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原则

时间:2020-11-25 16:45:36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2020立夏养生原则

  立夏时节,人们都很关注健康,更明白养生的重要性。下面就为大家收集了2020立夏养生原则,仅供参考!

2020立夏养生原则

  2020立夏养生原则【1】

  第一、思想宜清静

  盛夏酷暑炎热,人们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心静自然凉。

  第二、饮食宜清淡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乏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阴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第三、住房宜清凉

  早晚应该打开窗户让房间通风换气。中午的时候室外温度太高,所以建议将门窗关紧,拉上窗帘,把热气挡在室外。这样做有利于室内保持阴凉,会帮助我们睡得舒服一点。

  第四、游乐宜清幽

  炎夏不可远途跋涉,应该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三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当太阳下山之后,可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消除一天的疲劳。

  2020立夏养生原则【2】

  戒躁怒:保持心情舒畅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易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中医专家表示,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夏季与心气相通,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因此,要顺应节气变化,保养心脏,专家表示,此时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舒畅,笑口常开。”中医专家表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在春末初夏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宜多食:果蔬粗粮及酸味食物

  据了解,天气转热,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除要少吃油腻外,可多吃一些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健康饮食全说。但是,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故体质比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此外,平时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及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红柿、橙子等,增强消化功能和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同时,还要考虑到养护脾胃,多喝点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以畅通气血。

  调作息:可晚睡早起增加午睡

  立夏后,天黑得晚亮得早,此时人们应顺应节气变化,开始晚睡早起。中医专家表示:“相对于冬春季节,立夏后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由于晚睡早起,睡眠时间较冬季缩短,不少人总出现打盹现象。对此,建议增加午睡。“在11点到13点进行午睡是最佳时间。”专家介绍,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了午觉补充,人的体力就会有所恢复。

  尤其是老年人多有睡眠不实的特点,更需午睡。专家建议,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不然会造成睡眠不足,白天常打盹的现象。”一般来说,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健康饮食全说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此外,夏日午休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2020立夏养生原则】相关文章:

2018立夏养生保健四大原则08-07

立夏养生方法大全08-07

立夏节气咋养生08-07

立夏中医养生法11-15

立夏该如何养生呢-中医立夏养生注意事项11-09

立夏的养生小常识05-02

立夏养生温馨提示201708-07

中医立夏养生保健攻略11-10

立夏中医养生法201711-09

中医教你立夏如何养生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