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

时间:2022-08-17 09:21:10 办公文秘 我要投稿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

  作为公职人员,会写文字材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技能,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认写作为公文写作很难,其实掌握基本技巧,就很简单。那么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1

  公文的结构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往往采用归纳式、演绎式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材料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安排,形成了固有的三种主要结构模式:纵向式、横向式、纵横结合式。

  一、根据工作职能的主次地位安排句序

  公文写作的本质表明:机关管理职能决定文字表现形式,文字表现形式是为机关管理职能服务的。公文是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机关工作服务的,其公文语句的顺序,当然只能按照各自机关工作职能的特点,根据工作职能的主次地位来安排。如某省地税局在一份指示性通知中指出:

  为了确保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各级地税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征管,落实好组织收入工作的各项措施。一是要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管住税源;二是要抓住重点,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压缩欠税;四是要进一步加大稽查力度,打击偷税、逃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各级地税机关要在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部门协税护税,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后劲。

  这段话采用演绎法,先提出“要落实好”各项措施,然后具体写“怎样落实好”,其顺序特点是“先总后分”。“总说”部分先讲目的,后提任务。“分说”部分按“从内到外”的顺序来排列:写“内部”,按照地税工作“管住税源——加强征管——压缩欠税——打击犯罪”等四项职能的主次来安排句序;写“外部”,强调“要在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下”进行。特别是“内部”这一块,没有税源,就没有税收,就不必征管,这是关键的关键。有了税源,征管就是最主要的工作,压缩欠税是第二位的,违法的毕竟是少数,打击涉税违法可以摆在第三位。本语段从主到次,依次推进,逻辑紧密,句序清楚。

  但如果写作时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句子排序上的毛病,譬如某市监察部门在工作汇报中写道:

  我室的主要任务是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为了加大查处的力度,我们认真研究了工作方法措施,一是发挥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突破大案、要案;二是实行调查组长责任制;三是重调查,重证据;四是抓住重点,集中力量突破疑难案件。由于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这段话从整体上来说,是按照“要做什么(任务)——为什么要做(目的)——怎样做的(做法)——做得怎样(效果)”的思路排列的,但段落中“工作方法措施(做法)”的排列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有4个方面值得商榷和修改:

  1.句序排列不当。原文中“一是……”到“四是……”4句,其排列顺序可概括为“突破大案要案——明确责任——掌握政策——突破疑难案件”。其中“明确责任”是查处案件的制度保障,“掌握政策(重调查、重证据)”是查处案件要坚持的原则,即不管是查处一般案件,还是大案要案、疑难案件,都离不开这些制度保障和原则,可列为段首一、二句。

  2.内容欠全面。从监察室的职能来看,原文漏掉了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查处一般案件。

  3.句式长短不一。四个句子中,最长的15个字,最短的仅6个字,句子排列不美观,也不便于对句序的记忆。

  4.原文的末句“由于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语气平淡,工作成效显得平平,公文主旨不够突出。拟作如下修改:

  我室的主要任务是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针对往年一般做法的局限,我们改进了工作措施,加大了查处力度:一是实行调查组长责任制,明确责任(明确责任);二是重调查,重证据,逐一落实各个案件(以一般案件为主);三是发挥集体智慧,重点查处大案要案(大案要案);四是抓住难点,集中力量突破疑难悬案(疑难悬案)。

  修改后的语段,有以下优点:

  第一,理清了句序。按照“明确责任——一般案件——大案要案——疑难悬案”的顺序,也就是按照工作任务由大到小、工作难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来安排句子。“落实责任”是基础,“一般案件”是主体,“大案要案”是重点,“疑难案件”是关键。逐层递进,步步深入,内容全面,阐述清楚。

  第二,优化了句式。充实了句子内容,使各个句子句式大致整齐,语法结构相似,近似排比,铿锵有力;加之语气一致,便于记忆。

  第三,调整了语段结构。“任务——做法——效果”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结构形式,但在没有具体数据或事实说明“效果”的情况下,不如将其删去或合并。本语段改用“总述——分述”结构形式,突出了工作“做法”,正符合上级听汇报的要求。

  二、按照工作进程的先后安排句序

  按照工作进程,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在对某项工作进行决策之后需要安排部署时,经常使用指示性或实施性的意见、通知;对上级汇报某项工作实施进展情况时,常常运用阶段性总结、工作汇报、经验介绍、政务信息等文种,这些内容相对单一的公文,适用于按照工作进程来排序。如XX日报社纪委一份经验总结的一个语段:

  履行职责,做好干部人事工作的监督。今年5月,报社党委根据中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市委的若干规定,进行第四轮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员工双项选择工作。报社纪委从5月22日召开动员大会开始,先后对自荐推荐、资格审查、竞聘演说、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公示到最终聘任等六个程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规范、有序。6月份,报社平稳顺利地完成了干部聘任工作,XX名业务骨干走上新的中层领导岗位,XXX名员工完成了自己新一轮岗位的选择,初步实现了人适其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

  工作进程排序法,条理清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目了然,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便于领导者考虑下一步的决策。

  三、按照工作职能的逻辑顺序安排句序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如工作职能各个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原因和结果、发展规律、变化趋势等。例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汛工作的通知》中对防汛工作安排的第二条是:

  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做到万无一失。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对前期防汛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组织、工具、物料、技术、人员五落实。要积极储备防汛物料和设备,严加管理。要进一步强化防汛队伍,加强防汛实战演练,提高抢险技术水平,并时刻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听从调遣。要抓紧抢修加固险工险段,对重点部位要责任到人,严防死守。

  这个句群紧紧围绕防汛工作职能,采用“纵横结合式”排序法。段首提出任务说明“要干什么”,接着说明“怎样干”(是纵向排列)——“检查、落实、管理、演练、固险”(是横向排列)。而这五个方面的工作也有一定的逻辑顺序,首先是要“检查”,通过检查才能了解是否已经“落实”,只有落实了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纵向排列);物料设备要严加“管理”,人员要演练待命,险段要修固,重点部位要严防死守(是横向排列)。虽然交错变化,但有条不紊。

  排列句序虽较简单,但如果缺乏排序的意识,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疏漏,如X市统计局工作总结中的一段话:

  在市统计局,任何一笔数据的产生,都要经过采集、加工、审核、上报、发布的严格流程,重要的数据还必须接受社会各界的开门评估,并在内部实行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过错纠正制,从而使得各项宏观大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差错,得到了各界的认同。

  一般来说,认识、举措、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等,应排在“做法”之先,以形成“认识(举措)——做法——效果”的“句链”,没有决策,哪有行动呢?但这个语段却把“做法”列在“举措”之先,不符合工作职能的逻辑关系。另外,原因与结果之间也缺乏必然联系。数据的产生“要经过”、“必须接受……并实行(制度)”等都是对工作提出的要求和规定,仅有这些要求和规定未必能产生“不出大差错”的结果,只有通过正确的实践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要将“实行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过错纠正制”提前到段首,并将“要、必须”等词语改成“实行了、经过了、接受了”等表示已经进入实践程序的词语。

  可修改如下:

  在市统计局,实行了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过错纠正制,任何一笔数据的产生,都经过了采集、加工、审核、上报、发布的严格流程,重要的数据还接受了社会各界的开门评估,从而使得各项宏观大数没有出现趋势性差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四、依据领导者决策的.心理习惯安排句序

  为加快阅文速度,提高办事效率,阅文者往往有一种心理要求而形成的习惯,比如,同是涉及工作经费问题,在不同的文体中会有不同的句序排列要求。

  (一)在工作方案、经费预算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文种中,经费总额宜排列于语段之首。因为这类公文的作用是帮助领导者决策,而领导者从整体和全局出发,首先考虑的是“要多少钱”的问题,然后才是“为什么要这些钱”和“这些钱怎么用”的问题。如:

  工作经费问题。2011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服务业法人单位XX万个,产业活动单位XX万个,个体经营户XXX万家。共涉及XX大门类XX个大类XXX个行业小类,工作量相当繁重,还有相应的宣传发动、专干培训、报表印刷、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要做。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服务业统计调查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经初步预算,省本级每年大约需要经费XXX万元。

  经过修改,将经费总额提到段首,内容进行了提旨归纳,并删去不必赘述的有关政策规定,主旨更加显现突出,更符合阅文者的阅文心理和阅文习惯。

  工作经费问题。经初步预算,省本级每年大约需要经费XXX万元。其缘由主要有三点:一是统计对象牵涉广,据2007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服务业法人单位XX万个,产业活动单位XX万个,个体经营户XXX万家,共涉及XX大门类XX个大类XXX个行业小类。二是工作程序多、要求细,包括宣传发动、专干培训、上户登记、逐级审核、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三是配套费用较大,包括报表印刷、户外宣传、设备维修、软件开发等。以上经费,拟请按规定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 在请求批准拨付经费的请示中,宜将所需经费总额写在文尾。如某市民政局在请求紧急拨付救灾资金的请示中写道:

  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我 市市、县两级财政共紧急筹拨救灾专项资金XXX万元,但由于受灾面积大、灾区人口多、灾情严重,远远不能解决受灾群众的急难。为此,我们除继续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和各县财政支持外,恳请省民政厅紧急拨付给我 市受灾救济款XXX万元。

  在请示中,文尾的最末一句话是最显眼的位置,经费总额写在这儿最醒目,给领导者阅文和会议办文提供了便捷。一般来说,在“经费总额”之后,不要为表达对上级的尊敬写一些恭维话和恳求语,也不要为领导出谋划策谈经费的来源和安排,更不要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且不说这些话是不是画蛇添足,就其所在的位置,就足以掩盖公文主旨的表达。当然,按照惯例,另起一行之后应写上“当否,请批准”、“可否,请批示”之类的请求语。

  五、对内容复杂的句群,通过提炼主旨来显现句序

  一个语段由一个或几个句群组成,而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都表述一个中心,句序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来安排。如果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有的撰文者在公文中虽然罗列了大量的素材(情况、问题、做法、效果),但没有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分析,并提炼归纳出相应的观点,一时是很难分清句序的。如下例:

  影响工程进展的主要原因,第一,XX大学XXX学院因缺少资金至今仍未恢复施工;第二,XX机场扩建在五月底开工,XX公路计划在10月份开工,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的11个工程项目,大部分仍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第三,工程报批报建时间长,征地拆迁难,以地霸 工、强行参工参运、阻工闹事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我们如果能对这些情况及结果进行分析,也许就会找到问题的症结。这一语段的主旨是寻找影响工程进展的“原因”。原文中前两个问题都是反映进展缓慢的情况(XX学院未恢复施工、新项目长期准备),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隐含的原因:“资金未到位”,这是主因;其次,“投资环境差”可分两个方面,即内环境(报建手续复杂,审批效率低等引起的“工程报批报建时间长”)和外环境(征地拆迁难、阻工闹事多等),建议修改如下:

  影响工程进展的主要原因:第一,资金到位难。目前资金到位率仅占预算的XX%,因此XX大学XXX学院至今仍未恢复施工,XX机场扩建等11个计划今年新建的项目,80%仍停留在前期准备阶段。第二,报批报建时间长。一般都要X个月以上。第三,外部环境差。征地拆迁难,以地霸 工、强行参工参运、阻工闹事现象屡禁不止等。

  经过提炼、增删、归并、分类,以上语段内容充实了,分旨明确了,句序也随之准确、清晰地划分开来。

  总之,句序的正确排列对于公文的语篇建构和意思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句序即可造成不同的表达效果。因此,在写作时,为了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我们完全可以在句子的排列顺序上多下点功夫。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2

  一、请示的写作要求

  (一)概念与分类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请示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①请示的理由。这部分十分重要,它是请示的依据和出发点,是能否得到满意批复的关键,一定要充分说明理由。

  ②请示的具体事项及要求。这部分有什么就写什么,要明确、具体。

  ③结语。一般用“妥否,请批示”等语。

  (二)写作要求

  1、请示的理由要充分有力,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要明确。对请示事项的理由要实事求是,具有说服力,不能虚报。注意行文语言,选用词语要谦敬、分寸得当,一般不用请马上、请立即等词语。

  2、请示要一文一事。切忌在一篇请示中同时请示若干个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问题,如在一个请示件中罗列了很多不相关的请示内容,请示的事项无法分清主次缓急,上级机关无从审批或因请示中某一件事不能解决,使得整个请示搁置下来,影响请示事项的及时批复。

  3、切忌多头主送。请示要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向上级主管机关或主管部门行文,一般只报一个主送机关。如多头主送,容易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诱,或领导机关的批复不一致。如县(市)妇联向省妇联写请示,同时也让设区市妇联知悉,则可用抄报的形式。请示不能送领导个人,不抄送下级机关。

  4、请示和报告的内容不能混淆。请示与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三)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报告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上行文。其区别是:

  (1)行文目的不同。请示需要上级对下级有明确的批复;报告则是下情上达,上级领导机关只作为阅知件,不作答复。

  (2)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

  告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文。

  (3)行文内容不同。请示主要写带有迫切需要上级批示的事项;报告只是汇报事项。请示中可以有报告事项,但报告中不可夹带有请示事项。在行文过程中请示与报告这两个文种混用和不分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该用请示用了报告,有的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有的请示件标题用“关于xxx的请示报告”,这都是极不规范的。

  二、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概念与分类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报告的原由,即为什么写报告;二是报告的事项,用“现将报告如下:”之类的转接语引出报告的事实和问题,这部分要突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三是结束语,可根据报告内容的不同写明报告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情况报告)、随文报告、答复报告和建议报告。

  (1)综合报告。是下级机关为了使上级机关全面了解下级机关各方面情况,便于上级机关掌握全局,指导工作而写的公文。综合报告的主要特点是:汇报的情况和反映的问题比较全面,一般和工作总结结合起来。综合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报告起因和报告内容两部分。报告起因即说明为什么要写报告,报告起因一定要集中、概括、简要直陈。有时就是几句话,报告起因与报告内容之间的承上启下用语,往往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报告内容,是报告正文的主体,一般要写明完成任务、进行工作、处理事情的依据、过程、措施以及结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与安排。报告正文的结尾用语一般用“特此报告”表述。

  (2)专题报告(情况报告)。是为了向上级着重汇报某项工作和某个问题,以使上级了解情况,做出指示而写的公文。专题报告的显著特点是,报告的内容专一。专题报告可分为:反映某项工作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意见的专题报告;为总结某项工作而形成的经验性的专题报告;为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或工作而召开会议所形成的会议专题报告;工作中有了错误,需要向上级机关检讨所形成的检讨性专题报告;对某一事情或某种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在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专题报告。

  各种专题报告的格式大体一致。正文内容,由于专题报告种类不同,在写法上有所差异。一般说来,专题报告的正文大体包括三部分:一是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是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正文开头一般先详细叙述新情况产生的缘由、情况和问题等作为“依据”,然后用“为了”等句式点名主题,再用“现如下”句作为过渡语,转入分旨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随文报告。是指报送文件或物件时随件附文。它的范围比较明确,写法也较简单,一般只对报送的文件、物件作简要说明。

  (4)答复报告。是被动回答上级询问的一种随机性呈报,正文开头一般先引用上级来文(或领导批示要求、函电)作为“依据”,然后用“现将报告如下。”一句点明“意图主旨”兼作过渡语,转入分旨部分的详细叙述。答复报告结尾处常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做结语。

  (5)建议报告。是主动向上级提出建议要求批转的一种祈使性上行文,一旦被批转后,便可作为下行文下发。正文开头应先逐一说明本建议的“事实依据”、“理论依据”、“目的主旨”和“意图主旨”等,然后用“具体建议如下”一句过渡语转入用“一、二、三”序号列项,或用小标题分列的分旨要素。建议报告的结束语常用“以上报告(建议)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二)写作要求

  1、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即使是综合报告,也要重点突出几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简略带过。

  2、要有分析,不能只罗列现象,要着力揭示问题的实质,分析发展趋势。

  3、要注意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即报告的内容要有新意,要注意时效性。

  4、内容要真实可靠,实事求是,要一分为二,报喜也要报忧,讲成绩也要找出差距和不足。

  5、注意一文一事,不要夹带请示事项,简明扼要,文字精炼。

  三、通知的写作要求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按内容性质和写作方法不同可分为:

  ①用于颁布行政法规的公布性通知。

  ②用于批转下级机关来文的批转性通知。

  ③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来文的转发性通知。

  ④用于对下级机关发布指示的批示性通知。

  ⑤告知一般事项的一般性通知。

  ⑥会议通知。其内容构成一般由“原由”和“具体事项”组成。“原由”要讲清目的;“具体事项”的内容要直截了当明确具体,有的很简短,另起一段写明所要求的事项即可。

  通知的适用范围广泛使用频率高灵活及时不受单位级别限制,无论机关、学校、企业、部队、群众团体都可以使用。同时,它行文简便、写法灵活、种类多样,写作方式可以不拘一格,长篇、短篇、大事、小事都可以根据需要制发通知。

  四、总结的写作要求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并从中归纳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和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公文。

  (一)分类和作用

  1、总结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总结可以分为若干类。

  (1)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性总结(全面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经验总结)。

  (2)按性质可分为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等。

  (3)按时间可分为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年度总结等。

  2、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公文,其作用具体

  如下:

  1、总结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项工作,不论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多次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2、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事物,都存在着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就需要总结。

  3、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指这个人能否承担某项工作气执行某项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水平,二是解决、处理实际工作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是揉合在一起的,相得益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总结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4、总结是团结群众,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一项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总结。总结能全面深入地回顾、检查,对成绩与不足、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做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这样的总结群众心服口服,把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同时,通过总结把成绩、经验、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向领导汇报,能引起领导重视,争取领导的更大的支持和指导。

  (二)格式与内容

  总结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落款四部分。

  1、标题。标题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类似公文式的标题,由“机关名称+时间+事由+文种”构成,例如(xx市妇联2007年度巾帽英雄创建工作总结);或由“时间十事由+文种”构成,例如(2007年度春蕾行动计划情况工作总结);由“事由十文种”构成等。另一种是新闻式标题,这种标题侧重在经验总结上,由引题、正题和副题构成,它要求切实有力地反映出总结的内容和特点。

  2、导语。导语是总结的开头部分。一般是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交代总结所涉及的时间、地点、机关和背景;概述基本经验、点明中心思想、引用数据、主要成就或问题等。导语要求紧扣中心,简洁精练,有吸引力。

  3、正文。正文是总结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一般要写明以下几个问题:

  (1)工作情况。即进行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方法和步骤,有哪些效果,取得了什么成绩。

  (2)经验和体会。即工作中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取得成绩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在全文中占主导地位,写时要注意主次和详略,注意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3)问题和教训。即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给工作带来哪些损失和影响。这部分着重分析问题、教训的存在以及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如果是着重反映问题的总结,则应把问题和教训当作重点来写。

  (4)今后的打算和努力方向。即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出一些新的奋斗目标,以表示决心,展望前景,鼓舞斗志。

  4、落款。总结的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机关总结的署名,一般不放在落款处,而写在标题中或标题下。有的总结随文发送,所以总结上不署名。个人总结署名,一般写于正文后的右下方。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3

  一、决定

  领导指导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决定在实践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具体用途,正文的组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常见的组成形式有这样儿种:

  第一种最简洁,通常只有一个自然段,几句话。主要包括的内容是:谁,于何处,根据或为了什么,确定采取什么行动或措施。确定召开会议、人事任免、设立机构、参加或脱离组织的决定,以及一部分履行法定审定批准程序的决定常采用这种形式。

  第二种比第一种稍复杂一些,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目的或根据;对所针对事物或问题性质的分析、评价;有关措施(实施的对象、范围、方法、注意事项等)。用于表彰或处分,命名,撤销有关议案或其他公文,以及赋予、剥夺、免除有关对象的权利义务、能力的决定常采用这种形式。

  第三种形式则更复杂一些,主要组成部分有:根据、目的、意义或原因;分条列项陈述有关措施的具体内容,必要时在各条项上附加小标题,以概括揭示各自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要写出:措施的性质、种类以及实施的时间空间和人员范围、步骤、方法、条件、组织领导保障、政治思想保障、与其他措施的关系、有关的政策界限、执行要求等。用于确定实施重要政策的决定常采用这种形式。

  第四种形式适用于确定并表明原则立场的决定。其特点是除了以简要文字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之外,还有较多的议论、推理方面的文字,以讲清道理,驳斥错误观点。

  二、指示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的指示的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行文的客观依据或目的、意义;二是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安排,以及指示事项的意义;三是对落实指示事项提出具体注意事项和要求(如步骤、方法、时间安排、期限、政策界限、报告执行情况的方式、时间等)。这三部分内容可依以上次序陈述,也可先讲事项意义及行文目的,然后分条列项对每一项具体任务和要求分别陈述。用于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指示,其正文通常也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行文依据或该项工作活动的意义;二是对开展各项活动指导原则的规定(禁止、纠正或倡导、要求以及有关政策界限);三是在落实指示事项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和要求等。

  三、领导指导性文件

  领导指导性公文的一般特点是:公文内容对规定受文者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有关下级机关及有关个人必须认真遵行;公文所针对的问题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涉及特定的问题、特定的人,一般不具有普遍性;有效期一般不长,时过境迁公文即失去执行效用;与规范性公文相比生效程序相对简约,除决定、决议等之外,只要发文机关的法定代表对公文的效用予以确认(如签发),即为有效;在效用方面,一般“溯及既往”,即公文的效力所及不仅针对成文之后发生的有关事物和问题,而且包括成文之前发生的问题,受文者应根据作者要求纠正有关偏向,采取措施弥补不足。

  四、通知

  (一)颁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

  颁发(印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的主要作用分别是完成有关规范性公文的发布生效程序(颁颁发);扩大一部分公文的有效范围并使之更加具体化(转发);使一部分公文升格赋予其在更大范围产生效用的条件(批转)。

  这三种通知的正文都比较简短,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指出谁,经谁批准,为何原因,根据什么,制定了一个什么公文,现将公文发(转发)给谁,怎样执行(或从何时开始施行)。稍复杂一点的就是在上述简单形式的基础上,对被印发、转发的公文或其所针对的事物进行评价分析,说明意义,指出执行中需注意的事项,或者对这些公文中的规定、要求等提出补充性意见。

  这三种通知的标题式样与其他公文稍有不同,一般为:(作者)+颁发或印发或转发或批转十(原文标题)+的通知。

  (二)指示性通知

  指示性通知用于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共同执行的事项。这种通知的发送对象虽不只是下级机关,但因其内容为更高层次机关的指示精神,因而仍具指示性。

  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行文的依据(客观情况、上级要求等)或目的意义;上级指示的精神及其具体化,如政策规定,工作任务及安排;执行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如步骤、方法、时间要求、政策界限、报告执行情况的方式与期限等。后两部分内容常需以分条列项的方式表达,每条的开端大都以简短文字对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主题句),其后再予阐述发挥使之具体化、明确化。

  (三)知照性通知

  知照性通知用于转达要求各有关方面周知(只需要知晓而不要求直接执行)的事项。这种通知的发送对象更为广泛,级别方面的限制也不严格,对下级对平级,甚至对一部分上级均可发送。

  知照性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形成该事项的过程、原因、根据;事项的具体内容(性质、状态)。为简化正文,有时以附件(如任免名单、公章印模、组织章程等)对事项的内容作细致交代。

  知照性通知所涉及的事项主要是:成立或撤销机构或组织;启用或废止公章;变更一些组织或刊物的名称;任免干部;出版发行刊物等。

  五、通报

  表彰性通报用于表彰好人好事和介绍先进典型经验,其正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先进事迹(人物、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或经验(单位及所处的客观条件、主要作法、规律性的认识等);评价分析(性质、意义、经验所在及适用的条件情况,经验中的不足及其原因等);决定事项(给有关单位或个人何种称号或其他精神的、经济的奖励),以及提出一些学习先进事迹、借鉴吸收典型经验方面的要求或号召等。

  事故通报是批评性通报的一种,其正文主要包括:事故的概况(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等);对事故性质、原因以及后果的分析说明;提出防止类似事故的原则性要求、措施及各方面应记取的主要教训。有时还包括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上述内容可以直接叙述说明,也可以转发有关事故报告等公文的形式间接转述有关情况(以这些报告等为附件)。

  批评错误典型的通报用以批评坏人坏事以及有关单位或个人的错误,其正文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主要的错误事实(单位、人物、时间、地点、主要过程、结果等);分析评价(错误性质及原因、严重后果);对有关当事人的处理意见,以及要求各方面从中记取的教训。有时还提出请检查上报有无类似问题、汇总有关反映等方面的要求。

  情况通报用以报道、传达重要情况和有关精神,其正文有两种组成方式,其中一种只对有关事实作客观叙述;另一种除此外还对情况加以分析说明,有时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采取何种对策的指导性意见。

  六、批复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批复是一种被动的指示,是针对下级的请示而形成的,其正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指明针对的来文(时间、发文字号、标题等),简要交代形成答复意见的过程;应对方请求回答是否同意或批准对方要求,或应对方请求提出解决工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如不能批准时,需说明理由,只部分同意或批准时,除说明理由外还要提出具体修正、补充的意见,应对方请求发表指导性意见时,具体写法可参照指示或指示性通知;常以“此复”“特此批复”等结束,有时也以提出请对方复文的要求作结,如请对方汇报有关情况,答复有关疑问等。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4

  一、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还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的,通常在审题环节要审清三要素,即考察的文种、格式及身份。首先,通过考察的文种基本上能够确定作答的内容。如写整改通知书,我们能够确定它的内容公式应该是:发文目的+通知的具体事项+限期整改要求。其次,要审清楚格式的要求,必须明确到底要求写格式还是不写格式,如果不写就直接将公文的正文整理出来,如果写格式就按照常规的格式进行书写,先确定标题,接下来是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最后是日期的书写,最后要审清楚身份,那么主送机关和发文机关就能够准确的进行定位。

  二、非公文写作

  非公文写作的重点也在于审题,在审清楚文种、身份和格式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审清要求,按照要求作答即可。

  例:(三)某单位为了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材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

  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

  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

  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不超过500字。

  在这道题中,要求一中明确要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那么,我们调查问卷就要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要求二中谈到设问应当分类并标注序号,那么我们按照题干中的提示,可分为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在每个部分的内容里都要标注序号。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5

  第一章公文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公文?

  公文是法人之间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文字材料。公文就是公务活动中使用和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

  二、公文的种类?

  1《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十三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记要。

  2《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十四种,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记要。3企业常用应用文

  通知、通报、规定、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讲话稿、简报、计划、总结等

  三、公文的作用

  1、策令作用

  2、规范作用

  3、计划作用

  4、组织作用

  5、协调作用

  6、控制作用

  7、协调作用

  8、联系作用

  9、凭证作用

  第二章公文撰写方法

  一、总结

  1.怎样撰写总结

  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它要对整个工作进行分析、评定和综合,找出经验、教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今后工作。

  2、总结的分类

  总结按照其工作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工作总结和专题性工作总结。

  3、总结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四部分组成

  ②开头,即情况概述。

  ③主体,即经验体会。

  ④结尾,即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4、撰写总结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收集和占有材料

  ②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③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④叙议结合,语言简朴

  二、计划

  1、怎样撰写计划

  计划――为做好某项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目标、要求,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而预先作出安排时拟定的一种公文。

  2、计划分类

  按时间划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一周计划;按范围划分单位计划、部门计划、车间(处室)计划、科室计划.

  3、计划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和文种四部分组成

  ②正文:前言,相当于导语,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和主要依据。 ③主体,计划的主要内容,由目标、措施和步骤组成。

  ④结束语

  4、撰写计划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②计划中的目标、任务、指标等要写明确

  ③使用表格式表达计划内容,表格设计要简明,不要在一张表格上列过多的项目,必要时,可以把计划内容分成几张表格来体现。

  三、请示

  1、怎样撰写请示

  请示――下级单位在工作中发生的不能自行决定的重大问题,或不属于本单位权限审批范围的事项,需要上级解决、批准或指示时使用的文种。

  2、请示的分类

  请示大体上有五种,即审批事项请示、解决问题请示、建议性请示、请求性请示、答复性请示。

  3、请示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要准确点出请示事项。

  ②主送机关: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

  ③正文: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落款

  4、撰写请示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不越级请示

  ②不多头请示

  ③要一文一事

  四、报告

  1、怎样撰写报告

  报告――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报送材料、答复上级询问时使用的文种,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2、报告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要准确点出报告事项。

  ②报告引据:用简明扼要的语句交待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③报告事项

  ④结尾

  五、会议纪要

  1、怎样撰写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个与会单位共同遵守和执行的文种,它是将会议研讨情况和成果摘要综合而成。

  2、会议纪要的分类

  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

  3、会议纪要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单位名称+会议名称+文种;会议名称+文种

  ②正文:

  ③总结部分

  ④分述部分

  ⑤结尾

  六、述职报告

  1、怎样撰写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述职者在被考核过程中,向自己的任命部门和上级领导及职工群众汇报自己在一个时期内守职、尽责和施政情况的书面报告,是干部考核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2、述职报告的文章架构

  ①标题

  ②称谓

  ③正文:

  ④开头部分

  ⑤主体部分

  ⑥结尾

  ⑦落款

  3、撰写述职报告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实事求是

  ②语言要恰当、得体

  第三章公文写作技巧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套路

  公文写作的基本套路三段式: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要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打腹稿的过程就是谋篇和立意的过程:

  1、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2、拟定写作提纲

  三、公文写作怎样收集材料

  公文材料是公文写作的物资基础

  1、以前的和最近的

  2、正面的和反面的

  3、点上的和面上的

  4、直接的和间接的

  四、熟记公文的结构

  从公文结构的整体来分析,一般的结构为:

  开头――主体――结尾

  五、公文开头的几种写法

  公文开头要开门见山,起句立意、简洁精炼、富于概括力。

  1、根据式

  2、原因式

  3、目的式

  4、引文式

  5、时间式

  6、事实式

  六、公文结尾的几种写法

  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应简明概括,意尽言止。

  1、总结式

  2、展望式

  3、号召式

  4、要求式

  5、特定式

  第四章公司行政公文处理常识

  一、行政公文管理和制发的责任单位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本公司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对各职能管理处室起草的以公司名义制发的上行、下行和平行公文进行审核和管理,从政策、格式、行文规则上把关。未经总经理办公室审核登记,任何车间和处室均无资格以公司名义制发公文,没有法定效力。

  二、公文格式

  1、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制度类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写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

  3、公文除“会议纪要”以外,都应加盖印章。

  4、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三、发文办理

  发文办理是指公司名义制度公文的全过程,即:

  草拟→本处室负责人签字→会签→审核→签发→登记、批发文字号→打字→校对→缮印→用印→登记、分发

  ※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1.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2.公文结构层次序数

  3.应当适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公文中的数字

  5、拟制公文

  6、装订要求

  7、公文的版面要求

【公文写作中的文章顺序技巧】相关文章:

公文写作的技巧09-10

谈传播技巧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11-28

公文写作的小技巧10-09

秘书公文写作的技巧10-05

公文写作常用技巧09-28

公文写作技巧09-14

公文写作纪要技巧11-26

常用公文写作技巧06-15

公文写作常用小技巧11-29

常用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