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外企求职的误区

时间:2023-04-05 10:18:19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出外企求职的误区

随着中国加入WTO,作为中国经济最前沿的上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所关注。他们努力在上海的分公司中推行本土化政策,为国人进入外企亮了“绿灯”。但求职外企的几大误区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日前,记者和上海一家著名猎头公司的老总聊起了天。
误区一:重学历 轻实践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着一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就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的人才。在他们中间,普遍有这样一个想法:“只要我出自名牌大学毕业,在上海就不愁找不到好的工作。”但在外企眼里,有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当然好,但他们更看重你的实践能力。即使的学历只是一般,但如果你在求职时能表现出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那就会获得非常的欣赏。
外企不会在给你大把钞票的同时,还会给你大把的时间慢慢学习和摸索。他们希望你是那种去了就能开始工作工作了就能给他们带来赢利。他们也会给你培训,但这是在你对本工作已经是驾轻就熟的情况下,让你进一步的提高,为他们赚取更多的利润。
误区二:重“通才” 轻“专才”
有一个“海归”在美国呆了11年后回国发展。刚回来时,他可谓是踌躇满志,自称非著名外企不去。可几个月的求职,碰得他“头破血流”。很多原先对他颇感兴趣的外企看到他的简历后都没有再给他回音。原因就在于他的简历上写着他在美国11年做过“政府秘书、消防员、银行职员、教师”等各种职业,可以说做过很多行业。可这样就让他各方面都是略知一二,除了一口熟练的英语,没有特别精通的。(而在21世纪的今天,熟练的英语已是一个国际化人才必备的条件了)。
外企比较在乎你在本专业上的工作经验,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外企之所以要在上海的分公司推行本土化进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土的专门性人才对各方面都比较精通,是“地头蛇”,可以大大减少他们的开支。
误区三:重利益 轻感情
在很多人眼里,去外企就是为了赚钱,钱赚少了就跳槽。“资本家的工厂里,怎么会有人情可言。”这是一个应届毕业生去外企应聘前对记者所说的话。可实际情况呢?一位在外企工作多年的人事经理告诉记者,其实外企的老板非常在乎下属员工对本公司的感情培养。在他们看来,一个只重利益而对企业没有感情的人是不可靠的。他们希望你对企业有感情、忠诚。
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在华招聘时,基本上只要应届毕业生,最好是没有在别的公司任职过的。这样他们可以对新员工进行从头到脚的对企业感情的灌输,把员工培养成“蓝色人”。  

走出外企求职的误区




【走出外企求职的误区】相关文章:

走出简历误区03-07

职业规划帮你走出求职误区12-11

怎样走出求职十一大误区11-11

职业规划帮你走出求职误区11-11

走出养生的心理误区04-28

走出面试误区12-13

走出监理误区当务之急06-07

走出简历写作误区03-18

女性创业 走出心理误区03-18

如何走出托福写作误区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