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肠易激综合征

时间:2020-10-20 10:03:14 内科主治医师 我要投稿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病因

  1.胃肠道动力紊乱

  IBS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异常,周期明显缩短,空肠出现较多离散的丛集收缩波,且腹痛发作者中多数与之有关,这些变化在应激和睡眠中更为明显。

  2.内脏感觉异常

  研究发现IBS患者多数具有对管腔(直肠)扩张感觉过敏的临床特征,其平均痛觉值下降,直肠扩张后的不适程度增强或有异常的内脏-躯体放射痛,提示脊髓水平对内脏感觉信号处理的异常。

  3.精神因素

  心理应激对胃肠道功能有显著影响,它在IBS症状的诱发,加重和持续化中起重要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

  4.肠道感染

  部分IBS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在由各种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患者中有部分发生肠功能紊乱,有10%可发展为感染后IBS。

  5.其他

  部分IBS患者的症状与食物有关,可加重其症状,食物中的纤维发酵可能是过多气体产生的原因,此外,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也是产生症状的原因之一。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

  1.症状

  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1)腹痛 是IBS的主要症状,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部分病人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性质多样。

  (2)腹泻 ①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③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⑤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

  (4)腹胀 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

  近半数患者有胃灼热、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较器质性肠病显著多见,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2.体征

  通常无阳性发现,部分患者有多汗,脉快,血压高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有时可于腹部触及乙状结肠曲或痛性肠

  治疗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个体化方案,应积极寻找并祛除诱因,减轻症状,治疗只限于对症处理。

  1.调整饮食

  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抑制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加强餐后结肠运动。高纤维素食物(如糠)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

  2.心理和行为治疗

  对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具体包括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3.药物治疗

  (1)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能药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抗胃结肠反射和减少肠内产气,减轻餐后腹痛,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匹维溴铵。

  (2)胃肠道动力相关性药物 洛丁胺、多潘立酮(吗丁)、西沙必利等。

  (3)泻药 通常避免使用,但对严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首选半纤维素或渗透性泻药,睡前服乳果糖15~30ml,效果亦较好,尤其适用于老年人。

  (4)精神药物 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一定帮助。

  (5)消除胃肠道胀气 二甲硅油,药用炭(活性炭)具有消气去泡作用,临床常用。

  (6)肠道益生菌 部分腹泻型患者可能有肠道菌群的紊乱,应用肠道益生菌类制剂有帮助。

  (7)其他 5-HT4受体部分激动药替加色罗对便秘型IBS有效,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5-HT3受体抗药阿洛司琼对腹泻为主的IBS有效。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文章:

1.内科主治医师辅导:干燥综合征

2.内科主治医师辅导:巴特综合征

3.内科主治医师辅导:巴特综合征治疗

4.内科主治医师辅导:巴特综合征检查

5.内科主治医师辅导:巴特综合征病因

6.内科主治医师辅导:吸收不良综合征分类

7.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肾综合征出血热

8.内科主治医师辅导: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