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1-07-25 11:40:47 初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说课稿初中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十篇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也就是小说阅读训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小说是最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阅读小说,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教学的要求,结合小说《变色龙》具体特点,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学习小说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能力目标: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品的社会意义的入手,初步学会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对俄国沙皇走狗的讽刺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导学目标和同学对小说所反映的俄国十九世纪社会现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本文导学的重点是引导同学从课文的对话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则本文是导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同学,他们对小说的有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能够自主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对运用表情、对话表演小说的情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2.教学方法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倡导同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同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文章的特色和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本课的导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入情地演,尽情扮好学习主人这一角色。

  ⑴充分地读: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同学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要给同学尽可能多的时间读书思考。

  ⑵自由地议:凸显同学的主体地位,在充分展示各自给课文另拟的题目、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性格等环节中让他们充分交流,自由地议论,使同学在讨论交流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培养同学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⑶入情地演:表演是同学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描写生动的特点,我将在同学充分领会奥楚蔑洛夫性格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分组分角色朗读表演,让同学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小说的语言,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说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激发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节目啊?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动物世界》节目曾经播出过的介绍蜥蜴这种动物的录像片。”在播放介绍蜥蜴这种动物的录像片后引导:“录像中的蜥蜴叫什么名字?变色龙给同学们留下的最深刻、最有趣的印象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过对话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的题目就是《变色龙》,既然小说写的是人,作者为什么要用变色龙这种动物的名字来做为小说的题目呢?下面请同学默读小说全文,想一想,根据您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重新给本文拟一个题目。”~cd6|<~PX

  这则导语,借助多媒体导学手段,通过观看介绍变色龙特征的录像,形象直观地导入新课,激发同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带着问题走向课文,认真思考、分析小说主人翁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旨。E4Q!i%]

  (二)、给课文另拟题目,引导同学整体感知课文。

  在同学自由默读课文后,让同学根据各自对小说的初步理解,另给本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拟题的原因。

  由于同学在拟题时着眼点不一样,有的同学可能从情节角度去命题,有的同学可能从人物角度去命题,有的同学从小说的主题方面去命题,即使是从同一角度去命题的同学,由于同学对小说的理解不一样,所命的题目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只要同学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让同学另拟题目的目的有三:

  ①引导同学带着问题走向课文,认真思考,理解并领会小说的主题。

  ②,在同学重新给课文起一个题目,对所命的题目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训练同学的思维,锻炼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另拟题目,教师从中发现可以同学对哪些内容了读懂了,哪些地方还不完全读通,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为下一步有针对地导学调查摸底。

  (三)、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感受到小说的情节发展,品味小说的语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分角色朗读结束后,我给同学时间,引导同学去自主评议分角色朗读的优劣,谈谈各自对小说的内容的体会和感悟

  (四)、启发点拨,导引同学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根据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我设想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同学理解小说的主题:

  1、从刚才同学们分角色朗读中,我们清楚地看出奥楚蔑洛夫警官在断案过程中是怎么变的?

  2、他这五次变化的依据又是什么?从他五次变化的语言中,同学们可以归纳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小说结尾的这句话“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谁能说说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呢?

  4、你们看,狗走了,奥楚蔑洛夫也走了,从他对将军家的狗的态度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奥楚蔑洛夫也是一条走狗,同学们想一想,他是谁的走狗?是什么样的走狗?哪位同学能给这条狗加上适当的定语?

  5、那么,是什么样的社会,使奥楚蔑洛夫这位执法者变成了一条走狗呢?

  这五个层次提问设计,一问把同学阅读的注意诱引到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的奇特之处——根据主人身份判案上引导同学想象;二问引导同学分析人物语言,归纳出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三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当时在广场上的人较杂,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对所遇见的奥楚蔑洛夫警官处理案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因此,虽然同样的笑,但笑的内涵却大不一样,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的警官,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一幅统治者奴才的嘴脸;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和将军沾上边,结果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可能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等,因此,只要同学言之有理,都要给予肯定,训练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四问引导同学认识奥的走狗本质;五问引导同学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小说所揭示的社会意义。这五个层次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四、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为了随着《变色龙》一文导读过程,概括小说情节,归纳出其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指出这一形象的走狗本质,为同学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一人物的深远的社会意义提供了帮助。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变色龙》

  情节: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

  变:狗主人不同,断案结果不同

  不变:趋炎附势、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的性格

  本质:沙皇的走狗

  整个板书结构简洁美观,板面达意流畅,揭示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性格、本质的关系。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2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春》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它体现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对于学好本单元其他课文,乃至以后学习写景抒情散文都大有裨益.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三维教学理念,加上本文作为写景抒情散文的体裁特点,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把握重要词语的音,形,意

  (2)体会春景中寓含的热爱自然,春光的感情,奋发向上的精神

  (3)欣赏描写春的优美生动的语言

  (4)理解如何抓住景物特点组织安排材料

  3教学重点,难点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这是第一次系统的学习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年龄小,感悟力还不成熟,结合本文的体裁特点,重点设为目标的(2,3,4),难点设为目标的(4)

  第二、分析教法

  1.主要采用问题导引式,启发式.这是由于七年级学生对于欣赏美文还缺乏一定的思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完成鉴赏.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种方式的采用,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热情,又可以使学生对美好的春光有直接的视觉效果,增强感染力.

  第三、分析学法

  朗读法,讨论法.课程标准提出:"要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注意情感体验,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作为写景抒情散文有些意蕴是不可言传的,所以这两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利于加深理解.

  第四、教学步骤

  1.检查预习,补充相关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打牢字词基础,加强对字词,特别是有些多音,多义字的检测.提问学生课外收集的作者情况,培养学生课外查找资料的习惯,教师可以进行补充.

  2.学生自由朗读或默读全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在作者笔下,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幅图画

  (2)文中洋溢着一分什么样的感情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这两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也较容易,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讨论补充把握较好.教师应把发言权脚给学生.

  3.在提问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选喜欢的段落,指出喜欢的理由,并做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题是紧扣课文重点中对优美生动语言的欣赏而设计的,同时又充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在学生表达自我感受的同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体会.如:"钻""赶趟儿"等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几个学生对不同片段的各抒己见,使学生对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对于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段落,组织学生齐读,增加语感.

  4.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如何紧扣"春"组织材料的.以(4)(5)节为例,使学生认识它们如何条理清晰的组织材料的,这样可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效率,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戒面面俱到.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进行阅读反思:本文之所以这么生动,富有感染力,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是为下一阶段的写作铺垫,有了上面的分析,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可以不难认识到:这主要是由于修饰语,叠词,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6.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一段语言优美生动的写景片段.题材自选,题目自选,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然后相互交流,评价,教师给以不同程度的肯定,以激励为主,使学生做到以读促写,使学生在自我表现满足中结束本课学习.

  7.作业布置:以第六节为例,紧扣本文重点出题.作到少而精,富有启发性,难度恰当.

  第五、板书设计:(略)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说教材

  《望岳》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板块第一课。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学习本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为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杜甫的胸襟和气魄,提升学生的人文认知。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主张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诗的意境。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的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及远大的胸襟抱负。

  教学重难点:背诵诗,感悟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怀。

  三、说教法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知识内化→拓展深化

  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

  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达到让语文回归到学科的本质属性中来,突出其工具性与人文性,让语文学科回归到一种真实和质朴的状态,不花哨,不走形式,不摆空架字。语文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是生动的,立体的。更是我们汉语言所特有的美及蕴含的丰富内涵。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思维过程的真实展现,一种从不会到会的的过程。从教者到学生一节课都不会是完美的展现,而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更引起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继而寻求到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手段。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本决定不了读者,那么教师也决定不了学生,而是学生决定教师。因此我渴望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讲解,引导,到放手,梯度式的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从歌曲《我爱你中国》的歌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产生一

  种对于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课堂,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基础。

  (二)复习:杜甫其人,创作背景。为深入体会内涵做铺垫。

  (三)简要的教学过程:

  讲读第一联,突出写作特点及蕴含感情。

  师生合作研读第二联,体会用字的精妙及修辞方法.

  自主学习第三联,多角度进行赏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问题的能力。深入探究第四联,体会其中的哲理,深入理解作者伟大的胸襟抱负,及伟大的人格。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五、总结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酣畅豪情;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较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4

  一、说教材

  《竹林深处人家》是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是一篇写景散文。伴随着作者的移步换景,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优美的竹林画面,也感受到了竹林深处居民的宁静朴素。学习这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说学情

  合理地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很多写景的文章。但是七年级的学生第一次要将以前的记叙文划分成目前更加细分的写景状物散文等文体,是一种新的挑战。这就涉及到新的赏析角度在课堂上的运用。因此,学生和老师的良好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

  3.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在欣赏、感受自然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难点是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在欣赏、感受自然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我的导入语是:“江南竹乡,远远望去,一层又一层,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多么优美的乡村竹林图。今天我们跟随散文家黄蒙田先生走进那深深的竹林,探访一下竹乡美景吧。”

  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二)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所以此环节,我首先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他们读准字音,扫清阅读障碍。

  其次,我会结合PPT,讲解本文易错的生字词。如密密匝匝(zā)、山麓(lù)、山岚(lán)、竹坞(wù)、匾箪(dān)。

  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结构。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为深入研读环节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个教学环节,也就是深入研读。阅读是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想完成多重关系的对话,就需要我们对文本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此环节我会引导学生默读,边读边展开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与讨论:

  1.首先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是如何写竹林的?”我预设的答案是作者通过远观和近看来描写竹林。远观具体表现在:作者远望竹乡,一是从山麓到山顶全铺着竹。竹海淹没了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二是风吹过时,竹海涌着起伏有势的竹浪。竹林密得没有层次,整个大自然仿佛由竹林构成。

  近看具体表现在:作者置身竹海,一是小路两旁竹林高大茂密,把路上的空盖着,不见阳光,像走进竹海的海底隧道。二是竹林的大路、小径、竹树都是差不多,路上没有标志,容易迷途。三是丛丛竹树遮挡山路,林中路尽处又有路,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2.接下来,我会提出第二个问题:“作者在竹林中穿行,为什么说‘仿佛在海底隧道里通过’,又‘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说明了竹林的什么特点?”

  通过默读课文,学生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作者深入竹海,看见两旁高大的竹林密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丝毫感觉不到外面的猛烈阳光,因此说“仿佛在海底隧道里通过”。这表现了竹林高大茂密的特点。有时看到前面一丛竹挡着去路,以为已到尽头,但是到了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另一条山路便移了出来,所以说“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表现了竹林茂密、小径曲折的特点。

  3.随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画家和护林员对竹海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作者怎样写竹的韵致?这道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归纳概括能力,所以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我预设的答案是画家的观点:竹林茂密,找不出一点层次,如果要绘画竹林景色,实在束手无策。护林员的观点:竹林旺盛,意味着竹林和竹笋丰收,正是名副其实的竹乡,值得高兴。

  作者是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方面描写竹的韵致的。视觉表现在:作者远观竹海,竹林茂密;逐浪起伏,气势深沉;登上竹坞,极目四顾还是竹子。听觉表现在:作者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海,除了听到近处微风吹拂竹叶的沙沙响声,再听不到别的声音。嗅觉表现在:作者沏一杯碧螺春茶,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竹的气息,甚至连空气也是充满了竹的清香。

  4.随着文本的深入,我就文章重点部分提出问题:“竹乡人家的生活与竹密不可分,试就课文内容说明。”

  我明确的答案是:竹乡人善于就地取材,住的、用的和吃的都用竹:

  ①用作建筑材料:如房屋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

  ②制造家具和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椅子、桌子、凉床、碗柜、衣柜、茶几、摇篮、鸡笼、兔笼、斗笠,甚至用竹子制造接山泉的水管,用竹箬制鞋。

  ③食物:竹笋、盐扁尖笋,用泉水和竹叶煎锅巴汤和用蚕豆煮新鮮笋饭,用竹管接来的山泉水沏碧螺春茶。

  5.最后,我会再次从整体上进行总结:这里的人民与竹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竹林丰收,竹农的生活就会更丰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那么竹乡人家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不能总结出竹乡人家的生活是富足、欢乐、祥和、劳碌、宁静、朴素的。

  以上问题的设计总体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度和层次,贯穿不同的写作手法并带领学生体会了竹林深处人家的朴素静谧。由物及人,体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延伸作业

  拓展延伸环节,我会设置提问:“文章写竹林,凸显怎样的主题?”

  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回答:作者刻意描绘竹林深处人家,其用意是赞扬山村居民,自食其力,过着宁静朴素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默默地耕耘,种植竹林,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此,本节课的重难点得以解决,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小结是对课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作业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因此本节课我设计如下小结及作业:

  小结是由学生总结谈收获。

  作业是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其他写景状物的散文,进行对比阅读,同时积累优美语句。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好的板书应该结构清晰,构思新颖,内容高度凝练。因此,我对本课的板书进行了如下设计。便于学生理解。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擦黑板)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5

  一、说教材

  《卖油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这篇课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提高了对古诗文的要求,不只停留在原大纲“读读背背”上,而是强调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这样做,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尽量多读些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受到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

  为落实新大纲的这一精神,在教《卖油翁》一课时,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思想意义”这一专题,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探究文章的思想意义,必须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从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人物性格入手。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语句最能表现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表现了陈尧咨恃技而矜、狂傲骄横的性格特征;“惟手熟尔”表现卖油翁技艺高超、为人谦逊的性格特征。

  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从整体上把握文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文章中心思想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性是语文的固有属性。”在学习分析人物性格、整体把握课文之后,便引导学生自己去钻研课文、自己去体会分析文章的思想意义。启发学生:“你认为陈尧咨和和卖油翁谁做的对?请你说说你的理由。”这样,把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见解。通过讨论,学生会很自然的领悟出本文的中心思想——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文”和“道”有机统一起来,落实了新大纲中“注重知识、能力、情意之间联系”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在语文训练中。

  3.深入理解中心,扩展思想内涵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包括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更易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对新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在领悟文章中心思想后,启发学生:“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熟能生巧这一道理?”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可能会说:“郑板桥的竹子画得风神淡雅,是在他常年刻苦画竹的基础上取得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茅盾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基于他能熟背《红楼梦》。”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邓亚萍在奥运会上获得一枚枚金牌,是她多年艰苦训练的结果。”学生的纷纷发言,会大大加深对本文中心的理解,同时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新大纲中“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指导思想。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因素,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

  教师激疑:“《卖油翁》这个故事本身还包含了哪些道理?”这是一道开放性思考题,意在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见解,试归纳如下(出示投影):①即便有了专长,也不应恃技骄傲;②一切技艺都是熟能生巧的;③高超的技艺要靠反复的训练、顽强的毅力;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应给予肯定,不必拘泥,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这种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4.比较阅读,强化教学目标

  钱梦龙老师曾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作品的思想性蕴含在语文教材里。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应贯穿到语文训练中。

  为强化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下面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做。

  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和《卖油翁》比较,完成练习。

  山西稷山骨髓炎医院院长杨文水,是一位来自田野乡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左手残疾、只剩下一个小手指的农村医生。为使残疾的左手仅剩的一个小手指发挥五个手指的作用,杨文水开始苦练“一指功”。为练习小手指的力量,他每天用小手指勾着一桶水来回走,直到一次能提起20公斤重的水桶走500米;为了练习小手指的灵活性,他用小手指捡大头针,直练到能用一个手指灵巧地捡起地上的针和线,终于达到了使这个残剩的手指能熟练的配合右手进行手术。

  (1)杨文水的事迹说明了什么?

  (2)杨文水苦练“一指功”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有何异同?

  (3)读了《卖油翁》和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收获?试写下来,字数不限。

  以上三道题,既有口头练习,又有动笔写的练习。并且各有侧重:

  第(1)题注重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把握文意。

  第(2)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3)题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比较阅读训练,会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文思想意义的理解,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行语文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6

  一、说教材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是表达人们共同的感受。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的形象,引发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进而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主题。

  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并没有指出选择的具体内容,而是着眼于选择本身。因此,每一个读者都能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说,这首诗的`内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读诗的,尤其是现代诗,因为它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同时还讲究音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

  但是,他们对诗歌的理解通常还处于感性阶段。既没有掌握诗歌朗读、欣赏的一般技巧和方法,也不具备鉴赏情感含蓄、内容深奥的诗歌,尤其是意象丰富的哲理诗的能力。当然,更谈不上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把握诗歌的内涵了。而《未选择的路》就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欣赏诗歌的技巧与方法。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两个目标是以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理论依据的。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

  (一)导入用关于“路”的名言警句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二)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小结诗歌朗读的方法,并用此

  方法进行朗读评价。

  (三)走进作者,“知人论诗”

  教师传授查找资料的方法,指导学生筛选有关诗人生平事迹、时代环境、

  创作背景、主要作品等方面的资料,这有助于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作品的

  主题。

  (四)走进文本,与诗人交流

  这一教学环节围绕三个主要的教学活动展开。

  1、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2、弗罗斯特,我想对你说

  3、小组质疑,共同解惑:对于这首诗,你还有哪些困惑?

  (活动小结:在活动1中,通过指导学生的认真品读,学生对弗罗斯特的个人形象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这为活动2的进行作好了铺垫;活动2的设计,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与诗人对话、交流,进而达到共鸣,这对于理解诗歌的内涵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活动3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让他们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再适时点拨、指导,从而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五)走进自我,与心灵对话

  首先,教师讲述故事,故事的主题是:选择改变人生。两个主人公是鲁

  迅和诸葛亮,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然后,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提示他们从学习上、生活中和个人交友方面

  讲述自己的选择经历。

  最后,教师总结从这首诗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六)入情入境,升华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想像诗歌营造出来的意境,在配乐歌曲的感染

  下,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歌,升华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五、说教法

  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是说,课堂上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来确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法、指导朗读法、品读诗句法和引导总结法”。

  1、开门见山导入法

  就是指在导入课题时,我先是要求学生介绍所搜集到的关于“路”的名言警句,然后我适时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警句,这样直截了当地进入了课题。

  2、指导朗读法

  即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朗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并组织学生学以致用、现场点评。

  3、品读诗句法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仔细揣摩诗句的内涵,对诗人的形象进行准确的把握,为下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4、引导总结法

  《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内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它看似倾诉诗人的个人经历,实则是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感受。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诗中发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将它表达出来。在“走进自我,与心灵对话”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给学生们讲述了两个有关人物的故事,然后,我顺势提问:“同学们,你们有类似于鲁迅和诸葛亮的情感体验吗?请说出你心中的故事!”

  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就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挖掘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朗读诗歌、搜集资料的能力,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的要求。

  六、说学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引,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下列方法参与学习。

  1、资料搜集法

  我要求学生搜集关于“路”的名言警句有有关诗人弗罗斯特的相关资料,包括他的生平简介、创作风格、主要作品、人生经历等等,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把握作品的内涵。

  2、合作学习法

  在预习诗歌之时,我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两个角度认真研读文本,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答疑解惑。

  3、情感体验法

  这是本节课上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也是能将学习活动由浅显引向深入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还仅仅是停留在对诗歌的初步感悟上,只有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品读诗句,感悟诗人形象”,去与诗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才能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与内涵。围绕这一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⑴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⑵弗罗斯特,我想对你说……⑶围绕“选择改变人生”这一主题,说出你心中的故事。

  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运用以上三种主要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7

  说教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4、学习本文文包诗的写作方法,改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学习用文包诗的方法改写古诗。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图片、部分送别的诗句

  说教法与学法

  “文包诗”《黄鹤楼送别》是教材中较特殊的一篇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

  文章为了降低学生对古诗理解的难度,因而采用诗文对照来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意。

  二、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

  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带动学生情感的发展。通过朗诵古诗和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入情入景,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能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

  对于诗词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采用朗读的方法:个别读、小组读、齐读、悟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在朗读的同时,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言揭题,导入新课。

  1、让学生背诵李白和孟浩然写的古诗,采用指名抽背或领背的方法背诵古诗,并即时给予表扬,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拉近了教者与学生的距离,融为一体。

  2、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们动人的友谊。齐读课题。采用将课题补完整的方法达到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

  3、点出送别的时间:暮春三月。听到“春”字,请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我们把暮春三月,又可以成为“烟花三月”。注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自主感悟,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述:在这美好的季节,两个好朋友要分别了,心情有点

  ?板书(伤感)理解“饯行”(设酒送别,借酒作诗,符合诗人的身份)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让学生读课文思考,李白、孟浩然在干什么?(仰望……、远眺……)活动的主题是送别,为什么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连贯说一说当时的情景。相机板书:依依惜别。他们无心欣赏景物,此时此刻,心里可能想些什么?(该走的还是要走,该说的还是要说。)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在话别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孟夫子的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感受到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到他们情深似海。板书“敬仰”

  帮助学生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相机板书:永世不绝。在学生细读两人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练读,找好朋友对读,并分角色表演。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师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学生读)

  讨论“凝视”的意思,能不能换成看?凝视的背后还包涵着什么?(凝视远方,目送友人,感情的见证。)讨论还有什么流向天?(李白的心、思念、一片深情……)此时此景,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诗。

  指名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注重理解“广陵”、“故人”、“烟花”、“西辞”等词。简要介绍黄鹤楼。到文中有关诗句意思。了解“文包诗”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李白当时的惆怅心情。

  三、内化积累、拓展延伸

  1、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背一背古诗,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内化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感情背诵,完全抒发诗人的情感,并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学生交流其它的送别诗,旨在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3、作业中让学生仿照本课文包诗的写作特点,改写一首古诗(以叙事为主)。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8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1、课标要求,厘米的认识位于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中,它在四大领域中属于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测量这方面的内容,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有明确的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教材内容,一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十个单元的内容,图形与几何领域共安排了两个单元,厘米、米的认识被安排在了认识图形之后,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对长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存在着长度上的不同,能够直观地比较某些物体在长度上的差异。本单元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建立长度表象。

  3、教学建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4、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5、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实际活动正确建立厘米的印象。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对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 ,会直观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上他们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厘米”

  2、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对长度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自然界中物体之间存在着长度上的不同,能够直观地比较某些物体在长度上的差异。

  3、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能力。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进行小组

  合作,会跟同桌,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动手操作方面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序地进行

  三、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新授课“诗意六步走”,设计理念是我们科信小学的诗意课堂理念,让孩子从小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快乐、自主地学习,让他们从小就有一种诗文情怀,学会过充满诗意的生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意情景创设,搜集与数学有关的古诗,童谣,儿歌,童话故事等来营造诗意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培养能力,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质疑环节,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4、诗意总结,让学生学会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诗意回顾,把学到的知识试着编一首小诗。5、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布置有诗意的作业。

  四、说教学设计

  1、诗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课本插图从网络上搜索动画故事,让学生在故事的意境中不自觉地进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设计的意图:以故事引入,给学生留下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体会测量长度需要工具和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创设了具体的情景。教学本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

  2、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学生在故事的意境中已经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感悟因为师傅跟徒弟的拃不一样长,所以衣服才做小了,然后设置下面这样一个活动

  ㈠组织学生用不同工具测量课桌短边的长度。

  如: 用手量,用文具盒,长短不同的铅笔来量。

  ㈡交流讨论:用这些工具测量物体长度效果怎么样?用什么工具测量好呢?

  设计意图:思考质疑,引入新知,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及时引出小博士的话;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接下来,让学生认识直尺

  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记一记、举一举、想一想中很直观地感知厘米,认识尺子。

  接着让学生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指一指尺子上的1厘米,可以多种形式,比如: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你还能从直尺上找到哪些1厘米?让学生在多次指认的过程中对1厘米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认识几厘米就比较容易了,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重点讲不是从0开始的几厘米的认法。

  联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1厘米,因为实际物体可能不会正好是1厘米,因此这一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让他们积累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将抽象的1厘米转化为实实在在物体,有利于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在此环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教学本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

  3、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1、让学生测量自己一拃的长度,他们会采用不同

  的方法,,学生测量出自己的一拃,记住了自己一拃的长度,有时也可以用自己一拃的长度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2)测量练习本的长度,测量绳子的长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

  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次的测量中,总结出并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地总结。

  4、及时巩固,当堂掌握

  第一个练习,通过图读数,针对全体学生,是最基本的内容。第二个练习是对测量方法的练习,及时巩固学生学习的测量的基本方法,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检测,设计这几道检测题的目的从这三个方面考虑1、通过先估测再测量2、对于断尺的问题,就是训练学生的灵活性,看会不会数出是几厘米。3、前面学习的三角形,长方形的边,动手量量,既联系了旧知,又能巩固新知。(本环节大约需要12分钟)

  5、诗意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谈收获

  (2)用简短的话总结测量的方法,教师可以课前早准备好一些诗歌,适时出示给学生。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编一首 小朋友要牢记,用直尺量物体,物体放平要谨记,左端先和零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本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

  6、诗意作业(1分钟)

  1、回家量一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为了能让阿福穿上合适的新衣,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重新编一个阿福的故事。

  这样既能让学生又回到故事中去,又能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五、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简单明了,本节的重点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梳理。

  六、课堂评价

  在本节课中,由于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所以对他们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首先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一直贯穿始终的,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你坐的真端正,听讲真认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回答问题声音真洪亮等,学生自己说本节课的表现,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的表现可以小组长评,同桌互评,面对面地相互说鼓励的话等,最后老师还要对小组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同学进行星级奖励。

  七、课程资源开发

  1、在第一环节中,课本上给出的是四幅图,利用互联网资源找到一个动画故事,阿福的新衣,通过欣赏,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很自然地就引入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青岛版教材中有个小博士,本节课对于小博士的话,在第二环节及时引出,顺理成章。小电脑的提示,也是在第二环节联系生活实际的时候及时地提出来。

  3、充分挖掘利用孩子身边的生活资源,如常用的尺子,手,文具盒,作业本等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9

  各位评委: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学生、教学过程、板书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独特个性。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发展的三维教学理念,结合文言文的体裁特征,本文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⑵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⑶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

  ⑵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⑶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第二、分析教法、学法

  (一)教法

  (1)这节课主要采用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对于文言文,学生底子薄,有些文言词语需要老师直接点拨;有些可以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及整体感受启发唤起学生的认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疑激趣问题导引,使学生在问题中阅读,目标明确,提高效率。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产生好的视听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大教学容量。

  (二)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法。文言的时代距离要求学生读准音,读透意,体味文言的音律美,意韵美,熟读成诵。课堂讨论可以节约时间,扩大容量,是达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第三、分析学生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甚至要求学生能够提前背诵课文,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第四、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补充相关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查阅资料的习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示预习成果,互相补充,使之对作者、背景有较充分的认识,有利于对课文中心的理解。教师可以简要补充,并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检查学生读准音,读顺句,对句读加以点拨,为学生课堂正确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利用多媒体,配音、配画引导学生读准音,读出韵味,增加课堂吸引力。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字、词、句的含义。为减低难度,可以分段进行。学生课堂讨论,合作探究词句的含义。这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充分利用小组集体的智慧,相互学习,集中疑点当堂提出,其余小组可以代答,教师只在有代表性的问题上启发或解答,始终使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作风,独立发表见解的胆识。教师对于课堂活动积极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培养他们的信心。

  (3)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基础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作到及时反馈。题目应该眉目清楚,按实词、虚词、特殊用法、句子,分门别类,利于学生掌握。

  (4)教师采用问题引导法,问题设置要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力争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讨论,主要利用多媒体出示这几个问题:

  1、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迅速、准确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⑴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⑵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作者借助哪些语句作勾画?请学生归纳、列表

语文说课稿初中 篇10

  一、说教材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说教学过程

  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

  我是用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导入的,这样的导入很直接,让学生一下子就能进入到课文内容中来,节省时间为后面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准备。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我是借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水罐——装满水——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从“空水罐”到“水罐装满水”: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水,虽然又累又渴,但没有舍得喝,急着赶回家去给妈妈喝,被脚底下的小狗绊倒,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这部分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水罐变成银的和变成金的我是放在一起来进行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课文比较长,如果也象教学第二自然段水罐第一次变化那样详细的话时间来不及;二是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以后,已经知道从什么角度来体会这个变化的原因,因此也没有必要详细说明;其三,是为了突出水罐的第一次变化和最后一次变化,也就是为了突出重点,所以这部分,即三、四自然段就通过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来体会,体会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和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小姑娘强忍住焦渴,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部分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美好的行为。在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变化。首先,最后一次变化应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选择有违“爱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为帮助理解这次变化的重要性,我结合第一自然段来想象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地一片焦渴的景象,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们的心情将会如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篇童话的内涵。

  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在课文教学结束了以后,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七颗钻石要变成星星呢?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然后出示了“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句子,这样就让孩子更好的把握和理解“爱心”的主题。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爱心”的故事来谈谈爱心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在说完后我播放了一个以《爱的奉献》为背景音乐的短片,让学生在了解了爱心的神奇力量后感受发生在不久前我们身边的爱心故事,感受爱的伟大力量,让学生带着深深的感触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然后再一次出示“愿我们的爱心像星星一样普照人间。”此时,已经不仅仅是大熊星座了,让学生知道所有的星星都爱的使者,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爱的化身,知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布置爱心作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始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感谢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快乐和感动。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长途跋涉的人品味到滋润甘甜。

  爱心是一座连接你我的桥梁,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

【【精华】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十篇】相关文章:

【精华】语文说课稿初中模板集合九篇06-18

关于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十篇07-27

【精华】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合集五篇06-21

【精华】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七篇06-12

【精华】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六篇07-12

【精华】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6篇06-20

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锦十篇07-16

有关语文说课稿初中集合十篇07-26

精选语文说课稿初中集合十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