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国学”迷失现代化方向

时间:2022-12-09 18:13:34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莫因“国学”迷失现代化方向

  民族文化的独立与对全球化浪潮的适应并非相互排斥。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并通过世界来传承,必然要用世界眼光来审视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就会偏离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而陷入自我复制的小圈子。今天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帮助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莫因“国学”迷失现代化方向

  莫因“国学”迷失现代化方向

  必须在融入全球化大潮的开放中增强自己的文化竞争力,而不是陷入文化孤立或陶醉于文化部落主义的封闭中。

  青铜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亮相,作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将在此长期展出。由于它立在天安门广场这样的特殊场所,自然有些意味深长。

  “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英国《独立报》记者克利福德·科南认为,孔子在中国的复兴,除了历史因素,也有现代背景。随着中国快速进入物质社会,中国的领导阶层担心:一些传统的儒家价值观,诸如荣誉、尊严等,正被自利、拜金等价值观所侵蚀而孔子思想也强调“和谐”。布鲁金斯学会一名中国问题专家称,中国已经意识到某种社会价值体系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体系它要求中国人言行更为适当、勿得势气盛,更不要倾向于暴力”。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在过去6年里,已经有多达320个孔子学院在96个国家建立起来。今天关注的是:一方面,孔子的精神和文化理想怎么弘扬;另一方面,融入世界进入国际主流社会,更是我们的主导价值取向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以“国学”为旗号和外衣的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事件、总裁培训班不可尽数,“国学”这个概念被频繁炒作,上升到更高层面的各种祭孔、祭祖事件也频繁出现。“国学”热是吸引眼球的闹剧还是追逐经济利益的行动?是意识形态的自我调适还是走向保守?我们不能在各种思潮的激荡和多元文化的博弈中迷失双眼,而看不清中国的前进方向和应当有的价值取向。

  别忘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的呐喊。“五四”精英们不是一般意义上对固有传统的检讨和批判,而力图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作一次总清理。他们想彻底抛弃造成中国落后的封建传统这个难堪的“包袱”,好走一条新的路。“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的反封建专制的精神、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精神,固然有其极端处,但仍是我们前行的台阶。当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只知有西,不知有东,我们需要呵护和培植中国文化的根,需要强化“我们是谁”的文化认同,需要汲取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文化的资源,但更要对世界发展趋势有清醒的判断。现代化和传统的重构,都不应是表面文章,更不能靠“运动式”发展文化,而需要扎扎实实地做,需要非凡的创造力和耐心、自信心。

  早有国外媒体认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性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但“中国性”是与时俱进的,它不是靠所谓的展示“国粹”、弘扬“国学”来实现的,它是一种符合中国特点和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表述。中国向来有“国”与“天下”之别,更重视有别于国家的“天下观”。以为“国”不过是指政权,而天下是指文化。所以有学者认为,在加速全球化的时代,在中国复兴取得与世界列国平等的地位以后,中国的文化应该还是回复到文化主义与天下主义——在今天就是全球主义。就是说中国的发展要有现代化的动力和国际化的目标取向,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回归传统,更不是保守某种思想。

  在人们眼中,孔子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既有着中华文化高位态的普适性的价值(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着被后儒附加其上的专制集权落后的意识形态维度(“五四”时期所说的“孔家店”)。孔子像因其树立地点的敏感,而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符号,而被赋予了超越文化自身的更多的象征意义和政治意味。

  孔子思想的积极价值自不待言,有其时代的进步意义和思想的超越性,但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人治和对伦理政治的强调。现在孔子位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之林,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敬仰,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但不能遮蔽其思想的局限性。

  一个国家要想真正保持文化独立性,走出一条健康的文化发展之路,必须在融入全球化大潮的开放中增强自己的文化竞争力,而不是陷入文化孤立或陶醉于文化部落主义的封闭中。只有增强文化竞争力才能提升话语权,才能切实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使其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基本概念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渊源演变

  “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里面就有,《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唐代也有,你看庐山下面有个——现在也还叫——白鹿洞书院,这个书院最早是在南宋朱熹把它建成,成为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鹿洞国学”。白鹿洞国学是个什么意思呢。是所学校。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国学”这个概念是有的,“国学”这个名词是有的,但历来讲的所谓“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明初设中都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教学科目。

  “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的落后挨打归罪于二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归罪于以孔子和四书五经,提出“打倒孔家店”等激进口号。但胡适等人在运动后期则针对性地提出“整理国故”口号,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出中西文明的有机结合点,为中国的新生寻找出路。1934年,章炳麟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国学做了总结性的讲解。章炳麟上述几次演讲经过记录整理,出版了《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章太炎国学演讲录》等书,在二三十年代影响很大。章炳麟所谓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国学范围的界定。此外,胡适、顾颉刚、钱穆等人也有关于“国学”“国故”“国粹”的种种论述。自“西学东渐”之风后,为了区别开“西学”与“中国之学”,便产生了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这个国学概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批判胡适买办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以及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已基本消失。只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炽和“中国崛起”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

  涵义解读

  何谓国学?这个词的涵义有不同的解读,社会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国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亦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专对治国理政而言的,国学特指“治国理政”之学。但无论怎样,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

  1、国学的基本定义是什么?“国学”的现在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所以国学无可争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2、国学门类宽泛复杂,有无主从之分?国学是以先秦诸子百家为根基的,先秦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无主从关系;如就各时期所起作用而论,诸子百家学说在各时期各相应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诸子百家学说并无主从之分。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莫因“国学”迷失现代化方向】相关文章:

野外迷失方位后的应对措施09-13

散步莫怀戚教案05-19

对国学经典的感悟04-13

2017年金融学考研方向及就业方向08-16

国学经典的孝道文化12-27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08-30

国学《大学》原文09-07

有关国学的思考05-14

小语种的就业方向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