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机械毕业论文范文1

  论文题目:计算机辅助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研究

  摘 要:现代的机械产品中,机械的精度计算是整个机械设计的完整度的判断标准。计算机辅助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作为整个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设计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质量,对产品的制造成本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计算机辅助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也成为了 CAD 和 CAM 的核心技术之一,成为了影响设计和制造信息的集成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尺寸链的自动生成技术的相关研究,可以在AutoCAD 的基础上对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原型系统进行开发。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机械;零件精度;设计

  计算机辅助机械零件精度的选择,对整体的产品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的设计技术也在紧跟时代的脚步发展,但是总体来说,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还都处在初级阶段。机械精度的设计是整个机械装配的可靠程度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尺寸链和计算结果的分析,将分析情况做为提高机械研发能力的重要依据,解决研发周期长的问题。我们是将现阶段的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的生产程度的概念进行研究。

  1、精度设计的概念

  1.1、公差

  公差指的是一个零件的尺寸与几何参数之间的允许变动量,公差是机械精度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一个技术指标,公差还是机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的要求与机械制造的经济性之间的可协调的产物。公差是一个大的概念,主要分为尺寸公差、位置公差和形象,还包括机械本身的粗糙度等内容。对一个零件的整体特征的表面进行相对应的变动量的控制[1]。

  1.2、尺寸链

  尺寸链指的是一台机器在装配的过程中或者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出现的相互连接的尺寸之间形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组,也可以叫公差链。其中的每个尺寸可以叫做也可以叫做尺寸链环,其中尺寸链环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他们是:封闭环、传递系数和组成环。每个概念的作用都不一样,封闭环主要指的是在装配的过程中或者加工完成后自然而然形成的环,也是最后的尺寸环。根据整体的质量的指标进行换算得出尺寸。传递系数指的是各个组成环中对分封闭环影响的大小的变量。

  通过传递系数质在整个分闭环上起到了变动量与变动量之比。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整个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其他的环,都可以叫做组成环,在整体的工艺尺寸链中,他可以直接的保证加工时环的尺寸大小,在装配的过程中,参与装配的原始尺寸,在这些环中的某一环如果发生了变化,会造成整个封闭环的变动,所以,各个组成环之间的误差都将集中到受到影响的封闭环中,造成了积累和综合的现象[2]。

  1.3、公差设计

  公差设计作为机械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的任务是求解封闭环之间的基本尺寸和公差之间的关系有什么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对已知的组成环的尺寸和公差或者偏差,求封闭环的尺寸是多少,公差或者偏差也可以叫做校核计算、共查验证、公差分析等都属于公差控制,另一种是公差分配,就是对已知的封闭环尺寸和公差或者偏差进行分析,求每个组成环之间的尺寸和公差或者偏差,也可以叫这一过程为设计计算和公差综合的过程。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公差的分配是公差控制的逆过程。

  1.4、公差优化设计

  对公差的优化设计实质上指的是一个以尺寸链的其中的零部件的制造能否化成最低成本为目标,通过先进的技术条件对预期的装配进行有约束的数学规划问题,也是随机的变量优化问题,通过公差初值、公差分配、公差分析、优化公差、成本只计算、装配成功率等一系列的过程我们得出一个机械的零件的制造过程与诸多因素有关系,受到了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2、系统设计的思想与原则

  根据现阶段国内外的计算机辅助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研究表明,其技术和发展与实际的联系还需要进行设计思想与成本的优化原则。既机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加工所需要的总成本的占得比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设计过程中零件的公差越小就说明零件的功能要求越高,相对的零件的可装配性就越高,这会从根本上导致加工时的高额加工费。设计者希望零件的公差越小越好,但是制造商确认为公差过小难度系数太高,成本也高,最佳的情况就是在满足计算机辅助机械的零件的需要的条件下,计算出最合理的公差,制作最符合要求的零件,达到最好的效果,最低的成本,使整体成为计算机辅助机械的基本原则。

  3、系统结构与功能划分

  通常来说,一个铲平模型需要经过 CAD 的数据分析出优良的工艺方案,生成尺寸链,经过专家的系统分析进行公差的控制、参数的分配,达到生成优化目标,在公差的控制范围内,得出分配结果,对产品进行输出。

  当然这一过程中设备资源,经验数据和设计制造的标准,还有产品的生产成本的京都模型,公差计算的方法库的利用,优化方法库的使用,都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每个部件不同的作用,按照计算机的使用特点进行数据分析,制造资源和知识选择的相应的参数,进行个性化的设置,这一些都要根据精度的设计来检验其过程。

  4、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为了使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在生产过程中达到最小的制作成本,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主要的关键技术就是集中在尺寸链中的自动生成技术,并面向加工环境的公差的计算方式,优化产品产业的生产技术,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通过 CAD 和 CAM 应用进行工程设计中国零件的装配体与公差之间额运算和分配,通过辅助进行尺寸链的查找,公差的控制和公差的分配的全过程。达到最精准的计算的生产前的预备工作。

  5、结束语

  通过实践证明,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中的思路与方法。对于相关的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尺寸链自动生成的技术的研究,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最新的机械精度设计,以及对于相关的保证方法及如何控制质量的技术。对于上述问题给予详细的设计方案和计算结果。结果要尽可能的保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在机械使用过程中方便操作。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技术和更好的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红能 . 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D]. 成都:四川大学 ,20xx.

  [2] 高东强 . 基于层合速凝原理的陶瓷件快速制造设备及材料成型研究 [D].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xx.

机械毕业论文范文2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实践 》

  【摘要】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的特点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环节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 教学改进 实践教学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后续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等课程做铺垫,是进行各种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制造,必要考虑的部分。可见,这门课十分重要。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方式体现培养学生“能力”,即不仅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这门课理论和实践教学,以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1机械工程材料特点和教学现状

  这门课安排在第三学期上,是学生开始接触到专业课阶段。它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和加工四方面。主要包括材料种类和性能,材料的微观结构、凝固与变形,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热处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特性及选材。其知识面广,内容多,专业术语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但逻辑联系不强。学生们感觉内容头绪太多、记忆多。由于专业学时调整,课时现削减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仅为24学时,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信息,学生接受难度大。加之,由于此门可前期没有认知实习,而金工实习通常又在此课之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缺乏感性认识,很难把它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实验教学多为普通验证性实验,设备老旧数量少,5—6人用一台,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学生感觉学习空洞、乏味,兴趣低,考试就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目的,也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2机械工程材料的改革措施与实践

  2.1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机械工程材料,本科生培养目标是保证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理论,运用它进行工程选材和帮助设计工艺流程等。因而教学内容设计,应与机械工程类紧密相连。对金属学部分,基础为材料的性能和结构,重点为材料成形的组织变化和性能,如铁碳合金相图。对热处理部分,重点为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过程,改善材料的性能。对金属材料部分,重点为常用的机械材料的牌号、性能、热处理方式,及选材。而对于非金属材料部分,可不作为重点,但要了解,可精选些前言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讲解,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开阔学生的眼界。压缩材料组成和微观结构,如晶体内部结构等内容。

  2.2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联系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仅是枯燥的理论,学生们很难有兴趣。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采用多种生动的形式,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把枯燥的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明白理论与生活密切相关,把抽象概念立体化、生动化,运用它可解决很多实际中难题。如在讲解它碳素钢时,含碳量对钢性能的影响,可以启发学生们思考:家中用的传统菜刀和砍刀,为何菜刀不能砍骨头,砍刀不能来切菜,原因是什么?若都用碳素钢,具体成分有何不同?通过层层剖析,让学生明白,含碳量大小影响材料的强度、硬度,从而影响用途。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抽象概念具体化,易理解。再者,也可以设立一题目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自行车外壳和车轴选材,哪些材料可以满足要求?材料加工工艺路线是什么?学生们提出了20多种方案,令人打开眼界。然后,由老师指导,理清思路,同大家一起对方案讨论,优劣对比,得出最佳方案。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好。

  2.3改进实践环节

  实训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近两年,我系更换了一批老旧设备,增添了许多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如高清晰的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和金相试样抛光机等,实验硬件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开设一些新实验,还可以把某些理论课放到实验室进行。如讲解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可让每位学生自行动手实验,观察组织,总结材料性能,得出结论,老师仅从旁辅助。把原课堂难理解的知识放到实验室讲解,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同时,还增加了综合实验项目。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能学以致用。由指导老师设定题目,题目通常涉及到的零件是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锉刀、锯条、自行车链轮等。给出机械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接着,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工艺流程方案;指导老师审阅、修改。然后,学生独立自个动手完成实物操作,得出硬度分析和金相图,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参加口试答辩,做为这课成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能熟练操作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电阻炉和金相试样抛光机等仪器设备。像金相试样制备难度较大,可能需要失败多次,才能做出合格的试样。若对设备和操作掌握不牢固,就需要花更过的时间,反复做实验。而实验教学一共才8学时,显然不够。可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实验,避免因时间紧就应付了事。给失败的同学再做机会,给有兴趣的同学敢于尝试创新的机会。实践证明,综合实验项目,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根据我系机械工程学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材料和“金工实习”在同一学期,可让两者同时进行,而不是同期的一前一后。让学生们在金工实习中,了解材料和加工工艺,增加感性认识,帮助材料理论知识掌握。如在车工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可引入使用的各类刀具的材料,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区别;加工工艺中,零件的调质处理方式,就是热处理的淬火和回火。实践表明,学生提前有了感性认识,进行理论教学效时,易于接受和掌握知识。

  3结论

  通过对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知识掌握更牢固、全面,动手能力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夯实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有强,罗树丽,周岭.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2:56-58.

  [2]崔国明,李兴霞.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xx,5:72-73,77.

  [3]杨大春,汪通悦.机械创新设计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xx,3:183-185.

机械毕业论文范文3

  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

  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为农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资本品,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农民传统的耕种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在犹豫观望状态,一些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脸面,为了在人前抬起头,这种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2、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丁领域,机械化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役畜生产,但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3、农户经营规模小型化和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矛盾突出。土地属分散经营,大片作业受到限制。4、作业成本居高,农民热情降低。由于油料涨价、机车空行程多、机车老化耗油增大等诸多因素,使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降低、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构成农机作业各项成本中,油料成本已变成主要成本。油料的价格变动对农机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大,若成本过高,则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急剧降低。5、农机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二级农机服务网络缺乏服务手段,特别是在农机具作业过程小更显得无所作为,使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不适应市场化、国际化需要。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围绕该法,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从20xx年开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除采取政府补贴、部分出资的政策扶持外,还可通过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以调整、优化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依法对农业机械作业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农机经营主体的竞争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应尽快建立农业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有一定基础、区域经济明显的市(县),进行重点示范和扶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超级秘书网

  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间的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农业机械标准化、质量监督等领域的交流,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和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扩大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国外先进农机企业到我国合资或独资办厂,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竞争能力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农民收入提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更好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力度,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标签:毕业设计 时间:2021-05-13
【yjbys.com - 毕业设计】

  机械毕业设计的论文也许就让同学们很头疼了,下面应届毕业生小编为您介绍机械毕业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到您!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一

  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技术

  1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现状

  近几年来,在公路建设中,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隧道施工方案具有克服地形障碍、缓和高程变化、改善总体线形以及缩短行车里程等优点,广受施工单位的青睐,其建设规模和建设里程不断扩大。但是,公路施工方案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隧道空间较封闭,其光线变化较大,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其次,隧道环境较差,如:空气污染、噪声大等,大大增加了发生二次安全事故的机率。鉴于此,安全问题是隧道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首要关注的问题。在此方面,机电工程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隧道的缺陷,不仅满足了隧道的安全性需要,而且为隧道的日常运行提供了便捷。公路隧道主要包括照明系统、交通控制系统、火灾检测报警与消防系统等,对公路隧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省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的隧洞机电工程设计和布设为例,分析其技术要点,其基本情况如下:贵州省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全线共13座隧道,设计时速80km/h。

  2公路隧道机电工程设计方案

  结合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隧道的特点和日常需求,决定采用如下设计方案:

  (1)隧道监控设施。根据隧道交通工程等级合理设置监控外场设备。隧道监控系统的构成大致分为8个部分:中央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有线广播系统)、交通检测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风检测控制系统、照明检测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紧急电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