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复习考点

时间:2022-08-30 21:37:29 社会工作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精选复习考点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最新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精选复习考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

  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的目标: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4、社会工作构成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专业方法。

  5、社会工作的三种重要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6、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行政人员。

  7、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工作的价值准则、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僚、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他们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8、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活动方式不同、专业技术能力不同、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社会约束不同。

  9、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支持这种服务的拓展角色(管理者、资源争取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10、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学科知识、政策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

  11、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12、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

  13、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14、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福利性质的法案。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直接参与社会救助活动、确立了助人自助观念、救助人员的专门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15、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济贫法和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制度背景。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表现出的特点:政府积极探索、社会教育工作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时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

  (2)

  1、社会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2、社会价值观的理论作用: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实践作用: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3、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1965年)的内容: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

  4、比斯台克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1967年)的内容:人的潜能、人的责任、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社会功能、社会的责任、社会的权利、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的自我抉择权利。

  5、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社会公正、个的尊严和价值、人与人这间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务。

  6、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与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

  7、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与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8、伦理: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准则,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分为个人伦理、专业伦理、社会伦理(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持有的共同的、最基本的行为期望)。

  9、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自我约束和自我鼓励的道德规范、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准则,也是服务对象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的依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共信的保护和保障的标准,也是与其它专业者共信的媒介、社会公众评价的标准、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从业人员团结合作的基础。

  10、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服务对象利益优先、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约束和鼓励并重、权威性。

  1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务、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

  12、社会工作伦理标准的制定原则:现实原则和发展相承、文化原则和政治原则互补、本土原则和国际原则并重。

  13、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保密问题、情理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14、伦理难题的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原则、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自主和自由原则、最小伤害原则、改善生活质量原则、隐私和保密原则、真诚原则。

  15、社会工作专业守则: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活动中应该遵守的一套规则,它是有关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一些规定。特征:权威性、规范性、目的性、相对稳定性。作用:保障按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

  16、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对服务对象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处理同事间关系的规定(重视同事的工作、共同执行守则)与机构的关系(恪守公私分明、信守机构政策)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对社会的责任(增进公众福利、维护社会正义)。

  (3)

  1、人类需要的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独特性、社会性。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类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将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4、人类需要的类型:按需要的起源与性质分(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需要指向的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需要产生的方式(原发性需要、继发性需要)

  5、人类行为: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分为本能(遗传)行为和习得(学习)行为。还有正常和异常之分。根据行为的性质及后果还可分为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亲社会行为等。

  6、划分正常异常行为的标准: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

  7、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

  8、社会环境: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入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9、社会环境的单元包括家庭、(朋辈)群体、单位组织、社区、制度和文化。

  10、家庭对个体影响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为感情纽带和行为控制两个变量,有四种模式:权威型、****型、纵容型、疏离型。

  11、社会包含家庭、经济、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政治、法律和军事等子系统。

  12、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和,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最终通过群体行为表现出来。

  13、人的社会功能是人作为社会成员、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能力和发挥的作用,它与人们所期待的社会角色有关。

  1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个体必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的制约、人类行为能改变社会坏境、人类行为与环境相互影响力度并不对等。

  1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4)

  1、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系统化观战点。包括抽象化的理论和作为模式的实践理论。

  2、社会工作理论可以帮助专业建立权威地位,取得在社会中的合法性。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解释、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发展新的理论。

  3、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根据内容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把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

  4、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20世纪20—60年代成为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主要观点:第一,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潜意识是非理性的。第二,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当人格失调时,治疗的焦点应放在自我的强化上。第三,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将其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5、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要倾听和感受受助人的想法要给予支持接纳和理解。

  6、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分三个部分: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治疗性对话(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7、认知行为理论是折衷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来源: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学派。主要观点:

  *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

  *认知的形成受“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

  *根据埃里斯“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行为;

  *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

  *强调认知在修正行为中的重要性。

  8、认知行为理论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学习得到的,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也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

  *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题。

  9、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

  *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10、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它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以上8-10为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11、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确定评估重点(即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专业关系(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关系)的建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包括教育者和伙伴)

  12、服务的步骤:*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探索其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检验服务对象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13、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14、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

  15、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16、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17、社会工作专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平克斯和米纳罕以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被看作是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被证实而广泛的应用。

  18、平克斯和米纳罕将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环境分为: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家庭)、正式系统(社区组织)、社会系统(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

  19、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

  *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子的,因此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环境之中;

  *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20、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的问题:

  *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

  *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

  *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

  *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21、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人本主义学者是卡尔`罗杰斯,由此提出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基本原则: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或同感)。

  22、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了深入的应用,表现在:

  *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尊重;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

  *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23、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在社会工作治疗中引入了五个重要概念:个人意识的觉醒、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选择的自由、对话的必要性、实行。

  24、在实务中,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是有意义的。

  25、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贡献在于他们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26、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

  *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27、造成无力感的根源:

  *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

  *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中形成的负面经验;

  *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8、增能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宋丽玉等从伦理价值、干预认可、概念框架、助人过程四个方面阐述增强权能社会工作。

  29、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注重以下方面:

  *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建构协同的伙伴关系;

  *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以专业伦理为依据。

【最新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复习考点】相关文章:

2022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复习题11-15

2023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模拟习题「附答案」06-20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模拟复习冲刺题「附答案」05-16

2023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题及答案03-10

2023初级药师考试考点之散剂08-28

社会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能力08-22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08-15

物理中考考点复习总结10-21

优秀社会工作者必备能力及素质10-20

2023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试题及答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