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

时间:2022-06-22 02:12:43 中小学知识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

  《朗读者》节目的热播,在全国各地掀起朗读热潮。在文海实验学校中学部(以下简称文海中学),也有一群学子在坚持用朗读经典的方式陶冶性情、传承文化。以下是关于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

  【1】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

  继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地之后,央视《朗读者》“朗读亭”本周走进古都金陵,在新街口德基广场开启南京站“朗读体验日”活动。

  朗读亭高约3米,外观古朴别致,上面写着大大的“朗读亭”字样。内部有两个GO PRO摄像机以及一套完整的专业录音设备。据悉,朗读亭的最初设立是为了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自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每名朗读者进入“朗读亭”后,首先要做自我介绍,随后要告知要把朗读的作品献给谁,也可以简单介绍为什么读这段文字以及背后的故事,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三分钟的朗读。

  “朗读亭”前期已经去过上海、北京、杭州、西安、昆明、成都、武汉、长沙等国内各大城市,在现场体验的活动中都得到了市民的热烈追捧。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排队超过五六个小时,自备干粮和水,只是为了在这个小小的朗读亭里进行3分钟的朗读。

  【2】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

  前天下午,一场题为“诵读经典,浸润人生”的阅读月活动在文海中学举行。活动的前头兵是八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比赛,也是这次阅读月活动的最大亮点。活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主旨,倡导同学们学习祖国优秀文化,贯彻学校“以文化人,以人化文”的办学理念。

  经过初赛,12个班级的优秀“朗读者”代表们纷纷站上学校六艺楼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朗诵实力。首先上场的是805班的两位小朗读者,他们身穿一袭白衣,慷慨激昂,不断地将郭沫若的《雷电颂》推向高潮。诵毕,场下的观众们还以热烈的鼓掌,表示对小朗读者的认可。在悠悠的.伴奏下,812班的小姑娘身穿一身民国学生装,在轻柔的语调中带着观众去往那远在西方的康桥……活动最后,由八年级学生代表集体演绎由张占营老师创作的《中华诵》,更是让观众们体会到文海中学莘莘学子的爱国情怀。

  805班的《雷电颂》和806班的《海燕》获得了比赛一等奖。

  “这次比赛,使我有机会可以和同学们相互学习,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朗诵时,我感受到诗人的一身正气和爱国情怀,感触很大。”《雷电颂》朗读者许承玺同学在比赛后说,“这场朗诵,让我对经典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对经典的品味过程中,我明白自己要拥有宽阔的胸襟和对祖国的热爱。”

  “我国现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由此可见,读好书非常有意义。朗诵经典在提升学生诵读能力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力,所以我们鼓励学生与经典作品同行,交圣贤之友。”负责此次活动的张占营老师说。

  张老师介绍,学校还会在五一期间开展“读经典,写感受”活动,让学生假期里有丰富的精神给养。

  据了解,学校还为七年级学生们开展诵读经典的拓展课程,以扩展课的形式,每两周进行一次,一次两个课时的朗诵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经典朗读的训练,提升了学生们的精神层次。

  【3】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

  “朗读的确火了,但要长久发展,我们还得冷处理,就是要遵从规律、回归理性。”上海市朗诵协会会长陆澄昨天在“全民诵读发展”讨论会上如此说,“要避免把进朗读亭变成作秀。”

  升温

  董卿领衔制作的节目《朗读者》火了,沪上乃至各地的朗读亭“遍地开花”,不少市民为进亭朗读而长时间地排队等候。一时,线上线下,吟诵朗读热闹不已。在圈内人看来,朗读热潜伏已久,并非无本之木。1993年创办的与诗歌有关的广播节目《午夜星河》——午夜时分,听众打进热线电话,身为主持人的陆澄根据谈话定制符合主题的诗作,并在广播中朗读,“但是这档节目停了又开,开了又停,没能长久,因为那时还不具备现在的大环境。”近些年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大力推广阅读,再加上老百姓对于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朗读者》能火偶然中有必然。

  误区

  不过,专家也意识到了朗读热背后的浮躁以及部分人对它的误解。要避免进朗读亭朗读变成一种行为艺术、一种作秀。开展这类活动,原本就是为了真诚地推广朗读,让更多人领略汉字之美,“唯有走心才能长久”。

  当朗读被更多地纳入一些活动中之后,“画蛇添足”的呈现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有导演在演员朗读时配上舞蹈,有的朗读者的肢体语言已接近演话剧,他们以为这样能更丰富。有专家认为:“舞台上可以有诗意的渲染,但不能喧宾夺主。在这方面,《朗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朗读中的“拿腔拿调”“矫揉造作”一直遭到诟病,却屡有发生。据说,诗人席慕蓉曾不满某艺术家朗读她的诗作,因为刻意地用慷慨激昂的'情绪无法还原她作品的初衷。在一些朗诵比赛中,有些选手一味地煽情,却未顾及朗读文本的内涵。“朗读并非不能高亢激昂,而是要用对地方。”比如说,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场面很壮观。在舞台上,声音要放得开。但做深夜节目时,面对的是被窝里听广播的人,必须促膝谈心式地朗读。这时候声音是被压着的,但力度不能减。”陆澄强调,“朗读的关键就是从文字内容出发,并用真情实感去表达,而真情比发音技巧更重要。


【朗读者十一期主题那一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07-14

朗读者第十期主题词味道04-02

央视朗读者第九期主题观后感(通用5篇)04-07

央视朗读者第五期主题第一次观后感09-10

董卿朗读者观后感08-30

CCTV朗读者第9期观后感03-23

以朗姆酒为基酒的调酒03-30

朗读者开场白眼泪03-31

调酒师知识:朗姆酒简介06-14

2017《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