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风景区旅游攻略

时间:2022-08-08 14:38:19 旅游攻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攻略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剑门关风景区旅游攻略,欢迎阅读参考!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攻略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称“剑阁”。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海内。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9月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剑门风光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军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是剑门蜀道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和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作为四川省四大景观,剑门关首屈一指。历史上有说:“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是古剑门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总面积:186.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42平方公里。

  剑门关是数百里大剑山中段的一个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剑,俨然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具有极其重

  -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这里曾发生过一百余次战争、十多位帝王莅临并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近四千幅作品。当年蜀将姜维凭借天险,曾拒魏军十万之师于关外。现存诸葛亮建关的遗址,古老的寺庙,珍贵的碑刻以及著名的剑门四景(剑门细雨、梁山松涛、夕照绝壁、雪染翠云)和剑门四奇(姜维石像、千年紫荆、松柏长青、剑山石笋)。

  剑门关景区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剑门关楼、剑阁驿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公祠、姜维墓、邓艾墓、钟会故垒、金牛道、后关门、石笋峰、梁山寺、雷霆峡、翠屏峰、仙峰观、古剑溪桥、志公寺等。

  天下雄关

  原古关城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0正中悬一横匾,书“天下剑门绝壁

  [4]雄关”,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雄关天堑”。可惜,这座历经千余年的雄伟古关楼,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仅存一块长方形“剑门关”石碑。现关楼是1992年在原关楼旧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为壮观的仿古式关楼。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剑阁旅游业遭遇严重破坏,全县受损景区达7个,受损面积达100%,剑门关景区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恢复这个天下名关的风采,剑阁县下大力气进行重建和升级工作。根据同济大学编制的总体规划,剑门关景区将形成大剑门、志公寺、雷鸣谷、五里坡和翠云廊5大景片,光前4个景片面积就达75平方公里。整体风格为汉代风格,着力表现剑门关的雄、险、幽、深。

  旅游资源

  为了达到这一建设目标,剑阁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剑门关集雄、险、幽、秀、奇于一体,它除山雄关险之外,还以峡谷的幽深、翠云廊的秀丽、岩石的怪异、山洞的奇特而闻名,这里风光名胜和文物古迹甚多。现已开发的有:大小剑山“七十二峰”、仙峰观、梁山寺、翠屏峰、经皇洞、照壁、雷公峡、仙女桥、玉女峰、大小穿洞、舍身崖、一线天、石笋峰、后关门、营盘嘴、姜维墓、干河坝等景点。现在大剑山脚下有缆车可上石笋峰,然后攀登崖壁小径,顺环山天梯抵达山巅梁山寺和翠屏峰;或从后关门依山傍险的环山天梯抵达石笋峰,再从石笋峰攀崖壁小径抵达山巅。梁山寺,相传是南北朝时梁武帝来此修行而得名。翠屏山下的“经皇洞”,据传是唐明皇避”安史之乱”,经过该地,将金银珠宝、佛经藏在洞里面得名。在关楼东侧扼剑门关险的山顶是当年姜维列营镇守的“营盘嘴”,也叫“姜维城”。这里还有清代炮台遗址,右侧石崖上还刻有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亲笔书写的“第一关”三个字。这些胜迹和传说,给秀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风采和稚趣,更让游人流连忘返。在剑门关游览,能充分领略唐朝大诗人李白《蜀道难》的诗句中所描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神韵。

  翠云廊

  翠云廊俗称“皇柏大道”,北起广元龙潭、昭化,经剑阁到梓潼,东南至阆中,有“三百长程十万树”之说。蜀道两旁,古柏参天,浓荫蔽日,郁郁葱葱,亭亭如盖,行其道上,夏不知热,冬不晓寒。现存古柏8000余株,相传蜀汉大将张飞行军至此,因山路崎岖难以辨认,令士卒于蜀道两侧“植柏表道”,留下“张飞柏”的美谈。今古道绿荫森森,古柏参天,若一条绿色的翡翠长廊,形成“翠云廊”奇观。后人有诗赞颂:“桓侯翠柏雄千载,七曲旌屏百仞樯。”

  剑门豆腐

  简介

  “剑门豆腐”,指的是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剑门关生产的别具一格的豆腐。

  俗话说: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剑门豆腐是“剑门天下险”之所在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一绝。剑门豆腐品种之一

  [10]特色

  剑门做豆腐,都是用石磨推、拐磨拐,磨出的豆渣少,点出的豆腐不仅量多,而且柔滑水嫩,吃起来上口。在剑门关镇古朴的小街上吃饭,随便走进一家,菜单上全是豆腐菜品,一二百个菜名看得人眼花缭乱,没饱口福先饱眼福。

  豆腐是传统的大众食品,营养丰盛,能强身键体,疗疾美容,延年益寿,古代成为“龙脑”。“剑门豆腐”,指的是四川剑阁县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剑门关生产的别具一格的豆腐。

  历史传说

  椐史料记载,它源于西汉,先在安徽,湖北一些州郡的豪门贵族,达官显贵府第中制作享用,后流行到汉水,淮河一带。剑门关镇的豆腐制作技术起源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姜维在汉中被魏将钟会,邓艾打败后,退到险隘剑门关。当时姜维营中兵疲不能战,马乏不能骑,眼看蜀北屏障剑门危在旦夕。剑门一地方官忙向姜维献计:闭关三日不战,号今百姓家家磨豆浆,以豆腐犒赏士兵,以豆渣喂战马,待兵马体力恢复再战。此计确实很灵。使士兵和战马体力迅速得到恢复。三日之后,姜维仅引五千兵将杀下关去,大败钟会,使魏兵倒退数十里下寨,解了剑门危急。

  又传当年唐玄宗入蜀途经剑门,因身体疲劳,又思贵妃,寝不安,食无味,人们给他端来一碗剑门豆腐,他顿时胃口大开,一时高兴,便将这儿的特产黄豆封为“皇豆”。

  工艺特色

  剑门关镇的豆腐以剑门山区砾岩油沙石土出产的黄豆为原料,使用来自剑门七十一峰的“剑泉”水,经浸豆、磨浆、滤渣、煮浆、点浆、脱水等工序制成。剑门豆腐颜色雪白,细嫩鲜美,口感不涩,且有淡淡清香,并韧性极强。采用炒、炸、熘、烧、炖、蒸、氽、凉拌等烹调方法,可制作出200多个品种的菜肴

  剑门蜀道翠云廊景区

  [11]现在到剑门关吃豆腐,还能吃到它的创新菜哩!所谓创新豆腐,分为创形和创味两种。前者如水井豆腐,白盘中间倒扣一玻璃杯,杯中三分之二是清水,水面上飘着一朵萝卜雕成的小荷花。店家端上桌后嘱咐:杯子是看的,不要碰。杯子周围的什锦豆腐才是吃的。食客们便一边吃、一边看、一边猜这道菜是怎么弄出来的,一顿饭平白增添了许多热闹。

  而创味菜的典型是怀胎豆腐。这是一道象形菜,盘中有十几个金黄色椭圆形的豆腐球。整盘怀胎豆腐像怀胎的母兔,兔肚子是鸡蛋包豆腐、豆腐包肉馅,层次分明,各层味道迥异。

  四大特色

  千百年来,剑门人民创造了很多制作、烹调豆腐的方法,使之逐步形成了特色显著的地方名产。与其它地方的豆腐比较,它的突出特色有四:一是颜色雪白;二是质地细嫩;三是韧性极强,无论切块、拉条、开片、切丝都得心应手,随意成形,不碎不烂;四是味道鲜美,就是距剑门30公里的剑阁县城里做的豆腐也比不上。据悉,县城和其它地方将到门制作、烹调豆腐的好手请去,但做出来的豆腐无论颜色和味道都相差很大。致其原因有三:一是剑门的大豆种在剑门山区的石沙地里,土质干燥,透风良好,产出的大豆蛋白、脂肪含量高;二是制作剑门豆腐的水,是来自剑门七十二峰的泉水,有丰富的矿泉质成份,所以豆腐特别好吃;三是制作方法精细考究,技艺独特。

  豆腐之乡

  剑门豆腐很讲究烹调方法,有炒、炸、焰、烧、蒸、煎、炖和凉拌等80多个品种,近年来随着剑门三国文化的开发,又制作了灯笼豆腐、怀胎豆腐、草船偷箭、水淹七军、八阵图等十多个新品种。剑门场仅千余人口,但经营豆腐的店家就有130多个。人们一进入这个古老的场镇,就仿佛到了“豆腐之乡,只见店内桌上摆着豆腐,锅里烹着豆腐,笼里蒸着豆腐,旅游剑门的中外游客和川陕公路上来往的行人进餐也无不在吃着豆腐。

  剑门豆腐不仅质优味鲜,而且物美价廉,豆腐店经常承包豆腐席,每桌三、四十元不等,按质论价。一、二人进餐时,随点一两份,只需几元钱就可饱食一顿。总之,当你游览剑门雄关之后,再细细品尝一下剑门豆腐,真是难得的享受。

  拓展:剑门关历史典故

  血战剑门关

  川北盆周剑门山脉为龙门山支脉,东南延绵数百里,群峰突兀,沟壑交错,峻岭横空,关隘险绝,其山之中段有两崖相对如门,故名“剑门”。

  据《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唐代诗人李白感叹其雄险,留下“剑阁峥嵘而崔嵬”的诗句。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畏途巉岩不可攀”即指此地。三国时期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10万精兵径逼剑门关欲取蜀国,蜀军大将军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拒10万魏军于关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隘之险要犹见一斑。

  1935年4月,敌第28军邓锡侯部宪兵司令刁文俊率3个团防守剑门关,并以此为中心组织起面北防御。剑门关北面水流平稳,南面水深流急,刁文俊断定,红军若渡嘉陵江只能从剑门关北面,只要把牢剑门关,再由陕南胡宗南部在关北70里外的广元一线布防,可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红军一旦进入,必遭歼无疑。刁文俊部加强沿江防御工事,毁坏沿江船只,扬言:“就算他红军能渡过嘉陵江天险,也插翅难飞过我的剑门关。”然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四方面军偏偏从剑门关以南渡江,并一举突破敌沿江防御工事,使刁文俊苦心布置的以剑门关为中心的面北防御彻底落空。

  红30军和31军先后到达剑门关地区,对敌形成三面包围之势。4月2日11时许,攻击全面展开,敌拼命反扑,几度拉锯。刁文俊依托其坚固的工事,将所有轻重火力汇成一股股炮风弹雨,向我军不停倾泻。而我军力有限,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决定集中使用迫击炮和机枪,掩护突击队对敌各个集团工事实行逐点攻击。几个回合的恶战下来,敌军阵地仅剩最后一道防线,而突击部队经过长途奔袭和一天一夜苦战也渐渐显得力不从心。王树声当即决定调陈康率领的预备队向敌主峰阵地发起冲锋。陈康率领2营战士迎着敌军的枪林弹雨猛扑主峰。猛然间,陈康感到左臂热麻麻的,用手一摸,已是黏糊糊的一片血,卫生员见状急忙赶来包扎搀扶。“我没事,快去照料其他同志。”说话间,前面又有几个同志倒下,红军被敌人炮火压在一个土坎下抬不起头来。

  王树声命令炮兵连长必须打下敌人主峰上的大暗堡。随着3声炮响,敌主峰上的工事应声崩塌。2营利用土坎重新组织好战斗队形,趁着敌人炮火稍松再次发起冲锋。2营政委鲍英跃身前冲,胸部连中数弹英勇牺牲。政委的牺牲更加激起2营将士的斗志,陈康右臂一挥,高喊:“为政委报仇,同志们,冲啊!”霎时,匍匐的红军勇士们一跃而起,一时间,冲锋号鸣、机枪怒吼、炮弹轰响震荡山谷,2营全体将士一鼓作气冲上山顶。失去工事的敌人如同被捅了巢穴的蚂蚁,你争我夺往关上逃窜。陈康命令全营穷追猛打。前路受阻后退无门的残敌被压到一个不足300米宽的山沟里,红军居高临下,手榴弹如漫天冰雹落下,炸得敌人烂成一锅热粥。见状,曾经骄横的刁司令只好带了几个亲信催马向关上逃命。红军紧追不舍,刁文俊在慌忙间勒马不及摔下了万丈深渊。战至黄昏,红军全歼敌军3个团,一举占领了敌人所谓“插翅难飞”的剑门关,打通了进军川西的道路。

  “攻下剑门关,好比得四川。”雨后的剑门关经过战斗的洗礼,路旁的松柏更加青翠欲滴,满山的杜鹃花映红了剑门关,照在红军的脸上宛如飞起的红霞。

  剑门关纪行

  从连通川陕的108国道上远远看去,天边有座奇特、雄伟的大山,山峰形若利剑,刀削一样的峭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走近些,方才看出峭壁之高难以置信,少说也有几十米,横空出世,一字排开几十里,俨然一道城郭。朋友告诉我,这就是大剑山。顺着他手指看去,绝壁中间有一个缺口,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剑门关。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最初是从唐诗中听说剑门关的。诗仙李白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剑门关,方知前人所言非虚。一条石阶山路蜿蜒而上,两侧都是数十米高的悬崖绝壁,剑门关雄踞山路的制高点。丢块石头下去就能砸倒一大片,易守难攻。

  在城楼上有副对联:风月无边北望秦川八百里,江山如画万古天府第一关。站在城楼上体会到这副对联的意境——遥目北望,大好河山,历历在目,气象万千,壮阔无垠。

  据记载,剑门关发生过100多次战争,有十几位君主来过。史书往往是枯燥的,只有文学形象生命常青。一部《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超过了浩瀚的二十五史,剑门关是三国故事重要的展示现场。

  进剑门关过双孔桥,刘备的塑像倚马而立,踌躇满志,远眺剑门关外。显然,这是刘备跨越剑门关出兵夺取汉中时的情景。刘备在211年应割据成都的刘璋之邀进川。3年后,刘备反客为主,夺取成都。215年曹操打垮了汉中的张鲁,在边境上和刘备集团直接冲突。218年,刘备亲自领军出剑门关,打败了曹操部将夏侯渊,占据汉中。

  若要形容剑门关的地势险要,莫若直接引用李白的诗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在冷兵器时代除非是疯子才会仰攻剑门关,剑门关如此之险,好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被攻破。可是,天险是否可靠?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过了刘备塑像再走不到100米,就看到一组非常生动的群塑。姜维拄剑而立,前面三位武士或仰天长啸,或低头沉思,或悲愤欲绝。剑门关并没有失守,却失掉了坚守的意义。守关将士还没与敌人交战就彻底输了。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刘阿斗开城投降,下令叫驻守剑门关的蜀军缴械。坚固的剑门关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马奇诺防线一样,任凭再坚固也是毫无用处。事情就是这样具有讽刺性。

  守关有用没有?防防小偷、流寇还行,正经派用处,够呛。

  明朝时大修长城,结果却很悲惨,江河破碎,崇祯皇帝吊死在景山。顺治、康熙根本不修长城,却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在崇祯年间,清朝八旗数次突破长城,长驱直入。顺治入主中原之时,信心十足,根本没有把长城当回事情。世界上恐怕没有能超越剑门关的壁垒,如此坚固的剑门关尚且不能挽救蜀汉,还修什么城墙?闭关自守,看起来好像合乎逻辑,实际上是胆怯、无能,往往误事。

  许多人看《三国演义》都有一个误解,好像诸葛亮一死,蜀国就完了。其实并非如此。刘备只当了两年皇帝,在223年去世。在此之后诸葛亮才正式执掌政权。诸葛亮死于234年,执政11年,治理蜀汉颇有政绩,国力充实。他七出祁山,主动进攻,打到了武功县的五丈原,离长安已经不远了。那个时候剑门关是蜀汉的后方,并无战事。这恰恰证明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263年,姜维带兵镇守剑门关,阻挡钟会带领的十万大军。没料到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灭了蜀汉。不过邓艾这样做在军事上是否合理、稳妥?邓艾只带领2000人马越过摩天岭,裹着毛毯从山上滚下去。就算人可以滚下去,粮草呢?下去这么几个人,打家劫舍还差不多,攻城野战,痴人说梦。

  可是,就是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事件出现了。就算是把邓艾在后方的兵马全部调上来,也不过3万人,怎么能够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如入无人之境?只有一个解释,蜀中老百姓已经离心离德,蜀军无心恋战,没有人肯出力,一见敌军,纷纷逃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相互攻战,经济凋败,人口骤减。从18路诸侯讨董卓算起,厮杀了60多年,到了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蜀汉人口还剩不到200万。在曹操实现军垦屯田之后,中原经济逐步恢复,曹魏人口差不多2000万。双方经济实力相差十倍。对于蜀汉来说,倘能速决,或可取胜,如果拖成持久战,双方对等地耗资源、耗人力,蜀中百姓的人均负担将远远超过中原。胜败之势已成定局。

  是不是经济规模大的一定能够取胜?那可不一定。在历史上新生、弱小的一方战胜强大、腐朽一方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新陈代谢要有一定的条件:弱小方取胜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有一个奋斗目标,有面具有号召力的旗帜,能够团结队伍、争取民众。第二,要有一个久经考验的领导核心。诸葛亮高举匡扶汉室的旗帜,手下带领久经战阵的虎狼之师,廉洁奉公,军纪严明,治蜀宽严得济,虽然连年出兵,税负和劳役都很重,但是蜀中百姓拥戴诸葛亮,大家有个信念,打下天下,好日子就在后头。因此,诸葛亮出兵北伐有群众基础。

  可是,诸葛亮死后,继任者又连年用兵,只能横征暴敛,蜀汉经济承担不了这样巨大的负担,人民生活贫苦不堪,人心涣散,纷纷逃亡。在经济上已经处于崩溃边缘。核心没了,蜀汉焉能不亡?剑门关再险又有什么用?雄关不足恃,天险不足凭。人心才是捍卫江山的钢铁长城。

【剑门关风景区旅游攻略】相关文章:

剑门关旅游攻略11-11

太湖风景区旅游攻略10-13

太湖风景区的旅游攻略04-19

木兰山风景区的旅游攻略07-12

红海滩风景区旅游攻略11-08

响水湖风景区旅游攻略11-13

稻城亚丁风景区旅游攻略09-29

昆明石林风景区旅游攻略09-02

黄花沟风景区旅游攻略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