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集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0-09-02 19:47:3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口红集的读书笔记

  第一次知道刘索拉是很多年前看她的小说《你别无选择》,先锋小说,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看完人整个都懵了,也可能是自己闭塞,不知道世界上有她小说里那样的人物,那样与众不同的活着……

口红集的读书笔记

  后来就看不到她的消息了,以至于我一直以为她是个女作家,还经常把她和虹影搞混......再后来资讯发达了,偶尔会看到关于她的只言片语,离了二次婚,没有孩子,同性恋嫌疑,本职是做音乐的,有个“刘索拉和她的朋友”乐队,她在国内的时候好像住在望京,在宋庄盖了个房子专门用于乐队排练,望京家中经常有文艺界人士把酒夜谈……

  对了,她和洪晃是好朋友,我个人感觉她们某些方面的个性很像,都是聪明、大气、坚强、独立的女人,都活得很自己,我说“自己”而不是“自我”是因为我总觉得“活得自我”有一点贬义,好像不太顾及其它人的感觉,而“活得自我”更倾向于按自己的意志安排一切,内心笃定,不关别人什么事儿。更何况,索拉是个美女,而且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美女,对于所有本来可以靠颜值靠身家吃饭而偏偏要自己奋斗的`人我都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言归正传,终于又看到她的书了,很惊喜。她自言这是一本“废话杂志”,大多是关于男女的废话、时尚闲谈,调侃性假广告,及一些游记散文等,话题严重也口气轻薄,作为女人,嘴大“难养”,故名《口红集》。

  书很容易看,两个多小时就看完了,但一点都不觉得浅薄,还是很有深度和思想,文字风格和她本人很符合,聪明坦率、有平等意识、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不随波逐流。

  比如她说家庭妇女,“当家庭妇女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当林黛玉(浑身的敏感细胞),当家庭妇女必须要有麻木的心态,才能平衡自我,因为那个家庭世界里的任何人和东西都比那个主妇重要”......真理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心顿足捶胸,恨自己为什么没早两年看到,要不是不是会更慎重地做选择?

  比如她说情人,“理想情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若有若无”;比如她说死亡,“上帝提前收回去那些无法完美结束的生命,好让他们再次有重新开始完美结束的机会”;比如他她说生活在中国,“中国会容易有一种比较暗暗的忧郁,因为常规特别多,然后你觉得这么走也不对,那么走也不对,强迫的也多……整个家庭,你的朋友,所有的都是墙,全是墙”……

  这个女人,真的是个有经历的女人,我不说她沧桑,是因为我觉得沧桑的女人都是不得不经历,很勉强,而她是由着自己的兴致,顺着自己的心意,通透恣意地乐呵着,就像她自己书中说:“咱不写小说,把日子给过成小说了。”

  女人当如是。

  书中摘录:

  在我的耳朵里,琵琶真是阴性的乐器,演奏中的弱音色使人更加在惺惺懵懂中缠绕。而古琴的弱音出来的时候给人哲理感,犹如一股冷气灌下,让人清心寡欲。

  威尼斯或者说意大利人对身体的骄傲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你真得是那种没受过现代知识分子美学时尚污染的人才敢这么穿和这么脱。

  曼哈顿东村街上走的净是披头散发的男女艺术家,夜生活比西村热闹得多。到了晚上人和狗都在街上整夜寻配偶。

  那些竞争,拼搏,自我完善,生命价值之类的追求多了,活着反而变成第二位。

  沉默后面的秘密和能量,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在沉默的背后隐藏着的角色,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魔鬼。

  中国妇女(我觉得主要是古代)的美德就是在家养男知识分子,很多小说里讲到贤妻良母的形象就是一个女人为了养活一个书生,受尽沧桑苦难,所有的目的就是让丈夫在家读书。北京的女人因为心里总是有“大女人”情结,喜欢在自己的生活里安插一个慈善对象。

  谁都不真正懂得什么叫无聊。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消磨时间的方法,不知生命真正“无意义”的人以为事情是以有聊和无聊来划分的。

  刘索拉的妈妈说:“只要别试着去死,别的都可以试一下”。

  巴赫的音乐有强烈的宗教仪式感,贝多芬的音乐加入了人文精神,就是个性自我,这就叫所谓的浪漫主义。

  养生并不是活着的唯一乐趣,寡欲也不是上天堂的唯一途径。

【口红集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简爱读书笔记语录摘抄11-02

几米的经典语录集09-26

泰戈尔的《飞鸟集》语录09-13

莎士比亚的经典语录集10-13

实用的励志的语录锦集89句01-23

简洁的心情的语录锦集39句01-10

简洁的心情的语录锦集46句12-07

实用的情感的语录锦集99条01-28

激励的语录锦集36条04-09

激励的语录锦集55条04-09