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1-05-22 09:48:48 初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初中美术说课稿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美术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初中美术说课稿模板锦集六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新伙伴》是七年级上册美术课本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学习人物画的基础课,主要通过观察新伙伴的形态特征、习惯姿势和各种动作、初步了解人体比例、结构和运动规律、重心变化的表现方法等,并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学生初中三年美术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学习用速写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动手绘画能力。

  3、教学目标:

  ①、知识能力目标: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

  ②、过程方法目标: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关心,关爱互助。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材的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

  教材的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比例准确,线条流畅。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12—13岁的年龄正处于绘画的“转型期”,对所描绘的对象追求“像”为最高标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像”与艺术的“像”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三、教学方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上课前,教师出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照片,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2、问题探秘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

  3、尝试练习法: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对各种人物动态进行描绘动态线和找重心的练习。

  4、比较欣赏法:老师拿出一些速写作品,让学生结合课本上名家作品进行比较欣赏。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提出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提倡“以学生为本,注重团队精神与策划意识的培养,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1、情景导入

  教师把课前搜集好的学生生活相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共同观察相片上同学的各种姿态和表情特征。

  教师拓展引导: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我们班中的学习伙伴,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不是很有趣呢?你又想不想把它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一下如何描画人物对象。

  2、问题探秘

  教师再每组发给一个人体模型,让学生共同探讨以下两个问题,填写好下面两个表格:

  ①、以下人体各部份的长度,相当于多少个该人体人头的长度呢?

  部位

  状态

  手臂

  大腿

  上半身

  全身

  直立

  坐

  盘地

  ②你能说说人体各部位像一个什么形状吗?

  部位

  名称

  头

  上身

  臀

  手臂

  手掌

  脚掌

  各组同学自主探究,填写好表格后,教师再找个别代表到班上发言,讲述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再加以点拔。

  (这两个问题充分发扬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参加到学习探究中来”的要求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领悟人体的比例和结构规律。)

  3、尝试练习

  ①教师点拔谈话:不同姿态的人物,都有他们不同的重心和动态线,画速写画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动态线,抓准重心。

  ②教师用人体模型摆出一两个人物姿态,演示绘画动态线和重心。

  ③你们能用人体模型摆或用自己身体摆出下面动态,并尝试描画它的动态线吗?

  姿态

  蹲在起跑线

  跑步

  坐着

  盘地

  踢球

  动态线和重心

  4、比较欣赏

  教师将收集到的优秀人物速写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并结合课本上的名家速写作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为主的课目。

  面对我们即将到来的一个汽车时代,现代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比我们想像大得多的兴趣,他们积极关注各种新式汽车的造型、性能,他们经常在自己文化作业本上反复勾画着自己心目中未来城市的终极时尚赛车、海底来去自如的深水潜艇、太空世界超越光速的巨型飞船。如何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资源,这是美术教学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教材列举了交通事业中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观念和设想,启发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畅想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从陆地、海洋到太空,结合功能、造型和制造,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等方面,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憧憬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同时教材通过设置的学习活动围绕对交通工具的调查了解、设计想像和模型设计的制作,培养学生面向现实、展望未来的设计意识。

  ㈠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科技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来科学的畅想,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①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② .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㈡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 难点:鼓励学生对未来科学的畅想。

  二、教学构思与计划

  本课进行的是对未来科学的畅想,计划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为欣赏、畅想及设计图稿阶段,第二课时为模型制作阶段。

  本课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教师以引导、鼓励为主,为学生提供大胆畅想的平台,使每个学生的创意都得以展现,成为全班的共享资源。

  三、教学用具

  (一)、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绘图片

  (二)、学生:彩色铅笔、橡皮、绘图纸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导课:问好。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请同学们观察画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 ?(纤夫拉纤),想一想当时的船只是以什么为动力的?(风力、人力),速度如何?(慢)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交通工具的话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所知道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学生发言 .

  新课教学:

  (一)、分水、陆、空三条主线介绍各种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1.水:独木舟、筏(竹、木、皮)→木板船→帆船→轮船

  (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发现,人骑在一根圆木上,就可以顺水漂流,利用手或树枝划水,就可以前进。如果把圆木掏空,人就可以舒服地坐在里面,也可以盛放一些物品,这就是最早的船 ----独木舟)

  2.陆:人力车→畜力车→汽车→悬浮列车、海上列车

  (告诉学生,世界上的第一辆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夏朝时发明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空:木鸟(春秋战国)→带人风筝(西汉)→热气球(18世纪)→飞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

  讨论:现有交通工具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师:中国有着灿烂的古文化,各时代的交通工具在世界都处于领先水平,只是到了近代才发展缓慢,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重新创造辉煌。现在。让我们一起做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师。

  (二)、分组活动:对未来交通工具进行畅想。

  1、欣赏卡通短片及图片。

  ① 播放卡通短篇之前,提示学生观看的重点是什么,避免学生一味地去追寻故事情节。展现交通工具神奇功能的时候,还可以暂停播放,给学生进行讨论。

  ② 在学生欣赏图片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设计要求,但不宜对范图中展示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功能进行过多讲解,否则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引进一个固定的模式里,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生设计草图。

  设计要求:适用、美观、节约能源、促进环保

  (简单介绍地球能源逐渐枯竭的趋势,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生自评、互评。

  鼓励学生大胆的走上讲台,通过投影仪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自己的创意进行解说,由全体同学进行评价。

  4、老师小结.

  ①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与鼓励和肯定;

  ② 对学生的设计图给与综合性评价;

  ③ 对本课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性小结。

  ④ 结束语:我们憧憬未来,我们也要创造未来,希望大家今后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让我们今天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逐一实现。

  五、板书设计:

  《驶向未来》

  1.交通工具的分类:

  ① 水:独木舟、筏 →木板船→帆船→轮船

  ② 人力车 →畜力车→汽车→悬浮列车、海上列车

  ③ 木鸟 →带人风筝→热气球→飞机

  2、对未来交通工具进行畅想,设计草图。

  ①活动形式:每四人为一小组,小组合作完成

  ② 设计要求:适用、美观、节约能源、促进环保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打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通过讨论 --欣赏--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把德育融入课堂,体现出了实验教材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以这样的方式上课以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我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够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逐渐形成爱科学、爱学习的好习惯。,湘版初中美术说课稿 八年级 驶向未来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的第三课壁报编辑制作。本课内容为二课时完成。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本节课是设计。应用课,主要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和综合运用,从而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本课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根据新教材课程标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要求了解设计类别、功能,运用相应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这一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将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与班级壁报的实际编辑、设计、制作全过程。

  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学习、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将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与班级壁报的实际编辑、设计、制作全过程。

  难点:合作学习中是否能愉快的合作,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自己头脑的分析,对合理的部分进行采纳。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预示----引导─组织协调法”,以一句谚语的启示来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断鼓励与肯定学生合作的成果,在层层讨论与协调问题的引导与推动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动口和动手的积极思维与辩论交流和创作中去,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本课中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与组织者和协调者,这样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养成积极参与、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真诚共事的学习态度和社会生存能力。

  三、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的目标我引导学生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cooperative learning)他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使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不是通过简单的小组讨论与合作,进而形成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而是要进行“个体与个体的交往,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的交往,它不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是一个动态的网,教师与学生就是网上的结”,它要求学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不仅能建构相关的知识能力体系,更能养成积极参与、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真诚共事的学习态度和社会生存能力。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通过分析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启示。从而引导他们相互合作,不分你我的合作意识。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目标实施、作业辅导、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1、导入

  分析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启示。

  学生畅谈,总结出集体团结的力量很大。

  在问“如果在实践中遇到大家的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愉快的合作,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自己头脑的分析,对合理的部分进行采纳。然后大家在统一看法,做到愉快合作—探讨—辩论---统一。

  这一环节的设置教师意在难点的预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示。

  教师肯定学生并激励和提示运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分组合作,办一期班级壁报。这一目的

  教师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温固前两课所学内容

  学生回忆、交流、温固前两课所学内容

  2、目标实施

  一、确定集体方案

  2、引导确定主题

  学生分组确定主题

  3、引导集体分析、研究,集中、整理,形成新的集体设计方案。

  学生分组集体分析、研究,集中、整理,形成新的集体设计方案。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初步实施,教师启发学生设计思路,提供学生设计参考

  (部分资料提供、优秀范例欣赏与借鉴、优秀范例演示、提供打印机)

  二、栏目设计

  提示组与组之间要互通有无

  指导师生之间和小组设计的整体效果交流与讨论

  指导构思草图的修改与完善

  学生具体活动:

  1、析已确定的主题,并将主题展开成为若干个方面的子题,每个子题作为一个栏目。

  2、进行栏目分工,自由结合,组长统筹,在分合作小组,分头进行各自栏目内容的组织和设计。

  3、各合作小组将搜集的有关材料加以选择、整理,充实进本栏目

  4、将本栏目的设计构思画成草图,师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

  5、修改与完善

  6、完成栏目设计

  意图:难点的实施,加强合作学习,重在思想的引导,培养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

  三、壁报全貌的初步组合与完善

  教师指导集中,由各组推举代表发表修改和调整意见,讨论,完善,定稿。

  同学之间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自己头脑的分析,对合理的部分进行采纳。

  四、正稿设计制作

  教师指导整体“拼装“与调整

  3、作业要求

  参观班级壁报,评选最佳壁报,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组织学生评选、参观、交流

  相互学习、总结得失。

  4小结

  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总结和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后拓展的内容。积极参与社区的宣传栏,将知识应用与社会实践。鼓励和创设学生把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4

  课题:动感生活

  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是美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广,分量最重的部分。速写是其中较难把握的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线造型人物的艺术美感,初步了解人体的结构及运动规律,并能尝试将所见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如速写,铅笔淡彩等。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克服对速写学习的畏难情绪,并有效的激发学生喜欢以速写的艺术形式捕捉生活中生动的一面。本课力求让学生在造型游戏中自主探索知识,通过讨论,欣赏实践,评价等方式逐渐激发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人体运动时的观察,分析,研究和探索,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

  2,能力目标

  (1)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线造型的审美鉴赏能力。

  (3)初步掌握了解速写这种艺术语言,能进行简单的写生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速写这种艺术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的习惯,以及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同时能在这种艺术体验中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1,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结构特征,并了解动势线在速写中的作用。

  2,研究,学习名家名作中速写人物的造型表现手法,初步学会用速写的艺术形式塑造人物。

  教学难点:

  感受人的运动美,通过一系列手段探知人的运动结构特点,并学会借助动势线这一手段简练概括,扼要,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简要明确的描绘下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速写工具,一些名家速写作品,一些教师本人的速写作品,还有一些历届同学的速写作品(多媒体制作成欣赏课件,用来辅助教学,以实物投影仪展示本班学生作品)

  2,学生准备好绘画工具(如炭笔,铅笔,水笔等)查阅并收集一些喜欢的大师速写作品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分析与实践

  (1)电教欣赏刘翔的跨栏动作,电教欣赏姚明的投篮动作, 电教欣赏杨丽萍《孔雀舞》表演,定格若干个动态,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运动员的精彩瞬间,舞蹈家优美舞姿变化多端,是身体什么部位在起作用?学生思考人的身体结构,发现人运动的关键是关节,动势线的转折处也就是关节点上。

  (2)电教出示学生操场上的体育活动场景,学生动作特写图片

  学生小游戏:把学生分组,快速的画出图片上学生体育活动的动势线,体会关节点是活动的关键所在点。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已掌握了人体的基本比例,面部的基本比例,本节课要解决的首先是学生对人物动态的理解,首先要明确动势线的作用,通过小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理解各种动态产生的缘由。

  2,名家名作赏析(先读画,再学画)

  (1)看看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运动中的人物的,学生谈感受。

  小结: A,速写主要是运用线条。

  B,线条的类型:浓淡 虚实 粗细 曲直 长短 疏密

  C,线条的运用:

  (a ) 速写不等于素描(富有节奏感 流畅淋漓的韵味)

  (b)线的取舍提炼(“衣纹线”忌平行 ; “结构线”要准确,实在,又称“实线”;“惯性线”不要画太多太重,又称“虚线”)

  (c)线条的对比(浓淡对比,虚实对比,曲直对比,长短对比,疏密对比)

  D,线要为结构服务

  以上分别对照优秀速写作品由学生作出分析,教师提点。

  (2)探究如何做到在短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准确的将人物动态表现出来。学生共同商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学生小结:必须掌握正确的速写步骤和方法

  A 整体观察,熟悉对象

  B 构图布局,定出人物在纸面上的位置

  C落幅定形,轻轻落笔,从整体出发,长直线或长弧线,确定大的形体比例,透视关系。

  D局部肯定,在基本形确定的基础上,从局部开始塑造形体,一般从头开始,从上而下,将对象的手及身体轮廓,衣纹更进一步刻画,注意手脚的透视方向

  E 调整完成。

  教师提点: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再进行局部肯定,再迂回到整体。该加强的加强,该削弱的削弱,遵照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设计意图:

  美术属于视觉范畴,它是由具体的形象语言来表达的,形象只有通过直观才能感知 ,这一部分的设计首先由欣赏作品作为切入,学生首先多欣赏多比较才能有审美的能力。要先读画然后才是学画。

  针对读画我先以提问的探究的方式提出:“看看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运动中的人物的?”很自然的让学生关注到线条这种最简单的绘画语言,很自然的过渡到有关于线条的诸多知识,让学生不知不觉的了解了这些知识,并且学习了怎样灵活的运用这些线条。这些内容假使只是教师空洞的讲解学生会觉的枯糙乏味,只有带着任务,欣赏着鲜活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有所感悟和察觉 。这个过程的学习使得学生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即学会了读画。

  解决了读画再学画,怎样画速写,除了运用上面所讲的知识以外,接着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如何做到在短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准确的将人物动态表现出来 。”第二点我们提出了一个很现实,很让学生困扰的问题。也是本课我们要涉及的教学重点,简单的讲一下速写的一般步骤学生可能很不以为然,但用提问的方式再用解决问题的态度,谈到有这样一种方法:能做到在短时间内能完成一幅生动的速写作品,学生就都不会拒绝而乐于接受这样的一种方法了。事实上这个环节很简单,也很自然,设计意图仅仅是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尽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学生想探究想找到办法的心理习惯等。

  3,教师示范

  请一位学生上来客串模特,教师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课堂速写,每个步骤运用实物投影给予展示,直至基本完成速写。( 此环节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基本控制在5分钟左右。 灵活机动地把握好当场示范的火候,语言不罗嗦,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示范的环节 ,分寸要拿捏得体 。)

  设计意图:

  美术学科偏重于感性,而感性本身也难以解说。示范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 历来是美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不二法宝。 教师当场示范比现如今流行的多媒体演示,来得更灵活、直观,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得到学生的敬佩。我们欣赏美术作品,除了欣赏作品最终静态呈现的各种美术语言综合作用的美,对作品创作过程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示范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气氛、一种心境、一种情绪,可以激起学生的表达尝试的冲动。

  4,布置作业

  (1)观察身边同学的各种动态,尝试着用画笔纪录下来,体会速写线造型的艺术魅力。

  (2)对照电教图片,速写刘翔的跨栏动作,或者姚明的投篮动作。

  (3)也可凭想像自由作画

  学生自主选择工具

  设计意图:

  作业布置是美术课堂中的关键环节,作业布置的难易程度,以及作业的可选择性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和作业的质量。因此作业的吸引力,可实践性,可观赏性都是教师布置作业所要考虑到的内容,我把作业的范围适当的放宽, 布置美术作业要从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标出发。5,评价及拓展

  学生完成作业后,用双面胶贴到黑板上,以小组形式上讲台欣赏评价作品,然后由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

  作业是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分层次,有梯度,使学生都能受到肯定和鼓励,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寻找闪光点,挖掘绘画创造潜能,展现自己的真实感情为主。关心学生创造种所付出的劳动和过程。特别是对待少数追求个性风格的学生更应该关注。总之,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和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

  板书设计:

  1,欣赏与分析

  身体结构 关节 动势线

  2,名家名作赏析

  (1)线的分类:

  (2)线的运用:

  3,速写的基本步骤

  A 整体观察 熟悉对象

  B 构图布局

  C落幅定形

  D局部肯定

  E 调整完成。

  4,布置作业

  速写作业一幅

  要求:形体完整,比例合理,线条丰富有变化

  5,评价拓展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5册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墨与彩的韵味》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的课程,它属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水墨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水墨特殊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和历史继承性。因此,本课在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艺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下一课《笔墨的情趣》打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过程,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感想,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提倡对问题质疑、探究与思考,激励学生发展个性。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

  ②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趣味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玩中学,逐步地体验水墨画的意韵美,逐步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知一草一木都有情,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

  3、重点与难点:

  ①、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教师演示、师生互动实验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握破墨、破色、墨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份的干湿对彩与墨融合的作用。

  ②、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韵味”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并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展开创作。

  二、教法运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体现主体性的功能。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互助互学,勇于探究。我采用游戏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实验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水墨交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演示法示范水墨画的表现技法,明确学习目的。用欣赏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墨画独特的韵味

  三、学法指导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小学时也没有接触过国画,经济条件都不好。因此,我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用一套学习用具,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虽然我校学生美术基础差,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别人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在学法上主要运用练习法、评述法和讨论法等。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基础

  游戏:让学生在众多绘画用具中挑出中国画的用具。强调中国画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

  2、学生体验,揭示目标

  让学生用水墨在纸上自己随意涂抹,感受为先。其次提出问题:①纸张与以往有何不同?②水在其中起着什么作用?③墨色先后涂抹的效果有何不同?

  3、老师作简要示范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4、欣赏水墨经典作品

  欣赏名家名作,感受墨与色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分析讨论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5、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份的把握要恰当好处。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6

  《巧用身边的材料》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八年级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因为是技法课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跟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通过发现、巧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实践,掌握设计制作立体装饰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并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2、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是:学生感受、发现身边材料不同的质感,并在设计实践中巧妙运用,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难点是:如何巧妙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本节课我准备用1个课时来讲解。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和讲解法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综合材料造型作品,(学生)画纸、笔等自备的材料。

  主要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以“鱼的造型非常丰富,如果表现时不用笔画,而是用其他材料进行造型,你会用什么材料来做”来突出本课的特点,导入新课。

  2、出示各种材料的“鱼”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作品表现的都是鱼,艺术家们使用了不同的材料。你能说出这些“鱼 ”有什么不同吗?它们各自有什么巧妙之处?

  学生讨论,抽生个别回答。

  3、师总结:运用的材料不同,所制作出来的形状、质感也有不同,他们产生的美感有不同。如果我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常见的材料就能做出很好的作品。

  4、师: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还有那些材料呢?

  学生小组讨论,可能出现(塑料、麦杆、纸杯、磁带、牙签等)

  5、师:收集废弃物品进行改造,可以培养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爱惜环境。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丰富乐趣。甚至还可以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哦!

  6、出示图片,介绍制作方法:

  ①以点为主的制作方法 ②以面为主的材料 ③以线为主的制作方法A、构思 B、制作C、调整)

  7、学生思考与实践,课堂练习:利用纸张的特性,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作品要求:a、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b、作品要体现自己的构想;c、作品要体现个性。

  8、教师及时指导,对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制作可进行讨论并鼓励。

  9、按小组完成作品,特别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

  10、展示学生作品。比较、评价各小组的创作,引导学生自评并评价他人的作品,交流创作感受。(自评、互评)

  11、教师总结。

【关于初中美术说课稿模板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关于初中美术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07-24

有关初中美术说课稿模板锦集5篇05-23

关于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八篇06-13

关于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五篇06-13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07-13

初中美术说课稿锦集七篇05-21

关于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七篇06-07

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5篇06-10

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4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