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结

时间:2021-03-16 09:59:27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2017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结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结,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2017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结

  【1】2017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管是常规管理方面、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并且圆满地完成了学期初布置的各项任务。

  一、注重落实三个转变,促进教学水平再提升

  一继续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

  1.分层管理。采取教导处和年级组两个层次对教学工作实行有序管理。教导处负责全校总的教学活动的监控调度,主要抓下属的各年级组,各年级组长负责日常管理,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及各项任务的完成。这样的“分层管理”做到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

  2.强化检查。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提高对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的检查与指导力度,教导处坚持每周不定期抽查(至少9位教师)和分阶段普查相结合的形式,检查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量及批阅评语业务手册及及一站式听课等,随查随记并做总结通报,达到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目的。特别是电子备课,我们强化了对补充内容的检查,本学期累计普查教案2次,及时记载到电子《xx中学常规周检查情况反馈》中。检查备课时细致地查阅教案的各个环节,从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安排和教学反思,深入探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积极查找富有特色的精彩的个性化教案,认真填写检查情况意见反馈表。在检查学生的作业时,看是不是做到全批全改,对差生作业的批语是否带有激励性的语言。检查小组在肯定教师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性的指导意见。通过检查,提高了学校对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视程度,对学校抓好常规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以达共同提高之目的。

  本学期并重视过程的检查督促和评定。特别是对屡禁不止的拖堂现象,通过教导处组织学校领导联合检查,检查后及时通过群共享反馈后,拖堂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二控制作业量,摒弃机械、重复性的作业。

  一是本学期教导处人员分工和各班级学生代表进行了一次学习情况座谈会,一方面了解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各方面的情况,鼓励学生们充满信心,再接再厉,另一方面了解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要求,然后把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是倡导教师进行“学生需求问卷调查”通过各科任教师对问卷的汇总统计,明确学期教学目标,摒弃机械、重复性的作业,批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老师的教学案上都标记“☆”号,或星号,代表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避免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太撑的现象。

  三是教导处利用“班级日志”课课检查,实现了教学情况及时反馈整改。

  四是把控作业量,任课老师将所留作业提前完成,估计学生用时多少,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精选作业内容,禁止搞题海战术,确保学生正常休息时间,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学生的作业问题关系到课堂的高效问题。学生作业多,是因为课堂的效率低;课堂的低效才需要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弥补。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是今后我们研究的课题。

  三重视学生学情研究,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导处开学前三周深入三个级部的各个班级,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情,及时汇总反馈。这样摸准学情不仅给每个课堂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还使得教师对于今后教学做到了“心中有数”为学生系统的学习作了前期准备。让每个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为他们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

  四加强了考试工作,保证试题质量。

  一是本学期一如既往的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中考进行组织。在5月18、19日;5月25、26日 初一、初二年级分批进行期中考试五校联考,通过联考培养和提高一线教师把握教材能力,加强指导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贴近学生实际,引导教与学的发展。师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考试,考场秩序井然,考试效果整体良好。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学校分层管理和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在教学质量分析上,我们制订了(任课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导处)四级质量分析制,三个级部也及时组织的质量分析会及班教会,积极发挥年级组长在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成功组织初三毕业班三次模拟考试,加强了巡视和管理力度,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了考后分析和落实调整措施的力度,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加大了考试对教师的评价实效性。

  五狠抓“培优扶困”,面向全体学生。

  我校学生来源广泛,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更是十分明显,这从客观上更加要求每个教师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本学期在初三毕业班广泛开展“培优扶困”工作,精心组织了培优扶困专题课,上专题课的语、数、英、理化、政史老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上出了水平、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对临界生和偏科学生的帮扶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立足三个转变 构建高效课堂

  一落实集体备课,夯实 “互动式 教学案”的研究。

  一是为了将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开学初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组固有的备课模式及学案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 ⑴以问题导引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的量,各学科都做到了一课一案,当堂落实。

  二是分管领导参与本组的集体备课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全面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集体备课做到“三案”,即学科教师的独立备课教案;集体研究后形成的教案;集体备课后的个性修改教案)

  三是教导处3月28、29、31日邀请区各科教研员来我校对集体备课进行参与指导,各科教研员分别与备课组教师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教研员们首先充分肯定了我校教师的良好素质,同时也针对备课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聚焦课堂,成就质量

  1.开学第一天,严抓课堂教学质量。开学第一天我校领导班子、教导处全体人员深入课堂开展随堂推门听课21节课。听课后,给执教者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教师通过在反馈中得到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以帮助任课老师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2.同课异构,取长补短促发展。为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本学期开展了“同课异构”的系列教研活动。共42批86位教师参与本次活动。同一张教学案、有着各自不同的评价目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堂为老师们深入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回头看课,聚焦问题抓落实。

  根据教育局教研中心视导课要求,学校对初三年级(含初二地理生物)实行回头看听课,此次共听评10节公开课,各学科分管领导参与听课,教导处全程参与听课,通过本轮听课,我们总体上达到了凝聚复习共识、提高课堂效率、加强知识落实等目标。学校分管领导都参与了听课,并参与评课,对回头看听课质量进行了把关。

  4.学科示范课,展风采共成长。为了充分发挥理念领先、业务精湛、课堂教学突出的优质课教师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广他们在实践课堂中取得的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校在5月9、10、11、12、14日举行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各学科组通过赛课选拔出优质课教师有董俊、陈有仓、李春、吴平、万玉丽、张丽敏、马姣婧、李琴、侯彦、田贵平、张家祺、郭建英、卢明英共13位老师分别展示示范课。此次活动所展示的示范课精彩纷呈,各具特色,课堂中充分融入了新课标的精髓,体现了新课程学科教学的特点,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精巧的课堂设计和鲜明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5.党员教师精彩说课,赛技能展素质。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更好地发挥党员教师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先锋模范作用。xx中学党支部、工会和教导处于2017年6月5日在校杏坛楼305联合举办了首届党员教师说课技能竞赛活动。

  来自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地理、化学、体育7个科目8位党员教师参加了比赛。8位选手以饱满的精神风貌、丰富的教学功底、流畅的语言表达和精彩的课堂设计充分展现了党员教师的风采和神韵。

  6.积极参加区域教研活动,促教学研究。本学期各学科组教师参加区域教研活动共计22次,其中由名师、骨干教师组织的活动就有十多次。工作涉及面比较广。具体有:组织课题交流研讨活动、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同课异构活动、讲示范课、编制复习题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等。

  我校名师、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的辐射作用有目共睹,他们真正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田贵平老师在全区地理中考质量分析暨命题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任树青、刘冬梅主持区域大型的课题及教研活动;方梅、李艳、万玉丽承担全区公开课,李春、闫晶承担说课任务;马珊珊策划并带领全区地理教师对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

  7.立足校本教研,围绕焦点问题,开展有效课题研究。

  ⑴继续夯实 “互动式 教学案”课题研究。

  我校“互动式 教学案“课堂研究,虽已结题,但我们已将该课题研究和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已形成常态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活学活改,不断总结创新,一定会走出一条宽阔通畅的'课改之路!本学期抓好抓实了“四个一”(即共读一本教研教改理论书籍、每人一堂公开课、每人一篇论文、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一项课题实验)校本教研工程。第十周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智慧“讲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活动”,本次活动提供一个平台,激励教师去专注日常教学中的真实案例,另一方面也给了大家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机会,并将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编辑成册,对外宣传推广。

  ⑵小小组建设已见成效。

  教导处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进行小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中注重小小组质量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监控评价体系,做到一周一统计,学期末给予小小组建设好的班级、小小组操作好的任课教师分四个档次加分,以资鼓励。三年来,我们对小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主线是“形式—仪式—方式”三步走策略,促进了教师们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探索。本学期五月中旬由各教研组、备课组、级部评选推荐出任树青、方梅、吴平、李春、马姗姗、董俊、高倩七位教师在小小组建设研究上有成效的带头人,这七位代表将在6月中旬全校教师会上分享小小组建设经验。

  ⑶加强中小衔接,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加强中小学衔接,实现小学、初中的平缓过渡,进一步做好 2017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3月31日我校生源校领导在我校汇聚一堂,联合起草《中小学衔接教学课题实验方案》,依据方案,开展阶段性研究。之后,我校语、数、英学科积极参加第七小学、滨河小学的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学习。4月13日陈校长及我校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向小学毕业班学生及家长详细介绍了初中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方面养成教育等。 通过几次活动的开展,增进了学生对初中的了解,加强了中小学的衔接,同时为下学期七年级新生的入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校将依据方案,继续开展阶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