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

时间:2024-05-15 07:38:5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1

  老王老师是文留镇三中的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xx年8月份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现任学校教务主任兼九年级班主任。

  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注定一生清贫。”王老师选择了乡村教师,也就注定更要独饮这份清贫。他的生活可能没有外面的世界那样多姿多彩,有的只是几倍甚至更多地付出。但他认为自己并不孤独,决不寂寞,他觉得教师有教师独有的快乐。条件苦,但人心不能苦;生活清贫,却不能少了对事业的激情。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一位精神富有的道德楷模!

  他虽然是一名农村教师,却深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和领导的好评。学生说:“您是我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家长说:“把孩子交给王老师,我们放心!”转变差生,他有绝招;物理教学,方法独到。爱生是他的秘诀,勤奋是他的信条。

  一、以德树人,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王老师倾注了全部师爱,去呵护一颗颗童心。

  老王老师深知:一个人如果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他一贯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班会课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0xx年春,他刚接过九年级的班主任,那个班由于换老师频繁,班级纪律涣散,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中性笔、钢笔、橡皮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一次卢老师的一支钢笔放在讲台上不见了,他就委婉的说:“哪位同学用老师的钢笔,不用的时候再还给老师”,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这支钢笔还没回来,王老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一次品德教育,让学生找一找班内近期有哪些好人好事,并把掌声送给他们,哪些同学表现不好,让表现不好的同学表个态。也许是王老师的班会起了作用,第二天上午,李老师在室外值班,顺手把包放到讲台上,值完班后再拿包时,发现丢失的那支钢笔“物归原主”了。他高兴极了,不仅仅为那支失而复得的钢笔,更为一颗迷失心灵的回归。放学时,王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同学,并告诉同学们,王老师为他感到骄傲,因为他能够战胜自己,知错就改。李老师说,没有一个人,不会犯错,可怕的是知错不改。王老师还率先带领全班同学把掌声送给了那个孩子。从此,班里再也没发生过“失窃”现象,拾金不昧却蔚然成风。

  20xx年春天,学校举行慈善一日捐。老王老师发现,班里有几个同学竟然没有捐赠,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又对他们进行教育,王老师私下问他们:将心比心,如果你们遇到困难,你希望别人这样对你们吗?那几个学生低下了头。王老师没再说什么,让他们回到了教室。第二天,王老师还没到教室,那几个孩子就气喘吁吁跑来,争先恐后地把钱交到了王老师手里。王老师一个个抚摸着他们的头,欣慰地笑了。世上是没有坏学生的,只要教育得法。王老师一直这样说。

  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老师一个慈祥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甚至会影响到家长对老师的看法。那是20xx年的时候,学校正在举行迎元旦联欢会,突然,有一个女生报告,尚庆展呕吐啦,旁边其它同学捂着嘴嫌气味难闻,有的还站了起来,王老师急忙走过去询问情况,在得知具体情况后,王老师一面安排其他学生打扫卫生,一面把学生搀扶到自己的办公室给他倒上一杯水喝,然后打电话通知他的家长把学生接回家。

  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是啊,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

  二、以人为本,竭尽师责

  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王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演绎。

  1、勇挑重担,无私奉献。

  由于现在学校师资紧张,王老师除担任校教务主任、九年级班主任还担任九年级数学、物理及七年级的历史。两个年级各有30几个孩子,共有60多个孩子,60多个孩子就是60多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尽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60多本作业厚厚地堆在他面前,他一本本用心地批阅着,他用百分之百的爱心和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责任心对待孩子们。

  2、爱岗敬业,从未落下一堂课。

  谁人家中没有事,谁人身体没有病,关键是要看你怎样处理,这是他的`一贯想法,这也是他的一贯做法,令人感动不已。

  按照教师法规定教师结婚至少有一周的婚假,王老师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就回到工作岗位,他不想耽误学生的课程。

  有一次他五岁的儿子患了感冒,由于发烧孩子的口腔溃疡非常严重,让人看到都觉得可怜,他和孩子的妈妈带孩子去医院,医生要求住院治疗。王老师为了耽误孩子的学习,每天在孩子扎上吊瓶后就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三、立身炼志,正师德。

  老王老师管理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比较和谐,班级凝聚力强。他在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深深感悟到:班级管理事无巨细,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管理好一个班级并非易事,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心血,需要班主任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遇到问题不能盲目、冲动,要善于动脑,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症下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山有路,他是拓荒者;学海无涯,他是引路人。从踏上教坛的那天起,他就在青春的芳草地里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几年来,他辛勤耕耘,用爱心、耐心和智慧,把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2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家庭和睦、社会文明和谐的根本。近年来,xx社区“两委”不断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挖掘选树孝老爱亲模范典型,在社区上下广泛倡树文明新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评选出的孝老爱亲的模范事迹被居民广为传诵,成为广大家庭争相学习的典范。如今,孝老爱亲美德已在社区蔚然成风,成为影响和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的主流力量。

  一、弘扬传统美德,让新风正气树起来

  xx社区共有居民306户,950人,在永安街道属于小村。然村虽小,事却不少。多年前因旧村改造等遗留问题引发的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了社区风气不正,邻里矛盾纠纷丛生,群众到省市的越级上访不断,社区连续几年选不出两委班子,社区的管理秩序严重混乱。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让家家文明和睦成为社区发展首当其冲的迫切任务。XX年,社区“两委”从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入手,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投资21万元修建了集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大院,建设了300m2的文化活动室和3000m2的文体活动广场,安装了20余件室外健身器材,搭建了室外演出舞台,邀请“夕阳红”吕剧团专场演出“小姑贤”、“墙头记”等居民耳熟能详的传统剧目,同时还将《弟子规》、《论语》等内容搬到了文化大院的墙上,让居民在广场休闲娱乐之余随时接受道德伦理教育,引导规范居民行为。为更好地倡导孝老敬老,社区每年拿出3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高老年人待遇,为老年人每月发放120—170元不等的养老金,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150元的祝寿金。社区专门为老年人组织多次活动,每年组织老年人健康查体,去年五一节组织青年志愿者陪社区老人到青岛游览观光,实现了老年人“看看大海”的心愿,重阳节时举办“孝老爱亲节”,大张旗鼓地表彰孝老爱亲模范典型,在社区内广泛倡树文明之风。

  二、宣传模范典型,让孝老爱亲氛围浓起来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进一步挖掘典型、宣传典型,引导带动广大家庭,社区先后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努力提高居民的敬老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社区召开居民大会,当着全村人的面为模范佩带光荣花,发放物质奖励,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典型,同时把他们的事迹在宣传栏张贴,并通过媒体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目前,全社区形成了“孝老爱亲为荣、不敬老人为耻”的浓厚氛围。

  在xx社区,孝媳石凤莲伺候瘫痪婆婆XX年的故事无人不知。XX年来,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婆婆上,她把自己的床挪到婆婆房间,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婆婆服药喂饭、翻身擦背、整理梳洗,让老人生活得安逸舒适。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原本僵硬麻木的身体能够在人搀扶下下床走动了,老人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胜似亲闺女。“好丈夫”孙维正与妻子王淑英相濡以沫60多年。XX年,妻子左腿不慎跌断,在妻子卧病在床的500多个日夜里,70多岁的孙维正承担起了全部家务,并且十几年如一日的带着老伴出门锻炼、散步,让原本没有站立希望的妻子重新站了起来。XX年妻子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失去了生活能力和所有记忆,不能独自吃饭、上厕所,甚至连儿女都不认识了。为了给妻子解闷,82岁高龄的孙维正推着轮椅带妻子走遍了xx城区的大街小巷。他们老两口的背影成为xx社区居民最牵肠挂肚的温馨画面。“好儿媳”吕丕华,精心照顾已过世丈夫的继母张志兰直至去世,35年来,她早已把婆婆当成了最亲的人,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心存感激,她的故事,打动了xx社区所有的居民……这样的典型在xx社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善良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孝老爱亲赞歌。XX年,吕丕华、石凤莲、孙维政先后被区委宣传部、区妇联授予“xx区道德模范”和xx区“十佳孝老爱亲模范”荣誉称号。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内家家孝老爱亲、邻里互帮互助的美德蔚然成风,各类矛盾隔阂消于无形,自XX年社区内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xx真正成为文明和谐幸福的“代名词”。

  三、抓道德促发展,让居民生活富起来

  在xx社区,道德建设与市场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村风正了,居民心中的火气、怨气、浮躁气越来越少。心齐了,气顺了,人与人的关系少了争执猜疑,多了纯净友爱。前几年,xx沙发材料市场面对客商流失、市场萧条等困境,社区居民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不等不靠,积极出谋划策,查漏洞,找不足,集思广益,齐心协力用真情和规范服务留住了客商。在居民的支持下,社区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水、电、路、消防等配套设施,合理划分经营区域,保持市场环境干净整洁,经营秩序规范有序,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整体实力和诚信度。如今,金周沙发材料市场已发展成占地9万m2,拥有600余家商户,年营业额21亿元的国内北方最大的沙发装饰材料和窗帘专业批发市场。社区经济发展了,居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居民年人均收入达16000元,全部住上了楼房,70%以上的家庭购买了轿车,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地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xx社区也真正成为了文明富裕、和谐幸福的新xx。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相关文章:

身边的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最新11-14

好人好事的事迹材料10-10

好人好事的事迹材料06-22

最新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事迹材料10-11

好人好事榜样事迹材料08-28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06-14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06-13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08-08

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十短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