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

时间:2023-11-28 10:35:36 炜亮 环境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

  人在行进在街道的过程中,作为街道边界的建筑不是作为量块,而是作为面表现出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希望对大家有用。

  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

  1、建筑

  街道空间的主要边界就是建筑,B·鲁道夫斯基在《人的街道》中说:街道正是由于他两旁的建筑才形成街道,摩天大楼加空地不可能是城市。可以看出建筑是城市街道环境中的重要人工组成部分。

  因此,建筑是街道景观必须重点关注的部分。那样就涉及到建筑与街道协调的问题。在尺度上和谐,让人在心理学上有个舒适的感受,在视线上能便捷的感受建筑带给街道空间的丰富度。芦原信义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到了宽高比(D/H,D为街道宽度,H为建筑外墙的高度)的问题,根据他的观察,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加会产生远离感,大于2时产生宽阔感;D/H=1时则比较匀称。

  当然,由于各种差异,这种数据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但是在实际进行建筑与街道的控制规划时能适当考虑,就会为营造良好的街道景观提供先决条件。

  人在行进在街道的过程中,作为街道边界的建筑不是作为量块,而是作为面表现出来的。因此,建筑的立面(其包括的构件的比例关系,材料,色彩等)则是影响街道景观的重要的因素了。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从视觉舒适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以协调统一为一般原则了。所以在沿街的立面的设计上要从街道景观的方面进行整体的考虑,以期在视觉上形成一定的整体感,不至毫无关联而造成视觉上的杂乱。

  当然,协调统一并不是千篇一律,一定程度的新奇与变异也是视觉兴奋的重要部分。同时,由于街道流线的平直化现象,往往造成沿街建筑仅仅在垂直纬度上变化,但是前后关系上过于平面,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最好能设计一定的凹凸组合,在表达前后关系的同时也形成一定光影上的变化,从局部打破街道过于平面的现象。

  2、路面铺地

  城市街道、人行道的铺地的质感、图案和色彩是街道景观中引人注目的特征。铺地材料的不同质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行为,例如青砖铺地的古朴,鹅卵石铺地的小巧与轻松。

  铺地图案就类似在地面作画,是打破单调的铺地形式,丰富视觉效果的有效手段。铺地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需要斟酌的问题,不同的街道氛围宜采用风格对应的铺地材料,因为铺地面积广大且长时间作为视觉上的着眼处,当追求与整体环境的统一,避免变化过多而造成视觉疲劳。

  3、绿地

  街道绿地可以说是街道景观中最丰富多彩的组成部分。在景观学上有关于人的动物性的论述,提到人类天生喜欢泥土的芳香,绿叶的清新,天空的蔚蓝和宽阔。我们内心渴望这一切,它时而强烈时而沉寂,但从未消失。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很难接触到泥土、山川、河流,但是绿叶却是可能的。在沉闷和毫无生气的城市中,绿地想必带给我们些许亲近自然的温情。让我们在树叶的颜色中知晓四季的变化,在暴晒的硬地炙烤下找一片阴凉。

  机械式的"一条路两行树"的线性布置应当被突破,可以利用树木和草地适当围和空间,从而串点成线,形成亲切且又趣味的绿化空间带。城市街道绿化还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夏季持续高温的地区,当注重绿化的遮阳作用,适度的改善街道微环境。

  在街道绿化的布置的时候,当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多树种的立体式配置,灌木与乔木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也要充分注意与街道氛围的配合。例如繁华商业街道当不能过度遮挡视线,以影响商业气氛。

  4、休憩小品及城市雕塑

  有关调查显示,人在步行是适当的距离大致为300m,而超过500m会产生疲乏的感觉。所以,街道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设置休憩小品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强调街道公共空间属性的重要方式。休憩小品的设置是否得当也是评判街道是否友好的一个标准。

  前面提到通过绿地围和小型休憩空间的方式可以和这一点综合配置。另外休憩小品和城市雕塑的造型也是很具有符号性的,能够藉此展现城市风貌,传达城市精神文化的特质。

  城市街道植物的景观配置模式

  1、自然式

  自然式是根据地形与环境来模拟自然景色的绿化模式,从植物的配置到活动空间的组织、地形的处理等都以自然手法来组织,形成一种连续的自然景观组合。自然式植物配置,一方面讲究树木花卉的四时生态,植物的自然形象与建筑、山、水的配合关系一另一方面则追求大的空间内容与色彩的变化,强调整体的景观效果。

  沿街在一定宽度内布置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具有高低、浓淡、疏密和各种形体变化的自然树丛,注重植物层次、色彩与地形的运用,形成变化较多的景观轮廓与层次,在四季之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增强街道的空间变化。

  2、规则式

  规则式是指有规律的布置植物,或以某种规则的图案重复出现,注重于装饰性的景观效果,对线形注重连续性,对景观的组织强调动态与秩序的变化。适合城市交通性街道的园林植物布置,因为绿化空间成带状,因此能使街道园林植物景观井然有序,而且有规律的、简洁的绿化模式能满足 交通性街道安全、快捷的交通要求。

  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形式多为常绿植物、乔术、灌木与花卉的交替使用,形成段落式、层次式、色彩式的组合。修剪的各类植物在规则式的街道园林植物景观中.常常表现出庄重、典雅与宏大的气质。植物的高,低层次的组合,往往使规则式街道植物景观的景观效果对比鲜明,色彩的搭配更为醒目,成为城市街道景观的地域性标志。在规则式的布局中,小品等景观构筑物,也以秩序组合并加以点缀,同街道园林植物景观取得统一,并融为一体。

  3、混合式

  混合式是指布局注重自然与规则的统一与分离,在统一之中求得共融性,分离之中求得对比。因混合式兼具自然式与规则式两者的特点,所以变化较多,在景观中注重点的秩序组成。

  混合式的空间构成,在点的变化中形成多样的统一,同观者之间的距离可更近一些。它不强调景观的连续性,更多的是注重个性的变化。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混合式的手法较多地应用于城市街道绿化景观变化丰富的区域。

  4、密林式

  密林式街道两侧主要布置乔木、灌木、常绿树和地坡形成的浓密的树林。竖向层次丰富,街道空间有明确的方向性,行人与汽车走入其间如入森林之内。

  密林式街道植物景观一般适合于路侧有较宽绿地,且又遮蔽的路段。两侧树木枝叶繁茂,不易看到周围其他的景物。如果是自然式种植,则比较适应现状地形,可结合丘陵、河湖布置。采取成行成排整齐种植时,若将地形整齐,则能使景象庄重。

  5、简易式

  简易式指在街道两侧各种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形式,在街道植物景观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形式。简易式适合于以步行为主的、人流量大、停驻时间较长的空间,如生活性街道和步行商业街。

  6、多层式

  沿路两侧布置多行落叶乔木、常绿树、灌木和绿篱,形成高低不同,色彩各异的层次。特别是常绿树和花灌木能显露观赏的特色,行进在路中可产生整齐中富于变化的感受。在用地上可根据层次的多少安排相应的面积。多层式不仅在景观上起到美化街道环境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

  (一)设计思路

  以人为本,体现生态性、舒适性、参与性,营造居民生活环境,反映现代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愿景。按照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配置功能,力求满足人本要求,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园林景观环境。

  (二)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体现人本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倡居民参与意识,追求环境的舒适性、多样性,实现对居民的不同需要的满足。

  2、协调性原则

  小区的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等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3、整体性原则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居住小区的整体性。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另外,彼此间的协调也要加以保证,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三)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规划场地为长条形,总体布局采用组团式布局,以游步道串联,形成大核心,小组团的景观布局结构,使每栋住宅楼的居民都享有均好的景观环境。

  1、主要景观节点

  在两个组团之间形成主要节点,为人群集中的区域,以无视觉障碍的大形铺装为主,可以体现出小区内的地形开阔、清新,使人入目一新的感觉。布置休息座椅、景观亭、大型景观树木等,营造热闹、闲适的生活环境;结合茵绿的草地,色彩缤纷的上层中型乔木,中层有观花小乔木及灌木,低层配以高贵的龙舌兰等,使整个节点广场显得高端、大气。

  2、小组团

  以宅旁、楼间绿地空间为载体,就近布置儿童活动场地、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功能区,与主体建筑相结合,形成小组团,满足组团内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

  3、消防扑救场地

  消防扑救场地占用了较大区域,是不可缺少的功能区,为使其与景观环境相融合,需对其进行了景观化处理。一是铺装材料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既丰富了地面色彩,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二是在场地内喷涂趣味图案,如儿童跳房子游戏图案、猫抓老鼠游戏图案、迷宫图案等,在不影响消防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场地休闲活动功能。

  4、大面积生态绿化区

  植物以常绿乔木、观花灌木、地被为主要搭配方式,营造层次感强的生态景观。芳香树种可采用白玉兰、桂花、含笑等;观花树种可采用美丽异木棉、大花紫薇、细叶紫薇、火焰花、黄槐、鸡蛋花等;球形树种可采用黄金榕、石楠、山茶等;棕榈科可采用蒲葵、苏铁、棕榈等;观干树种可采用龙舌兰、小叶紫薇等,地被可采用野水仙、结缕草等。其间配置小品有园凳、园桌,有铺装路、鹅卵小径、步汀等。各景相互辅成,形成幽雅别致的生态环境,融健身、休憩、静坐于一体。

  (四)景观要素分解

  1、铺装

  首先满足行车行人的安全,其次考虑生态性,采用灵活多变的铺装形。地面铺装材料主要选用乡土天然材料,如卵石、砂岩、板岩、粗面花岗岩等,局部做一些毛石、卵石装饰或彩砖装饰。避免大面积硬质地面,小区道路采用透水混泥土,柔化路面,确保小区环境清新朴质、丰富自然。

  2、植物

  (1)植物配置

  整个小区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花卉树木,有机的组合,合理的搭配,并形成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景色独特的景观。种植设计中考虑到小区内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局部效果的特色,在总体植物配置上,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手法,通过散植、丛植、孤植、混植等不同的配植方式,力求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植物生境。植物与不同的功能空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不同的空间序列和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

  (2)植物选择

  以亚乔木、花灌木为主,体现其良好生态环境效果。地被以叶色苗木和花灌木为主,形成局部大片色块,体现亮丽的植物图案线条美和韵律美。主要选用植物品种有:扁桃、小叶榕、白玉兰、蝴蝶果、美丽异木棉、蒲葵、苏铁、棕榈、桂花、含笑、大花紫薇、细叶紫薇、黄槐、鸡蛋花、黄金榕、龙舌兰、火焰花、腊梅、大叶红草、山茶、鹅掌柴、满地黄金、七彩朱槿、野水仙等。

  3、园林灯具

  选用造型美观的庭园灯、草坪灯,达到既美观,又经济实用的目的。

  4、微地形处理

  在小区局部位置,通过挖填小丘,既丰富了视线,又能增加整个小区的绿地蓄积率。

  5、无障碍设计

  整个小区应考虑残疾人和儿童推车的便利措施,满足现代人对情感关怀的需求。

  商业街景观设计

  (一)设计思路

  步行商业街景观是动态的空间景观,具有时空连续性的韵律感和美感。步行商业街把街内外不同的景点组成了连续的序列,同时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和“生态走廊”。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及心理等要求,从形式美感、空间美感、时空美感和意境创造等方面进行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

  (二)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步行商业街是人们公共交往的场所,街道的尺度、路面的铺装、小品的设备都应具有人情味。

  2、生态化原则

  生态化倾向是21世纪的一个主流。步行商业街中注重绿色环境的营造,通过对绿化的重视,有效地降低噪声和废气污染。

  3、可识别性原则

  构成并识别环境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可识别的环境可使人们增强对环境体验的深度,也给人心理上产生安全感。通过步行商业街空间的收放,界面的变化和标志的点缀可加强可识别性。

  4、要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步行商业街是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人们出于商场,忙于购物和娱乐,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通过自然环境的介入,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5、视觉连续性原则

  步行商业街线形和空间设计具有从步行者步行的角度来看四维空间外观,且应当是顺畅连续的、可预知的线形和空间。

  (三)规划布局与景观要素

  步行等一般为线性带状空间,其长度远远大于宽度,具有视觉的流动性。人在街道中漫步时,会进行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活动,时而漫步前进,时而停留观赏,时而休息静坐。因此它可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运动空间可用于:向某处前进、散步、游戏比赛、列队行进或其他集体活动等。停滞空间可用于:清坐、观察、读书、等侯、议会、讨论、演说、集会、沉思、娱乐、仪式、饮食等。

  功能空间:

  运动空间应相对平坦,无障碍物,宽阔,利用台阶高差巧妙的向停滞空间过渡和联系。停滞空间可相应设置长椅、树木绿荫、获观景台、车站、雨棚等。二者有完全独立的情况,也有浑然一体的情况。停滞空间如果不从运动空间中分离开布置,就不能创造真正的安全环境。运动空间容易给人流动和延续的感觉,而停滞空间往往给人以滞留和安全感,运动空间引导顾客向两个方向流动,不宜使用者停留和汇集。

【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相关文章:

建筑的构成要素分析09-15

园林景观铺地设计要素05-12

生态景观设计要素06-12

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研究08-13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06-21

小城镇街道的景观设计08-14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10-09

关于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知识03-31

植物景观配置的要素05-30

园林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