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11 17:36:06 晓怡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精选12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2

  成功之处:

  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

  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最佳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3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4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

  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整堂课以“大卖场”为背景,用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饮食与健康”话题引入教学,让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健康生活小常识,又激起学生很高的学习欲望。从琳琅满目的大卖场中选择自己想了解的商品信息,进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得自然、轻松。有探究的乐趣、有成功的体验;有学习的机会,有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了解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内容,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它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或终生学习。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四种本领:即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小培养起探究精神,义不容辞。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5

  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三年级难度又有所提高。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搭配食物”创设情境,引出搭配问题,并以此理解搭配的数学思想。接着,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算一算”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来解决“俩件上衣件与三条裤子的搭配问题”,渗透组合思想,发展符号感,并使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提升。在排列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比较有序排列与无序排列,使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

  在合作探究中,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6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五辨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7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并且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几分之几的认识。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传授新知识之前,我先进行复习导入,让学生温故几分之一的内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说说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底表示什么意思。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仍然让学生思考每道题的意图和如何解答。力求做到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节课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重点基本上把握,但花的力气不够,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均分”,做好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这些方面的缺憾都值得我今后思考和改进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8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爸爸今年35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小明今年几岁?像这样的题目学生基本上不会去做加法减法或者乘法,因为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都会做除法。当然也有的学生会猜数,用验证的方法做。35是几的5倍?这个数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算出来。这道题如果我不去挖掘它,没有人会做错的,他们都是没有办法才做对的。但是为什么做除法绝大多数学生肯定说不清楚。所以在学生做对的基础上我要求他们画图,运用这个直观的'线段图来说想法,找到关键句,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把小明看成一份画一格,爸爸就是5格,这5格就是35岁,那么一格就是7岁。让学生搞清楚两者的数量关系,为什么要做除法?这个问题也是这题的关键,学生能说清了那么这节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9

  三年级下学期的第一单元是《方向与位置》,这是“图形与几何”的范畴,需要孩子有很强的空间意识并且要有足够的生活经验进行支撑,所以这一单元的教学有难度。

  当我在备课时我意识到要先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并且要让孩子在脑海里形成4个基本方向的框架,比如说: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从哪个方向落下?从而发现与东相对的一定是西。至于南、北的确定,我借助了生活中经常会说到的一个方位词:东南西北。提问孩子:生活中为什么要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为什么不说“东北西南”?然后将4个基本方向出示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图和我们平时的习惯用语有什么关系?很多孩子很快就发现:因为东的下一个顺时针方向是“南”,而“南”的下一个顺时针方向是“西”,“西”的'下一个顺时针方向就是“北”,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习惯用语其实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这样孩子如果找到了一个方向,按顺时针的排列就能找到其它三个。

  通过这样的设计很多孩子能够根据一个方向迅速辨别其余3个方向并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孩子们在不断的练习中找到了规律,这位后面4个斜方向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0

  本节课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导入新课时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提出乘法问题,并请全班同学帮助列式解答: 25×30,板书两种计算过程,让学生自己比较哪种简便,使学生产生最简便计算的意识。再提出一个乘法问题,要求用简便的计算方法计算,正好对应了书中的试一试,这样设计既灵活地运用了教材提供的情境,又尊重了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还运用了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教学“想想做做”时,第1题计算之后,着重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添上的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巩固简便笔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1

  两位数进位笔算课上完了。课堂上,我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在乘的时候要记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得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要求,但是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仍然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1.漏进位。在计算时孩子们常会出现贪快不进位的情况,一旦漏掉进位,在下一个数位的计算上就容易遗忘出错。

  2.忘记了要“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计算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时,加法也“依次加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了。

  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必须严格按照计算顺序一步一步去乘,碰到有进位时,要先对准前一位下面进几,千万不要漏掉把进位的数与乘积相加。为了减少计算上的错误,需要多练习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如:6×8+7等),这类口算的熟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正确率。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地多补充些相关练习,以强化学生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2

  今年接收的学生底子较弱,口头表达能力其差,数学语言没有几个能流利的说出来。实在是一个非常不行的班子。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似乎也被过去的老师的磨灭的干干净净,上课的情绪是非常的厌倦,难以调动。再加上这几年,我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带学生,跟班上的好处就是不怕学生不熟悉你的教学特点。而这个班,虽说只是三年级学生,可是厌倦数学的态度已经可以比拟六年级非常厌学的学生态度了。头痛!

  如何使这样的一班学生,重新喜欢学数学,激发出他们学习兴趣与激情呢?

  这两个周我都在不断的试图了解这班学生,试图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与过去的学习状况,可是毕竟我在他们班的时间有限,了解到的信息也仅仅限于曾教过他们的老师的意见。实际情况如何,我到现在还是不清楚。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始终离不开他们活泼、贪玩的天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了游戏来吸引他们。的`确,数学游戏虽然不是非常的刺激,可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上课能玩上游戏,还是挺有趣,挺吸引的。至于怎样利用学习数学的魅力来引导他们走回学数学的正确道路,暂时,还是操之过急。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06-1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3篇06-1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的教学反思(精选12篇)03-22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2-0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2-15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测量》06-1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反思06-1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0-2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