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2021-04-19 14:38:18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2017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2017年上学期已经结束,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怎样呢?下面是小编精选的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欢迎参考!

2017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1】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取谛(dì) 两栖 (xī) 张皇失措(huáng) 巧妙绝伦

  B.荒谬(miù ) 绮丽(qǐ) 转弯抹角(mò ) 无动于衷

  C.箱箧( xiá) 狼籍(jí) 销声匿迹( nì ) 束手无策

  D.胚胎 (pī) 追溯(sù) 气息奄奄(yǎn) 五采斑斓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在保护环境,呵护地球,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的问题上,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这伙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C、春节期间,昌九高速公路上大小车辆川流不息,鳞次栉比。

  D、“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难怪人们对此恼羞成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李老师和谭老师的儿子一起参加了这次“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活动。

  B、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佩香囊、采百草等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C、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仰望星空才能描绘希望,看到希望,构建希望。

  D、这次重阳节茶话会的地点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4、对下面画线句子进行句式变换后,句意没有改变的一项是 (2分) ( )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A、最终都不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B、最终都不可能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C、难道能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D、最终不可能不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5、综合性学习(4分)

  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正是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大事件,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

  材料一: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如此慨叹辛亥革命:“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

  材料二:“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于城乡,火车轮船往返于原野江海,全国各地皆一派大生产景象。”当年,澳大利亚人威廉·端纳面对孙中山拿出的画满铁路线的中国地图摇头慨叹:“这个如同游戏拼图一样的东西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然而,百年后的今天,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

  (1)回望历史,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以其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些革命先烈的行为的理解?(2分)

  (2)材料二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6、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

  (1)国破山河在, 。

  (2) ,草色入帘青。

  (3)大漠孤烟直, 。

  (4) ,一览众山小。

  (5)《长歌行》一诗中点明主旨,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诗句是: , 。

  (6)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海 棠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②。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①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②月转廊: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

  7、诗人赏花的具体时间是 (2分)

  8、诗的后两句被评价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①,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③。会术者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⑤,内⑥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⑦,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⑧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⑨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⑩。

  【注释】① 悴:潦倒。②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游:交往。④笃:病重。

  ⑤封志:封存并加上标志。⑥内:同“纳”,放。⑦谏官:官职名。⑧而:你的。⑨俾:使、让。⑩宛然:依然如故。

  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出 其 方 并 白 金 授 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善: (2)足: (3)方:

  11、说说“今汝成立,当以还汝。”的意思。(2分)

  12、术者临终前为什么把其神术与白金交给范仲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3、故事末句“封识宛然”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现代文阅读

  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

  一家著名的研发定位图的公司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想弄清楚有多少人能够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来自13个国家的1.25万人参与了答题。结果表明,四分之一的人不借助专门的仪器就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许多人承认,需要利用一些外在的标志来判断方向;只有7%的人表示,总能找到所需的道路。与此同时,大多数填表人认为,方位辨别能力是一种天生的、少有的能力。事实确实如此吗?

  探求“生物罗盘”

  科学家们早就开始研究人是否具有辨识方向的天赋。古希腊时已有人思考,既然信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人行不行呢?曾发生过许多猫、狗在离开主人几万米又顺利找到主人的事;每年候鸟迁徙,飞行路线经年不变;通过给鸟系戴标环的办法,也发现一些飞禽能一次又一次地顺利返回祖先栖息地。这就让人得出结论,动物有某种类似罗盘或导航仪的“仪器”, 能够帮助它们准确地确定方位。这种“仪器”被称作“生物罗盘”。

  多年来一直折磨着科学家们的问题是这种“生物罗盘”的工作原理。1975年,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理查德·贝克莫尔发现一组能够准确地朝北极方向移动的微生物。动物体内所寄居的这些微生物含有微量的磁铁成分,随后在鸽子等许多动物体内都找到了这种成分。科学家在人脑的灰色物质中也找到了这种磁铁成分。科学家认定,这种磁铁就是“生物罗盘”的奥妙所在。

  但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所有研究停留于纸面上。其后的实验,从技术上复制这一罗盘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而且,“动物和人之所以能够确定方位,是因为磁极的存在”,这种说法本身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强烈的反对。果真如此的话,鸟类飞到了磁场异常区,绝对会晕头转向而,且人类靠自身的生物机能就很难确定方位。

  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博士根纳季·什韦佐夫也是对磁场理论“不满”的人之一。他的研究从一种假设开始,即只有在某个空间内频繁移动的生物才需要这一空间的定向能力。他说:“如果一个生物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无需移动,则事实上也就不需要知道方向。只有必须从A点到B点时,才需要‘罗盘’。也就是说,只有在移动时定向系统才需要启动。”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测算后,什韦佐夫发现,当动物移动的时候,它的周围就会出现某种力场。这种力场是在循环移动与近地空间,即地球重力和昼夜更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力会“晃动”动物的身体,仿佛一只无形的手。

  “定位机能”解读

  现在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搞清动物是如何组织“定位机能”的。为此需要找到动物体内记录和解读物理场信息的专门器官,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这就是动物的前庭,即那个所谓的“生物罗盘”。无论从角度、精度,还是稳定性来说,它都远远高于“磁罗盘”。任何磁场或其他障碍物都不会对它造成任何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信息是从前庭器官通过神经——独特的'“导线”进入动物大脑的。什韦佐夫认为,真正的“地图”就储存在动物的“灰色物质”里。这种“地图”实质上就像全球定位仪所使用的定位图。区别仅仅在于,动物没有“误差”或“不准”这种概念,它们的一切都分毫不差。最主要的是,无论暴风雨,还是高压电线,抑或磁场异常,都不会影响它们的“导航仪”的工作。而且,所有这些带有“地图”的“生物仪”会一代代遗传下去。后代不用学习,天生具备这种能力。

  人无“生物罗盘”

  那么,人的方向辨别能力是否也一如动物是天生的?人是否只需开发自身的这种能力就行了?但什韦佐夫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他说:“很遗憾,人先天缺失这一功能,人天生没有‘生物罗盘’。人的辨向是‘有意识的’, 而动物是‘无意识的’。”有的人辨别方向的能力强,有的人弱。什韦佐夫解释说,这很正常,和有的人数学学得好,有的人则学得差一样。比如有的人天生擅长画画,辨别方向的能力也属于这种天赋。

  什韦佐夫认为,人能够借助外在的一些标记,例如太阳和月亮的位置,石头或树上的苔鲜等来判定方向。虽说人和任何一种动物一样,移动时也会在自身周围形成力场,“生物罗盘”的各个部件人体内都有,但这套系统对人不起作用。他认为,“这是大自然的设计”。

  19、下列对本文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 )

  A、调查结果表明,7%的人表示需要利用一些外在的标志来判断方向。

  B、曾发生过许多猫、狗在离开主人几十米又顺利找到主人的事。

  C、动物移动时形成力场,定向系统开启,数字信息从前庭器官通过神经进入动物大脑,由大脑中的“地图”来确定方位。

  D、人和动物一样,有天生的方向辨别能力。

  20、“磁场理论”引起研究者反对的原因有哪些?(3分)

  21、在辨别方向方面人和动物有何不同?(3分)

  2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3、本文说明语言浅易生动,试举一例加以阐述。(2 分)

  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14、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2分)

  老头闯课堂 →“我”善待老头 →同学帮助老头→( )→( )

  15、文中划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老头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

  16、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17、你欣赏文中的“我”(杨老师)吗?请说明理由。(2分)

  18、一位孤零零的老人,一生贫困凄苦,不怎么会游泳,最后却因为救一个落水的孩子而死。读到这里,你的内心会涌起感动吗?请你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的写法,试着用第三人称,给这位老人也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40个字)(4分)

  四、写作(40分)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事情,成功了、进步了、失败了、被骗了、生病了、受批评了……这些事情无一不让你深切品尝到人生百味。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B 2、A 3、B 4、D 5、(1)答案要点:感激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富强作出的巨大贡献,并表达对先烈们崇高精神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分两个得分点给分) (2)可以从“中国崛起和振兴的历史,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角度答题,也可以从“凡事只要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走向成功,把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角度作答。(必须扣住材料内容作答)

  二、古代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一)6、(1)城春草木深 (2)苔痕上阶绿 (3)长河落日圆 (4)会当临绝顶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7、春天月夜 8、流露出诗人的爱花惜花之情,也是诗人以花自喻,表现自己即便屈身黑暗,也不颓唐萎靡的豁达心境。(答到大意即可)

  (三)9、出 其 方 并 白 金/ 授 之 10、(1)擅长 (2)值得、足以、足够 (3)正、正要 11、现在你长大了,应当把这些还给你了。 12、因为术者的儿子还未成年,不足以托付,又不想自己的神术失传,经常和范仲淹在一起交往,深知他的为人,所以就传给了他。 13、说明那些东西从没有开封过,表现了范仲淹是一个非常正直、为人厚道、重情义、不贪财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9、C 20、这一说法未能得到证实,所有研究停留于纸面上;其后的实验,从技术上复制这一罗盘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而且存在磁极的说法,也引起研究者们强烈的反对。(分三点作答) 21、人的辨向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无意识的;动物的辨向“导航”能力是天生的,而人先天缺失;人的辨向能力有强有弱,各不相同,动物则是一种本能。(意思相近即可) 22、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辨别方向的能力和学数学加以比较,更通俗更鲜明地说明了人的辨向能力是有差别的。 23、示例:“所有这些带有“地图”的“生物仪”会一代代遗传下去。后代不用学习,天生具备这种能力。”用拟人化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说明了动物的“导航”能力是天生的。

  (二)14、老头送水仙花 、老头舍身救人 15、真奇怪,平时这些老师和学生都对我那么凶,赶我走,怎么这个老师不但不赶我走,还帮我捡瓶子。(意思相近即可) 16、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老头因为“我”曾经帮助过他,而不好意思像从前那样,没礼貌地闯进教室的情态,是老头懂得感恩的一种表现。 17、很欣赏。杨老师是一个很伟大的老师,面对可怜的老人,他没有仇视,而是给了弱者以尊严,用实际行动同情老人,善待老人,用平凡的尊重温暖了一颗饱经风霜的心,给了学生很好的教育。(言之有理即可) 18、颁奖词能够用第三人称,把人物事迹和精神品格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文字顺畅即可。(示例: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即使他的生命是那么的卑微,即使他饱尝人间冷漠,他不是一个伟人,却拥有伟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另一条宝贵的生命,他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以捡破烂为生的孤零零的老人罢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温暖着人心。)

  四、作文(40分)(略)

【2017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01708-17

2017年人教版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08-20

2017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08-18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08-20

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08-2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08-15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语文08-12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08-20

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08-2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