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冶金学院校徽

时间:2023-02-19 10:51:44 校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华东冶金学院校徽

  华东冶金学院一般指安徽工业大学

华东冶金学院校徽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是安徽省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具有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资格,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是国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学校的前身系隶属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的华东冶金学院,是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后划归安徽省教育厅,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现已发展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561.5亩,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8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4亿元,馆藏纸质文献205.09万册。设有17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 有教职工1962人,全日制本科生20854人(含留学生),各类研究生2423人(含留学生)。

  历史沿革

  1958年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创建;1959年芜湖专区工业学校(部分)并入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

  1960年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升格为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

  1962年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部分)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1958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后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

  1960年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更名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

  1961年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

  1975年11月7日,冶金工业部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建立“马鞍山钢铁学院”的请示报告。同月14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呈交了同意和支持冶金部上述请示的报告。不久由于周恩来总理的辞世,“四人帮”的破坏,此事被搁置下来;

  1977年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升格为马鞍山钢铁学院;

  1985年冶金工业部批复(85)冶教字第1297号文件,将马鞍山钢铁学院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

  1983年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马鞍山商业专科学校;同年马鞍山联合大学创建;

  1992年马鞍山商业专科学校、马鞍山联合大学合并组建安徽商业专科学校;

  1995年安徽商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华东冶金学院,更名安徽工业大学;

  2008年高职专科部分即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独立,改建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2月图书馆信息显示,安徽工业大学校图书馆舍由佳山校区图书馆(湖东路)、秀山校区振华图书馆(马向东路)组成。现有馆舍面积61000平方米(其中佳山校区图书馆17000平方米,秀山校区振华图书馆44000平方米),阅览座位5000余席(其中佳山校区馆1500席,秀山校区振华馆3500余席)。秀山校区振华馆各库室及公共区域设有有线上网接入点并提供无线上网服务。[16]

  截至2016年5月底,馆藏纸质文献205.09万册。馆藏印刷型书刊计173余万册;电子图书89万余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3万种(其中中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187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71个。年订购中外文纸本期刊1500余种,纸质图书10万册。

  学术期刊

  根据2016年12月安徽工业大学校园网资料显示,该校有多种学术期刊:主要包括:《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冶金、材料、化学、化工、机械、控制、电气、计算机、信息、数学、物理、建筑、土木、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所载论文或摘要被10余家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1984年创刊,后为双月刊,大16开。获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 期刊一等奖,全国理工农医优秀社科学报。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9个,与企业建立了38个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

  研究中心: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20-21]

  研究基地:安徽省公司治理与运营研究中心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金属材料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重点实验室

  校级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煤转化与副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2011计划:冶金资源洁净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7张)

  国家质量检验中心1个:国家钢铁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液压振动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安徽省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效建筑用钢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工业大学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材料方向)等。

  科研成果

  2016年上半年,共组织14个类别纵向课题 443 项的申报,其中 自然科学项目 295 项,人文社科项目148。具体情况如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4项;省重大专项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1项;省重点实验室建设2项;重点实 验室开放基金4项;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1项;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35项(包含后期资助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2项(含专项任务项目4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7项,国家旅游局项目1项,省领导圈定课题8项,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14项,马鞍山市社科联项目 28 项。到6月 30日为止,新增纵向项目12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09项),新 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1项,其中50万元以上的项目13项。

  科技奖励和专利申报:2016年上半年申报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4项,其中:申报安徽省科技奖12项,申报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项,申报上海市科技奖1项。2016年上半年申报专利131项(其中发明专利106项),授权78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

  2010年增加各类纵向课题179项,其中,获准国家级项目29项。新增横向课题近20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完成省部级成果鉴定与验收项目16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申请发明专利35项。全年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在国家级重点期刊及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超过500篇,SCI、EI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论文366篇。出版专著30多部。成果推广应用40余项。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部委项目等213项,安徽省各类科技项目292项;与企业建立了38个联合研究中心,授权发明专利数连续两年居安徽省属高校第一。


【华东冶金学院校徽】相关文章:

南方冶金学院校徽05-07

咸宁学院校徽05-08

台州学院校徽05-06

韶关学院校徽06-12

襄樊学院校徽06-11

茂名学院校徽06-15

嘉应学院校徽06-11

渝西学院校徽06-06

呼伦贝尔学院校徽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