红楼梦》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语言魅力;鉴赏文学作品还缺乏必要的经验。不过,本课的学习在开学之初,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我设置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贾府这一小说的典型环境及通过这一环境折射出的社会背景。

  (3)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用直观演示和归纳法分析文章要点。

  (2)用探究法体验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文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手段塑造个性化人物的笔法

  【说教法】

  一、直观展示法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人物关系和贾府建筑制作成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小说内容。

  二、研究性学习法

  1、学生通过看电视片段、预习、自主探究。结合老师简介的《红楼梦》的基本情节,领会其内涵。

  2、合作探究。方法是自由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老师的点拨下,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仿写法

  将小说里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用在小作文练习中,即对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说学法】

  一、重视自学指导。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

  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如何学习。

  二、师生共创,设立情境。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等形式,创造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并创造共同研讨的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养成他们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细细品读的习惯。

  【教学流程】

  本课题共设四课时,本说课内容侧重第三课时。具体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

  课前预习

  1、让学生运用手头的工具书自己解决课文中的有关字词,阅读全文。

  2、让学生自己搜索了解与红楼梦相关的信息。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2、讲叙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前五回在全书中的作用

  3、介绍《贾府人物简表》

  4、梳理课文情节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组织课堂研讨:贾府与别家有何不同?

  2、介绍《荣国府院落方位示意图》

  3、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

  1、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重点是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性格。

  2、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四课时教学要点

  1贾宝玉与王熙凤出场的对比,了解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高明与丰富。

  2贾宝玉的形象分析,赏析《西江月》塑造宝玉形象的基本构图 。

  3仿写小作文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能够体现林黛玉王熙凤人物性格的有关的内容,并用铅笔加以批注。

  一、导语设计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演员的选秀及拍摄都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专家对人物选择人物造型都有看法。读小说时,曹雪芹通过小说文字呈现给我们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阅读他的小说时经过我们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也有我们心中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通过感受《》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感受你心中的她。

  二、合作探究

  (一)老师作鉴赏示范

  林黛玉在邢夫人处辞饭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这话说得十分得体。先表示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再说明原因,表现出自已顾全大局,懂礼节,足见黛玉之聪明,更说明她待人处事“处处留心”。

  (二)小组集中鉴赏

  要求:

  ①选择与人物有关的文字并分析

  ②小组交流讨论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交流成果,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或个人可有不同理解或补充

  (三)人物形象赏析 点拨总结人物特点及人物描写的方法

  a分析林黛玉的.形象

  1、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1)众人眼里的黛玉 ——→ 病弱 不足

  (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 标致 不凡

  (3)宝玉眼里的黛玉 ——→ 弱不禁风 多愁善感 病美人

  教师点评: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小结: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思考:黛玉进贾府,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要这样?

  归纳: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回刑夫人话时的语言、动作。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他待人处事是处处留心的。

  ④还有两次让座的描写。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表现她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⑤“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表现她细心,在意。

  ⑥黛玉回答贾母(语言描写):“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可见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一般。

  小结: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总结: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知书达理、有教养、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

  b分析王熙凤的形象

  1、勾画出描写王熙凤的有关段落。

  2、作者为了刻画王熙凤的性格,主要从哪几方面来勾勒?

  (1)写出场: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张张狂狂的形象显得格外鲜明突出,表现她的泼辣

  贾母介绍 ——→ 性格泼辣 宠爱

  (2)绘肖像:

  服饰:集珍宝珠玉于一身先概括通体的形象,再作铺张的描写,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方面,极力铺陈集珠宝于一身的妆扮,显示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

  容貌:“三角眼”“吊梢眉”“丹唇”“粉面” ——→ 外表美丽 刁钻狡黠的本性

  (3)见黛玉:

  先是恭维 察言观色

  继而拭泪 ——→ 机变逢迎

  转悲为喜 得宠

  (4)回王夫人: 充分表现了她果断能干的才能与善于机变逢迎的本领(这正是她赢得欢心,成为掌权人的原因)

  提示: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黛玉已和贾府诸女眷都见过面、都在场的情境里,便于多方面地表现她的性格。 方法:学生归纳王熙凤出场描写并练习点评。

  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其为人刁钻狡黠、善于阿谀奉承、见风驶舵、笑里藏刀。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

  总结: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都十分重视人物第一次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描写初步显示人物性格特点,给人初次但却不易忘怀的印象。课文写王熙凤登场亮相效果极佳,这是因为作者选择了适当场合、适当的时机,把握住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人物描写的方法

  肖像,动作,语言,心理

  三、结合新版旧版剧照进行演员的选择评价

  四、小结

  当红楼梦被搬上银屏之后,有人赞有人批,究其原因,还得归结于每个人的审美,演员们对每个人物的表现与读者阅读小说时形成的人物形象是否契合,决定了变成观众的读者对电视剧版的接受与否。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就挑战着阅读者的审美。

  五、作业

  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对新旧版红楼梦对人物的选择写一篇点评

  先声夺人,性格泼辣

  主 画肖像:美丽的外表,刁钻的本性

  要 王熙凤{ 见黛玉:察言观色,看风使舵

  人 { 回王夫人:果断能干,受宠专权

  物 林黛玉{ 态度与心境:寄人篱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外貌、神情、风韵:美丽多情,体弱多病

高中语文说课稿10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说学法:

  学生学法: 1、讨论交流法 2、个性展示法 3、课堂辩论法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观点后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助于学生新观点的形成和完善。个性展示法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书面的鉴赏分析打好基础。课堂辩论法的应用使得课堂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较量,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

  说教法:

  教师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归纳法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永远离不开朗读法,在本次课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包括配乐朗诵,学生朗诵喜欢的诗句,背读和教师引读。让读书声读书声真正的弥漫在诗歌的课堂。本课以以主问题的设计带起全文的赏析,因此学生的分析鉴赏在课堂的呈现上会显得有些零散,教师借用点拨、归纳的方法,结合板书的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条理性,使得学生的发言更清晰。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中国被誉为诗歌的王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上溯到《诗经》,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追溯到《离骚》。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今天我们一同学习《诗经》中的《氓》。

  新课导入从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切入,本课是学生高中语文学习中古代诗歌单元的第一课,从《诗经》入题吻合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同时《离骚》概念的引入也为本单元第二课做了铺垫。

  二、 明确学习目标

  1. 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前明确本课的学习重难点,真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关于《诗经》,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过《蒹葭》和《关雎》,因此学生对诗经的特点和比兴的手法并不陌生。诗歌女主人形象的概括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文章中关于爱情观念的探究作为本课的突破难点。

  三、 配乐朗读,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诗歌学习在于朗读,在学生第一遍朗读中选用古琴曲《凤求凰》为背景音乐,为朗读营造一种古韵氛围,更易于带学生进入诗境。朗读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主要是读音的准确和四言诗二二拍的节奏。

  《氓》是一首叙事诗,学生自主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有助于理解诗歌浅层的含义,对女主人公恋爱、婚变、离开的经历以及情感脉络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为重难点的突破做好了铺垫。

  四、 教学重难点突破

  1.初探究:课文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勾画出来,并简要赏析。

  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概括与认识。但重点内容突破的问题设置没有选用“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从《诗经》手法角度“诗歌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入手,这一角度突破口小,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角度多便于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比兴手法运用等方面发散出去,也就是用一个总问题将全文穿起。同时这样的问题设置更便于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阐发出来,正所谓“读进去,说出来”。这样的读诗的角度,除去让学生学会解读《氓》之外,也学会读诗鉴赏诗的一般规律。

  这一环节中,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更注重于课堂的生成,教师重在引导而不是讲授。在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先自主理解,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展示。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立的见解。

  2.再探究:女子离开氓以后,能不能获得幸福?

  这一问题的设置事实上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正确爱情观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本身就是两面性的,富于辩论性。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读,会在课堂上呈现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在辩论声中学生们会对正确的爱情观有清晰清楚的认识。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以规避学生完全脱离开文本进行无根据的拓展延伸,在本堂课上学生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的争辩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五、 课堂小结

  什么是爱,爱是灵魂的共通,爱是精神的平等。什么是爱情,朦胧派诗人舒婷用《致橡树》给我们做出了诠释。

  本课以朗读舒婷《致橡树》节选收尾,以教师朗读的声音带动学生一同跟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与学生上一环节内容想成呼应,同时有和上课伊始的朗读呼应,从朗读声气,再朗读声中结束,使得整堂课的设计结构圆和。

  板书设计:

  氓

  甜蜜恋爱 比兴手法

  不幸婚姻 女主人公

  坚定离开 (勤劳、果断) 对比手法

高中语文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药》是一篇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小说,作者鲁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干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这被当成了平民华老栓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钢刀镇压革命和利用“软刀”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这篇小说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安排精巧,环境描写典型,既是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更是作为小说教材的典范。编者把它放在教材小说单元的第一篇对于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小说,如何欣赏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教学《药》这篇小说必须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一是知识目标,职高学生在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要求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比如小说的三要素;识记有关文学常识,比如作家作品;积累字词。二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通过分析主人公的言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的主题。三是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作品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三、说重点、难点

  《药》是一篇揭露封建统治者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的小说。重点确立在对这个双手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刽子手康大叔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上。作者通过对康大叔的肖像、语言、动作的个性化描写,充分表现了康大叔凶狠、残暴、贪婪、无耻的性格特征。丑陋的外衣里包裹着一个丑恶的灵魂,通过人物的性格认识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反动本质。教读本文的难点是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复杂情感态度。小说描写了一群人,是一幅社会众生相,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情感态度是不相同的,这跟他所持的立场密切相关,他对当时的社会的认识是入木三分的。作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站到了斗争的最前线,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同旧的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在《〈呐喊〉自序》中说,“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分析比较法,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比较他们性格的异同,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阅读能力较弱,没有课前预习,会浪费很多课堂教学时间,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利用校园网了解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了解作家生活时代的特征,利用工具书识记文本的字词并积累部分词语,了解小说的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写出你的猜想。在课堂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采用长文短教的办法,检查学生预习后,交流一下学习心得,师生之间共同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然后就抓住重点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突破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就整篇小说而言,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带有强烈的批判性的,“恨”是作者的基本态度,但是作者对不同的人物恨是不同的,对康大叔是一种阶级仇恨,是憎恨;对华老栓等社会平民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怨恨,对革命者是一种带着悲哀的惋恨。小说的主题也能够通过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表现出来。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说说以“药”为题的含义。

高中语文说课稿1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解说。

  一、教材分析

  《蜀道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本文是李白在长安时为了送友人入蜀而作,属于一篇古体诗。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李白豪迈飘逸的诗歌特点,整体感知诗歌寓意。

  2.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境美,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把握与体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只有反复的诵读学生才会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我所任教的班级属于音乐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并且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本课根据诗歌的特点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学过程

  本课我计划一课时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回忆李白的诗句导入,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想到“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诗句,由此得出李白诗歌一个很大的特点,奇特的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从而引出《蜀道难》。此环节意在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新课的兴趣。

  【环节二】、认识李白。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课前预习情况。

  【环节三】、诵读感悟

  诗歌学习重在诵读,所以,此环节首先设计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来朗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师生共同欣赏flash配乐朗诵《蜀道难》,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和打动,再以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学生集体朗诵,加深理解。

  【环节四】、讨论文本

  学生上一环节通过充分地感受诗歌,已经有较深的印象,本环节主要用讨论法、启发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把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解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给予正确的点拨。

  例如当学生讨论本首诗歌的主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说法,最后确定一种最有据可循的说法“送友人入蜀”。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又使理解不发生偏差。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艺术技巧上,由于学生对夸张这种修辞很了解,所以会很容易发现原文有多处夸张时,而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手法,则需要教师点拨。

  例如学生提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时,教师要适时的补充虚实结合的手法。

  这样,看似无序地问,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环节五】、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评析诗歌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并且与《蜀道难》进行比较阅读。此环节意在扩展学生课外知识,同时深化对教学重点的理解。

  【环节六】作业设置

  背诵诗歌。意在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高中语文说课稿13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中心《语文》基础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篇《风景谈》。

  一、说教材

  1、《风景谈》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中心《语文》基础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篇。

  2.我想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根据系统论所强调的整体性、联系性和条理性来把握所教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文体要求和单元要求。这个单元是记叙文单元,重点是记叙的中心和材料,《风景谈》由六幅画面构成,看起来很散,但它们又由议论句子很好的有机的串连在一起正好反映了这个教学重点,很好的表现了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也能反映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安排在第二册的第一单元之首。

  3教学目的:

  在拟定教学目的的时候,老师心目中必须要装有语文教学大纲所明确规定的总目的,然后再根据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要求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的。据此我就确定《风景谈》的具体教学目的为:

  A.理解课文赞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并发扬他们所代表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B.掌握课文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六个画面之间的联系。

  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4、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体现课文的教学目的。据此《风景谈》的教学重点应是:

  A.掌握每个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

  B.掌握每个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

  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5、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的确定既要考虑课文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的实际情况故教学难点

  A.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如何有机联系的

  B.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C.哪些词语准确、精练、生动、含蓄

  6、教学课时及内容安排

  本课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作者及时代背景介绍,讲解第一幅画面。第二、三幅画面由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复习,学生讨论第四、五、六幅画面。总结本文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听记法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老师始终都要考虑到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忌填鸭式、满堂灌,硬塞结论给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很形象:“真正的老师不是让学生观察已经峻工的科学建筑,而是带领他们一起去修筑基础的工程,直到修完科学的大厦为止。”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激思增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鉴于以上理论,《风景谈》共有六幅画面,如果依次讲解分析,那就显得平谈呆板。因此,我就根据教学的变式原则,采用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学法:讨论法、听记法。具体的作法是:第一幅画面由老师示范讲解,其余五幅由学生讨论完成。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从分析文章的语文入手,分析第一、二、三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教学重点:一、二、三幅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听记法

  (一)导入新课

  导入时,力求做到先声夺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他们对课文的直接兴趣。

  导语:描写风光景色的文章我们学了不少。“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为什么要用“谈”字呢?先由同学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指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这一句话。作者写风景实际上是为了写人,赞颂解放区的军民,赞颂那些主宰大自然、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的延安儿女;而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靠文中的议论来揭示的,所以用一“谈”字。

  这也与作者生活在重庆有关,为了能在重庆发表,文章只能写得含蓄些、隐晦些。第5页“黄土高原”,10页的“北国”,指的是延安。第6页多处描写了“河”,那就是“延河”。人物活动的描写,诸如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文音、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有清晨号兵,都可以让人想到写的是延安人。

  (二)、作者简介:

  初中阶段学生已读过《白杨礼赞》,对作者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可让学生介绍,然后老师补充,明确几点;作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极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三)教学过程:

  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碎片的叠加,而是首先感知到了整体的现象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无素。据此,我在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速读课文,处理思考练习题一,从而明确六幅画面的名称。

  它们分别为庄严妩媚的“沙漠驼铃”、古朴纯净的“高原晚归”、弥漫着生命力的“延河夕照”、清新怡然的“石洞雨景”、注入了“第二自然”的桃林小憩、粗犷刚性的“北国晨号”。这一幅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表现了“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在这里也教学生学会利用“阅读提示”,帮助自己理解课文,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2.课文分析:老师示范分析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

  A.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沙漠的语句。(四顾茫茫一片、平坦、纯然一色、寂静)。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最单调、最平板)。

  B.找出具体描写驼队语句(黑句、安祥而坚定、昂首高步、铃铛“丁当”的柔声、和谐、长方形猩红的大旗)

  C.指导学生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沙漠这个大自然是最单调最平板“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这一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如果说描写的是“画龙”,那么段末议论则是“点睛”

  D.这一段写的是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不是延安的风景,为什么文章首段要写并不是延安的风景呢?

  明确: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其次,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它的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第三,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也体现了本文含蓄的语言特色。

  3.学生讨论第二、三幅画面。(分析“沙漠驼铃”采用的主要是接受学习的方法,在耳濡目染之中给学生以思维训练、学法示范),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学生在活动,采用的是发现学习的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运用这一方法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在学生讨论时,区边巡视指导,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3.讨论学习第二个画面(高原晚归)

  A.作者用了“于是”、“又”作衔接和过渡,所以很自然又想到另一个画面来

  B.“黄土高原”加上引号,前面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感叹号,为什么要这样?

  明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是表示它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强调,用“所谓”也是为了突出强调,懂得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这“黄土高原”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情感的,用在这里是表示一种赞美之情。

  C.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选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刻画“种田人”,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敌后能有这样的一份乐土,心情愉快,就是要表明他们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4.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描绘“静穆的自然”,描写“弥漫着生命力的人”。

  A.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构成了美丽的静穆的景色,更好地映衬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

  B.这些人是什么人?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说明他们是一群文艺工作者。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又用同一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说明他们有着同一目标——抗日,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一点厌倦,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当然会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C.第4自然段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对延安人发的劳动的生活的赞颂。

  (四)、小结

  1.第一个画面写“沙漠驼铃”,这不是抗日根据地的风景。在结构上,写这一段的目的在于揭示题旨,领起下文。

  2.第二、三两个画面是写根据地军民的劳动生活,说明人的活动能使自然改观,人类比自然伟大,写到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和议论的关系,完成作业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沙漠驼铃

  风景(沙漠):茫茫一片、平坦

  纯然一色、寂静

  最单调、最夹板议论人类更伟大

  人的活动:黑点、安祥而坚定

  和谐、猩红大旗

  高原晚归

  风景(黄土高原):秃顶的山、梯田、高杆植物、

  月明之夜、黑的山、蓝的天

  人的活动:掮着犁、姗姗而下、粗朴短歌议论

  自然伟大、

  人类更伟大

  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尤其伟大

  延河夕照:(面的描写)

  风景:夕阳在山、满天彩霞、河水汤汤、

  喧哗、雪白的泡沫:“急、冲、跌、喷”

  人的活动:一对“生产”归来的人、

  兴奋的谈话、爽朗的笑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从分析语言入手,分析四、五、六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听记法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学生在活动,老师运用控制论的定向控制原理,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来发言,展开讨论。了解和学习第四、五、六幅画。

  (一)、教学过程1、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

  (1)在第1和第4自然段里,作者出赞美人的活动进而赞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在第6自然段里,作者赞颂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用景物的荒凉衬托人的精神,还写到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构成

  对比,强调“只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才能主宰自然。

  (2)、“值得怀念”的是什么?值得怀念的是在沉闷的雨天、荒山石洞里那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它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

  2、第五幅画面(桃林小憩)

  桃林环境描写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半盘旧石磨”成了“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成了“难得的几案”,“怪样的家具”成了“奢侈品”。“值得留恋”。这样的变化,充分增添了景色。(在这里请学生注意,本文所写的自然环境都不美,荒凉的沙漠,贫瘠的黄土高原,原始的石洞等,但在作者的眼中都是一幅幅风景,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3、第六幅画(北国晨号)

  由照片(静态)写到现实生活中所见(动态),作者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看着屹立在祖国大地上的战士,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高贵精神,作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这里所说的“民族精神”,在当时是指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的压迫的精神。这一段议论在表达上同前面的议论有些不同。先用一个假设,然后作肯定,还用“真的”去修饰“风景”,表示毫无疑义,非常肯定之意。接着是一个感叹句,反复用了两个“伟大”。“伟大中之最伟大者”,战士身上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吗?作者赞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总结本文特点

  1、课文用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运用了反衬和烘托的手法。

  2、本文的议论六幅画面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第一幅画面,说明有了人的活动自然就增色了,第二层是第二、三幅画面,一是延安的农民,他们愉快的劳动、二是知识分子,在生产劳动中生活和人生的意义,表明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伟大。第三层是第四、五幅画面,在贫瘠的环境中,人对自己思想境界的改造,在荒山石洞里读书,在桃林“茶社”探讨人生。第四层是第六幅画面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高潮,赞美保卫延安的战士,而前面所写的一切安宁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他们的保卫,进而完成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赞美,议论的句子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层层递进,并且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连在一体。

  (四)、小结

  1、第四个画面,写那在石洞中促膝而坐、“明白生活意义”的一对男女,表明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是“大自然的主宰”。

  2、第五个画面,通过写人们在桃林茶社休息的情景,表现了“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3、最后一个画面强调了民族精神的体现者——英雄战士乃是伟大中最伟大者,层层深入,最后完成主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二、三、四题:

  练习二目的是进一步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练习三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练习四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石洞雨景(点的描写)

  风景: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

  静寂灰黄、天然石洞

  议论

  人的活动:延安一对(促膝谈心)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重庆一对(偎依低语)是“大自然的主宰”

  桃林小憩(面的描写)

  风景: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石磨、

  几尺断碣、荞麦、玉米

  议论

  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人的活动: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争论哲学问题

  北国晨号(点的描写)

  风景:空气清洌、朝霞、粉红的声色

  议论

  民族精神的化身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人的活动:小号兵、荷枪战士(严肃、坚决、勇敢、高度的警觉)

  四、说板书

  我在设计板书时借鉴了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些纲要信号,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尽量做到直观、简明、有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A)

  高原晚归(农民)延河夕照(知识分子)

  沙漠驼铃(驼队)记叙:人的活动石洞雨景(革命恋人)

  北国晨号(士兵)桃林小憩(革命者)

  板书(A)景是沙漠、高原、延河、石洞、桃林、北国、人物是驼队、农民、知识分子、革命恋人、革命者、士兵。景物描写从详到略进行,而人物描写从抽象到具体进行的。用以告诉学生人是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也就无所谓风景了。充分体现课文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在课文开始讲通过这个板书让学生把握阅读提示。

  (B)自然伟大人类活动

  人类更伟大伟大之中伟大

  议论:人的活动是真的风景崇高精神的人

  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

  真风景增添景色

  伟大中的伟大者创造第二自然

  板书(B)充分展示了议论是如何层层递进表达中心的,第一个议论抓作者“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第二个议论抓“人类的活动”伟大,第三个议论抓“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证实”值得怀念。第四个议论抓人创造第二自然,第五个议论抓“那便是真的风景”。作者在这些议论中表现清晰的思路把他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表现的十分充分,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文的写作特点时讲让学生把握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它们分别体现了本文的两个教学重点“人的活动”和“作者的议论”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心,理解课文,理解思路。

  五、现代技术的运用

  为使教学的实效性增强,使学生更深入地得钻研课文,更为了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自由而快乐地学习,我设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本篇我将主要应用图片、音响、录音等现代技术增加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从单一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全方们的调动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从而使他们更加的热爱、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种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体现分层教学原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理解探索问题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设计分理解——鉴赏——评价——创造四个层次,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再者,学生程度不一,语文能力有差异,多媒教学具有很重的个人化色彩,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研究的内容和难度,教学目的的分层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受益。

高中语文说课稿14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位是学习中国戏剧和外国戏剧。《茶馆》是本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咀嚼本性化和富有行动性的人物语言,掌握文中的戏剧辩论,认识人物性格是怎样在辩论的生长、变革中得到显现的。

  本单位第二篇,这个位置决定了它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中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既要引领本单元的讲授任务,又要牢固掌握已经学过的知识:既要负担教会学生观赏要领的事情,又要教会进步大的学生的现实本领。

  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是《茶馆》写于1957年,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剧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茶馆》全剧共三幕,一幕写一个时代,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最后一幕三个人的谈话点出了全剧的主题。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第二幕。这一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这篇课文的教学主体是高二学生,对于戏剧,他们仅仅在初中接触了《威尼斯商人》选段和《白毛女》选段,客观地说对戏剧知识他们了解一些,但戏剧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教学实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掌握《茶馆》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

  3、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过程和方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探究理论”指出:学习中,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学生应由“无知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教师应由“有知的”传输者变成探索的激发者和引导者。根据这一理论和语文课标的核心理念,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课上师生互动,通过诵读、讨论、研习、品读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解析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认清那个时代的黑暗,了解百姓的痛苦,珍惜现在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茶馆》电影VCD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的要求和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三步骤,确立了“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三步教学法。

  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捷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和课程标准大纲要求建立同伴式的师生关系,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气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采用了多媒体激趣教学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和比较鉴赏法。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说预习

  1、观赏《茶馆》全剧,了解人物的命运。(使学生对《茶馆》有感性认识)

  2、上网查阅资料或翻阅书籍,了解本文的作者,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戊戌变法”“庚子年”“八旗”等概念。(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3、预习课文内容,清除语言障碍,准备复述。(为理性分析文章打基础)

  (二)说导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画面,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茶馆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解题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客生活上的变迁可以反映社会的变迁。

  (四)说步骤

  整个步骤分“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三个环节

  习得知识

  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习得知识”分两个脉络进行

  1、解决教学重点、梳理情节,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A、指名同学简要复述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进行概括。在这个环节既检测了预习,使预习和新课紧密衔接,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B、筛选人物富于个性化、动作性的语言进行朗读、品读,教师进行范读。(这个过程既使学生从语言角度品味了老舍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又为下面分析人物形象准备了充分的依据)

  C、分组讨论人物形象,重点讨论王利发,教师点拨、归纳。(“言为心声”上个环节的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使人物形象的分析水到渠成。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家群策群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2、分析人物性格产生的原因,分析《茶馆》的矛盾冲突,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解决教学难点)

  A、王利发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态度,原因是什么?

  B、常四爷是旗人,却也反对大清帝国,这说明了什么?

  C、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吴祥子、宋恩子这类人的存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时?

  这三个问题的解答,结合李三、大兵、唐铁嘴等人的经典语言,就把全剧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本剧特殊的戏剧冲突,理解了《茶馆》的主题。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知识拓展

  比较《雷雨》与《茶馆》的戏剧结构,了解本文的平面结构。

  迁移应用

  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选段,分析水手长的什么模样。

  课堂小节中交代本文的重点、难点完成情况。

  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角色表演《茶馆》的一个片断,加深对本文中人物的认识。

  四、板书分析

高中语文说课稿15

  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 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 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

  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 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 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 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 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

  “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 关于学情 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 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 说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 说学法、教法 (一)学 法

  ① 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 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③ 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 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 教 法

  ① 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 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 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 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 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 说 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 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 ——于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 写作缘由

  (三)第二课时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用同第一课时的方法学习三四段,并检查课文名句的背诵情况。

  其次,进入课文的分析。本课从分析讨论课文的第二段开始。这一段中,对比论证使的手法是教学的关键。我设问[提问]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几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锻炼搜寻有效信息和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将几方面的对比关系一一列出,并用课文原文回答作者通过每一组对比得出的结论。从而在诵读与找寻中明确对比论证的使用效果,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并背诵名句。第三段,作者用了举例的手法论证“圣人无常师”。在设计中,我设问[提问]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用文中原句回答。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所举例子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明确学习应该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背诵名句。最后一段是作者阐述写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点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韩愈写作的原因即可。

  再次,全文讲解完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全文,并试着检查名句的记忆情况。加强诵读训练的力度,培养语感。第四步,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是前面学过的《劝学》和今天学习的《师说》都是和学习有关的论说文,说明古人很注重学习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学者”与“师”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设这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中,二是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关系的发展。

  最后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抄写积累到的名句;

  二,就课堂讨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高中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的说课稿10-24

高中语文《雷雨》说课稿11-13

高中语文的说课稿格式01-01

高中语文的说课稿模板01-04

高中语文《离骚》说课稿12-27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说课稿12-27

高中语文《茶馆》说课稿11-14

高中语文项链的说课稿09-05

高中语文说课稿10-24

高中语文优质说课稿精选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