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时间:2023-03-07 17:00:10 松涛 职业规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请好好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那么你知道职业规划是用什么方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以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4个步骤:

  一、自己评估。

  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她说:一般的大学生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

  二、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如毕业后进入国际知名管理顾问公司从事研究分析、咨询工作。短期目标设立一般是素质能力的提高,或有用证书或考试的通过和获取。

  三、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例如大学四年里你将如何制定计划

  四、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大学生应如何去培养自身礼仪

  荀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名言直接的彰显了“礼”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时代的知识分子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要着重大意义和必要性,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对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首先它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它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而其实际行为却连基本道德水平也达不到,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对于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礼仪修养,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大学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礼仪,才能让其成为习惯,成为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优雅气质。很多人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自己感觉做的还可以,但实际平时也有很多时候没有很好的注意自己的礼仪修养的培养,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地方、很多细节做的还不够好。只有人人注重礼仪修养,了解它的重要性,让礼仪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充满魅力,才会是真正的“礼仪之邦”。

  大学生初入职场如何跟人交流?

  侄儿子到工地上实习,那天给我打个电话,讲述自己初入职场遇到的问题。那天他被安排到施工现场负责监督工人浇筑一个涵洞的混凝土。工程部长带他到了地方,交代他等浇筑完,下班的时候把验收单拿回来,就办别的事去了。

  结果因为各种原因,计划下班前就能干完的活要推迟到晚上8点左右才能干完。他看了看表,已经6点了,到下班的时间了。可活还没干完,验收单还没法签字。那个施工现场他是第一次去,人生地不熟,没一个人是他认识的,手机刚好又没电……他很纠结,不知道到底该下班回去,还是留下等活干完拿到单子再回。回去,怕完不成任务被骂;留下,怕回去误了饭点后勤领导说他,毕竟是集体食堂,不按时回项目部也不打招呼,又是个实习生,别人难免担心他出了什么事。

  左思右想,最后他决定把单子交给工人,说干完了填一下这个表,然后就按时下班回来了。回到项目部,在食堂遇到另外一个施工员,问他工人的活干完了没有,验收单拿到了没有?他如实回答说没拿到,因为没浇筑完,但过程什么原因没具体说。那同事一听,说你怎么会活没干完就回来了?中间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监理去检查没施工员在现场怎么行?

  他听到这话,心里很慌,也很难过,觉得领导交代的事没办好,犯了错,生怕被领导批评,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给我打电话一开始也没说清楚什么事,我以为就是问候问候,到了临挂电话才说出自己的困惑。

  我了解了具体的情况,跟他说了说我的想法,最后他跟领导、同事做了很好的沟通,排除了心中的烦恼。其实这是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都遇到的沟通问题:因为环境陌生的原因不知道如何跟人交流。

  分享我跟侄儿子交流的观点:

  一、领导交办事情,首先要把工作任务和目的问清楚。比如侄儿子的这个例子,领导交代工作任务的时候,要问清是一定要等混凝土浇筑完拿到单子再回,还是可以按时下班或者怎么安排。

  二、沟通要及时。如果上面的任务和目的忘记问了,或者出现突发状况,要及时向领导沟通汇报。当时手机没电,可以跟旁边的工人沟通一下借个手机打个电话说明一下状况(与陌生人交流也是职场新人跟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实在不好借别人的手机,那回到项目部后,手机充了电应该及时向安排任务的领导报告工作的进展情况,请示领导下一步该怎么办,而不是只在那干着急而已。

  三、汇报工作要逻辑清晰,抓住重点。初入职场,总担心自己犯错了被批评,汇报事情的时候会避开重点,思路不清,说了半天没说到点子上。比如侄儿子这事,向 工程部长汇报的时候,要简明扼要的汇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了什么状况,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自己是如何处理的,现在的状况是怎么样,如果真的犯了错,领导也好根据情况采取挽救措施,不至于造成更大损失。

  四、良好沟通的基础是对事物的深入了解。比如侄儿子出现这样的困惑,是因为对工作的流程不了解和经验不足,才导致逻辑思路不清晰,遇到状况不知道如何是好。这就要求职场新人更加深入地去学习,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大学生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相关文章:

HR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10-27

hr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02-1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每个年级应如何规划03-0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每个阶段应如何设计02-14

大学生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12-08

大学生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02-15

大学生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02-17

大学生职场规划应如何打造07-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