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程小结

文献检索是指根据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获取文献的过程。近代认为文献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或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更多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

浅论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的课程范式研究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0-09-03
【yjbys.com - 教育学】

  [论文摘要]论述建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建构主义课程范式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结合实际研究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的课程范式和创新问题。

  [论文关键词]课程范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文献检索和利用课课程论

  文献检索和利用课是目前国内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其宗旨是全面提高高校本科生的信息商,即全面提高其信息观、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为其完成学业提供情报支撑。建构主义课程范式以特有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体系,给本门课程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施展空间。

  1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程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信息社会的进程,文献情报对大学生完成学习和开展研究的作用日趋凸现。为此,1984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校为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程。于是,各高校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本科生的文献检索和利用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大量计算机文献检索数据库的涌现和计算机文献检索技术的日渐完善,以及计算机网络在高校的普及,文献检索和利用的内涵得到了拓展。面对从计算机网络中检索到的浩瀚信息,如何加以综合分析、全面整合和正确表述,以获取有用的情报,尤其是竞争性情报来支撑高校本科生的整个学业,成为本门课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范式和课程范式

  1962年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中赋予“范式”一词现代内涵:“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问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自此以后,“范式”一词成为社会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于是,“课程范式”一词应运而生,其含义为:“一个课程共同体所普遍拥有的课程哲学观与相应的具体课程主张的统一”。近年来国内学者们从各自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课程范式”。美国学者坦纳指出“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的确,将课程视为教育学的一个主要领域开展研究源于20世纪初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课程范式在其指导思想和具体内涵上打上了各自的时代印迹。课程研究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新的课程范式并不是对旧课程范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对旧课程范式借鉴、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的扬弃,因此,在开展课程范式研究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