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于竹帛》读后感

时间:2022-11-10 08:32:5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书于竹帛》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于竹帛》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书于竹帛》读后感

《书于竹帛》读后感1

  山川景色的奇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高雅情怀的人才会品味出山川之美,我现在将人生的感受说给你听,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啊!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书于竹帛》读后感2

  弘景的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陶先生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把那一处江南的山水之美呈现于纸端.那是一幅用方块字镶贴出来的山水画呵!陶先生称为“欲界仙都”,一点也没夸张.因为这“欲界仙都”有秀美的山峰清彻的河流可以养心;有四时常绿的青林翠竹可以养眼;有活泼的虫鱼鸟兽可以悦性;无酷寒酷暑可以宜居.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书于竹帛》读后感3

  陶弘景的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陶先生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把那一处江南的山水之美呈现于纸端。那是一幅用方块字镶贴出来的山水画呵!陶先生称为“欲界仙都”,一点也没夸张。因为这“欲界仙都”有秀美的山峰清彻的河流可以养心;有四时常绿的青林翠竹可以养眼;有活泼的虫鱼鸟兽可以悦性;无酷寒酷暑可以宜居。不过陶先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人的心态环境。我以为下面这两句诗很有道理:“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像曾点那样的人住在那里,大体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

  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孔子让在座的四位学生谈自已的抱负,最后问到点(曾皙):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整个的一部论语就象是一幕接一幕的活报剧。在这一幕里,人物的动作形象对白栩栩如生。曾皙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跃然纸上。

  我想那些为世俗牵累的人,一个心有沉疴的人是怎么也不会找到欲界仙都的感觉。只有象曾点这样的人住在这里,才会达到生活境界的极至。

《书于竹帛》读后感4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作者依据大量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讲述中国古代文字及其载体和书写工具的演变史。书中的一些真知灼见:甲骨文字汇、文字书写的传统顺序等论断,都给予一种新鲜的观念。而不断增补的新的考古资料,又使此书在学术上一直处于研究前沿。

  读后感:这本书是钱存训先生依据大量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讲述中国古代文字及其载体和书写工具的演变史。多角度地观照中国古代文字载体的源远流长和多姿多彩,对于研究中国文物学、考古学、文化史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是汉字为主的文化,而汉字的载体,正是始于书籍。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是这样一路传承,从甲骨到青铜,到缣帛,到竹简再到纸张,如今的信息社会,信息以网络数据方式不停的更新,以后还会有更加先进的方式来记录,传播人类文明。但是,我们不应忘记竹帛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贡献。

  钱先生在书中说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最初是依赖竹帛得以传承至今。在这最早的时期中,不仅今日通用的文字和书籍的一些性质渊源于此,而且影响后世的哲学思想,生活习惯和伟大着述,也都是在这一时期中孕育而成。”它承载了博大的中华文明,在其演变过程中,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在今天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看一看那些漫长岁月的文化积淀。

  日本文学家、史学家平岗武夫对中国汉字大力推崇,他说:“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最多人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在最广大地域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被使用最长久的文字,是汉字!表现最多种语言的文字,是汉字!蕴藏书籍最丰富的文字,也是汉字!”

  一个其他民族的人都能对我们的汉字如此大力的欣赏和推崇,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是不是更应该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抱以尊重、赞赏、传承和发扬的态度呢?去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和各个地方卫视都举行汉字听写大会或者汉字英雄的活动,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词在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或者是出现错误,这种“提笔忘字”的现象不得不说令人堪忧。

  朱相远在《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关注我们的文明吧,看它在泱泱大风,滂滂大潮中如何屹立传承,给予今天的我们精神力量。

《书于竹帛》读后感5

  前不久读了于丹教授《趣品人生》一书,突然想起曾经读过一篇名为《幸福是一种心态》的文章。文中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这句话再次从于丹教授的字里行间跳跃而出,再次深深触动了我。

  于丹教授身处其位,也算是俗务缠身了,可她却能自主调适心态,乐游于山水酒茶,寄情于琴棋书画,我想,尽管也要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于应酬,但她一定是悠闲的,从容的,幸福的。正如书中所说,“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怎么办呢?“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这溪山清静中,不妨停一停……走进去,体会生命的一种从容”,“弹一张琴,吹一支笛……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这是很高的人生境界了,在这种境界,心是自由的,情是愉悦的,生活自然也是幸福的了。

  世间万物自有其存在的方式和运行的规律,周而复始,不以我们的处境而悲喜,不以我们的喜恶而改变,世间也没有绝对的幸福与悲惨,真正的幸与不幸其实是在我们的心中,它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贾宝玉生于豪门,锦衣玉食,但他因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幸福;祥林嫂青年丧夫,被逼离家,出卖苦力,但她以能在鲁镇自食其力而开心。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种心态。身边有很多人,整天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用心,怨愤盈怀,牢骚满腹,这钟泄愤于世,与人为敌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反而会使自己更加消极懒散,更不利于身心健康。

  幸福不会主动找上门,但它却赋予每个人均等的机会,等你怀着一颗真诚生活之心去迎取;幸福就潜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不清除心灵消极厌世的杂草,它永远不会发芽开花!常怀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知足知心,感恩之心,幸福就会常伴左右!

【《书于竹帛》读后感】相关文章:

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08-27

《与妻书》读后感09-27

男孩的冒险书读后感12-15

米芾学书读后感11-13

米芾学书的读后感11-13

《书是人类的幸福》读后感11-10

《书和人生》读后感01-16

《男孩的冒险书》读后感01-15

《最珍贵的书》读后感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