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案例

时间:2023-06-29 14:11:32 偲颖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过秦论》教学案例(精选11篇)

  《过秦论》问世二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政治、历史、文学等各界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秦论》教学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秦论》教学案例(精选11篇)

  《过秦论》教学案例 1

  一、缘起

  战国纷争,群雄逐鹿,秦以边陲之地,纵横征伐,百有余年而一统天下,可谓盛极一时!可是,谁曾想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却短命而亡,亡得那样迅速,那样悲惨,又是那样的神秘,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惊。自古以来,多少有识之士在震惊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王朝的盛衰兴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贾谊的《过秦论》正是这些探索文章中颇具影响的一篇,也是多年来中学教材的传统篇目之一。

  《过秦论》问世二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政治、历史、文学等各界人们的关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博大,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再从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一下作者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优劣长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笔者不想放过这样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此向专家同好教正。

  贾谊“仁义不施”一论,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评价秦王朝的准绳。直到今天,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暴”就成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诚然,秦王朝的统治是残暴的。但千百年来,残暴的统治岂止一秦!且不说揭竿而起的陈涉、推翻秦朝的刘项等,就说被后人称颂为英明君主的汉武帝、唐太宗、元始祖、明成祖、还有清代的康、雍、乾,请问,他们哪一个不残暴呢?然而,他们的“暴”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还获得了人们的交口赞誉!莫非真是“成则王侯败者寇”了吗?

  于是,在疏通字词、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设疑问难、层层导引的方法,让同学们暂时先把前人的定论和权威的理论“放在一边”,而以课文本身的文字为“本”,以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为“辅”,也来一个“过秦论”──讨论一下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二、过程

  在讨论课之前,我先动员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教材本身、图书报刊、网上浏览、走访专家)搜集与秦灭亡有关的资料典故,从中筛选信息,找出有用的材料,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屏幕,逐步展示问题,设疑问难,提供资料,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推理、判断,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大致过程如下:

  问题一:作者认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地回答: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笔者先分析阐述了“攻守之势异也”的意思,然后针对“仁义不施”这一观点,我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

  问题二:两千多年来,人们一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个王朝不残暴呢?

  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课堂讨论十分热烈。

  在五分钟的讨论中,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王朝和著名的帝王,例举最多的有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乾隆等,但都遭到了另一部分同学的诘责,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最终也没能举出一个“不残暴”的帝王来。

  末了,笔者作了这样的小结:封建统治是专制统治,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独裁、神秘和随意。其最终、最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自己和他家族的特权,因此,对于一切妨碍帝王特权的言论和行为,即使是父子之间,兄弟关系,哪怕只是“可能妨碍”,也必然会遭到严酷的镇压和无情地杀戮。所以,封建帝王的残暴,乃是专制体制的必然产物。

  既然历代帝王虽然“残暴”但并不亡国,那么,“残暴”也就不一定是秦王朝亡国的原因了。如果再探究一下与秦同时的六国的治国策略,还会给人一些新的启迪。于是,课堂讨论又转入了对课文的分析:

  问题三:找出作者对六国旧贵族(以四君子为代表)的评价,联系六国最终不免于灭亡这一历史事实,我们从中得出什么样的启迪?

  对于前一问,多数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出来:“战国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多数同学也能明确地认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之举。但对于“仁义”之举并不能挽救六国灭亡的命运这一问题,学生们就感到十分困惑了。

  笔者把握并利用学生的这个“困惑”,进行适当地引导:六国旧贵族是否“仁义”,我们暂不作讨论。但是,由他们“仁义”同样亡国这一点,可以推出:国家之存亡,与国君是否仁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秦国之灭亡与“仁义不施”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题四:从课文中筛选信息,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出秦王朝的“暴政”?

  列举秦王朝的“暴政”,大多数同学都很容易筛选出来,课文罗列的主要有:

  1、废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杀豪杰;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还有的同学补充了不少课外资料,主要有:

  5、修筑万里长城;

  6、兴建阿房宫。

  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这节课师生重写“过秦论”的关键环节。因此,例举出上述“暴政”之后,屏幕上紧接着展示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五:逐条分析上述“暴政”,指出哪些历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暴政”的具体含义:

  1、“废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废除了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体分析,焚书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流传的儒家经典,而秦王朝的国家藏书馆中(即“博士官所职”)的儒家经典并不在焚烧之例。真正把许多图书典籍焚烧绝迹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项羽进关,杀秦子婴,火烧咸阳,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与艺术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杀豪杰”,指的拆除六国原有的都城与军事设施,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一;杀戮六国的将士,以巩固新生的政权。

  4、“收天下之兵”,收缴民间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筑万里长城”,其实,在秦统一之前,燕、赵、秦早已修筑了各自的长城,统一后,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筑”而是“连接”,即将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这样的工程,其耗资耗力与当初燕、赵各自修筑长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这样的工作,对于巩固边防,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过秦论》教学案例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了解议论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3、了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词类活用现象。

  4、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布置预习: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背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少时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器重。后遭权贵嫉妒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为梁怀王太傅。终因怀才不遇,年仅33岁就抑郁而死,司马迁写《屈原贾生列传》。

  背景:

  1、战国末期与社会历史概况: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先后进行改革。魏,李悝的变法;楚,吴起的变法;韩,申不害的变法;秦,商鞅变法。

  秦过逐渐强大,于前221年灭齐,统一天下。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破题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三、分析课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

  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

  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代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运用对比,反寸秦国的强大。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小结。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第三段: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

  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

  实行愚民的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

  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平凡之极。

  “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三、归纳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⑴秦国与九国实力的对比;

  ⑵秦国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⑶陈涉与九国的实力的对比;

  ⑷陈涉与秦朝的实力的对比。

  2、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3、语言生动形象:

  ⑴华丽的词藻;

  ⑵铺排的气势;

  ⑶排比的运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过秦论》教学案例 3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特点;

  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3、文言词语的活用,语文教案-过秦论。

  重点难点

  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型:

  课内自读课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题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二、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阅读课文,反复朗读。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四、结合“自读提示”和“注释”,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指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收藏”和“经营”是动作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压缩复句,其中“鼎”“玉”“金”“珠”为名作状,“铛”“石”“块”“砾”为名作动。

  五、作业

  熟读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学生自学3-4段,教师点拨。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

  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

  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失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作业

  “思考和练习”(五)

  1、未龙何云:(天上)没有云彩,怎(会有)蛟龙(腾空)?

  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

  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

  《过秦论》教学案例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气魄吧!

  二、解题:

  1、简介作者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极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即批评秦之过错的意思,批评秦的过错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论”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三、诵读、疏通、理解课文:

  1.一词多义:固、亡、利、遣、度……

  2.词类注用:

  3.铺张夸大:用赋的手法写议论说理的散文。

  4.文言对举:

  ①词语对举: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②分句对举: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对举的扩展):……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论制其兵。

  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参考观点:

  (一)优:

  1.善用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

  如对比:秦国与秦朝,秦朝与陈涉,九国与秦国,九国与陈涉等。

  2.条理清晰:

  (二)质疑:

  1、叙多于议。

  2、扣中心欠紧。

  《过秦论》教学案例 5

  教材分析

  本书节选的《过秦论》是西汉贾谊论述秦国政治得失的《过秦论》其中一部分,主要从秦孝公开始,到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王朝暴政结束。这一部分安排在必修三议论性散文的第三课,说理性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弱,但从材料的剪裁和理论的方法上来说则有更多可取之处。教授这篇文章,可以从基本史实和一些典型语言入手。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之后,了解了一般的论述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技巧,为学习本文打下了基础。另外,历史知识方面也学习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得失,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为讨论贾谊在文中“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与课外资料,学生能了解本文相关的基本史实。

  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复述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习本文是如何立论和论述观点的,并能对贾谊关于秦王朝政治得失原因的论述进行评价。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立论、讨论问题的`方法。

  客观评价本文观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秦始皇和秦王朝。讨论回答设疑激趣正音崤xiáo函之固孝公既没mò膏腴yú之地合从zòng缔交逡巡qūnxún亡矢shǐ遗镞zú流血xuè漂橹lǔ鞭笞chī俯首系xì颈jǐng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涉瓮wèng牖yǒu绳枢shū氓méng隶之人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锄耰yōu棘jí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度duó长絜xié大百有yòu余年自读课文,在文中进行标记,之后全班集体正音。夯实阅读基础文章架构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二遍。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根据标志性词语,划分文章结构。

  兴:秦孝公时期-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时期-秦始皇时期

  亡:秦二世时期自读课文、齐读课文。流畅理解文意串讲字词意思串讲文意,把握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倔通崛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没通殁

  一词多义因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到,动词)及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及至秦始皇(到,介词)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举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西举巴、蜀(攻取,动词)利因利乘便{利有利的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国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彩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b)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秦)衰弱约从离衡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百姓力量)愚蠢以弱天下之民使(天下百姓)衰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八州)有序使(同列)来朝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匈奴)退却吞二周而亡诸侯使(诸侯国)灭亡c)名词作动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做帝王履至尊而制六合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做用绳子系d)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尊贤而重士看重e)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

  聆听,在书上做标记。逐字理清文意第二课时回顾前文自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自读课文。温故知新分析第一段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从全文来看有什么意图?

  《过秦论》教学案例 6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这是千古名篇,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文采上,都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除课本要求的背诵以外,其他部分也要熟能成诵。

  2、学习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3、了解本文常见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4、体会本文巧妙的巧思,缜密的结构,精当的铺垫。

  指点迷津:

  重点:

  1、了解作者贾谊。

  2、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3、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分上、中、下三篇,本文选自《新书》,是上篇,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是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指陈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危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上篇的中心思想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施行仁政。

  本文共5个自然段,分五个部分。(大意略)

  4、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本文作者作了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朝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自不待言;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

  陈涉〈九国〈秦国〈秦朝最后交锋的却是最弱小的陈涉与最强大的秦朝,而结果却是秦王朝的灭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行文至此已水到渠成,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浑然揉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6、本文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本文多用铺陈渲染手法,极具气势,但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比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中的“席卷”、“包举”、“囊括”三个动词均有“并吞”之意,“天下”、“宇内”、“四海”均指“天下”。很难分别为这两组近义词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来翻译它们。解决的办法就是凝缩,如上句可译为:“(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全国的雄心”。“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则可译成“宰割、吞并各诸侯国的土地。”余类推。

  7、正确理解本文中的繁笔写法。

  按照常规,议论文中应以议为主,叙为次;叙为简笔并为议服务。

  《过秦论》教学案例 7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

  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过秦论》教学案例 8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2、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

  2、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三、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1、始强:

  条件:地利──据、拥。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内政──务、修。

  外交──外、斗。

  2、日强: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国──合纵缔交、九国不进。

  结果──纵散约败、割地赂秦。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3、注音:

  崤逡笞隳镝牖

  二、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2、日强。

  3、极盛:

  外交──执、御,百越俯首、北却匈奴。

  内政──执、鞭,隳城杀杰、废道焚书。

  4、灭亡:

  陈涉:

  人力──疲弊数百。

  出身──贫苦农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亡因:

  秦:

  国力──非弱。

  余威──震于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庙隳。

  陈涉(与六国比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实力──非抗。

  战术──非及。

  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总结多义词

  1、制:

  制其兵:控制,统率

  制其弊:制服

  制六合:控制)

  增其旧制:规模

  制礼作乐:制定

  周制……:制度

  2、金:金人十二:铜

  金城千里:牢固闻金声而止:锣

  3、势:

  万乘之势:权力,势力

  攻守之势:形势

  兵势强盛:势头,力量

  四、析讲

  1、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2、课文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4、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5、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6、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唯一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zheng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7、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8、分析写作特点:

  ⑴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⑵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⑶对偶、排比,广泛运用。

  9、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过秦论》教学案例 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解题:过秦论

  三、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五、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翻译并指导,指出重点字词。

  指导翻译文本: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王的功业。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明确:“仁义不施”。

  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7、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①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②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

  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六、总结全文:

  秦灭亡的原因

  陈涉和始皇比较

  陈涉和九国比较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七、艺术特色:

  1、善于叙事精于论断

  2、对偶排比气氛热烈

  3、反复比照导出题旨

  八、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古义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担负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盾牌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划分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有包举宇内像包裹一样

  席卷天下像席子一样

  囊括四海像口袋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面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南取百越之地向南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

  名词活用为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动词活用为名词:

  追亡逐北逃走

  动词的使动: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容词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

  ③因利乘便“利、便”都解释为:便利条件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背诵后三段,并做小聚焦。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过秦论》教学案例 10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和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

  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教学方法:

  探教师串讲、学生研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重用,仍忧心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题目解说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斥秦的过失。过,名词用作动词,指出……的过失。论,是一种文体。“过秦论”,就是指斥秦的过失的论文。

  3、写作背景

  贾谊所处的时代,属西汉的“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已安已治”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王侯,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

  写作《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

  5、资料链接

  《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至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后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施行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在秦面临危亡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合纵连横

  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各自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诸侯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的诸侯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的诸侯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的诸侯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诸侯国,共同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多个弱的诸侯国抵抗一个强的诸侯国,以防止被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的诸侯国以作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的诸侯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张土地的目的。当时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

  秦国发展及主要君主简介

  秦国君主,嬴姓赵氏。秦国自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到秦襄公正式成为周朝诸侯,经历5代君主;再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共经历31位君主。秦襄公因率兵救周、进而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于公元前770年被赐封岐以西之地,秦国正式成为周朝诸侯国。秦穆公(前659--前621在位)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国,开疆拓土千余里,奠定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孝公(前361---前338在位)任用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蜀国,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军,奠定了秦统一天下的基础。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于公元前230年一前221年十年间灭六国,建立秦朝。课文中的“惠文、武、昭襄”,是指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

  崤函(xiáo)膏腴(yú)窥视(kui)

  宁越(nìng)陈轸(zhěn孙膑(bìn)

  带佗(tuó)倪良(ní)召滑(shào)

  翟景(zhái)乐毅(yuè)逡巡(xún)

  遗镞(zú)漂橹(lǔ)鞭笞(chi)

  藩篱(fān)黔首(qián)隳名城(huī)

  销锋镝(dí)瓮牖(yǒu)甿隶(méng)

  蹑足(niè)行伍(háng)阡陌(qiān)

  谪戍(zhé)锄耰(yōu)棘矜(qín)

  铦(xiān)钩戟(jǐ)长铩(shā)

  猗顿(yī)墨翟(dí)万乘(shèng)

  2、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脉络。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

  第1段写秦国势力的崛起。

  第2段写秦国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3段写秦王统一天下。

  第4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第二部分(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过秦论》教学案例 11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整理归纳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秦朝)秦朝是很强盛的,李白说“秦王扫六合,虎势何宏哉”。秦朝统一天下时,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然而,它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治理天下时天怒人怨。为什么统一天下时秦王朝势不可挡,而治理天下时却天怒人怨呢?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想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诲,为自己的统治提供借鉴。《过秦论》就是一个非常有见解的阐释。

  作者介绍: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辞赋家、政论家,年轻时就很有才名,二十多岁就被汉武帝召为博士,不久就升任大中大夫。他在政治上主张削弱藩王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对外主张全力抗击匈奴,对内主张发展农业以增强国力。由于他直言敢谏,在朝廷上极力主张革除政治弊端,因而触犯了当时权贵们的利益,于是遭到众多权贵的攻击和排挤,终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又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年轻,喜欢纵马奔驰,不慎坠马身亡。贾谊自惭失职,郁郁而死。贾谊的政论文如《论积贮疏》、《治安策》、《过秦论》等,分析形势,切中时弊,有深刻的独到见解,被鲁迅评为“西汉鸿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他的辞赋也很有名,以《鵩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

  解题:

  汉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贾谊因此写了这篇政论文来为他提供政治上的鉴戒。“过”:动词,指出过失,过秦,指出秦的过失;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总结评论了秦始皇、二世、三世子婴三代治秦的过失,既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也肯定了秦亡之前的成就。教材选的是第一部分。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作者偏于注重文章豪迈的气势,文中列举的论据与史实或许有出入的地方。

  字词、文言知识点和内容:

  1、秦的过错究竟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哪一句?

  明确: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2、作者说“攻守之势异也“,那么秦攻和秦守时形势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秦如何攻而一步步强大,如何守而一步步败落的发展过程,为文章归纳各段落大意。

  崛起:地利、人和、内政、外交

  发展

  秦: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宰割、分裂反衬

  诸侯:统帅之坚、阵容之整齐、文臣武将之多、军队数量之众—请服、请朝(对比)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取百越、却匈奴

  过秦论

  极盛后期:焚百家、杀豪杰、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据高城、临深渊、守要害、传万世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灭亡陈涉:出身、才能、兵力、武器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陈涉:平民锄耰棘矜谪戍之众深谋远虑成败

  地位装备军队素质能力异变仁义不施,

  析因九国:君王钩戟长铩九国之师向时之士(对比)攻守之势

  前期秦:致万乘之势、百又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功业相异也

  后期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反(对比)

  本文特点:

  1、用叙事来说理(提示:题目为“过秦论”,即指出秦的过失,按常规的逻辑推理,似乎该一点点的罗列出秦的过错。因此从题目来看,它是一篇论说道理的说理文。但从文本内容来看,是不是全部都在说理呢)用叙事来说理,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2、用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几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这样,气势充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3、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

  “请君入瓮”的故事:

  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还不知道。来俊臣假意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承认呢?”来俊臣叫人搬来一个大瓮,四面加火,对周兴说:“奉令审问老兄,请老兄入瓮!”周兴吓得连忙磕头认罪。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膏腴(yú)逡(jùn)巡藩(fān)篱蹑(shè)足

  B。迁徙(xǐ)崤(yáo)函鞭笞(tāi)锋镝(zhé)

  C。瓮牖(yǒu)黔(qián)首氓(méng)隶劲弩(nǔ)

  D。万乘(shèng)铦(guā)利钩戟(jǐ)阡(xiān)陌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

  (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使动用法

  外连横而斗诸侯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吞二周而亡诸侯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序八州而朝同列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一词多义

  (1)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蒙故业,因遗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以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固

  二、译句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教学反思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平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汪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平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过秦论》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过秦论》教学设计(通用9篇)09-07

《过秦论》原文及译文03-17

《过秦论》的原文及翻译03-02

沃尔玛经典案例分析12-19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0篇)10-20

营销管理的案例分析04-01

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11-09

班级管理沟通案例02-10

经典广告案例以及分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