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日记

时间:2023-06-01 08:27:16 日记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旅游日记模板合集三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日记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旅游日记模板合集三篇

旅游日记 篇1

  今天让我的小侄子做寒假作业,他爽快的答应了,结果他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大堆书和本子,我就问他你的寒假作业有这么多吗?他却说:“有呀,我们要做寒假作业书,要写完整本书的生字而且是每个一行,还有每天写一篇日记,还有数学要做完整本书的.习题。”听完他的回答我有点错愕,寒假总共才一个月的假,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作业了,而且还是对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我再将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与他们比较,发现我们学校的小朋友幸运多了。我们只要求学生完成寒假作业书,再制做一本快乐中国年的画报就可以了。

  尤其是快乐中国年画报的制作,它既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现,这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学生也没感觉到作业多,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收获,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地方教育体制确实需要改革,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守着书本的书呆子。所以这些都引人深思呀!

旅游日记 篇2

   今天我们坐着汽车来到了南山牧场,我们在草原上骑马,带我妈妈、邓阿姨和祖天戈骑马的是大人,带我骑马的.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小男孩,妈妈很担心,周围的人告诉我们他三岁就开始学骑马了,连大人都能带得好。小男孩带着我骑在马背上,马儿奔跑在宽广的草原上,我觉得很舒服又好玩,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旅游日记 篇3

  一、出发

  20xx年6月22日11时,火车从北京西站徐徐起动,渐渐加速,在夏日的阳光照耀下,驶向辽阔的冀中平原。车窗外,夏收已近尾声,大片的土地正准备秋耕秋种,在风驰电掣中,村庄和小镇飞一般的向后逝去,新的景物又扑面而来。过了石家庄、安阳、郑州,火车开始由南下转向西行。这时地势由平原进入丘陵,过了襄阳,就是崇山峻岭,火车大部分时间在山间隧洞中穿行。我本想一路上好好观赏一下沿途的风光,但火车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中间的间隔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而且视界狭窄,难以如愿。

  由于近期鄂西、川北强降雨的原因,沿途所过之处,河流爆满,昏黄混沌的洪水,奔腾咆哮,无情地冲刷着两岸脆弱的堤坝,在洪水强烈的冲击洗刷下,两岸不断地有大片的堤岸崩塌,随着滚滚洪流,漂向远方。一路上,往日常见的盘山公路大部分被水泥高架桥所代替,高架桥离山边有一定距离,这样,即使山上有土石垮塌或泥石流发生,也不会中断交通,我想这可能是汶川大地震造成的道路中断给人们的教训太深刻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吧。

  二、成都

  在第二天的晨曦中,火车驶过了十堰,驶过了安康,进入四川腹地。一路经过宣汉、达州、南充、遂宁,在暮色降临时到达成都。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美称,成都小吃为全国之冠,曾荣获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称号,排名为亚洲的首位。也是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周王迁岐“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意思,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隋唐以后,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农业、丝绸业

  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在全国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蜀绣”更是我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

  在文化的传承上,成都更是文星璀璨,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都曾在成都旅游聚居并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佛教、道教的繁荣也是成都的一大亮点。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后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第一丛林”。 青城山山青水碧秀逸绝伦,是道教修炼的绝佳之处。城中更有文殊院、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历史遗迹让人凭吊怀古,抚今追昔。

  成都有许多被排名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的文化结晶,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印刷术、茶文化、深井天然气、丝织品“蜀锦“和世界最早的储蓄银行“交子务”等。成都爱喝茶,会喝茶,以至于外地人用“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来形容。“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已独特的风格。

  成都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由于四周高山环绕,又呈典型的盆地气候。春天来得早,通常在春节前后就春暖花开。夏天由于盆地原因比较闷热,秋天凉爽宜人,冬天无严寒霜冻。全年平均气温在16℃~18℃。

  7月、8月是雨季,春季和冬季少雨,冬天的气温很少低于5度,一年中多雾少风较为湿热。

  成都较为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春熙路、宽窄巷子、二王庙、文君井、文殊院、宝光寺、琴台路、永陵、金沙遗址等,观音寺的壁画、塑像和花置寺的摩岩造像等。自然景观中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俱全,九峰山、石象湖、西岭雪山等景色更是秀美绝伦让人留涟忘返。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天府少城”。

  三、泯江

  旅游大巴车顺着泯江河谷在峡谷中一直北上,车上坐着有28位乘客,加上司机和导游一共30人。从成都到九寨沟全程440公里,八个小时的车程。

  途中要经过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映秀镇、汶川县、茂县。在车上,导游向大家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导游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中等身材,皮肤较黑,看得出是经常暴露于日光之下的辛苦一族。但这个小伙子口齿清楚,用语准确,描述周详,口吻风趣,不失为一个训练有素的称职导游。他说他叫谢进,和一个大导演同名,但那导演的名字是晋级的晋,他的名字是进步的进。所以,人家可以晋级,他只能进步。这中间的区别大了去了(笑声)。他讲了沿途的注意事项、时间及路线的安排。让我们先休息一段时间,等到了都江堰再向大家介绍沿途的风景人情。

  由于一路上都是高山峻岭,大巴车时而在谷底顺着河道蜿蜒而行,时而在山中隧洞穿山而过,泯江两岸山势陡峭,壁立千仞,怪石狰狞。泯江在谷底波翻浪涌,浩荡东去。由于两山夹峙,谷底狭窄,所以看起来江面不宽,宽的地方江面也不过一百来米,窄的地方则只有几十米,但越窄的地方,江水越深,水流更急。这正是“泯江东去势如龙,万折千迥气自雄,两岸危崖悬利刃,一江碧水落长虹。”

【旅游日记】相关文章:

旅游的日记10-10

我的旅游日记10-20

暑假旅游日记10-11

去旅游日记10-19

关于旅游的日记10-14

优秀旅游日记10-29

旅游日记大全10-29

旅游日记范文10-29

有关旅游的日记11-02

颐和园旅游日记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