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时间:2022-12-07 11:56:02 供应链 我要投稿

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与此同时,由于赊销已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案例之一

  某动产质押监管公司在承办某粮食企业动产质押监管业务中,核库时对库内粮食(稻谷)价值采取办法是:质物(稻谷)价值=库内稻谷堆积长度×库内稻谷堆积宽度×库内稻谷堆积高度×稻谷密度(银行确认)×稻谷单价(银行确认)。经测量计算,该库质物总价值为500万元。该项目是输出动态监管,事过一个月,企业在办理有关手续后,预出库100万元货值的稻谷,为方便企业,监管员同意企业用铲车出库,即铲车铲出稻谷过磅除皮后计算稻谷的重量,而后乘以单价,额度控制在100万元。企业出够100万元价值的稻谷后,监管员发现库内粮食仅剩五分之三多一点了,后经丈量计算,库内稻谷的价值只剩下350万元,远低于应有的价值库存数。

  问题:

  1、 什么原因造成了质物出库后应存质物的短少?

  2、 应采取什么方式出库才能避免上述现象?

  案例之二

  某粮油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拟以自有油罐油品作为质押物,银行委托某第三方监管公司进行监管,监管前,当事三方对质物数量进行了测量核定,期初核库质物(食用油)数量为875吨,最低控货值650万元,属于输出静态监管。不久,粮油公司提出其生产的无处存放,请求注入已被监管的油罐中。监管公司本着服务企业、融洽合作关系的原则,同意了企业的请求,双方约定,企业每次进出油品必须交给监管公司进出货物单据,以磅单数量为准。然而,随着油品进出的频繁,监管公司在对油品检测中发现,企业存在少进多出或虚开进油数量的违规情况,经对罐中库存油品测量,确认企业多出油品50多吨,企业也予以承认。

  问题:

  1、 什么环节导致企业以少充多,以虚充实的行为发生?

  2、 正确的出入库方式应该怎么操作?

  答案公布:

  案例之一

  问题:

  1、 什么原因造成了质物出库后应存质物的短少?

  答:原因有三:

  1.核算员核库的取值办法单一,取值办法有误差,不准确,最重要的是没有和实际企业的.出入库方式进行协商;

  2.监管员对业务不熟悉,选择的出入库方式不对,如果在质物清单上有说明或告知监管员,监管员还要用过磅的方式出库,说明监管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

  3.银行对质押监管业务的不专业,银行确认质物的密度和价格,尤其是稻谷密度不可靠,当监管公司找到银行要相关数据时,应该告知监管公司其可能存在其误差及其预测的风险(据我所知,一般知名银行都有质押监管中心)。

  2、 应采取什么方式出库才能避免上述现象?

  答:决定采取的出入库方式的是核库的办法,即采取何种核库的方式,就采取何种的出入库方式。

  第一种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库的方式是“质物(稻谷)价值=库内稻谷堆积长度×库内稻谷堆积宽度×库内稻谷堆积高度×稻谷密度(银行确认)×稻谷单价(银行确认)。”采取的出入库方式就是用体积出库,即用不同比例的规格容器,通过计算容器体积和企业出库的数量,得出出库的数量。

  第二种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库的方式是“企业用铲车出库,即铲车铲出稻谷过磅除皮后计算稻谷的重量”采取的出入库方式就是质量出库,即用过磅的方式得出质物的重量,最后用企业出库的数量,相减得出出库的数量。

  案例之二

  问题:

  1、 什么环节导致企业以少充多,以虚充实的行为发生?

  答:企业的出入库环节,监管公司的初始环节,即对企业的出入库的监管。

  2、 正确的出入库方式应该怎么操作?

  答:正确的出入库方式是:“以入定出”,即入库多少,就出库多少,具体做法是原875吨油忽略不计,不去动它,企业只有入库多少,才能出库多少,如果要动原875吨油,就要银行出具提货通知书。

  当然,还要依靠参加企业的每个月的盘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企业虚开进油单据的现象,如果企业有条件必须对企业的地磅进行设置,让其只能按实际数据打出单据,或者对油罐出口处安装一个仪表,可以读出数据,防止企业违规。

  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产品,供应链金融虽然问世时间不长,但由于其具备多方优势,因而获得了迅速发展。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不难看出,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供应链金融类平台。下面,我们分别浅析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对于核心企业

  有人说,发展供应链金融,拥有优质的核心企业才是王道。但事实上,供应链金融模式对核心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反哺作用。例如,创新型网络信息中介平台新沃金融,核心企业通过与新沃金融的合作,供应链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实现了其产业链上下游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上下游企业财务风险的减轻最终间接降低了核心企业自身的运营风险,有利于核心企业展开精细化管控,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对于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参与者,是整个供应链金融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产品结构单一,在传统融资渠道中融资难是不争的事实。但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有了优质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将更易获得信贷市场的认可,因而能缓解融资压力。

  其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传统融资渠道下,中小企业受困于渠道有限、资信不足等影响,融资过程中不得不承受资金利率偏高的事实。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类平台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制度创新,增强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协同效应,减少各主体间的信息壁垒,进而降低融资成本,最终实现资金配置的最优化。

  第三,大力提升融资效率。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类平台针对中小企业的审核、风控、服务等方面的工作量相对于传统渠道明显减少,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可有效避免人员操作风险;同时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服务借款企业和投资者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对于供应链金融类平台

  作为中介,供应链金融类平台在连接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同时,也利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优势实现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第一,降低融资风险。在传统的工业领域,由于产业链较长,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通常会有赊账销售形式达成交易,因此会造成企业资金紧张,风险增大,而作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也较大,因而导致整条产业链运行不佳。供应链金融是在整条产业链当中选取一个核心企业,以此来作为信用担保,来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为融资中不仅有核心企业作为担保还有实际的交易行为作为抵押,在融资方面,供应链金融会大幅度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激活融资市场。

  第二,持续获得优质资产。首先,供应链金融类平台可以通过核心企业获得借款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真实交易数据,通过分析交易数据,确保借款企业具备还款能力;其次,借款企业由优质核心企业提供担保,所有资产健康优质;最后,核心企业上下游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数量较多,平台融资需求充分,产品供应有可靠保障。

  第三,优化客户群体。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类平台不仅优化了投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改变了过于依赖单一大客户的局面;还可以发现一批成长过程中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从而能够改变平台对大客户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而且平台通过对中小企业物流、信息流的长期跟踪、监测,能够比较容易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资料,有利于发现和培育真正的优质客户群体。

  总之,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核心企业通过开展项目精细化管控,能够降低产业链运营风险和成本。中小企业不仅缓解了融资难的现状,成本得以降低,融资效率也大为提升。而对于供应链金融类平台来说,在自身运营风险降低的同时,客户资源持续优化,为平台盈利和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08-20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分析08-18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分析08-14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分析08-09

供应链管理经典案例分析08-10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要点分析08-18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分析11-11

屈臣氏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08-10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可行性分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