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上海的就业调查

时间:2022-08-11 06:54:32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外在上海的就业调查

  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概,吸引着无数人才来到这个神奇而迷人的地方,其中有一个群体,他们讲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肤色。他们不是来当老板的,而是来打工的……

老外在上海的就业调查

  角色一 多栖外教

  进入门槛:★

  收入状况:★★★

  求职压力:★★

  魅力指数:★★★★

  对于想得到较多自由支配时间的老外,当外教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安心享受双休日、寒暑假,即便是工作日,也不必“朝九晚五”地坐班,只需在上课时间准时出现。另外,带课多少也有不小的自由度,取决于你愿意workharderandgainmore(多干多得)还是worklessandplaymore(享受更多闲暇)。

  目前在上海,对于有意从教的外籍人士,教师执业执照只是plus(优势条件),还不是must(必备)。这一点,已成为该职业除“提供较多闲暇”之外的另一大魅力增长点。不高的入行门槛意味着有意从业的老外在入行前不必煞费苦心作太多筹备和规划。相关教育背景、丰富的工作经验,二者兼备,便掌握了通往外教之途的“敲门砖”。毕竟他们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如果这位候选人曾有非母语国家的教学经历,他在应聘中脱颖而出便是顺水推舟、再自然不过了。

  外教讲一次课(即做一个lecture)的收入在人民币3000元左右,一个lecture一般为两课时,90分钟。语言类课程一般采用小班上课,因此老外们无需为面对大片黑压压的脑袋而头痛。此外,校方通常会提供专家别墅供外教居住,如此又省却了一笔开支。

  学校高薪聘请外教不仅看中其作为nativespeaker(讲母语者)所具备的语言能力,还希望其善于沟通,授课生动活泼,能给学生以书本、课堂之外的启发。只打语言牌的外教在逐渐失去竞争力———小语种的外教目前还能靠说母语的嘴巴吃饭,讲英语的老外就得面临捧不稳饭碗的压力。比较而言,具有新闻、法律、教育传播等方面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老外作为外教中的“多栖动物”,深受各大学府欢迎。

  【个案】喜欢被学生笑的教授

   samson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闻系毕业后在当地当记者,两年后赴非洲当志愿者,此后游历亚洲,为英文报纸写报道,并任教数所大学。一年前,一篇介绍上海的报道引起了samson的兴趣,并使他考虑来到上海工作。经过了解和比较,samson挑选了几所开设英语新闻课程的高校,向院长发了求职信。

  不久他收到了回音,院长欣赏他既有英语媒体从业经验,又曾游历多个国家,眼界开阔,且有外教从业经验。工作之初samson还担心自己一点不会中文会与学生沟通不畅,因为在阿尔及利亚教书时,他曾遇到难题:即便他一再放慢语速,学生仍感到难以跟上他,为此他得多次重复说过的话,或者变换表达,直到被理解。他很快发现中国的学生“英语非常好”。课上课外他时常与学生角色互换,向他们学习简单的汉语对话。每次发作业,samson坚持以生硬的发音念每个学生的中文名字,总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而他笑呵呵地面对乱成一锅的台下,茫然为何没有学生应答。

  角色二 英语媒体编辑

  进入门槛:★★

  收入状况:★★★

  求职压力:★★

  魅力指数:★★★

  上海有不少英文报和杂志,从chinadaily旗下的shanghaistar,到本土英语日报shanghaidai-ly,从月刊that’sshanghai到各类报刊杂志的英文版……无不需要nativespeaker来对语言把关。此外,stv也有不少英语节目,比如citybeat由中国人和老外一同主持,newsatten及第一财经为cnbc直播的财经新闻等各类英语节目都需要老外审稿。

  众多英语媒体为外籍人士加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备媒体工作经验的老外很有竞争力。不过,这些媒体不太热衷于公开招聘,连在网站上刊登招聘信息的情形也不多见。事实上业内老外不少是由熟人介绍上岗的。因此,对于想在媒体谋职的老外,积累人脉关系非常重要。

  外籍编辑的收入一般在万元以上,依具体情况另有车贴等,另外报社通常还会租用高档商业公寓或别墅供其居住。完全不懂中文的老外在上海当记者有些困难,所以老外自己写报道的例子不多见。外籍编辑工作规律,打卡上班,如果是为日报工作,则要值夜班。夜班编辑白天拥有很多空闲,有的人会另找一份占用时间不多的兼职,既轻松,又增加收入。

  并不是所有语言功底不错的老外都适合这份工作。做语言编辑需要耐心、细心、效率高。毫无时间观念的温吞水或者辣椒般的火暴脾气都不是从业者的理想性格。喜欢夜生活的老外也许会对夜班感到厌烦。

  【个案】有时犯急的编辑

   calvin是新加坡人,他的全职工作是上海一家英文日报的编辑,另外他还在电视台做兼职,为一个英文节目审稿。“找到这两份工作完全是机缘巧合。”

  calvin实话实说。两年前,calvin在香港偶遇故人,闲谈时对方提议他来到上海工作。calvin现在工作的这家英文媒体成立之初,这位故人曾与诸多创业者一同打拼,她便向报社引荐了calvin。

  calvin在新加坡、伦敦等各地媒体工作过,纸质媒体和电视都曾涉足。当日报编辑两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夜班的生活。“每天每个人的工作量和进度不同,有时我结束得早一些,我会帮忙把其他编辑的活干完,有时相反,我们互相帮助,工作完成后一起下班。”

  令calvin头疼的是有时记者写的文章不知所云,让事情更糟的是记者交完稿子不辞而别。“有次我看到稿子,简直需要重写,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记者。我花了两个小时反反复复改,仍然有很大问题,终于打通了那个记者的电话,可是也许是她当时太着急了,她听不懂我说的英语,我也听不懂她说的英语,那个时候我真希望自己会说中文。”

  角色三 市场开拓者

  进入门槛:★

  收入状况:★★

  求职压力:★★★

  魅力指数:★★

  在外企,除了从总部外派来的高管是外籍人士,他们也会雇用老外当普通员工———从体育协会的客服,到房产公司的销售,甚至公关公司的实习生。由于成本相对高些,公司不会大量雇用老外干所有的基础工作,这些受雇的老外(除了实习生)基本上都戴着senior(资深人士)的帽子。他们有的需要直接做业务,有的并不需要,只是负责手下两三个junior(初级)业务员干的活,比如跟进、核准、确认等。公司之所以雇用外籍员工,因为在与跨国公司的欧美分支机构打交道时,老外与老外沟通显然有优势。

  这一职业的收入一般视业绩而定,且因职位高低而异。求职压力不太大,对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并不高,从业者以初涉职场的人士及计划在沪短期工作的老外多见。市场开拓类的工作就业渠道宽,不少公司会在网站上刊登出招聘信息。因此应聘热门公司、热门岗位的老外同样面临竞争甚至淘汰出局。jason是个活泼可爱的美国小伙子,大学毕业来上海旅游,爱上了一位中国姑娘,于是他不再急着回国,计划在上海找份工作。5月,jason过关斩将,通过了某公关公司的3轮面试。尽管实习生岗位要求

  nativespeaker,一起参加首轮面试的除了像jason这样的nativespeaker,还有应届毕业生和海归。进入第二轮面试时non-native(非母语者)全都落选。

  开始工作了,jason的主要职责是业务拓展。他感到缺乏工作经验是一大障碍。另外jason从前有大大咧咧的毛病。一次他竟粗心地将给一位客户的感谢信发给了另一位客户,并且信函里还稀里糊涂地犯了拼写错误。后来信函被转发到主管那里,jason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不犯错就不知道将每件事都做好并不容易。”jason笑道,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现在是小组里最仔细的一个。

  jason说,他还没想清楚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公关公司为起点,走走看看,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老外在上海的就业调查】相关文章:

上海和北京的就业区别03-18

就业调查问卷04-23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7-30

文秘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1-19

老外面试常见问题03-17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5篇02-23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03-03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0-28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9-19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