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科学养生方法

时间:2020-11-10 14:56:40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惊蛰节气科学养生方法

  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到来象征着天气渐渐回暖。这个时候该怎么养生呢?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惊蛰节气科学养生方法,仅供参考!

惊蛰节气科学养生方法

  惊蛰节气科学养生方法

  早睡早起 常动肢体

  早睡早起,能迎合春天之朝气,令人精神焕发,这样既能缓解“春困”,还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消除成年人的暮气。惊蛰前后,宜常打打太极拳、清晨漫步,或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等,这对增强体质,畅达心胸,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都十分有益。但要注意,活动要循序渐进,也不宜太过激烈。

  预防传染病

  惊蛰后,流感、脑炎、肝炎、腮腺炎等传染病增多。最好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幼儿园、学校及人员密集的场所,做到定时打开门窗,让空气对流。多开窗有助让阳光多照射,既能保持空气新鲜还能杀菌。

  晨起一杯水

  惊蛰后,人容易“上火”,最好能“晨起一杯水”。饮水可帮助排除毒素,还能维持黏膜的完整性,有助抵御感染。喝水首选白开水,晨起空腹喝点蜂蜜水也错,可以帮助排便,清除废物。另外,像绿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清肝饮品,可以去火、清脂,也可酌情多喝一些。

  有病当早治

  惊蛰后传染病多,如患上感冒、肝炎、脑炎、腮腺炎、水痘、带状疱疹等。治疗都要重一个“早”字。因为这类疾病大多病情急,发展快,早用药对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都有利,否则易酿成严重后果。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能久拖。

  饮食宜“清补平淡”

  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宜多吃的食物包括: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初春肝气盛易伤脾,适量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可以养脾,最好做些大枣粥、山药粥等食用。惊蛰时少吃酸,因酸涩会伤肝。油腻、过辛过辣之品也应少吃。

  小心倒春寒

  “惊蛰”是反映物候的节令,时值公历三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本节时逢“九九”到九尽,鲁北土地完全解冻,气温一般4~5℃,寒潮频繁。最高气温18~23℃,最低零下3~7℃。降水量一般3~5毫米,多时达20多毫米,也有时不足1毫米。

  在这个时节里,江南的“倒春寒”现象要一直延续到惊蛰的最后几天,而北方的寒冷气候则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所以“春捂”在此节气中还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气候冷暖而适当增减衣服。此时肝气旺盛,老年人易动怒,要注意情绪神志的调摄,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升腾太过,易患眩晕、中风之病。此节气宜用枸杞煎水擦身洗面,可使皮肤光泽不老。

  补气益血防春瘟

  惊蛰时节,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由于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顺应时节而继续上升,阴血相对不足。饮食进补应顺应阳气的升发,更加助益于脾气,令五脏平和。所以,进补要根据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结合惊蛰时节气候的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来采用有效的食谱进补。

  调适寒温 首防感冒

  不要脱衣过早,适当注意“春捂”。惊蛰过后,春风并不总是“送暖”。遇大风降温时,能尽量少外出为好。平好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状况,增减衣服。这样才有助预防感冒、流感等病的发生。

  惊蛰养生注意事项

  中医学上,以四季配五脏,春季属肝脏,一系列肝的病证,如精神疾病、高血压、中风等病,常会在春季复发或加重。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如果忽视了护肝养肝,肝脏机能失常,则易发生上述病症。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春季注意调理起居饮食可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第一,生活上不要过分劳累,造成体质下降,容易使疾病乘虚而入;第二,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第三,饮食上以具有保阴潜阳、清肝降火旺的食品为主。

  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养肝血、治贫血,是保肝的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鸭血菠菜汤可养护肝脏、疏理肝气。新鲜水果蔬菜中,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可以清热泻火;山药、莲子、银耳等,可以扶正祛邪、滋阴补肾、健脾和胃。

【惊蛰节气科学养生方法】相关文章:

2017夏至节气保健养生方法08-10

大寒节气养生的五个方法11-07

2017小满节气保健食谱及养生方法08-09

大寒节气养生保健的五个方法11-07

大雪节气养生谚语12-31

立夏节气咋养生08-07

中医夏至节气养生08-15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方法08-07

夏至节气中医养生要点08-15

大寒节气该如何养生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