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

时间:2021-04-07 17:54:28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2016-2017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期中考试到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6-2017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各位快来试做吧。

2016-2017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

  选择题(共36分)

  1. 超市里“高钙牛奶”、“加氟牙膏”等货品中的“钙、 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2.图1所示为滴管的使用或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3.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原理之一是:Ca(HCO3)2△====X↓+H2O+CO2↑。则X是

  A. CaO B. Ca(OH) 2 C. CaCO3 D. Na2CO3

  4.下列化学用语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2 C.2H D.2H+

  5.柠檬黄(PbCrO4)中含有铬酸根离子(CrO42-),则铅元素 (Pb)的化合价为

  A.+2 B.—2 C.+4 D.—4

  6.液氮降雨剂是一种新型人工降雨剂。下列关于液氮降雨剂的说 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降雨剂会污染空气

  B.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C.该降雨剂在降雨过程中有水生成

  D.该降雨剂在降雨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7.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

  8.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水经活性炭净化后得到纯水

  B.用过滤的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鉴别硬水和软水可通过观察颜色

  D.水电解实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氢气

  9. 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氨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作火箭燃料 B.氮气可用于制造氮肥

  C .氦气可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11.图2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代表原子间相互结合。下列关于该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化学式为H2O

  C.每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12.在一定条件下,让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假设反应能进行到底),密闭容器中的剩余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1 : 8的O2和H2 B.质量比为3 : 5的C和O2

  C.分子个数比为1 : 2的C和CO2 D.分子个数比为2 : 1的CO和O2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64分)

  13.(16分)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如图3所示,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 底部的干草着火。

  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 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1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在臭氧中

  燃烧现象 红热 剧烈燃烧 非常剧烈地燃烧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 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答一点)。

  ② 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根据表1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

  ④ 木炭在臭氧(O3)中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为 。

  (3)如图4所示,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经研究:子火焰

  中的燃烧物为石蜡蒸汽,子火焰为石蜡蒸汽燃烧产生的。

  ① 蜡烛能产生母子火焰这一现象,证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

  是________(写一点,下同),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导气管不宜太长,其原因是 。

  (4)双燃料汽车的燃料是汽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是 ,用天然气替代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一点)。

  (5)发生火灾时,对于被困人员来说,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填标号)。

  A.尽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离

  B.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火势较大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14.(8分)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注:“→”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 图5所示的“旅行”是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若图中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路线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下图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路线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碳元素在下列物质中的“旅行”路线完全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B.

  15.(8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6,铝原子的相关信息如图7。

  结合图6和图7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将图6和图7中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填单质);X= 。

  (2)铝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其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

  16.(22分)图8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 器①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开始收集的'适宜时机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3)计算7.9 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

  程)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10-3 g/mL,则理论上产生氧气体积是

  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际操作过程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大于理论值。请分析:实际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的原因是 (填标号)。

  A.装置的气密性不良

  B.加热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

  C.部分氧气溶于水

  (5)小庆同学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7.9 g高锰酸

  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请分析:小庆的方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6)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①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的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

  该组合还能制取其它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10分)

  阅读资料:

  (1)氨气(NH3)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氮气和水;

  (2)实验室制氨气: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3)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可以用于检测微量水的存在;

  (4)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可以干燥氨气;

  利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的实验。原理是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由此计算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此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图中部分夹持仪器省略,加入的NH4C1与Ca(OH)2的量足以产生使CuO完全还原的氨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

  (3)为了确认没有水进入C装置中,需在整套装置中添加装置M于 (选填序号)。

  a. A-B间 b. B-C间 c.C-D间

  (4)在本实验中,若测得水的质量为a g,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为b g,则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______和_____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参考答案

  (完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36分,每题3分)

  13.(16分)

  (1)(1)使温度达到干草的着火点 (1分)

  (2)① 氧气浓度不同(合理均可)(1分) ②Ca(OH)2+CO2===CaCO3↓+H2O (3分)

  ③燃烧不一定需要空气或氧气(合理均可)(1分)

  ④ 3C+2O3点燃===== 3CO2 (3分)

  (3)① 熔沸点低(1分) 可燃性(1分)

  ②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汽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1分)

  (4)甲烷或CH4 (1分) 清洁能源产生污染物少(1分)

  (5)AB(选错一个不得分)(2分)

  14.(8分)

  (1)2 H2O=== 2H2 ↑+ O2↑ (3分) 分解反应 (1分)

  (2)CH4+2O2点燃=====CO2+2H2O (3分)

  (3)A(1分)

  15.(8分)

  (1)①原子 ②氧气(合理均可) 13 (2)金属 26.98 3 失去 Al3+(每空1分)

  16.(22分)

  (1)① 长颈漏斗 (1分)

  (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3分)

  当导管口气泡均匀放出时 (1分) a (1分)

  (3)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7.9 g X

  x = 0.8 g

  答:生成氧气0.8g。

【2016-2017届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2016-2017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08-17

2016-2017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08-17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08-30

2016-2017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08-18

2017年第15届走美杯考试试题08-07

2017年第15届走美杯差倍问题竞赛试题08-07

2016年多媒体技术应用期中试题11-15

第九届碧源安全河南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03-07

初三化学知识点08-30

2017年首届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大赛试题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