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例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标题: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摘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缘起于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等方面的矛盾动因。在这种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有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视角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所引起的心里不适,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这些心理不适, 给出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的策略和社会支持等三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心里不适;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 。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正文]

  一 引 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 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 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 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 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 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 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 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 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 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 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 学校策略层面

  3.2.1 学校管理策略

  3.2.2 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 学校的交流策略

  3.3 社会支持层面

  3.1.1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 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 结束语

  附:提纲编写要求

  1.合理的项目

  一般在论文题目之下,编写出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小项目。

  2.采用有效地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

  其方法主要是:

  (1)拟定标题,即自己给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传内容之神,名副其实,使读者看了一眼便知。

  (2)考虑构篇大小和顺序安排,既考虑全篇从哪几个方面,或按什么顺序展开、阐述基本论点,又逐个安排每个论点,再依次考虑每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并排列好,以备行文时使用。

  (3)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3.编写内容详简适当的论文提纲

  提纲分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的内容只包括论文题目、下位论点。而详细提纲除此之外,还包括论证下位论点的各种证据。一般说来,宜编写详细提纲。因为编写这种提纲,一则能帮助自己全面地进行谋篇布局,二则能帮助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提纲例文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18-03-08
【yjbys.com - 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一篇论文的骨架和纲领,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预备,这里是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一、需求

  1.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无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图取得满足的心思倾向,它是无机体本身和内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2 需求的特点:

  1.2.1任何需求都有明白的对象;

  1.2.2普通的需求有周期性,循环往复;

  1.2.3需求随社会历史的提高而不时开展

  1.3 需求的表现方式:人是需求的主体,需求是主体对一定对象的要求或依赖。需求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愿望、志愿、兴味等方式表现出来。

  二、需求层次实际

  2.1马斯洛需求层次实际(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根本需求层次实际”,是行爲迷信的实际之一,由美国心思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鼓励实际》论文中所提出。

  2.2需求层次实际的需求分类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平安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完成的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爲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在众多的需求中有一种是对行爲起决议作用的需求,称爲劣势需求。

  2.3需求层次实际的价值,包括马斯洛实际的积极要素和消极要素

  三、需求层次实际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运用

  3.1需求层次实际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运用;

民间美术毕业论文提纲例文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18-01-03
【yjbys.com - 论文提纲】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篇民间美术毕业论文提纲例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育毕业论文写作提纲例文2017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17-12-06
【yjbys.com - 论文提纲】

  教育毕业论文写作提纲例文有哪些内容呢?教育毕业论文写作提纲例文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教育毕业论文写作提纲例文,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毕业论文写作提纲例文

  标题: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摘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缘起于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等方面的矛盾动因。在这种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有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视角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所引起的心里不适,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这些心理不适, 给出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的策略和社会支持等三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心里不适;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 。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正文]

  一 引 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