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

时间:2020-11-22 10:15:5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

  什么是行动研究呢?学者们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有的说:“行动研究是社会(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所从事的一种反思研究,它旨在改进参与者自己的社会(或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实践的确当理解。”这一定义指出了行动研究的反思性质和行动研究的目的。有的说:“行动研究是对具体社会情境的研究,它旨在提高该具体社会情境的行动质量。”这一定义指明了行动研究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还有的说:行动研究是“为了弄清现场面临问题的实质,引出改善事态的行动,由现场人员和研究者协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改善实践”。这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描述性定义,规定了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由于每一种模式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是一致的。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计划的每一项工作就是理清行动研究者的困境,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计划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计划意味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以能使行动研究活动更具有预见性。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角色变为研究者和学习者。在研究和学习中,教师与专家、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共同合作。教师是从事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他们最了解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或疑惑有最深切的感受,进行合理、科学和有效的教育、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的愿望最为强烈,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最适合他们在从事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行动(教育、教学工作)与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起来,探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实践工作接近合理、科学、有效的目标。日渐深入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和设施等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新、在情感与技能上适应,并需要教师对之做出评价,这种压力成为许多教师从事研究的动因。可以认为,行动研究是培养和促成“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一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的教学任务是常见的,并且在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教学、同样的教师,这些班的成绩就是不一样,有的班成绩好,有的班成绩差。作为教师,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差距在哪,为什么会有差距?我在教学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所教的两个平行班成绩差距很大。为什么分班成绩几乎是同样的两个班,我同样地教学,却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一班如我期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二班却让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是一种失败。当时我想:“我是不是需要改变或调整二班的教学改革,或者说在二班的教学改革我是否需要放一放?”。改革是一项尝试性的工作,谁也不能保证它完全成功。当我在教学中碰到困难的时候,最初的感觉是要停下来,而不是换一种方式,或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在我与其他老师合作进行的研究中,我对这个问题尤其关心,用着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这与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是分不开的。行动研究之所以能在中小学教师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在于行动研究是一种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是行动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于是,我设想了多种可能的原因。也许两个班的基础确实不一样,分数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性的情况;也许两个班的班主任对数学的态度不同。开始我老抱怨二班的班主任不配合,其实我不能判断,或者至少从我收集的资料来看,并不能证明这一点。我想利用二班的自修课去讲一下试卷,而二班的班主任想去上化学课,并且上一周的自修课也是被我占了。之后我一直认为二班班主任对我的教学工作不是很支持,并且认为这是造成二班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据其他老师对他的了解,他并不是这样一个教师,他当然不希望看到他所任教的班里学生的成绩差,并且我也亲眼看到他在班上与同学们一起分析班里成绩差的原因,并要求他们好好学习,不要让老师失望。不过,由于我的成见,我在一班上课情绪饱满,在二班上课的状态没有一班好。有一次,同事对我说,“你对二班有偏见”。我当然没有否认他的观点,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在二班上课,感到一种思维受阻的感觉,而在一班,感到学生与我的距离很近”。

  问题可能就在这里,二班的同学可能有点怕我。对于一个在教学中倡导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老师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这一点的。必须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我对二班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怎么会让学生产生那样的感觉?我觉得我对二班的同学没有偏见,甚至于因为觉得他们班成绩没有一班好,平时我还经常给他们班补课。在同事和专家的指导下,我慢慢领悟到:这并不就是说,我不关心二班,是我对二班和一班不同的期待效果在起作用,也许,在我上课时,无意识地通过语调、眼神、手势等向学生传递了不同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对我的启发较大,罗森塔尔认为,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有以上四个心理机制:

  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的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的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

  反馈,即教师对他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拥有高度期望,教师指导他们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回答,并提出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

  鼓励,对学生的输出,对他们作出的反应,给予真诚的鼓励。

  研究进行到这里,我明白了我是影响二班成绩的一个因素,正是由于我对二班存有偏见,因此对二班同学也就产生了一种低期待,而这种低期待抑制了二班同学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他们感觉上课没有一班同学那么有趣。但我是不是影响二班成绩的根本因素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也在影响二班的成绩,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以后的研究中去观察和发现。

  研究的结果真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但我很高兴接受这个事实。以前在教学中,碰到学生成绩不好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学习不努力,班里的学风不好,家长不支持等诸多客观环境因素,很少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因为总觉得自己工作认真负责,没有什么对不对,没想到脑子里潜意识的、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东西也能影响学生。我在搞清了我对学生的期待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因素后,马上就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此时,我感到我已经在反思自己,并尝试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发展自己,觉得自己也在进步。

  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影响这种差距,如学习动机、班风等,我们虽然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同样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行动研究中去不断观察、发现和证实。

  教师教学反思——行动研究的保障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首先,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教学反思能够把教师从被动的、常规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允许教师以一种深思熟虑、目的明确的方式自觉地行动。其次,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波斯那普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显然,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将经验转化为实践智慧,进而改进教学实践的工具,是教师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更优秀、更熟练、更有思想的专业人员的工具。

  一、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概述

  培养方案可以分成两大类:从外部环境出发的培养方法,即研究者培训者对反思过程的引导、控制,一般会人为安排、创设反思情境和活动;从教师出发的培养方法,强调发挥师范生或者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反思和日常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培训者可能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是作为建议者、倾听者、咨询者、合作者、激发者,而不是试图控制教学反思过程与情境。

  二、纸笔式教学反思日记

  (一)教师如何记反思日记

  1.什么是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分析,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与风格,最好形式具有个人风格和特色的反思日记。反思日记必须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

  2.反思日记的写作原则

  问题性原则:从自己感受到的问题或困惑出发来写。

  具体性原则:从事件的真实发展过程来写。

  评价性原则:不仅记录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对策。

  3.反思日记的基本内容

  日记的日期与事件发生的时间。

  对一天(一段时间)中所发生事件的概括性记录。

  对令人兴奋的、疑惑的或已经证实的一两个事件进行深入、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分析的维度如下:

  ①对事件的所有的解释;②事件的意义;③已经学会的内容;④提出的问题;⑤自己对事件的看法;⑥在此事件中,我的责任是什么。……

  4.为教师提供“反思日记报告单”

  为了帮助教师撰写反思日记,我们通过“反思日记报告单”的形式给教师反思日记的写作提供了一个框架,具体形式参见表3-1.

  5.交流与探讨

  反思日记写完后,不能束之高阁,而要就自己的反思内容和看法与同事或研究者进行交流与探讨。这一点比单纯地写日记更重要。

  (二)反思日记的类型

  在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反思日记的类型:随笔式、案例式、主题式、教学过程式、行动研究报告式。

  (三)对以“反思日记”为载体的教学反思方式的反馈

  1.一线教师对教学反思日记的看法

  2.我们(教师教育者)对反思日记的总结

  三、电子档案袋式教学反思

  (一)档案袋、教师档案袋与电子档案袋。

  (二)电子档案袋的制作过程

  (三)电子档案袋系统的实际应用

  电子档案袋系统支持的教学反思也存在不少问题:

  1.对老师的计算机技能有一定的要求。

  2.不少老师对于通过计算机屏幕阅读的方式有些不适应,觉得眼睛很容易疲劳。

  3.在初期,基于电子档案袋系统进行教学反思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到了后期,由于计算机强大的资料管理能力,会节省时间。

  4.由于我胶的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必须上网才能访问,而有些老师访问时出现网络断开等故障,造成了数据丢失。

  5.任何服务器都有超时的设置,直接在网页上输入文章超时,会造成数据丢失。

  6.不少老师的安全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设置最简单的密码,不注意保存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等信息。

【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相关文章:

行动学习的实践应用与优化策略研究04-06

小学美术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论文11-21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11-26

数与形教学反思11-24

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11-23

物理教学与德育研究教育教学论文07-31

教学反思的涵义与特征12-14

教学反思的方法与形式12-14

教学反思的阶段与步骤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