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读书笔记

时间:2023-07-07 11:49:05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必备)《罗生门》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罗生门》读书笔记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罗生门》读书笔记

《罗生门》读书笔记 1

  《罗生门》创作于芥川龙之介悲观厌世的情绪下,当时,他爱上了吉田弥生,可是遭到了养父母的反对,虽然大姨母富纪,一生未嫁,犹如生母一般养育、呵护龙之介,可是由爱生怖,难免彼此伤害。芥川甚至曾对作家佐藤春夫说过:“造成我一生不幸的,就是某某。说来她还是我唯一的恩人呢。”

  在家庭缺失、感情不顺的人生坎坷上,他构成了隐忍压抑的个性,终身背负着精神负累,他弃世前给挚友小穴隆一的遗书中写道:“我是个养子。在养父家里,从未说过任性的话,做过任性的事(与其说是没说过、没做过,倒不如说是没法说、没法做更适宜)。……目下,自尽在即。也许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任性吧。我也与所有的青年一样,有过种。种梦想,可如今看来,我毕竟是疯子所生的儿子。”看得出,龙之介看世界的眼光是灰暗的,他终其一生,为生母发狂,为养子身份,而苦恼不已,所以他的作品表露出对生存的不安和苦恼,笼罩着悲戚恐怖的氛围。

  《罗生门》故事发生在平安时代晚期,以罗城门楼为背景,,当时幕府武家势力崛起,皇家日益衰弱,日本国内战火蔓延,加上民间地震、台风、火灾、饥荒频发,灾连祸接,罗生门破落不堪,一个被赶出东家的家丁在破落的罗生门下躲雨,正愁前途,不知今后何去何从。或许抛弃武士身份,落草为寇,“除当强盗,别无生路”。且不论以后,今晚落脚何处都是个问题,便想望罗生门楼上借宿一宿。当时饿殍遍野,罗生门已然成为胡乱丢弃无主尸体的地方,家丁深更踏上楼梯,心中难免惴惴。家丁刚上得楼便看到火光游移,发现一个形影摇晃,心中顿时发毛,定睛一看,却是一老妪,正在拔一具女尸的头发,准备拿去卖钱。家丁怒而指责老妪,岂料对方驳道,那死去的女子生前以蛇肉假成鱼肉骗人维生,这是罪有应得。家丁心中绝望,转念一想,人人都为了活下去,于是把老妪放倒,扒了衣服拿去卖了。

  这部小说充满了阴暗与丑恶,短短三千字的故事中,人人皆为恶人,良心尽失,社会的动荡导致人人自危,地主破产,武士流浪,弱肉强食,遍地饿殍。莫谈乡村,就连一向繁荣的街道都成为阴森墓地,白骨森森。由于常年战乱,尸横遍野,年积累月,颓败之后,继而显得荒凉阴森,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

  芥川龙之介有许多作品都倾向于或间接揭露社会人性丑陋的一面,像《鼻子》《竹林中》等,众所周知龙之介是个名气很大的作者,然而当他在写《罗生门》只是籍籍无名之徒。生活潦倒困顿,情感双重打击,遗传的疯子性格,都使他能在孤独寂寞中发掘,看透更多。

  国内许多译本,都收录了芥川龙之介一系列短篇小说,如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生门》,其中收录了《山药粥》《黄粱梦》《英雄之器》等二十多篇小说。芥川创作形式资料丰富,早期精纯工整的成名之作《鼻子》,后期完美成熟的世界名作《竹林中》,揭露人类利己本性的《罗生门》,展现人性无私精神的《之死》,取材于中国历史、充满辩证思维的《英雄之器》,极具日本风情、优美浪漫的《大川之水》,揭穿利己主义、现实变幻莫测的'《蜘蛛之死》……我也得以观得日本短篇“鬼才”的千面风骚。

  另一方面,由于所学浅薄,拜读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等现代日本作家的著作较多,从中更多了解日本岛国近现代的见闻感受。可是,芥川龙之介的时代,中华大地还处在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下,文化泱泱,显得大国风范,显然对周边小国的影响颇深。此时,龙之介的小说中多次提到中国历史,如《戏说三昧》中提到,主人公作家马琴泷泽锁吉被誉为“日本的罗贯中”,并多次提到《水浒传》,其中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脍炙人口的节选故事耳熟能详,甚至唐朝诗人王摩诘的诗“食随鸣磐巢乌下,行踏空竹落叶声”都能信手拈来。《英雄之器》描述的是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借刘邦之口道:“(项羽)真乃一世之雄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见日本对漂洋过海“汉风”的偏爱,从中可窥见中华五千年文化输出的力道,在世界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罗生门》读书笔记 2

  “最聪明的处事法,乃是既看清世俗,又活的与之不相矛盾。”只此一句,就将芥川龙之介的敏感性和通透性表露无疑。

  芥川龙之介其人,若不知其小说家的身份,仅通过黑白照片拜见真容,或许很难想象这位天庭饱满、相貌堂堂、目光深邃、气质潇洒的男子,会在由而立之年迈向不惑之年时不负‘龙’吟之威的文坛成就中主动赴死,只留下那些至今仍震撼世间、大大小小的华彩篇章,任由它们长啸九天。

  芥川自书中走入人生,在人生中见识到与书中理想相矛盾的现实,遂对现实产生思考,对当时日本社会文化的变革产生困惑和失望。在这篇小说的末尾,芥川借卢生之口表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因人生如梦,才需真活。人活一世,唯愿此生精彩纷呈,方不辜负自己。”芥川经常对人生、对人性表示蔑视,同时,又常常对人生、对人性感到喜爱。他的通透也表现在参透生死轮回、善恶祸福、因果报应的`概念上。他的小说,不但追求挖掘深刻的立益,也注重打磨完美的技巧。

  笛卡尔曾说∶“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真理探索者,那么,只要有可能,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你有必要对所有事物至少怀疑一次。”芥川本人亦在《小说做法十则》中阐述∶“对于任何事物,我都是一个怀疑者。”虽然芥川和笛卡尔的讨论方向有些不一致,但大体上说,怀疑主义是这样一个倾向∶它是工具,不是态度;它是手段,不是立场。

  1950年,《竹林中》的故事被电影大师黑泽明搬上银幕,并改名为《罗生门》。故事中的人物从竹林中移到了罗生门下,与另一篇《罗生门》做了完美融合。从大的方向上看,《罗生门》与《竹林中》一样,都是冷静的将人性和利己主义剖析出来,展示在读者面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这位大文豪充满了崇拜,进而主动通过他的其他作品细细品味他给人精神上带来的震撼与启发。一代文学“鬼才”已逝,然而他的作品,终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积满灰尘、摆在神田一带的旧书店角落里,徒然等候着读者光顾。”非但不是如此,他去世后仅八年时间,便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芥川文学奖”并成为纯文学奖的代表奖项。若他泉下有知,或可得到一丝宽慰。作为读者,不胜欣喜。

《罗生门》读书笔记 3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仆被主人扫地出门,在罗生门下思索人生的去向:是被这个社会饿死还是去当强盗。仆人为什么会有这个困境?小说开头,作者构建了这样一个社会:”近两三年来京都连连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因此衰败不堪。”,“佛像和祭祀用具也已被毁”。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最后竟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搬了进来,且日久成俗。概括来讲即是天灾人祸、人心不古、流寇乱窜、死尸遍地。所以仆人被抛弃后的处境可想而知。

  仆人终究没有选择成为强盗,或许是天生懦弱,干不出烧杀抢夺之事,或许是心中尚有一丝善念。日暮生凉,仆人躲进罗生门避寒。当他看到一个老妪在拔女尸的头发时,心中满是怒火、憎恶,甚至在他脑中闪出一个念头:如果再让他在“饿死”和“强盗”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饿死。然而当老妪告诉他,拔女尸头发是出于无奈,不然只有饿死,她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包括女尸活着的时候也是欺骗他人把蛇当成鱼干来卖,这不是什么缺德事。仆人听罢,伸手将老妪穿着的衣服抢走,走上了强盗的路。

  京都,这样一个人间炼狱已经让人毛骨悚然,然而善恶之间转换的是那么轻而易举,人们不断地放低善的底线,甚至理所当然的把恶当成善,比起人间炼狱这是一种病态的、更加可怕的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罗生门是一个困局,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走到尽头无可奈何的选择,是成为“恶”的无可回避,与生活无奈相比,甚至在面对生死这样的.极限抉择时,人性的堕落到底算什么呢?

  罗生门在日语里的意思是人间与地狱的界门,我们只有共同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好,才不会踏入罗生门,走向黑洞洞的夜。

《罗生门》读书笔记 4

  芥川龙之介,对于不少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这必定是一个略带遗憾的名字。就像美术爱好者对于那个用黑白两色既能构筑唯美意境的比亚兹莱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样,芥川年仅35岁的生命太过于彰显命运对天赋的吝啬。好在,在他们早早的去世之后,我们发现他们留给了我们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宝藏,一如比亚兹莱的《沙乐美》,一如芥川的《罗生门》。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23岁的时候发表的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可是“成功”一词只能说是在之后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当时《罗生门》并没有激起强烈的反响。如今看来何妨呢,短暂的岑寂不能埋没才华的光辉吧。

  芥川的短篇小说除却个别有着清晰杜撰的时间空间背景(如《南京的》《单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于东亚的古代神怪传说或是历史故事,《罗生门》也是属于这个范畴(取材于《今昔物语》)这种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鉴的优点就是使读者能够更快地产生对于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说篇幅不长,主角也不多,这些硬件的简洁为作者软件的发挥供给了很大的创作自由度。如开头的背景交代十分的简洁:

  “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家将正在等待雨的过去。”——短短的一句话,地点时间人物全部展示了。

  针对芥川来说,这样的简洁更能够凸现他那凌驾于情节之上,读者情绪之上的冷静沉郁的叙述。《罗生门》作为他的代表作,十分突出的展示了他的这种特色。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阴沉的气氛得到了的发挥。“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最终竟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搬了进来,且日久成俗。”——这便是文章标题罗生门的景象,再加上落魄的家将,骨瘦如柴的老妪,搭配着乌鸦死尸,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发着消极腐烂的气息,呈现着行将就木的可憎状态。这种笔法就像艾伦。坡那种无故产生裂缝的墙壁一样,给情节的发展作了一个危险的预兆。但就象征意义而言,两者却又是截然不一样的。艾伦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种植恐惧的种子,而芥川这样做,因为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来写小说的。

  《罗生门》从头至尾坚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终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句子有任何对于人类生存哲理说教般的突兀与做作,有的只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对于一篇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这种处理,无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将思想由此及彼的变化令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阴森。那么结局中家将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则将这种恐惧推向了顶点。我想起了《药》的结局,虽然乌鸦没有飞上夏瑜的坟头,至少那花环在茫然中点亮了微弱的期望光芒。而《罗生门》中,随着老太婆“嘟囔又像”的'声音,全文便划上了死寂的句号。这种对于绝望与阴冷的贯彻性的表达,与芥川本人当时情感遭受打击不无关系,但摒弃“小我”的情绪,它浸透出的是对人类个体意识在利益关系下不断缺失的惶恐与不安。

  以往冒出些声音,斥责他缺乏类似于他同年代中国大陆上那种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气。我认为这些声音是过于苛刻且有失偏颇的。正如萨特存在主义的阐述说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到这荒谬世界来,虽然痛苦万分,但并非仅有等死,而是经过自由选择寻找生存之路。”当芸芸众生奔波忙碌于生存之路时,芥川另辟蹊径,自我选择去直面这“荒谬世界”中的“痛苦万分”。虽然芥川龙之介并不能从中解脱,于1927年怀着对于时代与社会的困惑不安服毒自尽。但对于日后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学,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罗生门》是一篇风格特异,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说,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样,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问题,展现了问题,却无计解决问题,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门扉,却只能在门外的黑暗中无力的叹息。大概是这样的困惑并不只是局限在一个时代,而是人类自我的终身枷锁。于是芥川的瘦弱肩膀最终才被压倒。可在某一个国度,某一个时代里,又有几人能担负起这种思索的重任呢?

  不得不为芥川先生献上一点我浅陋的敬意啊。

《罗生门》读书笔记 5

  《罗生门》可以算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它并不像我所熟悉的欧亨利等的短篇小说那样,通常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罗生门楼里发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没有过多的雕琢痕迹,却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我认为日本作家多是比较喜欢而且善于描写人的内心的细微变化的,这在《罗生门》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为主人公的家将,本是被老主人辞退出来的。他本身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物,当他面临衣食不足的窘境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倘若不择手段的话……”,这个念头催他出门,来到这罗生门之下。此时,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倘若”,他其实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与魄力的,他毕竟只是一个良民,连他自己也对自己是否真能够“走当强盗的路”产生了怀疑。而当他来到门楼上,看到那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刚才那些“当强盗”的念头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老太婆害怕,她要给自己开脱,于是她告诉了家将关于她拔头发是为了做假发,及被她拔头发的女人其实生前也是干过坏事的。而她不知道,她的自我开脱,也给了正在踌躇的家将一个当强盗的正当理由。作者最终以家将抢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结尾,在这个罗生门里的一进一出,就像经历了一次社会的洗脑。

  家将、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间的关系,不由让人想到鲁迅先生常说的“吃人”的现象。谁在吃人?谁在吃谁?有很多人试图从理论中归纳出个一二三,我却觉得比起那些文学评论,小说通过作者平日的观察提炼,写出的虽然是“故事”,却更能揭露吃人的本质。死去的女人生前是“吃”官兵,老太婆“吃”女人,家将“吃”老太婆,每个人都在“吃人”,每个人又都在“被吃”。因为那些仅剩的良知,也被饥饿折磨地昏头了,而社会又给与每个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人们吸吮着别人的鲜血又毫不知晓,任凭说他们愚昧也罢落后也罢,真正处于那个社会之中,也只能像被打了麻药一般,无法振作精神,看清它了。就像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能够清醒地看清这个社会弊病的人有几个?最可怕的是很多的人自以为看清了,还对这个社会妄自下了如何如何的定义,又全然不知自己的愚蠢的,那与当年被迫抢劫的家将也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吧。

  伟人之伟大,不仅因为他们能够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俯视这个社会,评判这个社会,也因为在俯视过这个社会后,他们仍能够落下来评判自己。所以优秀的小说大多不是以“万能的主”的角度来进行描述。这篇《罗生门》,就像是行走于社会中,遇到了罗生门前的这位家将,便尾随着他,看完了他生活中的一个故事后又离开,继续别的行走。作者看似超脱了社会,却其实在这社会之中。作者为《罗生门》赋予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并将被人们一代代诵读。

《罗生门》读书笔记 6

  最聪明的处世法,乃是既看轻世俗,又活得与之不相矛盾。

  “罗生门”

  家仆与老妪,在乱世里,为了生存,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又何处谈对错呢?

  “竹林中”

  强盗多囊丸的陈述很有戏剧性“不过,我杀人时用的是腰上的.大刀。你们杀人可不用刀,仅凭权利、金钱,甚至几句假仁假义的话,就能送掉一条命吧?”

  几人不同立场,不同陈述,真相也不得而知,正如鲁迅而言“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

  “鼻子”

  鼻子由长变到正常本是好事,也是心想之事,可是因为身边人的变化,看法,反倒矛盾心烦,最后又回到原处。

  太在意周遭的看法,而没有遵从自己的内心,放眼现在看,很多迷失的人也是这样。

  人活一世,唯愿此生精彩纷呈,亦不辜负自己。

《罗生门》读书笔记 7

  知道芥川龙之介自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以前在大学里读过一篇《鼻子》的文章,当时就觉得这个作家真的不愧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大巨匠之一,他的文章虽然没有直白地亮明自己的观点,但是读完之后不禁让你陷入深深的沉思。

  《罗生门》除了是芥川龙之介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以外,更为人广泛熟知的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但是我知道它是根据芥川的这部小说集中的一篇《竹林中》改编而成的。为此今晚特意优先看了这一篇。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武士带着妻子真砂在前往若狭的途中遭遇大盗多襄丸,后武士被缚,武士之妻真砂被大盗侮辱。最后武士死去,多襄丸被抓,真砂逃到清水寺。故事以证人樵夫、行脚僧、捕快、老妪和案件的关键人物大盗多襄丸在公堂上的供词展开,加上真砂在清水寺忏悔时对案件的描述以及被杀的武士借巫女之口对案件的描述,共同组成了该小说。奇怪的是武士说自己是自杀,而多襄丸和真砂又各自承认自己杀了武士,单独来看,他们的话都可以自圆其说,然而整篇看完又互相矛盾。

  故事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旁观者的叙述,因而故事也没有最终的结论,我们无法得知真正的事实真相是如何的。书本在结尾处有一个解说:围绕杀人事件,七人的讲述各不相同,同一个事实,根据人们的关心、角度、目的和情感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人物讲述的龃龉,暗示了人心的微妙,人生的真相是难以把握的。

  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前不久看过的一部20年前的港剧,其中一个案件令人唏嘘。剧情是当年一个富商被杀,先后有七个证人出来指证一个年轻人是凶手,因为“证据确凿”,这个年轻人被定罪坐牢。但这个年轻人坚称自己是冤枉的,最终没有等到刑满释放而病死在狱中。后来这个年轻人的亲生父亲回来了,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让世间还自己儿子一个清白,于是他绑架了这七个证人来到了一座孤岛。这个孤岛上的布局和当年发生凶案时的现场一模一样,案件得以重演,却不料这七个证人的证词被一一推翻。每个人的陈述在经过一番有意无意的加工后就成为了最终定罪的证据,殊不知这样自私的行为白白让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冤枉致死。

  当时看完后内心很是沉闷,人性是自私的吗?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看似客观的陈述,其实有意无意中已经加入了你自己的意见。我们不能要求你一定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至少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就添油加醋而抹黑甚至中伤他人。这样的行为是否太可耻了些?我们亦不能仅凭一眼所见甚至是别人的口述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价甚至诋毁他人,你不知其中的曲折原委,又有何资格去说三道四?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事是一言难尽的,有很多话在当时是无法言说的。但愿我们都能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有一颗良善的心去友爱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愿我们都有一颗强大的心去勇敢面对那些流言蜚语或者无中生有,愿我们都能健康并快乐地生活着。

《罗生门》读书笔记 8

  《罗生门》能够算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它并不像我所熟悉的欧亨利等的短篇小说那样,通常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罗生门楼里发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没有过多的雕琢痕迹,却依旧让人回味无穷。虽然是坐在左右沙发中看的,可是却越看越能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仿佛身临其境了。

  我认为日本作家多是比较喜欢并且善于描述人的内心的细微变化的,这在《罗生门》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为主人公的家将,本是被老主人辞退出来的。他本身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物,当他面临衣食不足的窘境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倘若不择手段的话……”,这个念头催他出门,来到这罗生门之下。他毕竟只是一个良民,连他自我也对自我是否真能够“走当强盗的路”产生了怀疑。而当他来到门楼上,看到那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刚才那些“当强盗”的念头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老太婆害怕,她要给自我开脱,而她不明白,她的自我开脱,也给了正在踌躇的家将一个当强盗的正当理由。作者最终以家将抢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结尾,在这个罗生门里的一进一出,就像经历了一次社会的洗脑。

《罗生门》读书笔记 9

  芥川龙之介把故事设定在黄昏是十分巧妙的。当时的京都是黄昏,连连天灾,百姓饥荒,“将佛像与佛具击碎、沾着朱漆或金银箔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火卖”表现了百姓的信仰已经崩溃,于是狐狸与盗贼到处流窜,仿佛大幕将落,看不到这座城市的未来。我们的主人公家将也处于人生的黄昏,他刚刚被主人解雇,接下来也不知道往哪去。

  故事的开场是家将被雨困在罗生门的画面。家将是被抛弃的,被主人解雇,罗生门也是被抛弃的,本来需要整修的罗生门也因为京都的衰落被放弃整修,无处可去的家将坐在失修的罗生门的门檐下,他们的现状摇摇欲坠,他们的未来犹如眼前的景象阴雨绵绵。而罗生门已经出现了死气,罗生门被抛弃后成为人们抛尸的场所,上空经常盘旋着乌鸦,之后家将将踏入罗生门,身上的人性的善也将死亡。

  之后家将为了找暂时睡一宿的地方进入了罗生门,发现了一位在拔女尸头发的老妪,作为家将的正直感在内心熊熊燃烧,马上就去治服老妪,老妪被打倒在地,仔细看看老妪的长相,她长着一对如同鸷鸟一般锋利的眼睛,满脸皱纹,嘴几乎与鼻子连在一起,手指干枯到能看见凸出的骨节,发出的声音如乌啼,老妪已经不像人了,变形成为一只鸷鸟,鸷鸟是吃腐肉的,而老妪则是靠收集尸体的头发做假发为生,她那鸷鸟般锋利的眼睛也能帮她迅速找到哪里能让她继续生存下去的生气,她就迅速扑过去,这也就说明她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了很久了,所以她也能如此心安理得地一根根拔下尸体的头发。

  家将质问老妪为什么要拔女尸的头发,老妪之前所说的这个女人也不是什么好人,把蛇剁成四截来卖钱,只不过是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也说明当时混乱的京都人民的普遍的生活情况,老妪之后的话便是重点。“我也不觉得这女子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要是不这么做,也只能等着饿死。都是没办法的事。所以我现在做的事,自己也不觉得是为非作歹,只不过是不这样就会饿死的求生之法罢了。我想深知此道的她,一定会体谅我的。”家将突然发现,自己的侠义精神在末世人的本能的求生欲面前苍白无力。

  此时需要补充一个特别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家将脸上的.粉刺,小说里反复提到,而且是芥川龙之介特意加进去的,在罗生门门口坐着的时候,家将考虑着自己的未来,摸着自己的粉刺,人们在思考和犹豫时会有习惯性动作,比如说摸下巴或者扶额头,家将摸着自己脸上凸出的粉刺,发现自己未来除了沦为强盗别无他法,这时做强盗只是家将的假设,家将的良知还在,粉刺也只是发红,家将忍受着粉刺的疼痛。听着老妪的话时,家将也摸着粉刺,听完后,家将右手突然离开粉刺,抓住老妪,这时他已经不再为未来犹豫什么了,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来活下去,他扒掉老妪的衣服,便说:“那,就算我剥了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怨我。不这样,我也得饿死了。”这时粉刺已经开始流脓,粉刺的变化其实代表着罪恶从滋生到发生,家将的良知已经被磨灭,之后便逃了。

  老妪被家将一脚踢到尸体上,“不一会儿,像死去似的老妪光着身子从尸骸堆中坐了起来。”老妪从尸体堆里面爬起来,就像一具尸体突然爬起来,在如此阴暗的环境下生存,老妪的身体已经与身旁的尸体差不多了。

  小说最后的画面是老妪借着尚未燃尽的松明之火,爬到楼梯口,倒披着短短的白发,向下张望,这时老妪已经充满了鬼魅气,她活不了多久了,生命之火就像尚未燃尽的松明之火,马上就会熄灭,罗生门里将会多一具尸体。“外面只是黑沉沉的夜。”从黄昏到终于入夜,家将的良知,老妪的生命,京都这座城市,一切的一切都已落下大幕,将会一片黑暗。

  “而家将的下落,无人知晓。”可是家将躲得了初一,躲得过十五吗?

《罗生门》读书笔记 10

  读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这本短篇小说集,其实很偶然,是在找岛田庄司的《泪流不止》时偶然看到的。之前对日本作家了解的极少,尤其认为日本文学的气质和欧洲文学有着极大的区别,总是有些阴郁的感觉。当然这可能是由于我对日本文学最初的接触是推理小说的原因,并没有科学依据,仅仅是一种直觉,虽然看过芥川龙之介以后更加深了我的这种直觉。

  芥川龙之介的《橘》或是《罗生门》和《蛛丝》对于人性的善或恶的表露很是明显,并不很难理解,只是同样需要静心琢磨。真正让我觉得读后一知半解但却十分震撼的是《地狱变》。良秀的艺术至上主义冷血得可怖,落得自缢而亡的下场不出意料却也很难不心生怜悯。但让我最在意的是老殿下崛川大公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

  一方面有坊间的传言,老殿下觊觎良秀女儿的年轻貌美;另一方面有“我”即老殿下的家仆,对这其中种种偶然巧合的解释。忽然就联想到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吃人与否的争论,不禁困惑不已。不过最后老殿下完全失去理智近乎野兽的表现让我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认为他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前言中译者说良秀对艺术的完美主义正是芥川龙之介本身对艺术的追求,这也可能是导致其自杀的因素之一。

  所以读完整篇文章以后就在思考老殿下的实际意义对芥川龙之介的自杀是否有所关联。后来去看一些解读,发现自己产生的对老殿下的疑惑,其实是芥川龙之介有意为之,解读者称之为“曲笔”。通过老殿下的残暴与良秀的遭遇表现出权力与艺术的对垒,上层统治者对底层民众的摧残。

  联系芥川龙之介写这篇小说时,日本一战战败的背景,似乎就好理解多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层意义太泛泛而谈,怎么说都能讲出道理来。于我,老殿下的存在是突出艺术至上主义的必然存在,代表的可以是所有对于芥川龙之介来说与其艺术追求相违背的因素。残暴的统治,动荡的时局,甚至是他自己衰弱的神经(当然如果他的神经衰弱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的话)。

  林少华先生的翻译绝对经典。对日本文学的气质与文章的氛围拿捏极为精准,遣词用字十分考究,读起来完全不会觉得有翻译带来的隔阂。但是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读起来有些费解,印象最深地就是《手帕》里的一个词叫“伦理性背景”,至今还是不懂这个词的意思。

  最喜欢的无疑是《侏儒警语》,虽然尽是些短小的段子,但是芥川龙之介的思想性格却十分鲜明地显现出来。往往只是那么短短一句话,却常常让人思考良久。比如“舆论存在的价值,仅仅在于提供蹂躏舆论的乐趣”和“神的所有属性中最令人为之同情的,是神的不可能自杀”等等。对身边诸多事物的鞭挞揶揄冷嘲热讽入木三分,他的厌世主义倾向在行文中也愈发明显。

  芥川龙之介的自杀令人扼腕,很多人遗憾他没有长篇巨著流传于世。但是也有人说,这正是他与众不同之处。我也这样认为。这颗短篇小说的永明星,已经足够我们瞻仰了。

【《罗生门》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罗生门》读书笔记05-27

罗生门读书笔记600字04-11

罗生门中小学生读书笔记05-29

形式的超越:电影《罗生门》中“雨”的镜头美学04-14

斗罗大陆读书笔记04-20

《斗罗大陆》读书笔记范文06-08

米开朗琪罗传读书笔记04-08

《罗生门》观后感05-06

罗生门观后感04-18

《罗生门》观后感3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