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时间:2023-03-19 08:29:54 中小学知识资料 我要投稿

我们仨精选读后感

  《我们仨》,2003年出版书籍,作者是杨绛,本名杨季康。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仨精选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我们仨精选读后感

  我们仨精选读后感

  昨天上网在网上胡乱点击,发现了《我们仨》这本书,我向来对长篇大著十不甚感兴趣的,网上说该书短小而且文笔很细腻,最重要是看到这句话:“在人生伴侣离去四年之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92岁还继续创作使我产生好奇,我决定读一读,那时还并不知道杨绛是谁,百度一搜才知道她竟是钱老(钱钟书)的伴侣,这使我更有必读此书的冲动,在网上搜寻半天终于找到这本书的电子书。

  全书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杨老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喜得爱女,直到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我刚读完第一部分,感觉心情很压抑,因此想借此释放一下自己压抑的感情。

  1998年,钱先生逝世。但罕为人知的是他们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一年先他们而去。在自己的晚年,唯一的女儿、一生的.伴侣相继离去,杨老晚年之情景是非常人所能体味的。第一部分,杨老用特殊的梦境形式,讲述一家三口最后几年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回忆中杨老把“我”、钟书及女儿之间感情流露与表达描写得非常朴素,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一样。没有煽情的词语,但是读过之后心里一股说不出的感觉,貌似很感动,但是哀而不伤,令人心生温暖,好像是泪中带笑。到梦境的最后,基调是悲的,女儿因病离开,老伴也相继离开。我不敢想象当我亲人离开我的时候,我会怎么样。我真的害怕哪一天亲人突然离开我,我会不知所措。但杨老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似乎很平淡。我不知道一个90多岁的高龄,如何承受这一切。也许接近死亡边沿的人才能体会到死亡的真正意义?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老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文字含蓄节制,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

  《我们仨》摘录: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有时老人,就好比日暮穷途的羁旅倦客;固网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以说:我们仨豆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十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也就成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样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快乐。所以我们仨十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这段话,读后很感动。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将把我们永远连在一起。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简爱》读后感01-22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精选01-22

《北京折叠》读后感06-04

《凉州词》读后感06-01

《白鹅》读后感范文06-01

双面猎犬读后感06-05

呐喊读后感范文06-05

大鱼之道读后感06-05

杨家将读后感范文06-05

《茶馆》读后感范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