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0-08-20 14:09:02 资本运作 我要投稿

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引导语: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跨国并购活动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更使我国企业直面国际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企业纷纷加快速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在中国正在走入跨国并购时代。然而,在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进程中,失败往往多于成功。是什么导致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失败,文章系统地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加强我国的企业对跨国并购中的各种问题的重视,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积极措施,使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趋向良好的状态发展。

  一、引言

  相比于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逐步面向世界经济市场,跨国并购无疑是最迅速、最直接的国际化手段。但是,跨国并购让企业直接面临品牌整合、人员整合、文化整合、管理重塑等诸多问题。跨国并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运用好跨国并购这把“双刃剑”,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二、跨国并购理论概述

  1、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s)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2、跨国并购的形式

  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即跨国并购有两种形式:兼并是指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或多家企业的全部资产,合并重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收购则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或者全部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企业的控制权。

  3、跨国并购的发展史

  经过19世纪末期以横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一次并购浪潮、20世纪20年代以纵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二次并购浪潮、20世纪50年代以混合并购为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金融杠杆并购为特征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跨国并购浪潮,2001年以后,随着欧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企业逐渐在并购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三、跨国并购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

  (一)1979-1987年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萌芽时期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起步,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涉足跨国经营。中国企业的早期跨国经营以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为主,逐步发展到在国外开设办事处和贸易中心等。在这一时期的早期,参与对外投资活动的企业不多,兴办的

  境外企业也不多,主要是一些专业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与国外的公司有着产品或原材料的贸易往来,以及一些技术引进项目。随着与国外企业来往的逐渐增多,这些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始在国外开设办事处或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贸易公司。如:1986年,中信加拿大公司于加拿大鲍尔公司共同并购了加拿大赛尔加纸浆厂。

  (二)1988-1999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起步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的大型企业开始涉足跨国并购。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和海外投资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企业数从1979年的4家上升到1994年的1764家,中方的投资额也从无到有,增长到了17.58亿美元。但是,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体还比较单一,主要局限于国家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而其他类型的企业往往因跨国经营能力有限、政策扶持力度小等而望而止步。同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还比较小,频率也比较低,且并购母的大多局限于获得资源,或是出于国家宏观经济考虑的战略性并购,并购只涉及少数垄断性行业,如钢铁、是有、电信、化工等。

  (三)2000年以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企业纷纷加快速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企业境外并购投资额为2亿美元;2003年为8.34亿美元;2004年为11.81亿美元(未包括香港上市公司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12.5亿美元);2005年境外收购兼并23亿美元,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56.5%。美国《商务周刊》称,“中国正在走入并购时代”。

  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问题

  跨国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达不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由此给企业正常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如果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风险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各种后果,如并购失败、并购后企业业绩下滑、并购后被动出售或分离等问题。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的实践,我国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跨国并购的经验缺乏

  我国企业总体上缺乏并购企业的经验。企业并购在其他发达国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而且国际上的主流并购都是在经历了国内频繁的并购后开始跨国并购的,而我国国内的并购热潮都没有掀起来,国内企业就进行跨国并购。显然,我国企业进行境外并购经验不足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二)跨国并购的政治和法律风险

  跨国并购政治风险指由于政府行为而可能对进行并购的国际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是政府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我国企业对东道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必然会对东道国的产业利益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出于对本国产业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必然会对实施并购的我国企业持反对态度。常见的政治风险有东道国国内的动乱、内战、政权更替,引起对外国企业财产的冻结、没收或征用等。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和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法律制度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且许多我国本土企业家对于被收购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并不了解,因此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必然遇到众多方面的法律风险。例如由于我国曾有过计划经济的传统,我国政府基本上包揽了外贸经营权、对外投资权及外事审批权,导致企业缺乏海外融资自主权,其结果是企业没有获得应有的市场主体地位。

  (三)跨国并购的融资途径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大多是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并购所需资金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实现,目前我国跨国并购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来融资。若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虽然不会改变我国企业的股权结构,但是需要按期支付本金和利息,这会给我国企业产生还款的财务压力,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到期无法还款的财务危机;若是通过发行股票的优点是其资金来源稳定,没有到期还债的压力,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发行股票会改变原有的股权结构,稀释并购方原有股东的股权,降低其对公司的控制力,而且并购方股份增加之后,每股盈利可能会下降,股价可能会下跌。

  五、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事实上,TCL通过并购重组实施国际化的动作早就开始了。2002年秋天对德国百年老店施耐德的收购,曾经让李获得当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

  奖。而2003年上半年,TCL刚刚悄无声息地收购美国渠道商GO—VEDIO公司。 TCL近年来一连串的收购重组,只是其国际化步骤的一部分。此前,TCL在越南、菲律宾、印尼、南非、俄罗斯等市场已经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这是TCL国际化的预演。

  毫无疑问,TCL已经和海尔一起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两面旗帜。与海尔相比,人们更倾向认为TCL的国际化走得更稳健,策略更合理,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对TCL国际化策略的总结和梳理,对于那些欲“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更具有价值。

  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开始,TCL迈出了它国际化的第一步。当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发取得成功之后,积累了丰富经验的TCL开始将目光投向欧洲。在TCL看来,全球有三个最完整的市场,这三个市场可以消化全球一半以上的产品,购买力是全球的70%,如果占领这三个市场则全球市场唾手可得。这三个市场分别是中国、欧盟和美国。

  六、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机制及对策

  我国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跨国经验和投资规模远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并购风险尤为突出。一些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60%—70%的合并案例是失败的。因此,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建立适合我国企业海外发展所需要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企业要有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在通过海外并购寻求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思考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定位,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状况的发展道路。从进入市场和获得战略性资源技术和品牌两个方面逐步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二)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国门

  在现阶段的海外并购热潮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这很容易引起东道国一些非经济因素的考虑,而影响了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因为民营企业的行为更符合发达国家的关于企业应遵循商业利润动机来从事并购活动的原则,不易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阻碍,更有利于并购交易的达成,因此应该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鼓励他们走出去,实施海外并购。

  (三)采取渐进、灵活的并购策略

  首先邀请东道国的企业或投资机构加盟并购团队,通过并购主体多元化来避

  免并购被看成是国家行为,国有企业尤其应当加以注意;其次在并购东道国的目标公司时可以先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待东道国的政治风向偏松时再考虑并购问题;再次可以先不全资并购而是控股性并购或接近于控股性并购,待条件成熟后再进一步并购;最后利用目标公司所在国的一家合资企业作为跨国并购的代理者,以避免东道国政府或当地政府干预。

  (四)政府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府商业外交

  政府可以牵头建立跨国并购的协调机制,涉及大型的跨国并购时各有关职能部门应保持及时沟通和协调一致的行为,而不是各自为政,掌握政府游说和媒体公关的技巧,如果在跨国并购中出现了阻挠的苗头和倾向,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公关游说,发动更多的外交攻势,保持官方的及时沟通与协调;其次外事部门应在对外交往中承担更多的经济功能,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更多的服务;再次在重大的商业并购件中能够实现联合办公,形成统一的决策,实现行动的相互支持。

  (五)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资源,以及使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于平均利润水平收益的关键性性知识和能力。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竞争策略,更没有永远领先的知识和技术。商业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技术、产品、管理手段日新月异的现代商业社会,这一规律更为明显与残酷。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热点的转移和产品的更替,一个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会逐渐丧失其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地加以丰富与更新。并购时补充和更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吸收来资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新的竞争力要素。

【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文章: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分析06-24

企业并购的员工沟通10-28

企业战略并购的驱动10-05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措施06-12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改制方式11-14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现状分析11-15

公司企业并购的类型及方式11-15

跨国企业的文化面面观06-30

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