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海燕》教学反思

时间:2020-08-31 10:54:34 初中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课文《海燕》教学反思

  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我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配合较好。执教完毕,我对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进行了认真地反思。

初中课文《海燕》教学反思

  结合我的研修主题“339大循环”实践探究来看,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表现在:

  一、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注意了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提问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

  三、提问紧扣“三维目标”,努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纵观教学全过程,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进。

  一、提问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但答疑却未面对全体学生,冷落了坐在后排的学生;

  二、一直在按教者的预设问题进行教学,缺少灵活机动的课程调整,因而显得教师成了导演、学生当了演员的局面;

  三、纵观教学目标来看,教者的问题设置较多,就教学难点来看,有关象征手法的理解问题设置较难;

  四、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对学情把握不准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个环节没有落实好。只是在展示表格后,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可提出的问题,未能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虽然我知道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问了多少个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会质疑。但由于学生兴趣、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要真正实现“会提问、会思考”,在农村学校还是有难度的。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提升个人执教能力,尤其在课堂提问方面有所长进,我综合各位评课教师的意见,将努力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一、要在语文兴趣中培养全体学生的问题意识,答疑能力;

  二、以后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要适量,围绕“三维目标”,让学生在预习时锁定“问题”,课堂上交流“问题”并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进行讨论;

  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提问、答问的技巧。

  尽管高效课堂的呼声不止一次地在我耳边响起,尽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早已被我们采用,但离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这个目标还有一大段距离。由于农村学生基础较差,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太端正,所以课前预习环节有学生做不到,这也给新课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本应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需要几节课才能完成。

【初中课文《海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课文《拿来主义》教学反思09-15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12-24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12-05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1-07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1-10

初中体育教学反思12-22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2-02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01-08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2-13

【热门】初中地理教学反思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