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讲述求职经历

时间:2021-03-12 12:16:20 求职故事 我要投稿

应届毕业生讲述求职经历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给大家整理关于一位应届毕业生自己的求职经历内容,快来阅读看看吧。

应届毕业生讲述求职经历

  应届毕业生讲述求职经历

  您好!我是一名XX年的应届毕业生,正为了就业而焦头烂额四处奔走。都说XX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以我和周围同学的经历来看,XX年的就业情况恐怕比XX年还难。照理说,我们也“系出名门”——北大的,学历也不低——都是研究生,可这几个月下来,每个人在求职的道路上都走得跌跌撞撞,不断碰壁。

  现在,我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和感悟写了下来,与更多的学弟、学妹分享。我这么做,既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要抒发愤怒,只是想提醒学弟、学妹们:就业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是残酷的,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你只能不断全面升级自己的内外装备,把自己锻造得无比之强大,你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我竟然连某公司的简历关都没过,伤不起!”

  “你收到某公司的复试通知了吗?有啊,好吧这是我第三次止步群面。”

  “又是拒信,哎,第五个终面又挂了。”

  以上就是近几个月里,北京大学万柳公寓二区——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的宿舍区的电梯、走廊、水房里最频繁的话题——网申、简历关、笔试、群面、复试、终试……

  从去年的10月初到现在,我们260多号人里,除了一心只考公务员的同学外,大家都奔波在“找工作”的世界里。最开始,我们直接一身正装出门,像卖保险的业务员般成群走在去面试的路上,半个月后,正装外披上了呢子外套,而现在则是羽绒服了。

  焦虑、迷茫似乎笼罩了我们学生生涯最后的秋冬,或许这又是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

  对于所有的企业,求职的第一步都是简历关,有些单位接收简历需要网申,登陆他们的网站录入信息: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实习经历、学生会工作、职业证书、技能特长……我在两个月共完成了40多次网申,平均每次用时两小时。网申是件劳心劳力的苦差事,为了提高成功率,每一次网申都需要开动脑筋,有针对性地就不同的单位、岗位把自己写得更适合他们。如合理排列实习经历、校内职务,在事实允许的范围内巧妙地描述经历,做到详略得当,让用人单位认为你是个熟手。煞费苦心后,还必须做好可能过不了简历关、白忙一场的心理准备。

  我“牺牲”在简历关上的概率不到20%,算是成功率非常高的,被同学们赋予了“网申小达人”称号,而隔壁房间与我同专业的欢欢(化名)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俩本科都是出自京内985院校,她学习成绩比我好,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也比我拿得多。总之,读研的两年里,她是我心目中学霸的代名词和学习的楷模。我一度认为她会轻松找到一份非常棒的工作,直到最近,在大家奔波于各种笔试、面试的时候,欢欢手里的机会却很少。

  原因,或许就在于外形了吧。欢欢个子不高其貌不扬。我平时虽然也不爱打扮,却找了家靠谱的影楼拍了张漂亮的证件照,将清新自信的形象留在了简历上。这个推测常在面试时见到的小伙伴们身上得到证实,尤其是招聘人数较少、关卡较少的企业,每次见到的都是漂亮女生或者个高帅气的男生。据我的闺蜜小洁说,每次去银行面试,她能见到的其他女生里就没有165cm以下的。当然小洁也有着我羡慕的168cm的身高。

  一次我去某国企面试,等候HR总监提问的过程中,大家与安排应聘人员进场的年轻HR聊了起来。当被问起相貌是否会影响求职结果的时候,她说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公司不会仅仅因为你漂亮而录取你,但如果是一些需要代表公司对外交流的岗位,长得太不好看,在及格线以下的求职者,也是有可能因此遭到拒绝的。

  更让我吃惊的是,看似公平的校园招聘仍是要拼爹的。

  上周,我参加了某著名房地产企业招聘。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企业,我很了解它,也做了充分的准备。HR总监是个知性而干练的中年女士。前几个问题我回答得很顺利,面试官似乎也显得很满意。

  接下来,她问我在媒体方面有哪些社会资源?习惯了一切拼能力的我,认为她在考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于是我提起了自己在某著名媒体的实习经历,以及担任校内职务时认识的一些媒体朋友与老师。我自信地说,待人真诚热心的我也得到了媒体老师们的很多帮助,而面试官的反应却很冷淡。就这样,我将自己最重磅的资源——在当地都市报和电视台担任重要职务的叔叔和姑姑漏掉了,结果当然是我没有得到这个与媒体相关的职务。

  最后HR总监问我父母的职业,我说妈妈是高中老师、爸爸是工程师。出乎我意料的是,她显得非常诧异:“你爸爸不是做管理的吗?”原来复试时HR问的是我父母的单位和职务,我爸爸既是工程师,又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所以问职务和职业会有不同的答案。

  与我同专业的小雯,甚至因为父母的职业被改了岗位。学法律的她本想做法务工作,而当HR总监得知她的父母都是当地公务员时,便与她商量是否愿意接受另一个工作岗位,这个岗位需要跟政府打交道。

  我的闺蜜小洁是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的“学霸”,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北大,教育经历可算完美,却接连遭遇了5次终面均以失败告终的惨烈结局。她的目标并不是北上广而是老家所在的省城——也算是个响当当的大城市了。几乎每一次回去面试,她都遭遇了面试官对家庭资源的考量。她来自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家庭,资源有限,于是无奈地接连败给了“拼爹”战役。

  小洁的家乡经济比较发达,也十分重视教育。她说,家庭背景雄厚的竞争对手与自己在教育背景以及学业能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天壤之别。这种差距在用人单位看来是微乎其微的,那么他们当然愿意招一个家庭背景更好的毕业生。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读书好的更多。你能考北大,人家也能考上中央财经大学或者对外经贸大学;你是北大的第一名,人家没准也能拿个北大第十名。

  对于拼爹战、关系战,我虽然早有耳闻却并不在意,因为我相信企业一定是需要有真才实学之人的——关系户可直接招,不需要如此复杂的程序。

  或许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吧,到了最后,都很优秀的人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难以抉择,挑挑家庭背景、社会资源对企业或许更实用吧

  相关阅读:【求职故事】一个应届生的`面试经

  作为一名即将就业的大四学生,我走过九月份的平平淡淡,走过十月份的跌宕起伏,从毫无面试经验到现在的成熟稳重,我收获了很多。

  1.面试

  面试的形式主要有:“群面”和“单面”,一般“一面”是“群面”,“二面”是“单面”。当然面试之前还通常会有一个笔试,考题一般都是行政职业能力考试题,如语言表达、数字推理、图形推理等,有些单位会有专业知识的笔试,正规的企业都会经过这几个环节层层筛选人才,比如大型的国企、中外合资的企业、世界500强的外企等,还有少部分企业只需要经过“单面”,也就是一次面试就要跟你签约。

  2.“群面”技巧

  “群面”一般是10个人一组,面试官说完面试规则后,给一个案例,然后是五分钟的读题准备时间。有些单位会让每个人先用一到两分钟做个人陈述,之后开始二三十分钟的讨论,最后再选一个小组代表做一个总结陈述。

  其实小组最后的观点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在讨论的过程中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大致角色有领导、计时员、记录员。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引导讨论的大方向,计时员的主要职责是控制时间,最好在讨论一开始的时候,就跟小组说一下时间的分配,比如讨论时间是30分钟的话,你可以跟大家说一下,25分钟的讨论加上5分钟的总结补充等等。记录员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大家在讨论过程中的观点,以便做最后的总结陈述。当然角色不是固定的,关键是你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主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会表现得非常强势,遇到这种情况,领导可以让给他来做,但是讨论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做一下其他的角色,比如计时员或者总结陈述人等等。最好是沉稳稳重,又有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得出一致的结论,否则整个小组都可能被淘汰。所以务必引导小组得出一致的结论,不要在细节的问题上纠结太久,当跟别人的观点不一致时要学会妥协,尽量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能说服对方,就可以接受他的观点,你的妥协考官会看在眼里的。

  有些单位会在最后的陈述之后问一些问题,比如你认为你身边这位同学的表现怎么样,你在小组讨论中扮演什么角色,或者让你和身边的同学做一个角色扮演等等。另外有些单位还会在“群面”的最后环节考查一下你的英语口语,每个人轮流抽一个问题,然后准备三十秒,然后说一下,主要是考查一下你的口语水平,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3.“二面”技巧

  “二面”主要是针对你的简历问一些基本的问题,最好提前做好准备,想一些可能在面试遇到的问题,然后自我整理一下,最好要有条理。条理越清晰越容易得到面试官的赏识。常见的问题有:你的优缺点是什么?你对就业地点的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等等。平时最好都想一下,总结一下。有些单位会在“二面”的时候考查你的英语口语,我遇到的是读一段英语,然后翻译一下。总之“二面”还是比较简单,提前做好准备,从容应对,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最后会有一个提问题的环节,大家在面试之前最好准备一些材料,如果能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会给你加分不少。

  其实每次面试都难免会有瑕疵,关键是要做好总结,把每一次的不满意都记录下来,这样在未来的面试中才能够更加稳健、自如。


【应届毕业生讲述求职经历】相关文章:

IT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经历07-24

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经历的故事07-06

应届毕业生如何利用社团经历打通求职之路07-18

讲述求职的技巧的职场故事11-24

银行求职经历03-18

春季求职经历06-26

普华永道求职经历08-18

女硕士讲述自己的求职之路故事06-16

学生求职真实经历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