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日记

时间:2022-06-07 10:21:52 实习日记 我要投稿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集合5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测量实习日记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集合5篇

测量实习日记 篇1

  20xx年12月21日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很期待,因为我们总算是实实在在把我们专业课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了。

  清晨阳光明媚,我们六人背着仪器迎着风向直奔图书馆。在八点半准时在定好的原点集合,这时候刚好上课,人烟烯少,是测量的好时段。因为在昨天晚上开了个小会,组长跟我们讲了测量的内容,之后我们又再进行对仪器的熟悉操作,所以到现场子后我们操作比较熟练,很快就在原点立起仪器,然后立尺的立尺的,读数的读数,记数的记数。第一天我做的较多的是跑尺,在各个控制点上立尺,我们用手机保持联系,这样不用让跑尺组员的太累。刚开始测量比较慢,所以一个上午就测了几个控制点的高差和方位角数据,比计划慢很多。中午我们都没回宿舍,让几个组员去打饭盒。下午继续测量。

  到下午5点多,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实习,感觉挺好的,大家配合很愉快,虽然第一天就遇到很多之前没想过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视线被树挡住,这样就得重新调整控制点位置,导致一天下来完成的工作比计划慢很多。但我们相信明天会快很多。期待明天!

  20xx年12月21日

  今天我们准时来到图书馆附近,风很大,天气有点冷。

  因为第一天进程太慢,大家决定进行分工,几个人测角,几个人测高程。这样就大大提高效率。在工作分配方面我们也作了调整,因为总不能总是让那几个人跑尺,加之拿着铝质标尺很冰冷,拿的时间长了手会麻,这样跑尺员很容易感到烦燥的,所以在对测量进程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偶尔换一下角色,轮流跑尺。

  今天我主要是读数,我之前以为读数是个比较轻松的工作,其实读数眼睛很容易疲劳的,这可能会导致读数误差较大,所以读数员必须十分集中精神才行,而且视差消除要花很大的耐心。

  在上午测完控制点后,我们中午依旧马不停蹄地测碎部点,包括经管楼的四十几个点和草坪外围的点。测草坪时比较麻烦,满山坡跑,还要把树枝树叶拉开。下午的时候太阳很晒,晒了一个下午,五点收工时感觉比昨天疲惫很多,但成果也颇丰。只剩图书馆周围几个点没测,明天一天应该可以比较轻松的测完,拭目以待吧。

  20xx年12月23日

  今天估计是外业测量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小组按时来到“工地”。

  因为要高程全部在昨天测完毕,今天主要是测方位角。只有一台经纬仪,于是我们几个轮流跑尺读数。今天反串了几个工作角色,跑尺,读数,记数。这让我体会到,在测量实习中,其实每一个角色都是得做到一丝不苟的,这可能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吧。

  今天感觉比较轻松,只是图书馆附近人流较多,而且有一些同学经过时会好奇的到望远镜瞄一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测量速度。不过我们还是在下午三点时就完成任务,检查所有仪器都完整无缺后,我们背着仪器离开“工地”,结束了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接下来,是内业计算。

  

测量实习日记 篇2

  20xx年06月11日星期一 天气:灰霾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按照计划我们在今天开始了为期5天的测量工作。

  早上来到青年园后我们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课堂中老师讲解说选控制点的时候应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 相邻控制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2. 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

  3.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我们先将仪器研究了一番,然后开始做量控制点间距离和测量各控制点高程的外业工作。我们按照要求我们围湖选择了8个控制点,选点的过程并不是很容易,一方面是因为源湖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熟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小组中的6个人分散开来,a、b和e3人负责距离的测量,c、d和我3人负责高程的'测量。我们3人中c负责观测和读数,d负责举尺,我负责记录,并校核红面尺和黑面尺的读数差值。

  晚上,我将高程的数据输入excel中进行初步处理,发现控制点的高程闭合差过大。经过小组的讨论,所以我们决定第二天重测并控制好视距差。

  20xx年06月12日星期二天气:灰霾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按照昨晚的计划,三个男生:c、d、e负责高程重测的任务,我们的三个女生负责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定。我们架好仪器开始测量了,由于对于测回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我们的测量有一定量的返工现象,这严重拖慢了我们的进度。经过助教的细心指导我们终于熟练掌握了测量的流程和技巧,不过仪器在由控制点1移至控制点2的过程中我破坏了本已调好的水准管轴与竖轴的垂直关系,所以我们只好照着书上的办法进行调平,但是这项工作是要求我们反复进行以不断调垂直的,所以我们的进度进一步落后了,不过c他们的测量进行的很顺利,终于在第二次测量时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下午我们一起进行了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量,在最后测量控制点8的时候,由于天色较晚,我们决定明天再进行控制点8的测量。

  20xx年06月13日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一到青年园,我们马上将仪器架好在控制点8的位置,紧接着昨天的外业测量,由于经纬仪的调平工作较为费时,我们计划先定控制点8的碎步点并同时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量。其中,c、d和我负责水平角度的测定,其他三人负

  责距离的测定。

  在测量控制点8的时候,我们发现仪器的视准轴和横轴不垂直,因此原计划又被打乱。为尽可能的提高效率,c负责校正仪器,测距离的3位同学仍然进行距离的测定,d也转而帮助他们测量距离并进行其他控制点的碎步点的选定,我则将第二天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处理。视准轴与横轴垂直的校正更为复杂,所以我们的角度测量工作在下午三点半点正式开始,接下来的工作较为顺利,不过由于行人较多,我们仅完成了控制点8的碎步点的角度测量,加上控制点1、2、3、4的碎步点的距离便是我们今天完成的工作。

  20xx年06月14日星期四天气:阴转小雨

  越来越多的小组完成了外业测量,这让我们有些焦急不过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低要求。

  今天上午的测量工作较为顺利,天气很好便于测量,所以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控制点7、6的碎步点的所有数据的测量,我今天负责了水平角度的观测与读数和记录。我们打算中午不休息,因为这样我们很大可能是可以在今天完成外业测量工作的。不过在我们下午测量控制点3的碎步点时,天色逐渐变暗,一方面预示着要下雨,另一方面,光线较弱影响读数,我们艰难地完成控制点3的测量,这时已经开始下雨了我们决定明天再测 。

  晚上处理数据的,我们的数据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

  20xx年06月15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只剩下一份碎步点的测量了,今天的效率很高,我们在下午一点完成了任务如期地完成了任务。

  20xx年06月19日

  进行数据处理,我负责水平角度和控制点1.2.3.4点及其碎步点的数据处理。

  总结:实习虽然有些辛苦,不过我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处理事情的经验。

测量实习日记 篇3

  第一天

  天气有点冷,但我们热情很高,早早提着全站仪来到土木楼。每个人都想快点搞完,却不知从何开始,有点茫然,经打听,知道老师给我我们两个点和坐标,但这两点,两个坐标有什么用?

  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全站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老师来了,又给了我们每人四个坐标,要我们把这个四个坐标放样放出来。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全站仪上一些按键,调钮的一些作用,开始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第二天

  今天又来到土木楼前面哪条路上,有了目的,就是把老师昨天给我组的四个坐标找出来。可是一到那儿,老师给的两个已知上,挤满了人,只好把仪器架在边上,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第三天

  昨天晚上老师给了学校的平面图,我们又仔细找到给的坐标大概在什么地方,今天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已知点上还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天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天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天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一位同学就拿着菱镜沿着这个方向走,在全站仪观测的同学不动仪器,保证菱镜在视线内,在差不多距离时,测一次距离,就知道离放样点相差多远,经过多次移动,就会找到坐标的那一点。就这样四个坐标都放出来,我们也颇有成就感,能够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第四天

  今天还是在用全站仪,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这几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天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天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第五天

  经纬仪导线测量在每一站上都要进行盘左盘右读数、一测回的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

  第六天

  水准仪导线测量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sum;a一sum;b=sum;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

测量实习日记 篇4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风特别大,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在风中摇摆着测的那些点,由于测量过程中出现点小问题,我们耽误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扶着水准尺特别累,我也加入了扶水准尺的行列,为了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我们轮流进行的水准仪的调平,每个人在学会之后都感觉好有成就感。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看屏幕上的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在宿舍整理测量好的数据,然后休息一天。当然在休息的同时我们要准备一下下周经纬仪的测量,以防到时候手忙脚乱。

  昨天已经把测量高程的数据统计完,今天准备方位角的测量,早晨起来预习一下测量该如何进行并练习了一下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仔细研究了一下,另外还请教了几位同学。根据安排,一个点共要测两个测回,一个测回分上半测回、下半测回,上、下半测回分别取平均值(两平均值相差不大于40秒),再取这两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这点的方位角,测量顺序为先盘左再盘右。盘左时先对准测测站点的下一点后把视数调为0度附近,再开始对该点进行测量,读数后顺时针旋转到测站点的上一点进行测量;盘右:测量测站点的上一点,读数完毕后再逆时针旋转到测站点的下一点(——完成了第一测回的测量);第二测回方法与第一测回相同,只是把视数调到90度附近。

测量实习日记 篇5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1.安置仪器2.定向3.立尺4.观测5.记录6.计算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集合5篇】相关文章: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集合九篇04-07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集合6篇04-06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通用14篇)05-26

关于测量实习日记模板集合8篇04-17

关于测量实习日记模板集合六篇04-02

测量专业实习日记范文合集6篇04-11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合集七篇05-21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汇编8篇05-19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汇总5篇05-19

测量实习日记范文集锦9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