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舞基本常识

时间:2022-10-25 15:28:16 其它舞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交谊舞基本常识

  交谊舞是起源于西方的国际性的社交舞蹈,又称舞厅舞、舞会舞、社交舞、国标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交谊舞基本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交谊舞基本常识1

  一、交谊舞的定义

  交谊舞,又称为社交舞和交际舞。

  它是一种适合于社交场合的舞蹈,是人们用以进行交际活动的一种社交方式。难怪有人说:“交谊舞是人们沟通情感的一种形体语言,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 交谊舞起源较早,是从欧洲民间发展起来的舞会舞蹈。舞蹈被人们称为最古老的艺术,它是各个时期人类生活的反映。由于生活是多方面的,因此,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交谊舞作为一种“国际语言”,14-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流传到欧美,由民间舞蹈演变发展而形成。与此同时,英国皇家舞蹈协会发起对现代舞中的华尔兹、探戈、狐步舞、快步舞的舞姿、舞步、技法进行了规范,统一标准,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1925年以后,这四种舞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另外,我国流行的交谊舞,一方面受国标舞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自由化的弊端,它构成了我国现代舞厅舞的模式。

  二、国标舞与交谊舞的区别

  国标舞是规范化、系列化的舞蹈,它脱离了纯粹的自娱性,增强了艺术性,此外“国标舞”还具有表演性、竞技性的特点,它动作规范,学习难度大。

  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提炼和规范后,形成了宫廷舞,并在宫廷中流行,高雅繁杂,拘谨做作,失去了民间舞蹈的自由风格,。宫廷舞只是在宫廷中盛行,专供贵族习跳和欣赏,是贵族的特权。法国大革命后,宫廷解体,宫廷舞进入了平民社会,成为社会中人人可跳的社交舞。 一七六八年,在巴黎出现了第一家营业性舞厅,从此,交谊舞在欧洲平民社会中流行起来。

  由于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它保持了国标舞的各种舞种风格,但又比较随意。尽管如此,交谊舞依然有自己独特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独立风格,才能洒脱自如。

  在中国,交谊舞早在一九二四年的时侯,便传入了我国当时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到了解放初期,交谊舞在我国很流行,十年内乱中止,进入八十年代后,交谊舞又重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我国与世界国标舞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落后差距。

  交谊舞, 由于受到宫廷舞的影响, 其风格为: 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有绅士风度,因而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

  十九世纪初, 由于美国经济的兴起, 原来流行于欧洲的社交舞, 随欧洲移民而传入美国。

  在美国,有非洲、拉丁美洲的大量移民,他们带来了具有浓郁热带地区风格的民间舞蹈,它们直接来自于民间,没有受到宫廷舞的影响,所以舞步形式更为自由、热情、奔放。

  三、杨艺与交谊舞

  杨艺,男,1968年9月出生,北京人。回族。中国舞蹈协会会员,中国交谊舞的奠基人,他集国内外、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创造和发明了交谊舞。他创造和发明的北京平四、北京华尔兹、北京伦巴、北京探戈等等交谊舞种,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交谊舞的历史,打破了欧美等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担任过中央电视台《闻鸡起舞》栏目制片人、主讲人、北京电视台《杨艺教你跳》栏目策划人、主讲人,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与明星共舞”栏目策划人,并荣获“终身成就奖”和“特别贡献奖”。

  四、国标舞的分类及舞场礼仪

  摩登舞系:华尔兹、快步、探戈、狐步、维也纳华尔兹

  拉丁舞系:恰恰、桑巴、伦巴、斗牛、牛仔

  1、修饰

  (1)仪容

  是务必注意个人口腔卫生,认真清除口臭,并禁食气味刺激的食物。其二,是外伤患者、感冒患者以及其他传染病患者,应自觉地不要参加舞会。

  (2)化妆与服饰

  2、邀人

  (1)常规

  请舞伴时,最好是邀请异性。通常讲究由男士去邀请女士,不过女士可以拒绝。另外,女士亦可邀请男士,然而男士却不能拒绝,在较为正式的舞会上,尤其是在涉外舞会上,同性之人切勿相邀共舞。舞会上的头一支舞曲,一般讲究田男士要去邀请与自己一同前来的女士共舞。如有必要,他们二人还可以在演奏舞会的结束曲时再同跳一次。

  (2)方法

  邀请他人跳舞,应当力求文明、大方、自然,并且注意讲究礼貌。一般来说,邀请舞伴时,有两种具体办法可行。其一,是直接法。即自己主动上前邀请舞伴,先向被邀请者的同伴含笑致意,然后再彬彬有礼地询问被邀请者:“能否有幸请您跳一次舞?”其二,是间接法。即自觉直接相邀不便,或者把握不是很大时,可以托请与彼此双方相熟的人士代为引见介绍,牵线搭桥。

  (3)选择

  在舞会自行选择舞伴时,亦有规范可循。一般说起来,以下八类对象,是自选舞伴之时最理智的选择。

  第一类,是年龄相仿之人。年龄相似的话,一般是容易进行合作的。

  第二类,是身高相当之人。如果双方身高悬殊过大,未免会令人感到尴尬难堪。

  第三类,是气质相同之人。邀气质、秉性相近的人一同共舞,往往容易各对各眼,相互因产生好感,从而和睦相处。

  第四类,是舞技相近之人。在舞场,“舞艺”相近者“棋逢对手”,相得益彰,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技艺,产生快感与满足。

  第五类,是少人邀请之人。邀请较少有人邀请之人,既是对其表示的'一种重视,也不易遭到回绝。

  第六类,是未带舞伴之人。邀请未带舞伴的人共舞,成功机会往往是较大的。

  第七类,是希望结识之人。想结识某人的话,不妨找机会邀对方或是同伴共舞一曲,以舞为“桥”,接近对方。

  第八类,是打算联络之人,在舞会上碰上久未谋面的旧交,最好请其或其同伴跳一支曲子,以便有所联络。

  除以上几种情况之外,在舞会上倘若发现有人遇上异性的纠缠骚扰,最得体的做法,是应当挺身而出,主动邀请被纠缠者跳一支曲子,以便“救人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