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17 10:09:49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集合》(第一课时)。集合这一课里,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常用集合的表示。把集合的初步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是为了引入函数的定义。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模块中,集合就显得格外的举足轻重了。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习惯。并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同时通过自主探究领略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接下来则是说教法、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以遵循启发性原则为出发点,就本节课而言,我采用"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相结合,"师生互动与课堂布白"相辅助的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体验,凭借有趣、实用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教法和学法,每节课都应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

  接着我来说一下最重要的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目标)、自主探究(感知目标)、讨论辨析(理解目标)、变式训练(巩固目标)、课堂小结(自我评价)、作业布置(反馈矫正)。上述六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多层次、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目标

  课堂开始我将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这里我会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事实上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本节课主要形式。

  待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我将作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同时我将板书标题:集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为了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空间,让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将进入第三环节:讨论辨析

  小组合作探究(1)

  让学生观察下列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所有的正方形;

  (3)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的点;

  (4)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

  通过以上实例,辨析概念:

  (1)集合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而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小组合作探究(2)——集合元素的特征

  问题3: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问题4: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问题5: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问题6:咱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我如此设计的意图是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感受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本动力。

  小组合作探究(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7: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问题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属于集合A,记作a∈A

  问题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小组合作探究(4)——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问题10: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

  整数集:记作 Z

  有理数集:记作 Q 实数集:记作 R

  设计意图: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得到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四环节:理论迁移 变式训练

  1.下列指定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① 很小的数

  ② 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

  ③ 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

  ④ π的近似值

  ⑤ 所有无理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形成知识系统。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一点评,让学生的思想敞亮的发挥出来。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1.必做题 课本习题1.1—1、2、3.

  2.选做题 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 的值。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应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集 合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元素的特征

  (学生板演)

  3.常见集合的表示

  4.范例研究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3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苏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第1。2节

  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地位和作用: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所以这个内容要认真探讨教材,精心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看作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初中用边长比值来定义转变为坐标系下用坐标比值定义的观念的转换以及坐标定义的合理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学习能力

  1。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我们南山区经过多年的初中课改,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转化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达到教学目标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温故知新,逐步拓展

  (1)在复习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展内容,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分析,逐步引出新知识,完善三角定义

  运用多媒体工具

  (1)提高直观性增强趣味性。

  教学过程分析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

  逐步加强,逐步推进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

  引入: 复习提问:初中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由学生回答

  SinA=对边/斜边=BC/AB

  cosA=对边/斜边=AC/AB

  tanA=对边/斜边=BC/AC

  逐步拓展:在高中我们已经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把“定义媒介”从直角三角形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知道,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研究角时多放在直角坐标系里, 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也放到坐标系去研究呢?

  引导学生发现B的坐标和边长的关系。进一步启发他们发现由于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导致OB上任一P点都可以代换B,把三角函数的定义发展到用终边上任一点的坐标来表示, 从而锐角三角函数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来定义,自然地,要想定义任意一个角三角函数,便考虑放在直角坐标中进行合理进行定义了

  从而得到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醒学生思考:由于相似比相等,对于确定的角A ,这三个比值的大小和P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精心设计例题,引出新内容深化概念,完善定义

  例1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3),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此题由学生自己分析独立动手完成)

  例题变式1,已知角A 的大小是30度,由定义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结合变式我们发现三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角的大小有关,只会随角的大小而变化,符合当初函数的定义,而我们又一直称呼为三角函数,

  提出问题:这三个新的定义确实问是函数吗?为什么?

  从而引出函数极其定义域

  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例题变式2, 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a,—3a)( a不为0),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答中需要对变量的正负即角所在象限进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从而导出第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三: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

  由学生推出结论,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例题2:已知A在第二象限且 sinA=0。2 求cosA,tanA

  求cosA,tanA

  综合练习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同角关系式打下基础

  拓展,如果不限制A的象限呢,可以留作课外探讨

  小结回顾课堂内容

  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加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作业P16 1,2,4

  (学生演板,后集体讨论修订答案同桌讨论,由学生回答答案)

  课后分层作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必作P23 1(2),5(2),6(2)(4) 选作P23 3,4

  板书设计(见PPT)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必修课程数学1中《集合》的相关内容。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 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四、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 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

  优扶差,满足不同。”

  六、教学思路

  具体的思路如下

  复习的引入:讲一些集合的相关数学及相关数学家的经历故事!这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史从何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有助于上课的效率!因为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说相关数学史咯。

  一、 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 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

  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

  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 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

  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集合A={2,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 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举例)

  集合A={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应区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

  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例2.(课本例2)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

  三、 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书面作业:习题1。1,第1— 4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既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本章集合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也为下一章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教学作铺垫,起着链条的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2课时学习。本课时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复习“三个一次”的关系,即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以旧带新寻找“三个二次”的关系,即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采用“画、看、说、用”的思维模式,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品味数学中的和谐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三个二次”的关系;掌握看图象找解集的方法,熟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把握这个重点。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图象法,其本质就是要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初中没有专门研究过这类问题,高一学生比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三个二次”的关系。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归纳“三个一次”的关系作铺垫。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画、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善提炼、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新“得”,“练”有新“获”,学生也才会逐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课堂教学才富有时代特色,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把问题作为出发点,指导学生“画、看、说、用”。较好地探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课堂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

  (一)创设情景,引出“三个一次”的关系

  本节课开始,先让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x2-x-6=0,如果我把“=”改成“>”则变成一元二次不等式x2-x-6>0让学生解,学生肯定感到很突然。但是“思维往往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这样直奔主题,目的在于构造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解以下方程和不等式:

  ①2x-7=0;②2x-7>0;③2x-7<0

  学生回答,我板书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向量的加法》是《必修》4第二章第二单元中“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本节内容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及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应用,大约需要1课时。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为后继学习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所以本课在“平面向量”及“空间向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知道向量可以自由移动,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运算了如指掌,并且在物理中学过力的合成、位移的合成等矢量的加法,所以向量的加法可通过类比数的加法、以所学的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准确把握两个加法法则的特点。

  三、教学目的:

  1、通过对向量加法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正确领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法则作出两个已知向量的和向量。

  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之和,比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量、共终点向量等。

  3、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数学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加法法则。探究向量的加法法则并正确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两个加法法则各有特点,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质相同,但是三角形法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简便易行,所以是详讲内容,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本课中所占份量略少于三角形法则。

  难点:对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法则的实质是:将已知向量首尾相接,而不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之间必须构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类比:由数的加法运算类比向量的加法运算。2、探究:由力的合成引入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法则的运用中观察图形得出三角形法则,探求共线向量的加法,发现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向量相加;通过图形,观察得出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这些都体现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3、讲解与练习:对两个法则特点的分析,例题都采取了引导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课堂完成教材中的练习。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直观地表现向量的平移,相等向量的意义,更能说清两个法则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六、数学思想的体现:

  1、分类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课中向量的加法分为不共线向量及共线向量两种形式,共线向量又分为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两种情形,然后专门对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相加作了规定,这样对任意向量的加法都做了讨论,线索清楚。

  2、类比思想:使之与数的加法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不致于太陌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从对比中看出两者的不同,效果较好。

  3、归纳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①学完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后,归纳总结,对不共线向量相加,两个法则都可以选用。②由共线向量的加法总结出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的相加,而三角形法则仅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相加。③对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和探讨中,又使学生发现了三角形法则还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加法。归纳思想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尤其是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本节要进行向量的平移,且对向量加法分共线与不共线两种情况,所以要复习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这些都是新课学习中必要的知识铺垫。

  2、引入新课:

  (1)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引入。

  学生在物理学中虽然接触过位移的合成,但是并没有形成三角形法则的概念;而对平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已学过,很熟悉。所以我决定由力的合成引入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是起点相同,但是物理中力的合成是在有相同的作用点的条件下合成的,引入到数学中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所给出的图形也是现成的平行四边形,而学生刚学完相等向量,对相等向量的概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易产生误解:表示两个已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必须在一起才能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不在一起不能用。这时要通过讲解例1,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平移向量,使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有共同的起点。这一点对理解及运用法则求两向量的和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最熟悉、离学生最近的知识经验为接入点,用学生熟知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向量的加法,这样新中有旧,学生容易接受,也使学科间的渗透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起点相同”这一特点的认识,例1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当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不在一起时,须把起点移到一起,至此才能使学生完成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真正到位。

  (2)三角形法则的引入。三角形法则没有按照教材中利用位移的合成引入,而是从前面所讲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中直接引入(如图)。

  所以这种把两个向量相加的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接下来用幻灯片完整展示三角形法则,同时法则的作法叙述、作图过程对学生也起到了示例的作用。于是前面的例1还可以利用三角形法则来做。

  这时,总结出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时,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都可以用。

  设计意图: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引入三角形法则,可以很清楚地使学生从向何意义上认识到两个法则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它们的实质,而且衔接自然,能够使学生对比地得出两个法则的特点与实质,并对两个法则的特点有较深刻的印象。

  (3)共线向量的加法

  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较易完成,“将它们接在一起,取它们的方向及长度之和,作为和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引导学生分析作法,结果发现还是运用了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方向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从作图上不知道怎样做。但是学生学过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

  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类比异号两数相加,他们会用较长的模减去较短的模,方向取模较长的向量的方向。具体做法由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三角形法则去做,发现结论正确。

  反思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类似于同号两数相加。这说明两个共线向量相加依然可用三角形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讨论,可以作个简单的小结:两个不共线向量相加,可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而两个共线向量相加在本课所学方法中只能用三角形法则,说明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对共线向量加法的探讨,拓宽了学生对三角形法则的认识,使得不同位置的向量相加都有了依据,并且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共线向量的加法,尤其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更易于理解,可以化解难点。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①交换律:交换律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又结合三角

  形法则得出,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两个法则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②结合律:结合律是通过三个向量首尾相接,先加前两个再与第三个向量相加,和先加后两个向量再与第一个向量相加所得结果相同。

  接下来是对应的两个练习,运用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向量的和。

  设计意图:运算律的引入给加法运算带来方便,从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点。由结合律还使学生发现,多个向量相加,同样可以运用三角形法则:将所加向量首尾相接,和向量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这样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相加。

  3、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的认识,也给学生一个概括本节知识的机会,然后用课件展示小结内容,使学生印象更深。

  (1)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求和。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求和。

  (3)运算律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我是卢龙县木井中学数学教师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正弦定理》,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我的设计和构思。

  一、教材分析

  “解三角形”既是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被保留下来,并独立成为一章。这部分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应属于三角函数这一章,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可以归属于向量应用的一方面。从某种意义讲,这部分内容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内容之一。而本课“正弦定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有的三角函数及向量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作量化探究,发现并掌握正弦定理(重要的解三角形工具),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体验 “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我县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和技能还不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高,比较喜欢数学,尤其是象本节课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相信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解题方案的探索,尝试应用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思想方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引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数学模型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合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平面几何、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锻炼探究精神。树立“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理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的达成上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我准备采用“问题教学法”,即由教师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当你仰望夜空,欣赏这美好夜色的时候,会不会想要知道:那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385400km,你知道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这个距离的吗?

  问题2:在现在的高科技时代,要想知道某座山的高度,没必要亲自去量,只需水平飞行的飞机从山顶一过便可测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还有,交通警察是怎样测出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学好本章内容即可掌握其原理。(板书课题《解三角形》)

  [设计说明]引用教材本章引言,制造知识与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

  (二)特殊入手,发现规律

  问题3: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老师想试试你的实力,请你根据初中知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Rt⊿ABC中sinA= ,sinB= ,sinC= ,由此,你能把这个直角三角形中的所有的边和角用一个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引导启发学生发现特殊情形下的正弦定理

  (三)类比归纳,严格证明

  问题4:本题属于初中问题,而且比较简单,不够刺激,现在如果我为难为难你,让你也当一回老师,如果有个学生把条件中的Rt⊿ABC不小心写成了锐角⊿ABC,其它没有变,你说这个结论还成立吗?

  [设计说明]此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果感觉自己解决有困难,学生也可以前后桌或同桌结组研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在巡视的过程中让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展示,如果没有用向量的学生,教师引导提示学生能否用向量完成证明。

  问题5:好根据刚才我们的研究,说明这一结论在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中都成立,于是,我们是否有了更为大胆的猜想,把条件中的锐角⊿ABC改为角钝角⊿ABC,其它不变,这个结论仍然成立?我们光说成立不行,必须有能力进行严格的理论证明,你有这个能力吗?下面我希望你能用实力告诉我,开始。(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研究证明,尤其是向量法,在下节余弦定理的证明中还要用,因此务必启发学生用向量法完成证明。)

  [设计说明] 放手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实践中去感悟和提高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同时,考虑到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考个人或小组可能无法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在学生动手的同时,通过巡查,让提前证明出结论的同学上黑板完成,这样做一方面肯定了先完成的同学的先进性,锻炼了上黑板同学的解题过程的书写规范性,同时,也让从无从下手的同学有个参考,不至于闲呆着浪费时间。

  问题6:由此,你能否得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你能用比较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一下吗?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名鼎鼎的正弦定理(此时板书课题并用红色粉笔标示出正弦定理内容)

  教师讲解:告诉大家,其实这个大名鼎鼎的正弦定理是由伊朗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布尔─威发﹝940-998﹞首先发现与证明的。中亚细亚人阿尔比鲁尼﹝973-1048﹞给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作出了一个证明。也有说正弦定理的证明是13世纪的阿塞拜疆人纳速拉丁在系统整理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得出的。不管怎样,我们说在1000年以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个充满着数学美的结论,不能不说也是人类数学史上的一个奇迹。老师希望21世纪的你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也研究出一个被后人景仰的某某定理来,到那时我也就成了数学家的老师了。当然,老师的希望能否变成现实,就要看大家的了。

  [设计说明] 通过本段内容的讲解,渗透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对学生不仅有数学美得熏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四)强化理解,简单应用

  下面请大家看我们的教材2-3页到例题1上边,并自学解三角形定义。

  [设计说明] 让学生看看书,放慢节奏,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刚才的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辅导,以减少掉队的同学数量,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看书的好习惯。

  我们学习了正弦定理之后,你觉得它有什么应用?在三角形中他能解决那些问题呢? 我们先小试牛刀,来一个简单的问题:

  问题7:(教材例题1)⊿ABC中,已知A=30,B=75,a=40cm,解三角形。

  (本题简单,找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其他同学在底下练习本上完成,同学可以小声音讨论,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讲评)

  [设计说明] 充分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和机会,由于本题是唯一解,为将来学生感悟什么情况下三角形有唯一解创造条件。

  强化练习

  让全体同学限时完成教材4页练习第一题,找两位同学上黑板。

  问题8:(教材例题2)在⊿ABC中a=20cm,b=28cm,A=30,解三角形。

  [设计说明]例题2较难,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有两种可能,同时,引导学生对比例题1研究,在什么情况下解三角形有唯一解?为什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学探究与发现教材8页得内容:《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五)小结归纳,深化拓展

  1、正弦定理

  2、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正弦定理的应用

  4、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设计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回顾和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教材10页习题1.1A组第1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探究10页B组第1题,体会正弦定理的其他证明方法。

  证明:设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是R,则a=2RsinA,b=2RsinB, c=2RsinC

  [设计说明]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贯彻。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七篇07-29

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08-02

有关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08-20

精选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08-20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七篇08-20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8-18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08-17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08-14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八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