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时间:2021-06-03 09:11:50 三字经 我要投稿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

  放下电子书,重新开始翻看实体书,选了2本书《两地书》和《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先看完的是后者,最直接的原因是后者更白话,除了生僻字,没有太多需要翻查理解的典故历史。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先说说《三字经》。我以前是没有看过三字经的,所以虽然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但对这个究竟讲什么是没有概念的。特别因为熟悉的部分只有开篇的一部分,在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还一度以为这是古人用来劝学树立道德表率的。而事实上《三字经》包罗很广,让我越读越有趣,也就很快读下来了(此处很快是相对于另外一本书啊)。

  《三字经》开篇就是要学习,强调教育,从小开始的教育。之后是要学些什么。最后再次强调要学习,无论年龄无论地位无论处境,都要学习。

  孔子成名后还要向小儿学习,虽然我觉得此小儿只会耍小聪明

  最吸引我的应该是古人蒙学都学什么。《三字经》里给出的顺序是:品性,数数,常识,语文基础(识字断句),经&子集(精读儒家,泛读百家),历史。其中常识部分涵盖历法、地理、农作物、家禽家畜、道德伦常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经子集部分,简略的介绍了儒家经典和其他各家中的几家代表。历史部分更绝,从三皇五帝一直叙述到明朝灭亡。背熟《三字经》,春秋战国的文化以及历史朝代更替,初中都能应付一二了。

  首要要学习的是品性。

  接下来要学习数数和常识。

  在学习识字断句之后,开始学经子集。

  最后,要学史。

  古人从小学的东西对我也是有些启发的。无论古今,孩子首先需要培养的都是好的习惯。《三字经》所说的“亲师友,习礼仪”现在也适用,当然现在把品相具化成各种具体的习惯。“首孝悌,次见闻”,品性比知识更重要。虽然我是学工科的,我也很赞同《三字经》中对历史的重视,“考世系,知始终”,民族认同感应该是从民族的历史开始的。

  我希望我家娃是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中国娃。

  选《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而不是《三字经》来读,当然是对自己的古文知识没有信心,有个人帮你把涉及的人和事讲的更明白点,总是好的。事实上,这本书真的很口语化,有点像作者钱文忠站在讲台上,有人把《三字经》递过去,他就四句八句的读下来,遇到有故事有来由的地方,就引申开来,说古道今。坐在讲台下的我,就跟着学习一下,看看哪本儒家经典有兴趣拿来读读,再重温一下已经许久没碰过的中国古代史。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2

  我们刚刚能听得懂大人们说话时,父母一直在给我们灌输着“父母呼,应勿缓”的道理。我们刚刚学会识字时,老师就交于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这不论是做人道理,还是朗朗上口的背诵文章都来自于一本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三字经》。

  可能《三字经》早已是家喻户晓了,可这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陌生,这使当今的我们开始逐渐忘记其中文明精髓,并不了解其中的为人之本。就在让我认为《三字经》将来会变成只知名字,不知内容时,出现了一个可谓是拯救了这即将消逝精华。他就是——钱文忠。

  说起钱文忠,大家可能有所听闻,他是清华的教授,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才华横溢,读完《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后》他的分析,他的文学功底让我无比敬佩。

  从《百家讲坛》,到《三字经》的再次阅览,最后让《三字经》中的道德、文明、文化精髓等步入生活。钱文忠的见解很细致,开头是伦理道德,再是经典文献,然后是中华历史。若不说,谁能知在这仅仅一千字中,竞蕴含了这么多内容。一字一句的由来,其中的道理,都分析透彻。翻开书字里行间富有现代感,却不失其中古人思想。

  看完整本书有种被受过了谆谆教诲的小孩,在反省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把这一切都列为做人之本,为人之道。《三字经》一共1122字,字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翻开书开篇就告知如今我们为何再读《三字经》,因其中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社会道德等,在如今依旧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功用。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只记得这一句的原因吧,但是我知道它10年,都曾未知道其中的深层意,只有我读完这本书闭上眼睛回味其中的韵味时,我才明白,才能被受教一生。钱文忠说“人之初,性本善”的表面意思是人:出生时天性本来就是善的。看完后我在思考,为何是善而不是恶呢?然而这本书确一一告诉了我答案。从学派、中西文化、名人名事,全部分析透彻让我全面了解跟这句话有关的知识及道理等。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并不是那些所谓的我明白了什么什么做人道理,不是空空而谈的我要好好读书。我觉得我的感受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就应该以更现代感的方式传承,例如《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样,运用不同的理解性来把经典分析,使现在的人们更好的接受这份精华,更好的运用其中又用的东西。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3

  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很是受益,钱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三字经》,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三字经》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钱教授认为,《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读完之后我感觉《三字经》的学习对象是父母和教师,而教育对象才是儿童学生,《三字经》是一部供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用的读本而非儿童读物。

  《三字经》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教的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像一根线,他的解读把文化、哲学、宗教、社会、经济、文学等等一颗颗珠子串起来。第三部分是学的部分,以众多学习的例子,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钱教授建议把第三部分前移。

  读完之后,做为一名教师,“教不严,师之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地位之高,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就是老师。儒家思想讲究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教书先生甚至可以责罚不认真读书的皇子。书中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皇子老师的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很关心皇子的教育,满世界找有学问的人,终于找到教学水平很高的李希颜。这位老师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这些皇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只要他们不好好学习,就要打他们。朱元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说:“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给我揍的,都快揍死了。”皇帝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准备治老师的醉。但马皇后对他说:“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能责备他呢?”后来,皇帝对这位老师非常敬佩。那位老师退休时,朱元璋专门赏赐了黄袍,同时赏赐了大量的钱财。

  现在好多家长不理解老师,如果对孩子要求严一点,动不动就兴师问罪。搞得我们老师很被动,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我们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当今社会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绝对不允许体罚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不严,师之惰”到了今天,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做老师的,教诲学生要讲究好的方法,不采取善教之方,就是做老师的过错、失职。重点是强调教师要有教师之道、善教之方。我的周围经常有一些成功的教育者,面对“习相远”的学生,他们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温馨的情调。首先采取诱人法,付与真情关爱和细心沟通,疏导学生明其志、晓之理,营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搭建学生自醒的平台。其次是采用循循善诱法。针对无法及时完成学业任务的学生,在他无助时给予有助,予以细心的指导和批阅。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和自爱,促成学生逐日提高,可谓教之善也!反之采用刻薄写生手法,以师道尊严的面孔出现,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结果,学生或畏而远之、或逃之夭夭、或破罐破摔、或赌气辍学,可叹惰之害也!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特别是当前我们开展国学经典教学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我们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国学经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坚持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和古诗词等的诵读活动,课间喇叭里播放着《弟子规》、《三字经》,《新学堂歌》……每当中午、晚上放学的时间朗朗的背诵声音就会响遍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园内东南角创设一条文化长廊,该长廊由三、四十米多长的竹简组成,上面汇集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每个教室门前的柱子上也有这样的竹简,楼梯间挂有古诗词、成语故事,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经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润物是无声的。经典,让学生爱读书了,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修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们的读书热更浓。学校为我们营造了读书的环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老师购买图书,如《四书五经》每位教师手里都有一本;并且保证了阅读时间:每周至少能抽出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青年教师每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经常全体教师收看于丹的《论语心得》。本学期一开始我们邀请山东大学的张德苏教授做了 “国学简述暨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彩国学导读报告,后来山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仵从巨院长经典读书文化导读报告会。为推进书香校园特色品牌建设深入发展,有效推进教师读书文化品位和层次,着手与山大文学院合作,开展“专家教授进校园读书导读行动”和“书香名师读书研修活动”,专家学者将走进校园与教师学生面对面,部分教师将走进山大威海分校文学院进行选课研修。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体教师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品味!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读书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读书是一个终身的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读书是一种修养身心、增进知识的方式。古语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是一座山,人生是一片海,我们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才可以有权利期盼收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4

  童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画外音:《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900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的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敬称为经典。钱文忠教授又会以什么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请听复亘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一集:

  钱文忠:今天,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一个书包。这个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刷精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编纂,统一发行,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在问,传统的中国孩子们用什么来作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毫无疑问肯定有,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教科书,启蒙的没有。而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路不明,为什么说来路不明呢?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而这部《三这经》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流传不绝。

  这部书有什么特点呢?从形式到内容,它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来看,《三字经》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在中国宋朝以后流传的像这样传统的启蒙书里边,我们一般知道“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都是孩子启蒙读物。那这里边“三百千”这个排序,大家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这《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那就彰显《三字经》的重要性。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那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三字经》就是一部这么重要的传统启蒙经典。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错了,这个看法。《三字经》的确非常简单扼要,但是也正因为它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明洁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浓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一种信息;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流传到今天;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讲,特别这些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字经》。

  画外音: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一个儿童识字课本,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呢?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深意?而钱文忠教授又会对传统经典《三字经》作出什么样的解释呢?

  童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钱文忠:人之初,人出生的时候,性本善,天性本来就是善良的。就在这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就有非常丰富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它讲的是一个人性论问题,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怎么样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非常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就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一派孔子的说法,孔子的说法就接着三字经后面的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会变得差别越来越大。本性相差并不远,这是孔子的说法。换个说法,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置而不论,留个悬念。

  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好多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就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这不难。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孩的生长,从哇哇落地开始,他饿了要吃奶,他会管母亲的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奶汁吗?他会考虑母亲会不会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几个孩子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吃奶。那人的本性,从这方面来讲,谈不上善良,对吧。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孟子一派的思想。亚圣孟子,孟子这一派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上是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

  大家不要小看关于人性善恶的这种分野,实际上中西文化就是在这里开始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那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正原因人本性是有罪的,所以人谁都不能相信,我不能相信你,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我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我不放心,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我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你。西方的文化社会就这样发展下来的。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接着孟子的思想走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嘛,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那主要是应该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边的精义非常深。

  画外音: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内部,对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并不统一,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人性问题的复杂。孟子以他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钱文忠教授关于性本善又是怎样看的呢?

  钱文忠:孟子何以断定“人之初,性本善”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中他说人要有“四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从非人也”。孟子就认为人必须有四种心:恻隐之心、同情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人了。这是孟子的看法,比如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羞恶之心。我曾经讲过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丽莲梦露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传遍了整个世界。她正好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的出风口,出风口突然上了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吹起来,梦露一个动作赶紧捂着这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紧给裙角捂住,羞恶之心世人皆有。

  我们在历史上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人性的问题是复杂的。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曹操大家都知道,他有四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曹冲。

  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程度呢?在曹植以后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天才的人叫谢灵运(南宋,浙江上虞人),谢灵运讲,如果天下的诗才,天下写诗的才华,有一石的话,有这么多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成语的来历。剩下的两斗是谁呢,谢灵运也不客气,我一斗半,那么还有半斗谁呢,全中国别的人来分。但是谢灵运这么高傲的人,那么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而曹植的天性,他觉得这个名位,他自己能不能接他父亲曹操的班,是天定的。他不费尽心思去争。

  曹丕,曹丕跟曹植是兄弟,都是曹操的儿子。可是这两亲兄弟,人性、本性,相差可就太大了。曹丕也有文采,他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那就差得太远了,他只能跟一群人去分那半斗。他那兄弟一个人占了八斗,他只能去分那半斗。但是他同时也好舞枪弄棒。曹丕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席上,曹丕是占有一席地位的。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冲进去后干什么呢?他冲到袁熙家里面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占有欲很强,这是曹丕。至于他后来怎么继承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兄弟不相来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跟生,相煎何太急”。相传这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所作的“七步诗”,是对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曹丕的质问,也是他们真实的写照。为什么亲兄弟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他们另外两个兄弟又是怎样的人呢?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就是他的头发、胡须可能都是黄的,非常骠悍。这个人历书上没有留下过他好写诗的记录,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他射箭百步穿杨,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大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不知道怎么跟老虎打起来,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就动不了了,老虎没他的劲大,他把老虎打住了。又有一次,据说曹彰去找大象打架,他估计跟人打实在不过瘾,别人都打不过他,他过去给大象给摁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所以曹操在战争当中,比如他看见马超,那个时候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时候,曹操就哀叹,假如我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骠悍、傻不楞登,他没有什么心机。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曹冲,这是中国著名的神童。曹冲称象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记载,说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操,就送一头象给曹操,大象,当时中原地区很少,看到这个庞然大物,曹操就带着手下的群臣将领琢磨说,这象有多重,那怎么称,哪儿去找那么大的秤,没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曹冲这时候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来来,开条船过来,把这象搁在船上,船沉下去了,我在船边划一道线,再把大象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象有多重了,他怎么做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往上搬石头,这是利用排水量的原理。还有一种说法更聪明,曹冲就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

  这个故事,说明了同样是曹操的儿子,四个儿子天性差距都很大,完全不象兄弟,所以我们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不是可以打一个小小的问号。但是我想,“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期望。如果这么去理解,我想是比较稳妥的。

  画外音: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差别,大的差距,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如果说天性是由先天决定就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接下来,《三字经》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

  钱文忠:“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孔子的思想,这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但是跟前面那六个字,是有点矛盾的。大家发现了吗?你既然“人之初,性本善”,怎么就后来就变成“性相近”了呢?对吧。但后面这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就不远,但是你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

  用这句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是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小时候,三个月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在这方面我们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注重后天环境的,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有。我老家是无锡的,无锡下面有一个县叫宜兴,也是很有名的,陶都,出紫砂。当地出了很多很有名的名人,其中有一个恐怕是最有名的,周处(晋朝江苏宜兴人)这个人天性善良,蛮好一个人。但是从小父母双亡,就没有人去教育他,没有人去引导他,没有人给他上规矩,慢慢的就瞎混,受到了这种不好的风气熏染、影响。长大以后,变成一个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动不动就跟人家打架,打得人家头破血流,满地找牙。他力气很大,这么一来,周围的人见了周处就躲,惹不起我还躲不起?谁愿意被你打啊。周处自己还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羞恶之心,没有是非之心,这个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他发现怎么谁见我都躲起来,他就去问一位老者,长者,老爷爷。这说明他天性不坏,他对老人还是很尊重的,他就问这老爷爷,为什么乡里邻居见了我就躲呢?他并没有上去就打老爷爷一顿,他没有,他是很尊重的问。这就反映他天性不错。老人家理都不理他,说你不知道啊周处,我们这边有“三害”。周处说,哪三害,说来听听。老爷爷说,第一,前面山里出了一只猛虎,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这是一害,害得大家鸡犬不宁。第二,村前面的河里出了一条蛟龙,谁都不敢下河游泳、下河捕鱼。周处说,这两害,还有一害呢?那老人家说,就是你周处,猛虎、蛟龙、周处共称三害。周处这一下,他天性好,一下子觉得,自己这么坏啊,我原来觉得挺好一个人,我也尊敬老人,怎么乡亲就把我当一害呢?幡然醒悟。在传说中,周处上山杀了这只老虎,为民除害,潜到河里斩杀了这条蛟龙,为民除害,而自己从此良心发现,本来善良的天性发现,彰显出来,从此一路上进,奋发图强,后来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现在,周处的墓还在。

  画外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三字经》又怎么告诉我们呢?

  童音: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钱文忠:《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意思是如果不去教育,不去接受教育,这个教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人不接受教育,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你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前面周处这个故事,也说明这个“苟不教,性乃迁”嘛。而“教之道,贵以专”,教育的道,根本大道,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最珍贵的就是专一。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

  在历史的故事里,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知道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唐寅(字伯虎,明朝苏州人),当然现在很多人知道唐伯虎还是因为周星驰,因为有《唐伯虎点秋香》,大家都知道。那么历史上的唐伯虎是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明四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就有绘画的天赋,天性很好,有天赋,很小他的画就小有名声,所以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请唐伯虎作画,那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就觉得你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你不行,你必须专心致志,好好给我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那母亲就问他,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成名了,大画家,就住在你家不远的地方,我给你理好包裹,当然妈妈的心理也舍不得,但是为了你的前途,你去跟沈周学画。那唐伯虎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起妈妈给他理好的行理,去拜沈周为师。到了沈周那里,稍学了几年,唐伯虎发现自己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也不见得比我强到哪里去,我也很不错,又开始动了脑筋,又不太专心,想回家,想家了。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让他回去吧,不让他学了,他不是觉得不错了吗。做完了这桌饭菜,送到院子里一间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来没去过。

  画外音: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房子呢,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而唐伯虎的这个经历,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钱文忠: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发现这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么怪的房子,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进去的时候,东南西北各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边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边莺歌燕舞,这一道路门外边流水潺潺。唐伯虎好玩,他不专心,他一看这师傅可真够坏,原来花园里有这么好玩去处,他不告诉我,我今天满师了,他告诉我了,我也先不吃饭,我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姹紫嫣红的去处,咚,一下,撞一包,往南门,想去看莺飞燕,咚,一下,撞一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呼,一下,又撞一包,头上仨包,这才明白,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沈周在墙上画的三扇门,画了外边的风景,唐伯虎一下子明白,他聪明,他天性还是够的,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还差远了。那这个时候沈周进来了,沈周说,吃完饭,你就可以回去了,别学了,你很厉害。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你还是再让我学习几年,跟你好好学几年。从今往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几年。这个时候,沈周告诉他,你已经可以回去了,你已经学有所成,真可以去了,不必再跟我学了。唐伯虎的性格也改了,就自己下厨房做了一桌菜,谢师宴,来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一桌,放到房间里。那么这个菜里边有鱼嘛,旁边跳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个鱼,唐伯虎就把猫赶走,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想跳出去,啪,这猫撞一包掉下来,爬起来又往南墙跑,那有一扇窗,啪,掉下来,再往西窗跑,啪,又掉下来,猫也撞了仨包。唐伯虎练习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这猫也分辨不出来。这个故事无非就是说明,你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你才会有所成。

  那么《三字经》接下来还讲了很多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他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赖以生长、所赖以开放的土壤,孩子是花朵,教育环境就是土壤。我们应该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我们应该给他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环境,请大家听下一讲。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相关文章: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12-25

钱文忠优秀解读三字经文字版09-15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一讲人之初,性本善08-14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读后感作文600字06-23

钱文忠百家姓张氏来源07-15

钱文忠讲座谈及的梵文错误及其他08-19

解读钱钟书《围城》中的文化底蕴10-10

论钱钟书与朱光潜对《拉奥孔》的解读异同10-10

钱文韬:创业四年从无到有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