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实习生的招聘与管理的七大阶段

实习生的招聘与管理的七大阶段

发布时间:2017-09-13编辑:misrong

  作为一家创业型的公司,在人才甄选和留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阻力,特别是针对那些高端和紧缺的人才。主要就是因为企业正处在发展的初期,社会影响力以及薪酬福利都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所以自身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是尤为重要的。而招聘实习生无论从成本控制、可操作性以及整体收益方面,都能有效的作用于以上的一些问题。

  下面我就以公司最近的一次暑期实习生招聘为例,和大家探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项,欢迎各位的指正。

  第一阶段:招聘可行性评估

  我们属于一家新型的互联网公司,从各部门收集回来的资料显示,近期公司需要加大对线上推广的投入力度。该岗位对于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不高,工作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且属于短期的人才缺口;公司本身有针对学生开发的项目,需要真实的用户参与调查以便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从而完善产品;七八月份正值暑假,学生可以有集中的实习时间而不至于耽误正常的学业;公司临近高校集中区,与目标学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直达,省去了安排宿舍的成本和麻烦;加上公司向来倡导履行应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资源和机会为社会培养人才。综上所述,我们的招聘计划是可以落地的。

  第二阶段:招聘渠道的选择及人员初选

招聘

  传统的在招聘网站发布实习岗位或者找熟人介绍当然不足以满足本次的招聘需求,也体现不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性;但鉴于公司的发展阶段,我们也没有条件像一些成熟的公司一样,大张旗鼓的采用设定奖学金、成立实习基地、举办校园竞赛甚至开展职场训练营等等方式。所以最终确定下来的招聘渠道就是传统的网络招聘(即在公司已开通的招聘网站发布实习职位),加上联络各个学校的就业办及BBS负责人(借助校园网络的公信力及针对性),当然也鼓励内部员工进行推荐(除了确保候选人人数和质量外还可以提高在职员工的积极性)。这样多管齐下,很快敲定了入选的面试名单。

  第三阶段:面试及候选人的敲定

  实习生的面试流程跟常规岗位的招聘类似,只是我们的考核重点会更多的放在候选人的职业态度、学习能力、沟通表达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个人比较推荐集体面试,而本次我们也正是采用了其中的以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主题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一方面问题本身具备了很大的弹性和空间,即使是完全没有实践经验的在校生也可以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另外这种特殊的形式还可以帮助我们最高效、全面的考查候选人的思维、反应、谈吐、团队合作精神等等。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招聘绝对不是企业单方面的事情,我们在考查应聘者的同时,也要积极、正面的将企业最真实及最具竞争力的一面展示给应聘者,因为只有双方都满意了,才能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第四阶段:实习协议的签订

  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实习生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增长社会实践或者是勤工助学,属于学生自发的行为;另一种则是由校方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的实习,算作毕业的考核项。公司本次招聘录用的五个人都来自同一所高校校园实习平台上的大三学生,是直接跟校方签订的协议,自然属于后者。这种情况带来的间接益处就是,我们省去了核实在校生的证明文件这一步骤(能上学校就业平台的一定是在校生),也能够有效的规避将实习期错误的订立到学生毕业之后而导致的劳动纠纷(有明文规定,若实习人员不属于在校学生而实习单位不能证明已尽审查义务的话,则自用工之日视为双方已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由于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不属于劳动合同关系,因此双方关系不受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的制约,但我们仍需注意将实习协议的报酬金额、支付方式、实习时间等约定明确。另外根据教育部规章的要求,每天实习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不要安排实习生从事高危作业等。

  第五阶段:实习生的安全保障

  说到安全保障这块,虽然实习生在工作期间发生伤亡事故,实习单位无需进行工伤认定,也无需承担工伤待遇的赔偿责任,但并不代表实习单位没有责任。实际上,实习单位与实习生为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若实习生出现事故,实习单位仍具有一定的赔偿义务。所以我们在签订实习协议之前,一定要求学校确认已为实习学生缴纳人生意外险;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单位额外购买多一份商业保险。我们公司目前给实习生购买的是平安的商业意外险,这个险种是专门适用于临时性的用工保障的,按天收费,操作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推荐大家参考一下。

  第六阶段:实习生的培训

  接下来就是针对已录用的实习生的岗前和职业培训了。岗前培训可以做得相对简单一点,由人资部门组织,内容以公司背景介绍、产品和业务流程以及基本的规章制度为主;职业培训建议分成职业培训,即关注实习生的角色转换,包括社交礼仪、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科学的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团队合作技能等;另外就是部门内部的培训,尽可能给每位实习生安排一位经验丰富、对公司认同感强的老员工作为buddy,让实习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从事的岗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培训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岗位,发挥应有的价值;当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好的宣传企业文化以及体现专业度和人文关怀,让学生即使是在实习结束后,仍然因为期间受到的教育和获得的成长而感恩公司,做最具说服力的企业品牌宣传者。

  第七阶段:实习期间的关注及实习反馈

  既然是学校组织的在校实习,在周期结束之后企业都是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做全面的考核以及评分的。通常的做法是,在给学生的反馈方面,我们根据相关岗位制定好的详细考核指标,然后求实的在学生的实习反馈表上面记录下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优缺点以及职业发展建议,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了解;给学校的反馈方面,除了让指导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