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食习俗的由来

时间:2023-02-01 14:15:54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饮食习俗的由来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饮食习俗的由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饮食习俗的由来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节食食俗》载:释迦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又累又饿、昏倒在地,这时有一位牧女见此情景,急忙把自己带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里面有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餐,元气顿复。后来他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佛教在我国流传很深远而沿袭了这一习俗。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另据安徽人传说,朱元璋小时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物,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起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喝起来香极了,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口味。腊八这天,他忽然想起儿时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当下传令御厨以各色谷果煮粥进食。吃后大悦,并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连汤吃的,故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法已与今天一致。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有饺子,形制与现代七异。宋代称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外见于时清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明、清时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

  春节饮食习俗溯源

  相传饺子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它有个秀气的名字,叫娇耳。张仲景向穷人舍药的行为从冬至持续到大年三十,因此民间也就有了冬至和除夕吃饺子的习俗。

  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来临了。在这个新旧交替、举家团圆的佳节,饮食也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涵义,每种饮食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层吉祥的寓意,其制作和食用的方法都有诸多讲究。而在吉祥寓意之外,很多节日饮食其实在诞生之初,还肩负着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重任,毕竟身体安康是人们对新年的诸多祈盼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

  由于时代久远,这些节日饮食发明的初衷大多已被淡忘。今天,我们就来追根溯源,探寻春节饮食习俗。

  “娇耳”与饺子

  我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大年夜全家人围坐在桌前包饺子,半夜子时一起吃饺子,是很多人心中关于春节最温馨的记忆。饺子如今已成为一种日常食品,但其实它在诞生之初还是一种防病疗疾的神药呢!

  相传饺子是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它还有个更加秀气的名字,叫“娇耳”。

  张仲景看到很多贫苦的百姓在冬天里忍饥受寒,耳朵都生了冻疮,心中十分难受,想要救治他们。于是他命弟子在空地上架起一口大锅,将羊肉、辣椒等一些温热药性的食物和药材放在锅中熬煮,煮好后将它们捞出切碎,包在面皮中,做成耳朵的形状,再下锅煮熟分给病人,名为“祛寒娇耳汤”。一碗热腾腾的的汤和“娇耳”下肚,人们顿时感觉浑身发热,血脉畅通,冻伤的耳朵也温暖起来,不久冻疮就康复了。张仲景向穷人舍药的行为从冬至持续到大年三十,因此民间也就有了冬至和除夕吃饺子的习俗。

  正如饺子起源的传说中那样,最早的饺子是就着汤一起吃的,与馄饨并无差别,成为流行全国的食品。到了唐代,人们才开始将饺子捞出来单独吃。元代时,根据其在蒙古语中的读音,饺子被称为“匾食”,“匾”现已通作“扁”,至今很多地方仍称饺子为扁食。明朝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可见饺子已成为春节必备的节令食品。

  饺子之所以享有这样重要的地位,一是由于其名字,饺子谐音“交子”,在年三十半夜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二是由于饺子的外观形似元宝,有招财进宝,保佑来年富足的吉祥寓意。三是由于饺子有馅儿,便于将各种馅料包进去,口味丰富,营养全面。除了常见的肉食蔬菜外,春节的饺子还有一些特殊的馅料,不同的馅料有不同的含义,如糖果寓意生活甜美,花生寓意健康长寿,枣和栗子寓意早生贵子,吃到的人惊喜不已,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吃饺子的风俗不仅象征着阖家团聚和新旧交替,更演变成一种妙趣横生的游戏。

  “年年糕”与年糕

  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春节吃年糕的习俗,年糕谐音“年年高”,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和事业都有提高。各地的年糕所用的原料、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各不相同。

  北方的年糕多以糯米制成,大多是甜味的,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介绍了这种年糕的制作方法:将糯米粉筛过之后,加入水、蜜和成面团,将枣、栗子等贴在面团上,用箬叶包裹蒸熟,是为中原特色的年糕。

  但糯米原为江南特产,在古代价格较贵且不易得,所以,北方的老百姓制作年糕还多采用当地出产的黍,这种谷物与糯米一样富有黏性,色泽金黄,又称黄米,是黄河流域百姓制作糕点的原料。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

  清代北京的年糕是一种回民小吃,也是满族人祭神用的贡品。年糕有黄、白两色,分别用黄米和糯米制成,有诗云:“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可知其具有吉祥的寓意。

  南方的年糕以宁波慈城的水磨年糕最有特色,其中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代,伍子胥在慈城领兵修筑城门,他曾对部下说,如果有一天国家危难,百姓断粮,到城门下挖地三尺可得粮食。后来伍子胥因谗言而被赐死,慈城被越军包围断粮,饿死了很多百姓。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在城门下挖地三尺,果然挖出了许多做成城砖样子的年糕。原来伍子胥当年筑城时,已经未雨绸缪,做好了屯粮的准备。从此以后,每年春节,慈城百姓都会以制作年糕、吃年糕来纪念伍子胥。

  慈城的水磨年糕是以大米制成,用水浸泡数日后磨成粉,压去水分,置于蒸笼中蒸透,再压成条状的年糕。这种年糕洁白如玉,光滑润口,富有韧性,久煮不烂,与北方黏性的年糕不同。水磨年糕在晒干后长期贮存,吃的时候用水浸泡二天即可。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汤煮或片炒,雪菜或荠菜肉丝年糕汤、白菜或韭菜炒年糕,都是江南地区人们喜爱的菜肴。民谚有云:“荠菜肉丝炒年糕,灶君菩萨伸手捞”,可见其美味。

  屠苏酒与椒柏酒

  春节是举家欢聚的日子,自然少不了美酒助兴。尽管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在春节的宴会上饮用药酒,但宋代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诗句让屠苏酒成为广为人知的节令美酒。

  屠苏酒与中医药有着不解之缘,其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唐代韩鄂所著《岁华纪丽》记载,屠苏是一间茅屋的名字,住在这间茅屋的是一位医生。每年除夕,他都会送给附近的居民每户一包草药,嘱咐他们将草药放在布袋里,投入井中,到元旦那天取水出来,掺入酒中饮用,一年里都不会得瘟疫。人们感念这位名医,却不知其姓名,因此用屠苏来命名这种药酒。

  饮用屠苏酒时还有讲究,要让一家中年纪最小的先喝,年纪大的人后喝。其原因在于,年轻人在新年又长大了一岁,因此先喝酒以示庆贺,而老年人则是生命又减少了一岁,因此后喝。这种独特的风俗引发了诸多文人墨客的唏嘘感慨,唐代顾况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一复杂的心境:“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

  年。”发明屠苏酒的医生究竟在草药包中放了什么药,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历代医家都对屠苏酒的功效十分推崇,并提出了不少组成各异的屠苏酒配方。如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他的屠苏酒配方是大黄、桔梗、蜀椒、白术、桂心、乌头、菝葜,集滋补保健、驱邪避秽等多重功效于一体。

  与屠苏酒相比,椒柏酒就不那么为人熟知了。其实,椒柏酒的起源或许较屠苏酒更早。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正月》中提到年节的活动中有“各上椒酒於其家长”。《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北朝时代楚地的新年风俗,其中也有“进椒柏酒”的记载。椒即花椒,柏即柏叶,古人认为这两种物品皆是仙药,服之令人长生不老,延年益寿,因而用于晚辈向长辈敬酒祝寿。椒柏酒自然不能令人长生,但确有解毒、辟瘴的功效。

  五辛盘与胶牙饧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下五辛盘。”原注引晋周处《风士记》云“元日制五辛盘。”这可谓关于五辛盘最早的记载了,可见晋代已有元月一日食用五辛盘的风俗。注解中还详细说明了五辛的内容和功效:“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庄子》所谓春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食医心镜》曰:食五辛以辟厉气。”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元日》云“肴列辛盘,觞称椒酒”。可见元日食用五辛盘的风俗在唐代依然盛行。

  五辛的内容其实并不固定,还有葱、蒜、椒、姜、芥等不同的说法,总之是泛指各种具有辛辣芳香味的蔬菜。“辛”与“新”谐音,在新年食用,有尝新之意,也十分应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些具有辛辣味道的蔬菜属于五味中的“辛味”,且大多药性温热,具有散寒温中,解表避秽的功效,在冬去春来,寒暑交替的季节食用,对于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很有帮助。因此,著名医家如孙思邈、李时珍均在其书中记载了这种节令风俗。

  后来,这一风俗在传承中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上,从元旦变为立春,或许是由于立春之日天气已渐暖,各种新鲜蔬菜更易得之故;在内容上,或许是由于时间的变化,五辛盘自唐宋开始更多地称为春盘,并增加了春饼,与春盘一起食用,或是以饼裹食。唐代皇帝每于立春之日赏赐春盘给近臣,这一风俗也从皇室传到了民间,至今北京立春吃春饼的习俗正是由此衍变而来,而五辛盘的名称却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胶牙饧是另一种广泛流行的岁时食品。“饧”即古代“糖”字,是用麦芽或谷芽与其他谷物原料熬制的黏性的糖果。宋代将其作为除夕夜祭祀祖先的贡品,后世其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小吃,尤其深受孩子的喜爱。古汉语中“胶”与“固”相通,食用胶牙饧也有固齿之意。

  五果汤与七样菜

  广东潮汕地区的五果汤和七样菜颇有特色,且营养均衡,有益健康,可资借鉴。

  五果汤是以五种食材一起熬煮的一种甜汤,其配方不尽相同,大抵从桂圆、白果、莲子、薏米、百合、芡实、小豆、柿饼中选用,煮时调入白糖,清甜可口,作为春节时的甜品。初一早上孩子向父母请安后,先吃五果汤,再出门去玩耍;若有客人上门拜年,也请吃五果汤。这种甜品不但色香味俱全,还有补中、健脾、祛湿的保健功效,可以说是春节健康饮食之一例。

  七样菜又称七样羹,是用七种蔬菜一锅煮成汤羹,不同的地方选用的蔬菜品种不同,有芥菜、厚合菜、芹菜、蒜、春菜、韭菜、葱、菠菜、白菜、茴香等等,蕴含“发大财”、“人长久”之意,芹菜寓意勤劳,葱寓意聪明,蒜寓意精打细算,韭菜寓意幸福长久,在大年初七这天食用。

  据说在宋代有一位官员被贬,境遇凄苦,正月初七这天,他走到一处荒郊僻野,感觉饥饿难耐,就地采了七种野菜熬成杂菜汤充饥,吃完便恢复了气力。后来这位官员官复原职,回忆起当年救命的野菜,感慨不已,遂命家人在每年正月初七以七种不同的蔬菜煮成菜汤,忆苦思甜。这种菜汤后来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成为颇具野趣的佳节菜肴。春节期间的饮食多肥甘厚腻之物,而这种以多种绿色蔬菜制成的清淡素食,正好可使饮食得到调节和平衡,以现代的养生保健观念来看,也是十分应景,其他地方的人们也不妨仿效之,为节日的餐桌增添一份别样的情趣和吉祥的寓意。

【春节饮食习俗的由来】相关文章:

小寒节气的由来和饮食习俗11-23

春节习俗与由来09-03

春节由来与习俗11-13

春节由来习俗11-13

春节饮食习俗11-26

关于春节的由来习俗10-10

中国春节的由来及习俗09-04

关于春节的由来与习俗11-06

春节的由来与习俗的简介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