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论“得才、用才、容才”

论“得才、用才、容才”

发布时间:2017-02-23编辑:

    古语“得士则昌”,其实此命题并非严谨,“得士”重在用士,“为我所用”而非只是“为我所有”,无论哪一个企业都不会把人才只是作为装点门面的光环,得才是前提,用才,用好人才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根本。然而用好人才并非易事,我国古代就有“人才难令,良马难驭”一说,“人才不好用”也是现代企业领导者时常感到棘手的问题,“能干的”总是不听话、不顺服、傲不驯,用则难令,弃则可惜,面对如此两难领导者在客观上容易产生“不为我用”的认识误区,其结果,要么人才闲置,要么人才外流。若要用好人才我们就不能对“人才难令”漠然视之。

    人才难令,不听话。即然如此,人们自然想到“听话的”。听话、驯服、随声附和、唯命适从、八面玲珑的是比“不顺服”的好用,但是只有人的创造性才能带来实现组织目标的高效率,而顺从、照办、听话最多是低效,甚至零效、负效。如肯尼迪在猪湾事件上的严重错误就是典型的一例,参谋长们对肯尼迪打算采取中央情报局关于秘密入侵古巴的方案只是顺从、照办毫无疑义,结果导致惨败。在用才过程中如果避难图易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希望“既能干又听话”的人才+庸才也只会成为泡影。因而人才虽然“不好用”,但不可不用,要“用”就不能回避“不顺服”这一特性。人才“不顺服”就在于有主见,有创见,不随波逐流,不看谁的眼色行事,敢于向传统、权威、经典、甚至顶头上司挑战,对领导的观点不会轻易信服常常提出疑义,不计场合与领导争论不休寸步不让使领导陷入尴尬的境地,但是有能力打开局面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此想到麦克阿瑟所言“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可见,人才正是因为“有用”才使得不听话、不顺服、不好用,当今,人才研究理论鲜明地指出:“不顺服、不听话”,是人才所共有的特性,显然若要用好人才领导者对“不顺服”人才这一共性予以充分的尊重、包容是必需的。

    鉴于此,容才是用才的前提,是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不仅对企业内部人才具有稳定、凝聚的功能,而且对企业外部人才具有巨大的磁力效应,是开发人才资源的着眼点、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