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7 09:11:59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通用7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通用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1

  数一数看似一节很简单的课,数,谁不会呢?当然,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数,也都能数对了,不过在教学的时候,我更看重数的方法。

  在数大树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不同的数法: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四个四个。最好的当然是四个四个数,不过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一个数比较好,因为这样的数法才能让他们确定自己对不对,也才是适合他们的数法。数小鸟跟大树是类似的,可以一个一个,也可以两个两个。

  在数小飞机的时候就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很巧的是,我在两个班请的第一个小朋友说的都是错的。有的孩子错是因为没有看到被遮住的那个,还有的是没有看完整。这其实也是该年龄的孩子常会犯的,观察事物比较粗糙。不过,经过其他孩子的解释后大家都找到了原来没有看到的。

  其实这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数蝴蝶和小花。我原本请孩子上台数只是为了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不过却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孩子上台后就开始拿着教鞭指着一个一个数,等他数完我发现他数的非常有顺序。我当时是有些兴奋的,于是我问:“他数的好不好?”答:“好。”我接着追问:“好在哪里呢?”没想到,也有孩子注意到了,我请了一个回答:“他数的很有顺序。”追问:“按什么顺序?”答:“他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接着,我还顺势带出了其他顺序以及做记号的方法。

  数是简单的,但是却也有这么多花样,孩子你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吗?我选择相信你们!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2

  《数一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通过一幅美丽的校园图,有红旗、鲜花、树木、楼房、白鸽、老师、学生等不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反思本节课,有以下三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怎么样的数才是合格的数?在数白鸽和树木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数,巡视发现有的孩子是眼睛观察后直接判断,有的孩子这边数数,那边数数,也有的孩子会一个一个数过去。请选择一个一个数过去的孩子上来到投影这里数,下面的孩子感受有序数的过程,感知“有序数和杂乱数完全是不一样的'。”

  2、怎样才能做到有序?有序的标准是什么,就需要通过孩子的数让大家观察发现,原来数的时候要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的顺序,才是真的做到有序。而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是一种约定俗成,在之后的学习中比如从前往后也往往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3、如何不重复不遗漏?知道数的顺序,往往还是会数错,怎么办?做记号!比如在数图中有几个男孩时,有的男孩在踢球,有的在玩单杠,并不像树木或白鸽那样成一条直线,而是散落在操场的每一边,这给数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从左往右的时候还需要从上往下,纵观全局,往往也会遗漏和重复。因此,在数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做记号的重要性。比如数一个勾一个,或者数一个画一个圈或其他符号,整个过程需要老师带着全班一起完成。完成后再感受做记号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感悟通过做记号可以达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效果。

  在上课过程中,要做到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是需要有顺序的,需要做记号的。从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来看,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数的方法,但个别孩子还是会杂乱无章地数,需要在后续学习中继续跟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3

  核心提示:今天上第一节新课——数一数,问题有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节奏慢,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新课上完了,习题没来得及做。主要原因是维持课堂秩序,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塑造良好的课堂纪律行为。

  今天上第一节新课——数一数,问题有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节奏慢,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新课上完了,习题没来得及做。主要原因是维持课堂秩序,培养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塑造良好的课堂纪律行为。当然还有我的教学语言过于啰嗦,话多,实在值得反思。

  4班上课伊始,课前准备有待加强。收拾学具盒,摆好数学课本花了一些的时间。然后就是各种整纪律,但是效果却是一般般,我一方面舍不得花太多时间整纪律,一方面孩子太闹,又不得不停下来整纪律。这就导致纪律没整透,孩子依然闹。今天我用了投影,结果很多孩子很好奇,一直问:老师这是什么?上课的时候,郭林轩就在讲台前跑来跑去,一会儿动动幕布,一会儿摸摸投影机,我在展示学生作业的时候,郭林轩就在碰投影,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我就应该停下来好好整治他,只是随便说一说,没什么效果,他依然我行我素。最气人的是郭林轩一会儿碰这个,一会儿碰那个,带着其他小朋友也开始闹腾。龚文轩就是极受影响的一个,今天很开心地在讲台上跑来跑去,被我吼回去了。5班的许睿聪也是,一直要上厕所,声音很大,直接走到你面前,想不理他都不行。所以今天总结下来就是一半的时间在整纪律,但是也没整透。

  一年级的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使劲表扬。不只是回答得好的'同学要发积分,只要站起来回答了问题,和答案相关的就可以发积分。像郭林轩只要他坐得住就可以发积分,安安静静地坐在课堂上就行。许睿聪也是。不要吝啬,要用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不要吼孩子。才开始不能吼,不仅自己嗓子受不了,孩子也会对你厌恶。整纪律的时候一定要达到效果,不能因为时间问题就放松要求,我让你们在什么时间内做完什么事情就要做完。切记拖拖拉拉。

  3、有些问题可以一带而过,学生精彩的回答要大肆表扬,今天周优悠回答数小鸟的时候就说2个2个地数,已经会分群数数了,有乘法的基础在里面。

  4、一定要让孩子介绍自己数的方法。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5、同伴交流合作的时候,左右不分。

  6、一定要有积分奖励、物质奖励。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4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1面红旗”、“有7只小鸟”、“有4个垃圾桶”“有5朵花”等等,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同学们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数了的用手盖住”,“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编号”,还有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单杠有几个?”……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数完图中的数,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窗子几个?”、“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布置学生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5

  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数物体,比如数人时可以先数女同学有几个,再数背书包的女同学有几个,再数扎辫子的女同学有几个等等,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6

  一年级学生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我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反思:

  一、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此材此图,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老师的要求。

  二、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例如,在教学数20以内的`数时,我让学生各自数一数: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当学生不约而同报出20根后,我又说你是怎样数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被我请到的第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根一根地数到了20根。我又问谁还有不同的数法吗?这时我看到了一张充满自信的脸举出了稚嫩的手,他站起来,说出了触动大家心弦的数法:我是1根1根地数到20根的。受他的启发,四根四根、三根三根等数法顿然而生。我不失时机地称赞道:"××同学那样专心听他人的讲话,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更好的方法,真棒!"作为教师,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7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首先运用轻松的谈话:“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此处安排数手指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放松,并且让学生了解点数的方法,做好参与数数活动的准备。

  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挂图,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按数量的多少数,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

  在认读1~10各数环节,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这样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此处建议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在数身边的实物环节,安排学生数身边事物的数量,“你有几枝铅笔?几把尺子?第一组有几位同学?班里有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墙上贴了几个字?”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堂课的设计还是吸引了这些刚刚走入课堂的孩子,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高高举起的小手,“还有,还有”的声音,于是临时决定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在脑子里数数自己家里的事物,然后在小组里说给同学听,课堂气氛活跃,看似学生都能数数了,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随后出示练习题,学生的学习情绪很不错,但数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有1/3的.答案是错的。这个教学结果使我要进行反思了。

  许多学生没入学前就会数数,这里学生需要的是掌握数数的正确方法,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达到不重复、不遗漏的目的。这节课看似轻松、愉悦,但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是否真正提高了数数的能力呢?很可能这节课有许多学生只是当游戏玩了一通,这节课看似以学生的需求出发了,实质是我还是被学生牵着盲目地走。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适时地给与引导,把学生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提升有机的结合,才会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12-05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06-06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11-04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5篇06-06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5篇)06-06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01-0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10-2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反思03-09

小学《数一数》教学反思10-2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反思(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