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工作报告

时间:2020-09-09 17:14:30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城市郊区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工作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谋划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应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战略性举措,把握发展态势,科学统筹、重点突破、取得实效。本文就如何贯彻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推进市区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自己一孔之见。

城市郊区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工作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推进市区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意见》,扬州市区空间范围为1100平方公里。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沿点轴发展的梯度推进规律。即由一个节点,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向外辐射,逐步形成发展轴,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提升。近几年,扬州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进程中,城市作为核心区域已逐渐成为区域体系成长推动中心,通过其发展的主导效应、生产效应、现代化效应、信息效应、连动效应,发挥了以城带乡的作用。而作为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在发展中更多地接受了中心城市发展的辐射效益,日益累积了率先实现统筹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在扬州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市区近郊相对于县(市)有着地域、产业和社会公共资源等综合优势,已呈现出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发展特点:一是近郊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考核目标已达到或基本达到。二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紧张,近郊土地合理开发使用的空间成为未来谋求更大发展的宝贵资源。三是三大产业布局经过多年调整已趋于相对合理,在广陵、维扬、邗江区域布局的几大工业园区,已成为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区。四是基础道路等公共设施已与中心城市基本共享,二者之间差距甚小。五是乡镇文化教育水平和公共卫生设施状况远远好于县(市)乡镇平均水平。六是城镇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小镇并成大镇,小村并成大村,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加速兴建,很多人由过去的农民变成了市民。七是社会管理逐渐与城市化管理接轨,传统意义上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架构、功能定位、管理方式正发生变化,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基层平台。

  基于上述特点,市区近郊有条件率先实现与城市统筹发展,应增强“等不起”的急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争取大作为,谋求大突破。

  二、近郊探索率先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目的,是在城乡发展中体现“整体、平等、互动、协调”,促进城乡之间良性发展。近郊率先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应立足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着眼长远,着眼全局,高起点谋划,发挥好扬州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先行区作用。

  1、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意识。目前,近郊与城市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但以建设“新扬州”、“大扬州”的目标衡量,仍存在发展层次上的差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乡。“以城带乡”是区域经济中心发展力向外扩散,对于乡镇来说是外部因素,加快乡镇的发展内因起决定作用。在发展理念上,要破除“等、靠、要、推”的依赖思想,强化率先统筹发展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机遇意识,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以思想、理念、思路认识上的新跨越,推动统筹城乡实践上的率先发展。

  2、加快完善城乡规划,强化对统筹发展的指导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郊已融入城市发展的空间范围。推进市区率先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应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1100平方公里的总规划是先导,总规划确定后,各区、各乡镇要跳出现有小区域发展规划的束缚,主动接受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的科学指导,对接、完善原有的各种发展规划,并做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协调”,城市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坚持以规划为指导,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基本农田、产业发展、生活居住等,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

  具体区域建设规划的修编,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要突出区域发展特点,不要千篇一律。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总规划框架内,根据各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努力体现区域特色,优化空间结构布局。二是要改变以行政区划为限做规划的理念,按大区域和功能区的划分对接修编规划。三是要重视乡镇以下规划的编制,扫除城乡规划中可能出现的`盲点和空白。四是增强规划实施的严肃性,保障规划的权威性。

  3、放大区位资源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实现跨越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趋势将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提供全方位的发展机遇,作为率先统筹城乡发展的近郊,已进入发展加速期,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放大自身优势,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是放大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完善乡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依托、接轨、服务的理念,推进与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步伐,完善区域内道路交通骨架,力争做到城乡经济增长点到哪里,交通基础等基础设施就到哪里。为最大限度地吸聚、整合统筹城乡资源创造条件。

  二是放大土地存量资源优势,加快土地整理。要重视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尽量避免或减少占用优质耕地用于建设工业项目和房屋开发。在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指导下,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土地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

  三是放大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开拓新型产业。在推进市区产业布局一体化进程中,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放弃能源消耗型、效益低下型的传统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步伐。发挥各类开发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工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乡镇流动,实现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工业、高效现代农业、特色鲜明旅游业、完善配套服务业为依托的“块状经济”主体。

  四是依托市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城乡发展差距较多地表现在公共服务上,率先统筹城乡发展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发展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郊要充分依托市区公共服务资源,与市区公共服务设施实行无缝对接,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在此前提下,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各方面,采取缺什么,就发展完善什么。通过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快推动社会事业向农村全覆盖,尽快建立起以市区公共服务资源为骨架,区域各种基层必备的公共服务资源设施和服务能力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城市郊区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就地就近城镇化助推城乡统筹发展10-03

浅谈城乡统筹发展下的财政体制改革途径10-27

关于城市郊区休闲旅游产业的探究09-10

郊区城市化考研英语作文11-28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11-11

广西防城港实施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报告11-28

统筹城乡视野下农民身份认同重塑与调适11-14

城乡低保交叉监测工作报告08-06

森林城市发展建设与森林警官培训面临的课题及思考论文01-01

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