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时间:2024-04-23 08:37:1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1

  看完亦舒“我的前半生”,感触很深。

  子君的前半生,读书,毕业,结婚,为人妻为人母,13年,突然离婚,离婚后自强自立,生生不息!过得有滋有味,充实!究竟是由甘到苦,还是由苦到甜,估计只有她自己才分得清?

  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出来社会快十载,居然学不会圆滑处世,尔虞我诈,讨人喜欢等等,仍然天真的相信人,天真地期待别人一样对我好,朋友们都说我愚顿,我默认。

  有人说,我们所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所见的就是什么样的,我们所想的人是什么样的,所见也是同样的;在我眼里,很难找到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各种各样的人,坏与好,于我来说没有一个特别的标准与衡量,只是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教育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人乐观上进,有人悲观消极,有人热爱生活,有人唾弃生活,有人拼钱赚钱,有人知足常乐......

  我想我的`前半生快结束了,活到六十是我的目标。

  前半生结束前,得好好整理一下我的人生:

  读书十几载,打工七年,所得所剩无几,一份不太热衷的工作

  (环境很好,同事很好,老板很好,虽然不太热衷不太喜欢,但仍努力而为,希望做出一番成绩报答!)

  一颗茫然的心

  (经社会洗涤磨损,还是血热的心,但多少变得有点世旧与沧桑,眼神都快空洞了)

  一场无聊的生活

  (工作之余,没有娱乐,没有去处,好朋友都跑到天边去了,一个远在巴西,一个居住深圳,任我一人在故乡,苦命!想想我何苦要回故乡,真的是为了“父母在,不远游”孔子之词么?抑或当时是伤心之余,想换个环境?往事不堪回首,在深圳的日子,朋友的事伤我不浅,物欲横流的世界,不想呆)

  统计我这个年龄应该拥有而我没有的东西:

  一样精通的技能

  一笔像样的存款

  几本技能证书

  会一种乐器

  家庭,丈夫,孩子

  ......

  总结,我的前半生白过了!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2

  一直没有看过亦舒写的东西,她的名字倒是如雷贯耳。没看过她写的东西,主要是因为大家把她写的东西定性为言情小说,而在当今社会,一旦被打上言情小说的标志,那就意味着庸俗和商业化。在这个寒假决定看她的小说,也是有契机的。

  喜欢安妮,喜欢安妮写的东西,那里面的文字,场景,都让我喜欢,她玩转了小资阶级的格调。看到安妮写的一篇文章《如烟花寂寞》,里面推荐了亦舒的作品,她说,喜欢亦舒的文字。媒体习惯把她写的东西叫言情小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感觉她是很有思想的人。因为这样,所以决定靠自己的感觉来走,看了再说。这样看来,我是一个易于受影响的人。这提醒我,任何事都要自己去体会,不要人云亦云。在亦舒一大堆作品中,我挑选了两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人淡如菊》《我的前半生》。我主要是想说《我的前半生》这部作品。

  女主人公子君,前半生是一个家庭主妇。她乐于当家庭主妇。悠闲的过日子,她的生活完全依附她的老公----一个西医,整日她她的孩子打转,她的生命完全是为了她的家庭,这使得她的生命的重心几乎瓜分殆尽,这也就降低了她的友情,亲情,哪怕爱情的感受力。比如,称得上她的好友的只有唐晶,她的妹妹也不和她亲近,她的老公-----涓生,要和她离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事无成,半生潦倒。

  好在有了转变,虽然这转变的未免太大,涓生要和她离婚,且他的婚外情持续已有一段时间,这是本部作品中一个极可悲之处:除了她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哪怕她的女儿)都知道他丈夫涓生对她的不忠,只有她一个人被保护得好好的,龟缩在家庭主妇的这个壳中,悠然的享受生活,看别人的苦痛,她妹妹子群的也在其中。可是离婚了,她不得不工作,变得市侩,麻木,过着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会过的小职员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老实说,我苍老得多,我学会家小,笑得那么逼真,简直连我自己也分不出真伪,假得完全发自内心,涓生,你想想,多么可怕。《红楼梦》里‘假作真时真亦假’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意安妮的观点,亦舒不是不会用优美的词句,而是吝于用,她只在改用的地方用。笔者认为,亦舒实在用最平实的话来阐述生活中的种种事,来讲述一些生活中的真理。

  选了一些在这里面我喜欢的句子:

  男人身边多了几个钱,少不了要作怪。

  做主妇大抵也不需要天才吧。

  满街都是那些赚一千两千的.男女,爱美的青春浪费在老板的面色,打字声与饭盒子中,应该是值得同情的,但谁开心呢?

  有一份职业也不见得对社会,人民有大贡献。挑丈夫,好比买钻石手表——你几时听见女人选钻石手表时态度就的?

  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看别人离离合合,习以为常,但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从此他再也不关心我的喜怒哀乐,他看不到遥远的眼泪。

  跳探戈需要两个人,不见得全是史涓生的不是。

  我麻木着心,麻木着面孔,低着头吃面。

  人要脸,树要皮。一个女人失去她的丈夫,已经是最大的难堪与狼狈,我不能再出洋相。

  老板也还有老板呀,一层层压下来,把底下人简直压扁了。

  我眼光像遇溺的人找到了浮泡。

  成功的人一早就显露不凡,抑或每个人都有点特色,而成功以后这种特色便更受人传颂。

  她双眼中有三分倔强,三分嘲弄,三分忧郁,还有一分挑逗。

  打工并不需要天才。

  无论什么人,在环境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死。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不应长久持续,死是很浪漫的,故此有点吸引力,然而我是一个很踏实的人,我只想如何改良环境。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只有我才会帮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难关。

  黑与白之间还间着许多深深浅浅的灰色。我们只爱肯为我们牺牲的人,想要我们牺牲的,我们恨他。

  同事见我如此难过,也不问什么原由,只装看不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毕现,今天总算叫我看到,也不觉有什么伤心。为生活受点委屈是很应该的。

  血浓于水,亲情不需学习锻炼,一切发自内心。

  憎恨老板是社会所认可的行为。

  我们失去一些,也会得到一些,上帝是公平的。

  这像高中时期男孩子带我出来吃饭的光景:钱不够,以温情搭够。

  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我们不知足,我们太贪心。

  教书十一分非常优美但是没甚前途的工作。

  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寂寞更加噬人。

  不外是忍耐,忍无可忍,重新再忍。

  做小职员有小职员的安全感,就算上头震得塌下来,咱们总有法子找到一块立足之地,在那里缩着躲一会儿,风暴过后再出来觅食。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我只怨自己。

  沉默的名贵。

  一种浪费,豪华的奢侈,牺牲得起,有何相干。

  这一年来在外头混,悟得个真理,若要生活愉快,非得先把自己踩成一块地毯不可,否则总有人来替天行道,挫你的锐气。与其带别人动手,不如自己先大嘴巴,总之将本身毁谤得一文不值,别人的气就平了,也就不嫉妒了,我也就可以委曲求全了。

  自嘲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之一。

  我太轻率,太自以为是,活该下不了台。

  每个人都有一个弱点,一处命门,一个伤口,我竟这般不懂事,偏偏去触动它,简直活得不耐烦。

  人际关系这门学科永远学成毕业的一日,每天都似投于砂石中,缓缓磨动,皮破血流之余所积得的宝贝经验便是一般人口中的圆滑。

  爱情是一场不幸的瘟疫,终身不遇方值得庆幸。

  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会自然而然地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结婚,简单得很。爱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子君离婚后不得不自立自强,生活的重心又回来了,她不再是依附于谁而生存的,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哪怕涓生最后要求复合,她凭着自己的傲气,拒绝了。她终于找回了丢失了多年的自我。“一年多来我见识于人,真的要有自我,不能只想着靠某人而求得过好生活。要想过有档次的生活,一定要自己奋斗,这样的果实,尝起来才是心安理得的。人,要脚踏实地才行。其实,子君对自己半生的评价:“一事无成,半生潦倒。”这何尝不是在说我?她能振作,我也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万丈高楼平地起,现在要好好学习,不浪费学费,这才是我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了。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3

  这几天,我一直沉浸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每天都看得废寝忘食、荡气回肠、如痴如醉。随着主人公子君的命运,哭了,笑了;伤感,难过;淡淡的喜悦,稍稍的慰藉。也愤懑,也痛恨——恨小三凌玲,恨抛妻弃子昧了良心的陈俊生,咬牙切齿地祈愿:他们没有好结果!“等着吧,恶有恶报!”画面上一出现陈俊生与凌玲,我的潜意识里就会弹出这句话。说实话,不知有多久了,都没有哪部电视剧像这样的吸引我,让我这般痴迷、疯狂。人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是呀,我的心似乎也一点点地硬起来了,对于人生似乎也看破了点儿什么。不曾想,这部电视剧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引了我。

  那天晚上,天下雨。本来晚上,我是要去跳广场舞的,或者跟先生一起去散步。可这下出去不了了。我懒洋洋地倚在床头上,随手从床头柜上拿起一本短篇小说集,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先生在身旁拨拉着手机,忽然说道:“北京卫视正在播放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大家都说好看,这不朋友圈里又在议论,要不,你看看?”老实说,我并不为之所动。什么电视剧!有什么好看的?情感故事剧,还不就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絮絮叨叨。让人厌烦。武打言情片,也无非是江湖恩仇、打打杀杀、刀光剑影,所谓的盖世武功,玄了又玄,虚无缥缈。没有比其更假的了。不感兴趣!让人提不起劲来。不过这一电视剧的名称还是让我的心稍微一动。它给人一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人世苍凉感,有薄凉,更有人性温暖、温情的一面。还是看一看?

  打开电视时,已演到三十几集了。我并没有立即被吸引,相反,挺讨厌薛甄珠大妈。六十多岁的人了,是个母亲,怎会那样呢?涂抹着那么鲜艳的口红,真乃血盆大口,打扮得花里胡哨的,那么高的高跟鞋,还粉色。说话大腔大口,一惊一乍的。还极其势利!钱、钱、钱、满脑子都是钱,要女儿都嫁给有钱人,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又很斤斤计较,贪占小便宜,锱铢必较。真是俗不可耐!我看不下去,厌烦地关了电视。——不过,我渐渐喜欢上了薛甄珠大妈。这是后话。电视剧看完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其中就有薛甄珠大妈。就像电视剧里说的那样,她是在用力地活着!她早年被丈夫抛弃,独自一人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现实如铁。她穷怕了,她渴望过好日子。这样的一个人物,你能让她怎么样呢?喜欢她的率真。敢爱敢恨,从不做作,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自由挥洒,恣肆汪洋地绽放自己的生命。让人想到,秋天,对着金灿灿的阳光尽力盛开的野菊花,是那样的坦荡、自然,那样的光明磊落!是,对于宝剑,起初她是存有私心的,动机不纯,图谋人家的房产、人家的金钱。但是,最终,她还是向宝剑捧出了自己那颗真城的金子般的心。当宝剑中风瘫痪,她不是撒手不管、逃之夭夭,而是尽心尽力地照料服侍。最终宝剑日渐康复。薛甄珠大妈的心底还是善良的、纯净的。她实在是一个可爱的人物。演员的演技一流,演的真好!仿佛,她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真真切切地生活,呈现给观众了一个有血有肉、性格丰满、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一部众口皆碑的电视剧,肯定有它的不凡之处。第二天,吃过早饭,闲来无事,索性看看这部电视剧,从头儿看起。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心一下子就被紧紧地攫住了。序幕——黄浦江,江水浩荡,沿岸摩天大楼耸入云端,高端、大气。美丽的东方明珠塔,旖旎、婀娜,恰似一位仪态万方的佳人在水一方。还有那来来去去如梭一样的车辆……直觉快节奏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马伊琍饰演的主人公子君一袭红大衣,大大的太阳镜,小巧玲珑的手包,优雅,漂亮。她踽踽地走着,由远而近,边走边悠悠地诉说着自己的过往,声调低沉、舒缓,娓娓道来,带着沧桑,带着伤感,也有略略的欣慰——是那种“无论怎样,还是走过来了”的轻松、平淡与安详。天大地大的事,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烟消云散。云淡风轻。这样的气韵正合我的口味。唯美!真是太美了!最后,她伏在江边的栏杆上,面朝江水,留给观众一背影……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真乃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我是再也放不下了……

  暑假里,我成了一个自由人,时间好像无边无沿。每天先生上班去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空调滋滋的声响,若有若无,一室的安谧与清爽。将身体彻底沦陷在宽大软和的沙发里,非常闲适、非常慵懒、非常舒服地躺躺好,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电视已联网,从网上看《我的前半生》,一集又一集,欲罢不能。可是,再舒适的卧姿,也搁不住时间过长——常常连续三四个小时,甚至四五个小时。其结果,脖颈疼、背疼、腰酸困,头也有点儿疼,眼睛干涩。何苦呢,这是?可是,还是不情愿关掉电视。接下来要演什么呢?再一集,只看个头儿。心里这样想着,新的一集就又开始了。往往是,不仅仅看个头儿。唉,真是要命!自制力,意志力呢?面对这样有魅力的电视剧,早已溃不成军。突然,屏幕上跳出这样的字样:您已经连续看了五个小时,是不是要休息一下呢?我如梦方醒,快乐的时光总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小河流水一样,哗哗哗地就流逝了,了无踪影。脸上是不自然的笑,心里哀叹时光匆匆。不过,对于这样善意的提醒,心里还是挺受用的,很温暖。哎呀!一激灵,午饭还没影呢!先生就要下班回来了,怎么办?赋闲在家,为先生准备好一日三餐是再应该不过了。失职,严重失职!正急急忙忙奔向厨房,先生却已踏进了家门,手里提得满满的——他买午饭回来了。真有他的!瞬间,我的心像花儿绽放。

  “电视剧,看得怎么样啊?有功之臣。”先生嬉笑着打趣,又道:“快拿碗筷来。”

  “哦——”我心儿欢呼,无法言说的欢悦。

  “呵呵,好壮观啊!”我奔向厨房拿碗筷,听到先生这么说。什么好壮观?我狐疑。

  原来,先生注意到了沙发旁的茶几,那上面满满的开了一茶几小白花。乍一看,我也一惊,怎么那么多!那是一团团湿漉漉的面巾纸,擦了眼泪,被我随手丢在了那儿。我的眼红红的,先生也注意到了。

  “哟,哟,至于吗?戏,假的!”先生笑说。

  “子君太可怜了!”我喃喃着,心下凄怆。“陈俊生,小三儿凌玲,可恶!可恨!他们是要遭天谴的!”我义愤填膺。

  子君被甩之后,有很多场戏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例如这一场,子君从陈家接平儿回家,外边下着大雨,她抱着儿子步履艰难,不谙世事的儿子却哭闹着不愿走,子君强压着心头的悲愤,拖儿子回家。这时,陈俊生、凌玲、凌玲的儿子,开车从外面回来,下车,陈抱着凌玲的儿子,一家三口向光明、温暖的门洞走去……平儿看见了自己的爸爸,大喊:“爸爸——”一声喊叫,撕心裂肺,我的泪唰唰唰地流了下来。陈俊生隐隐约约听到了,他回过头来,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倔强的子君捂起孩子的嘴,踉踉跄跄而去。看到这里,有谁不热泪长流呢?同时,又万分地痛恨!陈俊生,自己的亲骨肉在风雨中,他却抱着别的男人的孩子!子君,可怜!让我们为编剧、导演点赞!他们实在是匠心独运!不动声色却是又准又狠地击中了观众内心深处最最柔软的部位。

  先生说我太入戏,可我不觉得那是戏,直感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啊!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还少吗?我的一个同学,孩子一岁多时,丈夫就另有了新欢。天底下怎么能有如此绝情的人呢?他把他们娘俩像破抹布一样丢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另一个女人织就的温柔网里。当时,我的这位同学才二十五六岁,多年轻啊!可是,为了儿子,她坚决不再找,再好的男人,也不予考虑。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还得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艰辛与磨难,孤单与无助,内心的凄苦、挣扎,局外人怎能真正地体会的到呢?可喜可贺的是,不管怎样,风风雨雨、跌打滚爬,她总算走过来了。如今,她的儿子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一表人才的。她可以轻松地舒出一口气了。让人高兴的是,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就在几天前,她邀请了我们几个在本市的老同学参加她的婚宴。婚庆朴实无华,却十分的温馨、温情、温暖。那男子与我的这位同学年龄相当,带着金丝边眼镜,温文尔雅,清爽、利落,身材棒极了,一点儿都没有中年发福的迹象,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一问,还真是如此。原来人家每天早晨都坚持跑步,五冬六夏的,从不间断。真是难得!我们都啧啧有声。他人在市政府上班,小官员一个。妻子癌症去世一年有余。我的同学跟他站在一起,真是一对儿璧人!珠联璧合!其实,我的这位同学漂亮着呢,瓜子脸,皮肤白皙,大眼睛,眼眸跟浸在山泉里的黑葡萄一样,映着灯光晶晶亮。身材呢?不高不低,不胖不瘦,一身旗袍更衬托得那身躯的玲珑与曼妙,跟古代的青花瓷瓶一样。好人总有好报。衷心祝愿我的同学后半生幸福!苦尽甘来!而她的前夫呢?据说,得了脑瘤,要动手术,心心念念,要见被他亲手抛弃的儿子。“去见了。手术之后,还在那儿照料了一星期。孩子大了。”我的同学说这话时,云淡风轻的,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不爱,也不恨。这样就好!如果你爱一个人,你的心里肯定还有他或她;如果你恨一个人,说明你还没有迈过那个坎儿,你还在意。如今,我的同学是完全放下了。也许她早就放下了。再次祝福她!

  我的这位同学算是幸运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女子却永远没能走出人生的那重阴霾,迈过那道坎儿。我曾认识这样一个叫小慧的女子。她身材高挑,眉眼俏丽,很是漂亮。性格开朗,为人热情,爱说爱笑。她是中学老师,还担任着学校团支书之职。我们同在一个小区住,孩子一般大,彼此年龄相仿,带小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两人相识,很是投缘。往往小孩子在一旁嬉戏玩耍,我们坐在一起闲聊。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她说起她爱人,眉里眼里都是幸福。“人家志向高远。从市政府辞了职,去省城跟他的同学一起办什么公司去了。”至今我还记得她说这话时那甜美的笑容,映着夕阳,无比的欢喜、无比的柔美、也无比的欣慰。她有多爱她的丈夫啊!我不由得想。后来我们搬离了那个小区。听说,她丈夫发了小财,在外边有了别的女人,并养下了孩子,那孩子已经两三岁了。知情人说的有鼻子有眼。说,她丈夫早就变心了跟她闹离婚。而她呢,坚决捍卫自己的婚姻。“那日子真是水深火热!拉锯战,已拖了两三年了。”知情人摇头、叹气。“小慧是一个多么有自尊心的人啊!常常是暗中生闷气,生怕别人知道。那男的不回来是不回来,回来,不是吵,就是骂,甚至动手打。连孩子也不管不问,早就一分钱都不往家里拿了。”说话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稍顿又一脸惊讶与惋惜地问我:“你可知道小慧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不等我开口,她又哒哒哒地说开了:“老了不止十岁!黑瘦黑瘦,沧桑,憔悴。沉默寡言。常常是低垂着头、溜着墙根走路,好像要藏匿自己似的。以前,她是一个多么有朝气的人啊!自信、笃定、笑声飞扬……”我听得心一紧一紧的。小慧,这是何苦呢?变了心的男人,就如冷血动物,心比虎狼更残忍、冷酷!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最终,小慧还是同意了离婚。我很为小慧松了一口气。心想,像她那样一个要强的人,一定会好起来的。不是都说“时间是治疗精神创伤的一剂良药”吗?当初觉得怎样天塌地陷、让人走投无路的事情,随着日转星移、时光荏苒,都会变淡、变弱、直至无影无踪。可是,一年后,我却得到了这样的噩耗:小慧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震惊得说不出一句话,心像锥刺着一样疼痛。竟是这样的结果!怎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她始终无法走出那痛苦的渊薮、无法重拾那一颗破碎了的心、无法重整那崩溃了的精神。她痛苦地抑郁而终。儿子才刚刚九岁!对于小慧的离世,那男的是不是由衷地觉得彻彻底底解除了后顾之忧、一了百了呢?他是不是满怀窃喜呢?看他又做下了怎样伤天害理的事情!——他坚决拒绝抚养自己的亲生儿子。如今,那孩子由小慧的妹妹抚养,而他一分钱的抚养费不出。他的心能安吗?他还是人吗?他已没有了人性!现实比电视剧更丑陋、更残忍!电视剧里陈俊生抛弃子君,但是对儿子的爱却始终不变。可现实生活中的凡夫俗子呢?

  电视剧中除了这类打动人心让人情不自禁地落泪又浮想联翩的场景外,也有不少诙谐有趣、同事让人有痛快淋漓之感的镜头。尤其是这一场:晚上,酱子店已打烊。贺涵、陈俊生、白光三人,喝得醉意朦胧,蹲坐在酱子店的外面,互相调侃、打趣,口无遮拦。一时间,一个个丢盔卸甲,放浪形骸,原形毕露。看谁还能“装”,还在端架子!贺涵一直不敢承认自己爱子君,被白光一语道破。贺涵是谁!电视剧里他是众人敬畏的重量级人物。公司里位高权重,可以通天,又能一手遮天。几乎没有他办不成、摆不平的事情。又是陈俊生的顶头上司。他身边美女如云,她们为他争风吃醋、明争暗斗、费尽心机,却得不到他半点儿垂青——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最终都不得不无奈放手。薇薇安就是其中一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爱上了子君!那么子君该有多么的好啊!陈俊生难道不痛悔自己有眼无珠吗?当白光看着陈俊生一口一个“前连襟”,说胡话、却也是真话时,陈俊生的表情讪讪的,哭笑不得,他唯有拿起酒瓶来猛灌自己,用酒麻痹心智,仿佛才会好受一些。显然,他后悔,他吃醋,他的内心在煎熬、挣扎——但那痛苦却无法言表。本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却被自己像丢垃圾一样丢掉了。怪谁?自己搬砖砸自己的脚,自己挖坑自己跳,自己酿造的苦酒也只好自己吞咽。这场戏让人看得真是解气。导演太懂生活了,太有头脑了!令人赞叹!当然也有演员雷佳音的不凡表演。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4

  这本书挺好看的,第一次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三天我就看完了。

  本来我是规定自我每一天阅读一个小时,在看这本书期间,我忍不住的就会多看半个小时。并且在第二天看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种期待。

  整个故事很简单,所以看起来很简便,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就主要的几个人物就凑成了一个故事脉络。

  子君和涓生是两夫妻,他们大学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了。涓生是个西医,也算有钱有地位,自从结婚后,子君就变成了家庭主妇,带孩子,逛逛街,打打麻将。生活过的逍遥自在。

  忽然有一天,涓生说要跟她离婚。子君一听这个消息就懵逼了。她奔溃,沮丧。连她最好的闺蜜和女儿都说是她自我活该。

  因为子君从来都没关心过涓生,没把涓生放在心上。但她心里其实是爱涓生的,可能只是被涓生宠坏了,家里有保姆,不用干活,接送孩子又有司机,她能做的就是逛吃玩玩玩。涓生跟她说话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涓生对她说,给你五十万,你走吧。

  忽然有一天,涓生说要跟她离婚。子君一听这个消息就懵逼了。她奔溃,沮丧。连她最好的闺蜜和女儿都说是她自我活该。 因为子君从来都没关心过涓生,没把涓生放在心上。但她心里其实是爱涓生的,可能只是被涓生宠坏了,家里有保姆,不用干活,接送孩子又有司机,她能做的就是逛吃玩玩玩。涓生跟她说话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涓生对她说,给你五十万,你走吧。

  五十万能买什么,买套房子也只够首付,对于毫无工作和社会经验的她来说,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生活,是一种难题。 虽然一开始她很沮丧,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经过自我的努力,一步步的走向独立,最终让别人刮目相看,最终连她的老公都变得后悔跟她离婚。

  我觉得这本书异常适合女生看,她会告诉你,女人不能单单靠男人,即使结婚后,也要一份属于自我的事业,只要经济独立了,才不会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个感悟。就是写书,并不需要多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多么宏伟的场面,简单故事也能够写的.很好看。 异常是在看村上春树《且听风吟》的时候,故事更是简单,虽然我没怎样看懂。

  但这两本书给了我一个期望。

  原本我以为,写书肯定要有精彩的人物或精彩的事情才能写出一本好书,不然太过平凡的事情谁会看啊。所以我总是在想,我要哪里去找那么多精彩的事情啊,我得走遍多少地方,遇到多少人啊。总觉得不现实,想多了就会气馁。

  但看完这本后,我才明白,简单事情也能够同样精彩,身边的小事情,只要稍微发挥一些想象,也能够写出一本精彩的书。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5

  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看到了很多历史秘闻。历史真有意思,其实它很人性,很自然,不象我们学到的历史书写的那么简单,不是黑就是白。被历史书写成白脸的人未必就没干过坏事,被写成黑脸的也未必没干过好事,并且他做那件事自有他的道理。了解历史要先了解人性。

  复辟大清之业虽然艰难,但浦仪一生都在为之努力。虽然他的方法没用对,找的人也没找对,还花了不少冤枉钱,但谁又能保证,换另一个人会比浦仪做得好呢复辟大清的路如果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也许会小有成就,但真正要复辟成功在当时那个时代何其之难!没有了财政支持和军队支持的遗老遗少们再努力再不惜一切代价也难以成功,因为在乱世没有军队一切就如同画饼而已!可惜这一点浦仪看不到。或者,他错误地以为,借助别人的.军队能够帮自我实现目的,可是他忘了,每个人都有私欲,既然别人有军队能够统治全国,为什么别人非要让他当最高统治者呢所以,在建立国家方面,军队是无法借的,溥仪用了一生才明白。

  前半生忙忙碌碌,自以为大业垂成,却谁知只是白送了别人银子,给别人做了嫁衣;后半生颠沛流离,更有牢狱之困,最终以平民身份完结。有谁能象溥仪一样,能有这样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人生想来历代末代之君皆有此感吧可是,溥仪唯一能够感到幸运的是,他没有象有的末代之君那样,被现世之君杀掉。这是他的运气。

  叹哉!前半生如在梦里,以为自我能改写历史;后半生知其不可为,却也不由自我能决定了。叹哉溥仪一生!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6

  看完了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像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日记,看完了之后还蛮有感慨,记下来以后慢慢回味。

  以前没有印象读过亦舒的小说,印象中以为都是些女人的惆怅满肚和自怨自艾,看完小说,发现还真的是净讲些女人的惆怅满肚和自怨自艾,只是她的这些思绪太过真实、太契合我自我的性格,所以看起来真是又窝心又心疼,谁让女人就是这么爱惆怅、爱思虑、爱为难自我。

  这部小说里,女主的形象当然是相当丰满了,前半生从平淡无奇嫁为人妇到独立自强看淡婚姻,这些并不让人异常感兴趣。女主说“我是良家妇女,自问掷地有金石之声”的时候也能够预料到结束了婚姻之后她能过好,但没想到的.是最终她竟然还拥有了感情,还是一份异常透彻异常温暖的感情。

  看到后半段子君与翟君的点滴时,迸发出的少女心让我太有同感了。她说:对于翟君,我有种唯命是从的感觉。他每句话听在我耳中,都变成金科玉律。对于翟君,我想倾诉过往的一切。这就是爱人的模样啊,你望着他,无论他说什么你都觉得动听,关于自我的一切,都想剖开心来放在他面前(这句话有点瘆人),期待他对过往所有这些故事的反应。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7

  喜欢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虽然形貌性格各不相同,却都一样有着一双黑漆漆,清澈透亮的眼睛,直直的看透人心,看穿世情,内心是火热的,表面是冰冷的,看似出世而无情,为了保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却将一股热肠隐藏在世故的外表之下,爱自己首当其冲,绝对的冰雪聪明,绝对的一颗七窍玲珑比干心。但是她们却独独摆脱不了爱情的困扰,对爱的需求是强烈的,然而一切的一切又都掩藏着,对爱情有着深到骨子里的无奈犹豫渴求怀疑冲动理智。

  亦舒的小说给人一种淡淡而疏离的感觉,把人性挖的很深,看的很透,有一点点的悲凉却又使人抱着一丝丝渺茫的希望,不比琼瑶的大悲大喜,生活中你自以为很看得重很难入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笔下,世事洞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

  最近刚看了她的《我的前半生》,大抵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天早上,丈夫涓生突然提出离婚,一直满足于做一个贤妻良母的全职太太子君尤如大梦初醒,世界仿佛瞬间崩溃,她不能相信丈夫竟然被一个平凡的女人抢走,却不得不相信。在朋友的帮助下,子君自食其力,坚强独立,不断战胜软弱与自卑,蜕变了阔太太的与世隔绝,子君变得更加美丽,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遇到了一个更值得爱的男人……许是受鲁迅《伤逝》的影响,丈夫和妻子取名为涓生和子君。

  初读此书,突然想到纳兰的“织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我想亦舒无非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女孩们,也不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即使跟了再好的男孩也要拥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不然有一天他倦了,女孩的世界或许就黑暗了。没有了感情可以,但是万万不能没有感觉,万千的世界中花心变得十分容易,但大家的内心中其实都在寻找那个懂自己的人,其实我们都害怕寂寞呵!

  女主子君说:“我其实不想结婚,我只希望身边有一个支持我、爱护我的男人,我们相依为命,但互不侵犯,永远维持朋友及爱侣之间的一层关系。”我想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保有自我,把自己交给别人来生活是最傻的人,因为她从未为自己而活。子君和涓生或许曾经相爱过,但是感情一旦变质,便是怎么都挽回不了了。涓生曾经想挽回蜕变后的.子君,但是子君没有答应,我欣赏这份洒脱,女子,也有不爱的权利。

  最终,子君遇到了自己的幸福,她曾经答应过儿子安儿将永不结婚,却最终在遇到真爱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也得到了儿女的谅解,没有什么比这个结局更好的不是吗?

  不管是先甜后苦的子君,还是先苦后甜的唐晶,我想都是值得拥有幸福的女子,因为他们都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只愿。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篇8

  今年暑假我有翻开我的书柜,又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的异常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那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期望。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忙溥仪复辟,然而没做几天皇帝的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宣统皇帝,大清逊帝,伪满执政,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先生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经过利用溥仪强烈恢复祖业的愿望,以溥仪为扶植对象建立了伪满,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对东北的统治,这十四年,能活过来的人本身就是个奇迹。溥仪在答应日本出任伪满执政时,也许他忘了,日本人并不是善良的,日本不可能为了一个中国人的皇位而忙活,他们要的,自然是想要得到的利益。当溥仪明白一切以后,日本人已经牢牢的掌控了他,而他这个执政和皇帝无非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给溥仪戴上了一顶繁华的皇冠,然而这顶皇冠繁华的背后却是一个紧箍咒。伪满十四年,溥仪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利,他不仅仅毁了自我,更毁了整个满洲。日本就这样以东三省和台湾省为跳板,对中国开始了大肆侵略。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由于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行为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说:“历史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而这个圈套在我们今日看来,其用意是多么的明显,多么的可耻。或许只要稍作思考,顺应历史潮流,拒绝日本侵略者的邀请,这十四年的血泪史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个人,我尊重溥仪先生在改造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溥仪先生所着《我的前半生》一书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历史的贡献,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历史,给了我们教训!我们必须谨记,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最新范文04-13

《我的前半生》台词06-03

我的前半生台词06-03

我的前半生亦舒语录11-29

我的前半生亦舒经典语录02-28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台词06-03

我的前半生罗子君台词06-03

我的前半生经典语录 6篇10-27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经典台词10-22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角色介绍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