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凯特的外遇日记》观后感

时间:2022-10-28 09:20:51 日记作文 我要投稿

电影《凯特的外遇日记》观后感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凯特的外遇日记》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凯特的外遇日记》观后感

  这两天又把《I don't know how she does it》拎出来看了一遍,这部片子和《The Big Short》、《Margin Call》、《Too Big to Fall》等等Finance相关电影一块儿躺在我的硬盘深处,当年读书时候复习累了就拉出来遥遥远望一下业内精英的生活,想想自己的未来会是个啥样子。

  坊间不少影评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不高,但是作为金融女,我认为这部电影非常写实、现实、有讨论价值、感同身受。说到底还是那句老生常谈,“How to balance family / life and your career?"。

  近几年来,我们这群职业女性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通常会回复“你应该也去问问我先生同样的问题,然后我才可能来回答你。”没错,这才是关键。整部电影都在不断强调Working Mom有多么辛苦,但是却忘了说,男性在结婚生子后,理应也要承担半边的家庭责任。(而且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男生都对于家务琐事更加上心,一方面出于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被排除在家庭事务之外)在职场上沦为Minority受人排挤,在家里还要被婆婆指责不顾家庭,老公可爱但自由随性做事不打计划,Kate遇到的问题,我们每个女人都可能遇到。与其像女主角这样把所有压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如和领导、丈夫、婆婆展开合适恰当并且高效的沟通,寻求应有的帮助(理解你的人自然会理解你,不理解的人就随他去,再去寻找下一个解决方案)。我在Kate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20年后的我自己,但是未来的我绝不会一个人默默做着List,还自我安慰说“Richard won't have list,so I'm doing everything。“;不会为了家人高兴就逞强扔掉工作手机;不会在明明有工作的情况下,还强行向孩子Promise任何自己有可能完不成的诺言。不论中美,由于悠久的历史原因,社会语境总是假设女人在结婚生子后,会对家庭事务Contribute更多,但是我认为,只要找到对的人、做好对的沟通、完成对的引导,女性的家庭压力可以减轻,男性的家庭参与度也会上升。(当然,我这边提出的3个条件,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然后来谈一谈Working Mom &;; Professional Mom这两个(水火不容)的群体,已经我身为女人的内心Fear。在我小时候,其实中国很少有全职太太,因为当时大家的工资收入都很低,必须两个人工作才能支撑起整个家庭。但是2010年后,中国(尤其一二线城市)的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虽然还是没比得上房价),许多家庭只需要Single Income就能够覆盖家庭开销,假如双方的长辈都不同城,那么请保姆的开销或许和收入较低那一方的Income差不了多少。然而收入相对低的那一方又往往是女性,因此很多2010年后许多中国女人也开始选择回归家庭,过上”被人富养的好命生活”。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从2000年的78。2%下降到2014年的约64%,就是人均工资率上涨带来的经济现象。更加普遍的情况是,男方在高薪水、高竞争、高压力的行业(如金融、互联网、商贸等)打拼,而女方在相对清闲、低压力、工作时间弹性、收入较普通的行业(如教育、公务员、行政等)工作,同时女方负责更多的子女教育、家务处理、长辈照顾。所以女性劳动参与率也并不能真正说明问题,女性管理层比率统计才更有价值(但是女性管理层比率这个数据的统计口径实在是太过杂乱),但总而言之,身处中国上海(亚洲性别平等做得较好的城市之一)的我,依然能够感觉到身为女人要做选择的那种压力。

  前几天听同事提起自己孩子同学的妈妈是某家族集团的贵妇,自己带着几个孩子,家中大小事务都要操持,雇了好几位保姆、家教、厨师,虽然名为“全职太太”,但是每日Workload堪比一家小型公司的部门主管,完全不轻松。这类太太们通常沟通能力、为人处事极为高明,但是硬技能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她们有些甚至无法帮孩子辅导小学数学英语,因为常年不用早就忘记了那些功课。于是有一天和朋友吃饭时,我问她,这样贵妇生活给你要不要,她说她不介意,认为这样很幸福。我说我以前也以为我可以接受这样的生活,但是出国留学之后发现,让我过这样的日子我会浑身难受,老公钱再多我也不愿意。然后她就笑了,说,果然人和人是不同的,但是你也得尊重那些全职太太们、兼职太太们(做着清闲工作,主负责家庭的女生)的选择。我说是的,但是我害怕为家庭放弃事业的女人越来越多,大家就把这当成必然、常态、理所应当,那么也就会逼迫我这样心性的女孩儿来服从,这样的话,我这样的姑娘就成了异类,永远不会快乐的,毕竟我也不是没遇到过类似的事情。然后她说,所以女人一定要强大呀,你管别人怎么说呢,做自己就好了,如果真的有人爱上了你,他也一定不会逼迫你去做自己不想的事情,现在独立的事业女性也越来越多了,你不是异类,别想太多。我想了想,I wish so,希望中国以后能更多元化吧,希望我的能力能让我Manage好我珍惜的人和事。

  “别想太多”,这是多么Comforting的一句话。计划性强是女人的优点,能让她们在机会面前Well prepared,在危机面前淡定从容;事事思虑过度也是女人常见的缺点,让我们劳心劳肺、莫名情绪化。直面现实,身处一线城市的`我目前还并没有遭遇过多的性别打击(有肯定是有的,虽然不舒服,但是克服一下还是能够处理好的),未来会怎样我也不好说,只能讲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愿意把自己放在受害者、被牺牲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会努力沟通、找到门路从而解决问题。出国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历,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回国后我进入了金融行业做证券投资,就和电影里一样,男性同事比率很高,管理层中的男性比率更高。Honestly,行业内的确有人对于女性抱有敌意、轻视、歧视,但是依然有许多有识之士的男性身体力行地支持妻子、支持性别平等。其实有的时候,歧视、壁垒反而来自于女性团体内部,“对于简单道路的渴望”、“对于事业不确定的恐惧”、“对于自我能力的不自信”、“先入为主假设男性会看轻自己”,这些消极的自我暗示才恰恰阻碍了女人去大方、勇敢追求想要的东西。在金融行业,我也见过明星基金经理的办公桌上左边堆着股票报告,右边堆着孩子的英文作业,一收盘就给孩子打电话叮嘱功课,竭尽全力当个好爸爸;我也见过合伙人带着放假的女儿来公司上班,因为自己已经创业成功,相对比较自由,而老婆在大型金融机构上班不方便带娃;我也见过男性研究员擅长做饭照顾人,疫情期间每天帮女友做好便当带去公司。所以啊,真的不要假设事业成功的男性就没有自己的家务List。如果要结婚,我就一定要找到观念相和、平等分工的伴侣。

  所以我终于还是在豆瓣唠唠叨叨地写完了这篇碎碎念。我希望我和我的女性朋友们,再乐观积极一些,再少一些忧虑,多多理解自己的感性和理性,再努力一点,再强大一点。希望越来越多的男性能尝试去理解女人,努力多分担家庭中的压力和责任。希望我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Maybe not everything at one time,但一步一步来,每个阶段达到一个小目标,也很幸福了。

【电影《凯特的外遇日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威廉和凯特》经典台词10-19

电影《教师日记》观后感10-25

电影《初恋日记》观后感10-25

电影《帝企鹅日记》观后感10-25

电影《切尔诺贝利日记》观后感10-25

电影《提摩西的日记》观后感10-27

电影帝企鹅日记观后感12-16

电影《吸血鬼日记》观后感10-25

电影观后感06-19

电影观后感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