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几月几号

时间:2023-04-03 09:41:21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惊蛰是几月几号

  2017惊蛰是几月几号?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2017惊蛰是几月几号

  2017惊蛰是几月几号

  2017年3月5日 农历二月初八 星期日

  惊蛰养生

  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129?公元200年)在体液学说的基础上曾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性情急噪,动作迅猛的胆汁质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型;性情沉稳,动作迟缓的黏液质型;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型。近代著名科学家巴普洛夫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脆弱型等四种类型,与盖伦的分类基本相当。上述四分法在西方医学界颇具影响。而中国早期的医学著作《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燥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又根据经络气血在头面、四肢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灵枢所称的“阴阳二十五人”。

  虽说中西医学对人的体质都有分类,但迄今为止,西方医学对人体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学可对人体体质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的`实践。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老伤者,中气必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变不良的体质状态,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这里我要说的是,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中,只要我们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是可以纠正体质上的偏颇,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除此之外,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论你是从商的生意人还是医生或是其他的职业,积累一定的物候知识,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的。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惊蛰时节须预防疾病

  天气转暖小心肝炎

  进入惊蛰时节,摆脱掉沉重的冬装后,人们开始感觉到活力重新回到身上。不过,这时候细菌和病毒也渐渐地活跃起来,进人肝炎多发期。

  冬季天气寒冷,各种细菌病毒的活性都会降低,患肝炎的病人较少,但是春天是肝炎多发的一个季节,不少年轻人会患急性肝炎的甲型和戊型肝炎,出现黄疸增加、转氨酶升高等症状。而已有慢性肝炎的病人则会出现肝区疼痛、恶心、乏力等症状。

  要防止肝炎病的发生,首先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另外,皮肤有破口的时候到公共场所时不要到处乱摸,否则乙肝、丙肝等病菌会从破损处通过血液或体液进人人体,造成感染。

  而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来说,由于在春季一般会有症状加重的情况发生,所以除了休息好之外,还要戒烟限酒,同时少吃油腻的食物。除了蔬菜水果之外,多吃一些酸味的东西,比如山楂、食醋等,能促进对肝脏的'保护。

  惊蛰洗手防感冒

  惊蛰时节虽然气候转暖,但气温变化无常,人们稍不注意,就会被感冒病毒击倒。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

  在过去,医学专家们一直认为,口腔是传播感冒的主要途径。但最新的流行感冒理论表明,感冒过滤性病毒最容易经双手传染,而非口腔。国外某医学研究所的一位教授指出,感冒患者在咳嗽和打喷嚏时,带出的病毒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落到地上,健康的人只要不是长时间地和感冒患者在一起,受传染的机会并不大。

  真正导致感冒病毒传播的是手和手的接触,当健康者和手部有大量病毒的感冒患者握过手后,自己也就成了带菌者,如果再摸鼻子,感冒病毒就会从手部跑到呼吸系统中去,所以预防感冒在于勤洗手。而且洗手时最好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因为感冒病毒外面有一层油性物质,光用水是洗不掉的,只有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把这层油性物质溶解掉。

  提防“桃花癣”

  惊蛰是桃花红、李花白、鸟儿高飞的时节。可每到这个时候,有些人的脸上常常会出现一片片红斑或白斑,且糠状鳞屑,有时有不同程度的痛痒和灼热感,尤其是被春风吹了或洗完脸以后更加明显,这种皮肤病因多发生在桃花盛开季节,故也叫“桃花癣”。

  “桃花癣”并不是真菌感染,所以并不适合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去涂抹,否则会刺激病变部位的皮损更严重。它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吃刺激性食物、饮食结构不科学、使用劣质或不合适的化妆品、风吹日晒等有关。

  “桃花癣”其实是一种过敏性的皮炎,是春季好发的单纯性糠疹、脂溢性皮炎和春季皮炎的总称,在治疗的时候应该区别对待,不能随意用药。如果感觉瘙痒,不要用手去抓,更不要用水烫;避免食用腥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不用劣质化妆品;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惊蛰农事谚语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

  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管大棚。

  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

  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

  春季造林好时机,因地制宜分树种,

  栽后护理要认真,光栽不护白搭工。

  家禽孵化黄金季,牲畜普遍来配种,

  天暖花开温升高,畜禽打针防疫病。

  快把鱼塘整修好,放养鱼苗好节令。



【惊蛰是几月几号】相关文章:

今年的冬至是几月几号12-06

2017的春运是几月几号07-20

2023年夏至是几月几号06-19

重阳节是几月几号05-20

2018正月十五几月几号07-15

2024年立春是几月几号03-13

中秋节是几月几号06-06

清明节是几月几号05-23

重阳节是几月几号05-28

2023年秋分是几月几号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