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时间:2021-03-14 09:04:56 城市规划师 我要投稿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12月29日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王金山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及监督检查。

  第三条 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行依法管理。

  第四条 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负责审查报本级政府和上级政府审批的城市规划草案,本级政府规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以及其他需要审查的城市规划草案。

  城市规划委员会由本级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违反规定下放城市规划管理权限。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公示制度,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公开、公正和高效。

  第八条 市、县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向上一级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第九条 城市规划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

  (一)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政府组织编制,跨设区的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由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二)设市城市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由县政府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第十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规划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标投标、多方案比较等方式,择优确定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的城市规划草案,应当经该单位的注册城市规划师签字盖章,并附具公众意见、专家评审意见采纳情况的报告,方可按照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二条 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应当符合所在地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

  第十三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划定城市水系、绿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等保护范围的界线。

  第十四条 城镇体系规划草案、城市总体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后,有关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规划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报请负责审批的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近期建设规划草案、城市分区规划草案、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后,市、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规划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报请上一级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相一致。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已经批准的城市规划。确需调整的,应当先对原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调整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并提出专题报告,报上一级政府认定后,方可编制调整方案。

  调整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应当按照法定程序重新审批。调整城市规划的非强制性内容,应当将调整后的城市规划报城市规划原审批机关备案。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审批

  第十六条 政府应当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草案,报国务院审批。

  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跨设区的市的城镇体系规划报政府审批。

  第十七条 设市城市政府应当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草案、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政府审批;依法须报国务院审批的,经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报政府审批或者审查的城市规划草案及相关材料,及时送省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征求意见,并提请政府组织召开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对规划草案进行审查。

  第十八条 县政府应当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草案、县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设区的市政府审批,并报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设区的市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报本级政府审批的规划草案及相关材料,及时送本级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征求意见,并提请本级政府组织召开本级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对规划草案进行审查。

  第十九条 市、县政府上报城镇体系规划草案、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时,应当附具下列材料:

  (一)公众意见、专家评审意见的采纳情况及说明;

  (二)本级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查意见;

  (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意见。

  第二十条 市、县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后,应当报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一条 市、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城市分区规划草案、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报本级政府审批,并附具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及说明。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级政府审批后,报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市、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城市规划被批准之日起15日内,向社会公告城市规划的内容,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依法需要备案的城市规划,应当自批准之日起7日内报法定机关备案。

  第二十三条 依法设立省级以上开发区或者改变其规划范围,应当附具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城市规划审查意见。

  调整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的,有关市、县政府应当提出专题报告,报政府批准。调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四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按照许可的内容进行建设。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管技术的负责人和负责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审核的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当具有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负责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审查的其他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行政执法资格及岗位执业条件。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应当由所在地市、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征求公众意见,并报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方可核发选址意见书;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实行备案制度。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报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采取听证等形式征求公众意见。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现场设立公示牌,公布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内容。

  第二十八条 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1年。需要延长的,应当在期满前1个月向原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申请续签,延长的时间最多不得超过6个月。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有效期分别为1年。期满未完成用地审批手续或者未开工的,应当向原行政许可实施机关重新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 市、县政府应当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城市建设年度计划和城市土地储备年度计划,安排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计划。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建设项目,以及对报备案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查,应当依据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提供土地;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

  第三十一条 市、县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和附图,作为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条件之一。

  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应当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所在地市、县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违反规划设计条件和附图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告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纠正。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省、设区的市政府应当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向下一级政府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

  城市规划督察员由派出政府从城市规划管理和编制单位专业人员中选聘。

  第三十三条 城市规划督察员对城市规划管理的'下列事项进行重点督察:

  (一)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二)重点建设工程规划选址;

  (三)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四)公众反映强烈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的其他问题。

  城市规划督察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前款规定的事项进行督察,及时发现、制止城市规划违法行为,并定期向派出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督察情况。

  第三十四条 城市规划督察员发现城市规划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向派驻地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督察意见,同时将督察意见报派出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派驻地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认真研究督察意见,及时纠正城市规划违法行为,并将处理结果向城市规划督察员反馈。派驻地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不纠正城市规划违法行为的,派出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并可建议派出政府对城市规划督察员反映的问题组织调查、处理。

  第三十五条 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报本级城市规划委员会备案。

  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不得以罚款或者补办手续代替。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示下列执法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一)申请人民法院强行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二)依法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三)对城市规划违法行为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的。

  第三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违反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市规划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城市规划违法行为的举报,自收到举报之日起10日内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举报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对市、县政府的下列违法行为,由上一级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规定编制、审批或者调整城市规划的;

  (二)违反规定下放城市规划管理权限的;

  (三)指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城市规划实施行政许可的;

  (四)违反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九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下列违法行为,由本级政府或者上一级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依法予以纠正,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规定编制、审批或者调整城市规划的;

  (二)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

  (三)从事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审查工作的人员不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岗位执业条件的;

  (四)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五)违反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行为。

  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违法行为,由本级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建设单位未在建设工程现场设立公示牌,公布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内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者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不包括设区的市的区政府。

  第四十二条 县政府所在地镇以外其他建制镇城市规划的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相关文章:

安徽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08-14

昆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全文」11-15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全文」08-18

城市规划有哪些口诀-城市规划口诀10-27

城市规划方案11-11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考试大纲08-07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大纲08-07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实务》复习题08-12

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试题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