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时间:2021-03-04 11:16:19 求职陷阱 我要投稿

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非常迫切。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的求职陷阱,给大学生再次求职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据公安部门统计,这种案件在近两年内呈急剧上升趋势。面对这些问题,除了学校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外,大学生自身在求职过程中更要注意提高警惕,增强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案例:小王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想通过网络求职,于是将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开,并将手机、寝室电话同时公布。一段时间后,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电话,称为了核实其大学生身份和家庭情况,要求小王告知其家庭电话号码。小王觉得用人单位想核实她的真实情况也是正常的,于是将家庭电话告诉了对方。就在这段时间里,远在郑州家中的王父接到了一自称是武汉市某医院急救中心主任的电话,称胡女因交通事故在医院抢救,需汇款30000元到院方指定的账户,否则将影响抢救。胡父在与校方、女儿同室同学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救女心切,当日先后分三次共汇款25000元到指定账号。几个小时后,王父通过电话联系上女儿,才得知这一切竟是个骗局。

  现在这种骗术十分流行,有的人无意间被骗子探听到家中的电话号码,就出现了类似的骗局。有的人在手机丢失后,没来得急挂失,骗子就利用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一一打过去。由于亲友众多,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提醒大家都要对这种骗术提高警惕

  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案例一: 大学毕业后,小吴在一家职业中介交了10元注册费,成为会员又交了150元的信息费后,中介将为他联系5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没想到,小吴5次面试均碰壁,对方要么称“已招到人”,要么称“不合适”。小吴发现,其他在该中介注册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他明白自己碰上了“黑职介”。

  “黑职介”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信息费后提供虚假信息,找几家用人单位来回“忽悠”学生。甚至有些中介在收费后便人间蒸发,让学生投诉无门。

  案例二:大学毕业生小刘在郑州北环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面试通过后,被要求交360元服装费,然后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她同该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上面还特别注明:如因个人原因辞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不予退还,服装费由自己承担。上班后,小刘因一直未被安排工作就要求辞职并退还服装费,被对方以签有协议为由拒绝。

  向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收取所谓的服装费、资料费、手续费、培训费等费用后,却迟迟不给安排工作,迫使求职者自动辞职。

  温馨提示:凡应聘时,招聘单位提出收取服装费、押金,或以其他方式变相收钱的,都是非法的,很可能是个骗局,求职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另外,遭遇诈骗后要及时报案,否则不仅本人的损失难以挽回,还会让更多人上当。

  求职陷阱防不胜防

  吉林省建筑工程学院石磊在求职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事。一天,石磊的手机显示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接听后电话里传来难听的咒骂。石磊挂断电话后,同样的号码再次打来。如是,电话打了5次,每次都是咒骂声。忍无可忍之下,石磊关闭了手机电源。其后,石磊在外地的家中接到电话,说他被捅伤,头部严重出血,需要3万元手术费和家人签字做手术,要在半个小时内到长春。

  石磊家人接到电话也很怀疑,询问对方如何得知家中的电话号码。对方说是群众提供的,并表示如果不能前来,要尽快汇款,否则石磊会有生命危险。石家人挂断电话后仍不放心,打石磊电话却一直关机,于是找到石磊的同学,同学表示会马上回寝室看看。石磊在关机10分钟后重新开机,即接到家人的短信。而他的同学也很快赶回了寝室。骗局因此未能得逞。“同学里面遇到类似情况的很多,尽管不是新花样了,但家里人因为担心而汇款从而让骗子得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刘凤艳,最近求职时也险些上当。一家保险公司招聘讲师,刘凤艳交了300元报名费,结果却发现,一进来单位就要求进入培训,几项培训费下来需要三四千元。“这投入也太大了吧,根本就是陷阱,看来只能让300元报名费打水漂了。”刘凤艳无奈地说。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几位同学也表示,求职中也遇到过类似要求缴纳几千元培训费的情况。

  另外,在大型招聘会上,往往有很多流窜着的“秘密招聘”。

  前不久,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长飞在招聘会现场多次被几个流动招聘者拦住,他们通过一番交谈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岗位,然后对号入座告诉应聘者,“我们缺这样的人才。” 最后的结果是,这些所谓的大公司多是一些做推销的,“多亏我辨别能力强,否则就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迷糊了。”长飞说。

  而吉林大学的马佳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还是在学校体育馆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呢,招聘会最后一天,很多单位都已经离开了,现场比较空,一个30多岁的男人一直东张西望走来走去。后来他拦住我,问我英语水平怎么样,说是去澳大利亚一个什么公司做翻译。我一听就觉得是骗子,理都没理他就走了。我注意了一下,他总是拦住女孩子问,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多数大学生上当后选择“忍气吞声”

  吉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志宏说,整个社会的就业市场都存在欺诈和不安全因素,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由于大学生刚刚接触社会,没有什么经验,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稚嫩”的一面,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遇到欺骗行为的毕业生多数都没有投诉过,而是选择默默吞下,再继续找寻其他的工作。石磊说:“有陌生电话号码来电,都不知道该不该接。接了怕是类似的情况,不接又担心是真正的用人单位。”

  刘凤艳认为,现在求职竞争如此激烈,实在没有时间来计较受骗上当的得失,有投诉的精力不如在找工作上下下工夫,再说投诉了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就当是一次教训吧,下次自己把眼睛擦亮一点就行了。”内蒙古师范大学于红丽告诉记者。她说,自己身边其他上当的同学,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投诉这么回事。

  内蒙古慧聪律师事务所张献华分析说,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几乎还没有什么维权意识。此外,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学生不愿意付出维权成本。维权过程的确需要时间、耐心甚至是金钱,所以遭遇欺诈的大学生几乎全部选择放弃权利。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善良”无形中滋生了一些用人单位和不法分子的恶意行骗的温床。

  张献华说:“越来越多人的'沉默,则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上当受骗。”他建议,如果用人单位出现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或者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等不法行为,求职毕业生就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递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亟须堵上求职陷阱

  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引发其他社会问题。2007年全国有495万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机会,他们的求职安全问题急需重视。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认为,大学生在求职被欺骗和失败的情况下,承受的压力过大,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

  首先,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在遭遇挫折和打击后,忧郁悲观,很长时间无法解开心结。由于压力过大,清华大学化工系即将在2007年毕业的研究生洪乾坤坠楼自杀,类似的事件应引起我们警醒。

  另外,有的大学生在求职失败或者被骗后,如果看到其他同学因为一些原因“走捷径”,较快的达到目的地,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偏见。只看到欺骗倾轧,钱权交易,导致“一切向钱看”,甚至怨恨父母,怨恨社会。一心也想为自己找“捷径”,放弃正当努力和奋斗。校园里在毕业生中流传的“男靠家、女靠嫁”的说法,就是这种观念的衍生品。

  吉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志宏主任建议,首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体自行收集信息是一个方法,但是还是应该主要通过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的活动来求职。特别在网络求职的时候,更是应该三思后行,小心谨慎。在遇到欺诈陷阱等问题的时候,最好还是应用法律手段维权。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和相关法律常识的教育。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很多求职技巧、职业规划设计和维权法律意识等职场知识。有一些学生对课程不重视,学校也多是敷衍了事,这是不应该的。建议学校能够重视《就业指导》课程,让课程更有针对性,注重实际和实用,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案例,来给学生前车之鉴。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诚信档案”,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咨询。

  最后,政府部门要切实规范用工行为,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相关单位要主动介入到招聘会,对一些苗头不对的“招聘单位”予以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曝光。

  业内一些专家分析,掉入求职陷阱的学生,首先是缺乏戒备心理,另外则是受替代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念左右。高校毕业生拥有高学历,在就业群体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大学生应该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培养实践能力,进行储备和积累,尽量避免跌入求职陷阱。

【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2017求职陷阱案例分析07-03

求职陷阱的案例分析07-02

职场求职陷阱案例分析07-16

2016求职陷阱案例分析07-15

2015求职陷阱案例分析08-19

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201603-16

常见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08-25

2016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04-05

2015大学生求职陷阱案例分析08-16

2016求职陷阱经典案例分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