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专业论文

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物理专业论文1

   摘要:本文从新能源材料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固体物理学课程的特点,介绍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所做的一些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固体物理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固体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固体的结构及其组成的微观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间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从而阐明其性能与用途的学科。它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学、材料学等技术和学科的基础,同时,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的革新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常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专业中开设该课程,并将其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希望使本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固体物理知识及其研究方法,从而有助于学生增强理学背景,扩展视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他们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新能源材料专业固体物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新能源材料专业是常州大学近年来为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而设立的新专业。该专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亟需完善,而且材料类专业课程往往更偏重材料的工艺、性质和性能,这些课程往往重工轻理,造成学生的理科背景不强。而固体物理学课程包含了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定义、复杂的三维空间想象与变换和烦琐的理论推导,需要以高等数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为基础,因此客观上造成本专业的学生并未做好学习固体物理学课程的准备。举例来说,这些学生的先修课程并不包含量子力学。此外,像高等数学这类课程,学生虽已经学习过,但由于课时等原因,这类课程的学习程度没有达到学习固体物理学课程的要求。由于上述原因,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感到相当的吃力,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定义和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因此,为达成设立本课程的初衷,其课堂教学和考核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固体物理学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可人为划分为固体物理基础部分和固体物理专业部分。由于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将本课程定性为专业基础课程,并为其安排了56个学时,因此仅讲授固体物理基础部分,并对其有所取舍,充分考虑新能源材料专业侧重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锂离子电池储能的特点。鉴于以上考虑,本课程的教材选用Kittel著,项金钟和吴兴惠翻译的《固体物理导论》,讲授该教材的前七章,侧重材料的电学性能知识点的讲授,减少力学和磁学等相关知识点的比重。例如在第三章晶体结合与弹性常量中,舍弃关于弹性常量的讲解,回避复杂的角标和矩阵方程,既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又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第六章和第七章这些与材料电学性能相关的章节。此外,Kittel著《固体物理导论》这本教材比较注重物理结论,而在某些地方忽视了如何引出该结论的过程,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必然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产生怀疑,最终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作者还取多家之长,对该教材忽略的重要过程进行补充,力争讲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比如,在第六章自由电子费米气中,《固体物理导论》该教材直接引出了一维情况下能级的表现形式,这种不通过薛定谔方程的方式使学生感觉知识点比较突兀,缺乏心理准备。对此,我们在这部分补充了薛定谔方程的知识,而后自然地引出教材内容。通过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授的内容,使知识体系更趋完善,更在潜移默化中将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做人道理传递给学生,起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正如前面所述,固体物理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难懂,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打下学习该课程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作者首先将要用到的《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和《高等数学》中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上穿插讲解,为学生补缺补漏,解决先修课程不足的问题。其次,不拘泥、不追求烦琐的数学推导和演算,采用定性解释或数学推导与定性解释相结合的办法去解释固体的性质和结论。例如,在讲解费米-狄拉克分布时,如果从数学推导上去解释这一结论会十分烦琐,我们采用生活中汽车长队等红灯的例子去类比解释:将一辆辆汽车类比为固体中的电子,将红灯前的斑马线类比为固体中的费米能级,将红灯时没有汽车越过斑马线类比为0K下固体中所有电子排布在费米能级之下,将绿灯时首先是靠近斑马线的汽车通过斑马线类比为0K以上原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首先激发到高能级。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这一重要的结论,并且有助于树立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此外,在讲解第六章自由电子费米气的过程中,首先给学生补充薛定谔方程的知识点,但由于他们没有学过《量子力学》课程,对薛定谔方程的讲解采用数学推导与定性解释相结合的办法:从能量守恒角度并引入几个重要的假设就能简单的导出薛定谔方程,使他们很快的掌握必要的先修知识。采用这样一些方法,可将一些较复杂、抽象的知识点以较为生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改变了他们对这门课程看法。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成绩评定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目前常用的考核方式有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前一种形式主要考查课本内容,容易造成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后一种形式考查内容灵活,但学生往往对考试复习无从下手,一些学生甚至存在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放弃对所学内容的复习。结合固体物理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灵活但又有大量基本结论和公式需要记忆的特点,作者采取半开卷的考试形式,即统一向学生发放一张A4大小的纸,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将他们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在这张纸上,而考试时可查阅这张纸上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避免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大量精力放在结论和公式的记忆上,有助于督促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新能源材料专业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认识本专业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勇于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最终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冯端.固体物理学大辞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韦丹.固体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文尚胜.材料学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0):44-46.

  [4]华中,刘惠莲,孙亚娟,孟祥东.固体物理课程建设的实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xx,(01):44-45.

  [5]惠群,程南璞,陈志谦.材料学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xx,(36):167-171.

  [6]梅显秀.固体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20xx,(29):43-45.

物理专业论文2

  物理化学实验在化学化工类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本科层次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实验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的重要部分。与其它化学实验课程不同的是,物理化学实验更侧重于定量地解释化学过程的规律,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更加多种多样,涉及到热、电、光、声、磁等物理方面的内容较多。长期以来我校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突出的问题有:(1)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思想的束缚和教与学地位认识不清,实验教学始终摆在一个单纯配合验证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上,成了理论课的附庸课。(2)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差,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思考,缺乏探究意识,认为实验课总归会过关的,有时候老师也没有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实验教学的第一位。(3)实验内容过份侧重学科训练,实验功能单一,主要是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学习兴趣低,应付了事。(4)学生实验挫败的心理素质差,在实验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和实验失败时不能冷静地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现状导致学生实验能力培养与训练的削弱以及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高级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对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1调整实验课程结构,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长期以来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通常较多重视的是实验课程的显性功能,例如验证化学理论、训练化学实验操作、学习有关数据的处理方法等,而对训练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重视不够,缺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结构、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整合。

  1.1调整实验课程结构

  打破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隶属于相应理论课程开设的传统模式,实验独立设课,构建新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核心,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操作为主线而建立。

  1.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分成四大部分:(1)实验基本理论与技术讲座;(2)基本试验的训练;(3)综合试验;(4)设计试验。并以先基础,再综合,后设计的实验课程设置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循序渐进,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校物理化学实验可开设的实验数目一共有13个,改革前,必做的实验为10个,改革后必做实验为10个,选做实验3个。选做实验由实验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实验题目、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知识点、实验的目的意义和现有的实验条件、本实验方法和手段在未来科研开发中的一些具体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指导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查阅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相关实验的测试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进展。学生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科学分析对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每位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案,虽然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不一定合理、科学,也不一定跟现有的实验条件相匹配等,但是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在若干小组内,进行讨论,公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并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探讨其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选出大家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长期以来,大部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师对实验的各个细节完全交代清楚,因此学生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一些依赖老师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只是一种形式,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将实验内容抄了一遍,葫芦画瓢来模仿,甚至根本就没有通过大脑思考,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也满足不了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2.1部分实验“先做后讲”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实验原理、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实验内容较为简单时,可采用“先做后讲”的方法。即教师在实验前不先讲解实验内容,实验操作等,学生在做好实验预习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实验,最后,教师根据实验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解析。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做好预习,是很难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预习与否、预习态度和质量决定实验的成功与否。因此,该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实验内容。由于实验是学生自己实施进行,且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进行推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设计实验“开放式”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大多数实验以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按教材上所写的实验步骤做完一遍,交上实验结果,教师通过将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标准结果比较进行实验成绩评定。这种教学方式在化学化工人才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激活创新思维。因此我们通过对设计实验开放式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课中,改变强调一次性获得准确结果的观念,允许出现误差或失败,让学生从失败中学习,通过重复实验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对实验课时长,难以在课内重做,可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训练。开放式实验,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比较欢迎,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较好。

  2.3教学手段“现代化”

  尽管实验教学本身就是直观教学,但由于物理化学实验仪器水平较低,仪器数量不足;人力投入不够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因此还是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特别要重视计算机多媒体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仪器使用和操作技术,更深刻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较系统的讲授数据处理和误差传递、真空技术、温标及测温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常用仪器、实用电路及线路分析、常用配套电极的制备方法等,通过物理化学实验技术知识讲座的开设加强了学生对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此外,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也是物理化学实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与整理,更要注意实验后的数据分析与处理。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物理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数据处理是实验数据作图或对实验数据计算后作图,然后线性拟合或非线性曲线拟合求得需要的参数,用Origin软件在计算机上很快完成。如“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一级反应——蔗糖的转化”、“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氢超电势的测定”、“粘度法测大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固体比表面的测定”等实验用线性拟合的方法。

  2.4考试方式“多样化”

  改变以往物理化学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来评定的方式,建立“注重平时、能力为主,兼顾理论,口笔结合”的综合考核办法,其中课前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态度、独立工作能力、仪器保护及损坏情况、环境卫生及实验报告等内容,记入学生个人学习档案,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进行笔试、实际操作、口试三结合的考核办式,分别总成绩的20%。笔试主要注重于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实验操作和口试是在实验室当场抽签进行,把学生做过的实验事先做了一些改动后,然后制成卡片让学生随机抽取,抽到哪个实验,卡片上设有口试题,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就口试题进行解答。通过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只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学习成绩,也是该课程最后一次实验技能进一步强化的巩固过程,有助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结语

  几年来,我校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经过不断改革探索和实践,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办法;通过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等,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增强,特别是在对待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态度上,学生较为重视,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由于我校是一所普通地方工科院校,基础差,起步晚,仪器水平较低,仪器数量不足,要真正使物理化学实验改革具有开拓性,尚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物理专业论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 改革的新观念,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理教育课程,将使物理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和多样化。它不仅会带动物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多样化,而且可以促进物理教学过程信息交流的多元化、认知方式的多元化、最终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实施物理教育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整合与传输时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情景性、智能性等特点,能为物理教育教学 过程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智能性的教学过程、非线性化的教学信息组织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因而,将对传统的教育教学 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最优化提供了一种最新的教学方式。其功用毋庸笔者赘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多媒体网络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有如下六大特点:

  一、创设直观问题情境,激趣引思

  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讲“机械运动”时播放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及整个太阳系运动影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两个小孩跷跷板”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

  二、模拟实验情境,化静为动,转换观察空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画、挂图等只能将要教内容图片般地展示,给学生的只是一幅幅静态的画面,不能形成系统的"有血有肉"的整体模型,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在思维上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展现,将一些难以用传统手段完成的物理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对感观的刺激,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

  三、多变性、生动性,及时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的多变性、生动性能够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授“惯性”时,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唤起无意注意,得出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紧接讨论、解释惯性现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就在这时将授课内容切换到计算机上。

  计算机内模拟了“汽车刹车”“飞机投掷物资”,等情景,通过紧张的画面,空中飞行的飞机及飞机的轰鸣声,能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来,投入到了积极地讨论中去,使课堂气氛有张有弛。

  四、多形式、全方位,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多形式、全方位的电教媒体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并结合教师的适时点拨和推理、判断,给学生说和做的机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教学形式一改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转为讨论式、交互式。

  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流”“自由讨论”等学习形式,积极主动发现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的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思维也得到协同发展。整个课堂中,学生能动地展开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知、情、意、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省时高效,解决课时矛盾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

  六、资源共享,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利用网络信息丰富资源,为物理教学提供巨大的信息资源。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可谓是一间间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了我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3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类各专业在大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虽然大学物理课必不可缺,但它不是非物理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因此这门课程不容易引起重视,课时常常被压缩。其次,由于高校过于重视科研和教学规模,有些物理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和专业课上,在大学物理教学上容易照本宣科,授课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无味,缺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1]。同时,随着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大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课,英语和热门知识上,忽视了对以培养个人综合能力为主的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了解物理学的大致框架,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外系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从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来看,物理学可分为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力学、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分支学科[2]。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是一切物理理论建立的基础。为了定性或定量的描述物理现象,就必须引入相关的概念和假设,而正确理解所引入的概念、假设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是一套完整理论建立时的基础和切人点。

物理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对策分析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一、师范教育

  传统意义上的师范类院校是指培養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师范类院校不仅肩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责任,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意义,被打上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

  二、物理专业

  物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为物理学和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育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技术专业人才。物理专业知识面比较广泛,其主要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力学、光学、电磁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物理学在学术研究中动手操作比较多,其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对于物理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是比较重要的。

  三、物理师范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和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师范大学的教育模式更是直接影响人才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的适应性。对物理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培养。

  1.物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1)职业理想: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在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抱负和追求。教师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的向往,是以后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根本动力。目标一旦确立,学习中就会更加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

  (2)职业道德:人类最美好的希望就是教育,而教育行为的实施者就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教师承载着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完善人格、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个人的行为举止不仅仅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也影响着社会。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平等对待”,这就是职业道德的规范,也是教师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

关于物理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思索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在中学,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师范生在教学上不如非师范生。虽然这句话有可能有些以偏概全了,有点太夸张,但这也隐约的道出了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及师范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且不说整个师范体系存在诸如师范性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论学科被边缘化等问题,就师范教育本身而言,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模式,所以导致很多高师院校训练学生教学技能要么是老一套早已过时的办法;要么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甚至还有的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

  第一,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要趁早进行。

  教学技上不如非师范生。虽然这句话有可能是以偏概全,有点不实成分,但也隐隐道出了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及师范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且不说整个师范体系存在诸如师范性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论学科被边缘化等问题,就师范教育本身,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成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模式,所以,很多高师院校训练学生教学技能要么是老_套早已过时的办法;要么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还有的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

  如此一来,师范生教学技能未得到有效训练,表现不出师范生特点,而在学科理论方面也不如非师范生学的扎实。

  不但表现不出师范生的优势,反而在与非师范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真让人痛心,所以研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模式和策略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提出_些建议与同行交流。物理教学技能的训练与_般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既有共同点,但物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更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训练物理教学技能时就可以在借鉴一般学科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同时充分发挥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有效训练物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我对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建议如下:

浅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课程材料物理性能本科生教学改革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1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速发展, 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新的科学前沿理论与陈旧的基础课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矛盾日益突出, 必须对原有的专业格局及知识体系进行重组, 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新的特色化综合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以适应21 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材料科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我院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项目的推动下,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提出“ 宽基础、多方向、重实践” 的培养人才模式, 构筑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 材料物理性能” 就是其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作为院平台课程和学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材料物理性能是物理理论基础与材料性能相结合的课程为主, 如何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材料物理学基础知识, 又能熟练掌握物理性能的研究和实验技能, 是“ 材料物理性能” 本科生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教学改革的动因

  长期以来, 我们的本科教育一直是沿袭按三级学科专业招生, 分专业培养的模式。“ 材料物理性能” 这门课程, 也是由三个专业: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 各自制定教学大纲,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科书, 分专业讲授这门课程。例如:金属方向的“ 材料物理性能” 主要侧重金属的导电、导热和磁学性能, 而对材料的光学、介电等性能没有涉及, 这样必然割裂了材料物理性能的整体内容。尤其是近年来, 以电子、生物、航天和能源为应用对象的材料科学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性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转向以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高性能、多功能为主的发展趋势, 对材料科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育与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需要对原有按三级学科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 并进行系统化修订。“ 材料物理性能”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需涵盖材料的各个领域和全部的物理性能。因此, 从教材的内容的选择, 编排顺序, 授课方式, 应用实验等方面上都将做较大的改革。

关于材料物理专业实用性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1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材料物理是从物理学原理出发提供材料结构、特性与性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日益成熟和研究理论的系统化,材料物理专业的研究范围以惊人的速度扩展,主要面向新能源与新信息等新功能材料以及高新技术领域的探索研究方面,因此,培养并向社会输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诸多高校均设立有材料物理专业,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研究特色和教学研究水平,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比如:有的院校材料物理专业侧重于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而有的更偏向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及专业自身特色,及时更新和改进材料物理专业教学模式及体系,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材料物理专业现状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近年来,以电子、生物、航天和能源为应用对象的材料科学呈现出以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高性能、多功能为主的发展趋势,对材料科学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国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学生规模世界第一,学生知识体系较为完整,然而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对欠缺,甚至出现毕业等于失业这一现象,难以实现真正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现象在工科专业中尤为突出。有的学校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用固定不变的单一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已与社会脱节。材料物理专业在研究新材料的性能、制备以及新能源的利用方面遇到各类物理及工程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涵盖范围广、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理论掌握要求扎实等特点。无论是在工程实践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理论丰富,动手能力强且富有创新性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和探讨适合当前以培养和输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业的实用性教学模式。

如何应用物理知识为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服务的教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0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物理知识作为高职教育阶段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通过合理的应用物理知识来进一步优化当前的高职应用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工作。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也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基于此背景,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院校中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日渐扩大,学生数量激增,此种教学发展为高职教育院校带来了诸多的教学影响。如: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相关实验以及实训基地数量的紧缺等。为此,笔者在文中对于如何应用物理知识为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服务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服务的教学的实际发展现状

  (一)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实践方向过少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依旧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也就是依据课堂进行实际应用教学的讲解和发展。而现阶段教学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但相应的时间场地过少,实施的形式也很单调。同时,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并不支持,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实习工作等处于初期,引导学生融入企业进行实习的实践模式并没有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因此,学生实践的方向过少,实习的长短、质量也难以保障。

  (二)教学方案简单化,实施教学手段落后

  灌溉式的`教学方案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依据当前的教学发展和社会需求,自主式的学习方法才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并没有实际应用主要是理论依据。学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逐渐习惯于依赖教师,导致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点。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相对落后,如电工等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验还是以往的教学方案,学生自主动手的实践活动较少,缺少一定的创新,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以此降低实际教学效果。

应用物理学专业光伏技术培养方案研究论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0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一、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必要性

  由于我校已经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了高分子、化工类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应用物理、物理学专业的方向就只有往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靠,而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与物理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物理系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半导体材料的形成原理、制备、检测手段都与物理有关;其次,光伏技术中的光伏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现象,所以只有懂物理的人,才能将物理知识与这些材料的产生、运行机制完美地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新材料以及新的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从半导体材料与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硅原料的生产、硅棒和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等,这些过程都包含物理现象和知识。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懂得这些现象,就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些知识,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不仅可以在我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而且应该把它发展为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

  (一)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过程

  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当时只是粗略地分为光电子方向和传感器方向,而课程的设置大都和一般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设置一样,只是增设了一些光电子、传感器以及控制方面的课程,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周边高校的互访调研以及自贡和乐山相继成为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我们逐步意识到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应该是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2008年开始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取代传感器方向,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逐步形成了我校现有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得到相关领域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都分别设有这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在实践教育平台也逐步安排这方面的课程。

简析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标签:材料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9
【yjbys.com - 材料毕业论文】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的物理化学的教学课时数明显压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因此,需要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全面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结合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对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做了一些改革尝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成效显著。

  1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探求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化学课是高等工科院校材料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面广、量大、更新快,数学推导多、逻辑性强,理论性、实践性高。自2000年以来,物理化学课程一直是江苏科技大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5年入选首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2003年以前,江苏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焊接工艺与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材料类专业一直采用程兰征教授等所编《物理化学》为教材,化工类专业的学生一直采用天津大学所编《物理化学》为教材。为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保证教学质量,在参照有关《综合性大学化学化工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和《高师物化标准化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在教学的内容组织上注意处理好该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以及后续课程的关系,结合江苏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生源情况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物理化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分别设置为:56学时(含实验8学时)的`物理化学A(适用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和88学时(含实验16学时)的物理化学B(适用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化工类专业)两大不同系列;并采用天津大学所编的《物理化学》作为统一教材。经过10年的实践和研究,江苏科技大学目前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在教材、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分配为:绪论、热力学第一定律,7课时;热力学第二定律,7课时;多组分系统热力学,5课时;化学平衡,4课时;相平衡,7课时;电化学,6课时;表面现象,6课时;化学动力学,6课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简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物理化学》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标签:材料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9
【yjbys.com - 材料毕业论文】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内各大院校开始投入到教育质量改革的大潮中。陕西科技大学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也将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学校保障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优势特色专业率先实施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物理化学课程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应从解决专业工程问题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一套教学模式。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满足行业资质认证考核的要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确立了与行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陕西、面向行业,培养具有以陶瓷、玻璃为特色,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领域所需的工程知识;具有利用现代工具对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沟通交流与自我提升能力;具备社会、法律、环境等意识及评价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新的培养模式下,物理化学课程对材料专业学生提出了相应的毕业要求: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就简单的工程过程进行分析,选择正确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优化。为此,物理化学课程建立了“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全新教学体系。

  3改革教学模式,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紧紧围绕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操作相互贯通,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相互渗透的创新教育模式展开,注重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最新的物理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标签:物理毕业论文 时间:2020-11-30
【yjbys.com - 物理毕业论文】

  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以下是一篇关于物理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例,仅供参考!

  论文题目:简述激光器布拉格反射波导光子晶体激光器

  摘要:布拉格反射波导激光器是一种具有线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激光器,它在垂直方向使用光子带隙效应替代传统的全反射原理进行光限制,由此激光器具有大的方式体积和强的方式分辨,可实现超大光方式尺寸、稳定单横模工作。这种激光器可有效的解决传统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所面对的灾变光损伤、垂直发散角大等难题。另外,通过制约光子带隙导引方式,布拉格反射波导激光器可输出不同的远场光斑,这在几点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运用。

  摘要5-7

  Abstract7-9

  目录9-12

  第1章 绪论12-30

  1.1 半导体激光器的探讨发展12-20

  1.1.1 高输出功率12-14

  1.1.2 高转换效率14-15

  1.1.3 高可靠性15

  1.1.4 高光束质量15-18

  1.1.5 窄光谱线宽18-20

  1.2 大光斑尺寸半导体激光器结构20-28

  1.2.1 转变波导层厚度20-22

  1.2.2 低折射率势垒结构22

  1.2.3 插入光方式扩展层22-25

  1.2.4 泄露波激光器或倾斜波激光器25

  1.2.5 纵向光子带晶体(PBC)激光器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